地球上的土从哪里来_第1页
地球上的土从哪里来_第2页
地球上的土从哪里来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球上的土从哪里来看看自己的脚下,土壤是多么平凡的东西,似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可是,土壤到底是由什么东西组成,它们又从何而来 ?基本来源:最细碎的石头对土壤最好的定义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层”。摸上去,不像石头那么硬。它在地球上的分布也很不平衡, 厚度从数厘来至两三米不等。 有的地方土很厚,有的地方却基本上没什么土。比如,登上智利安第斯山顶的岩石高台,会发现一个诡异的现象,那里的植物中有很多是食肉的!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是流水冲蚀使那里的土壤层太薄,植物无法从中得到足够的养分。而我们的稻米、小麦不能到处捉虫子吃,关键的决定因素就是有充足的土壤。古希腊人认为,世界是由土、水、

2、火和空气四种元素组成,石头当然是由“元素土”构成。但事实上,土是由石头变成的。地球上是先有石头后有土。士壤的主要成分是一小粒一小粒的石头。因为火山、地震、植物根系作用、风吹雨打和热胀冷缩,石头逐渐碎裂变成小颗粒,形成了土壤的主体。那么,构成土壤的这些岩石颗粒究竟有多小呢?事实上,土壤中主要有三种矿物小颗粒:介于0.075 毫米和 2 毫米之间的砂粒,直径介于0.005 毫米到 0.075 毫米之间的粉砂,和直径小于0.005 毫米的黏粒。人能分辨的最小尺寸是0.075 毫米,也就是说人只能看到单个的砂粒。而最小的黏粒因为太小了,之间会有很强的分子力,以至于紧密地黏在一起。组成部分:一个复杂的生

3、态系统地球上的土壤并不是铁板一块,虽然我们通常知道的土壤就是土粒,但其实里面还有大量的水和空气。特别有意思的是,跟土壤结合在一起以后,水的密度能达到1.2 2.4克/厘米,在 105到 200的高温下才会蒸发掉。所以说,土壤不是矿物颗粒、空气和水的简单混合,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除了这些简单的物质,还有复杂的有机物。“土” 这个词经常被认为是简单、 乏味的代名词, 但是,土壤其实一点电不简单。在土壤里,有一个完整、复杂的生态系统。用肉眼可以看到的,比如“土壤界的野兔”弹尾跳虫就像会瞬间移动的小米粒一样跳来跳去;微小的蜈蚣在到处追杀它们;相比之下,偶尔露出头来的蚯蚓显得无比巨大。在显微镜下,你可以

4、看到长得像小甲虫那样的微小螨虫迈着八条细腿走来走去;线虫看上去就像缩小的蚯蚓,但是长着地球上最变态的嘴,看上去就像8 台电锯;阿米巴变形虫不紧不慢地用拥抱和消化液招待着周围一切小于它的生物;根瘤就像小小的气球一样附在植物的根系周围。当然还有各种细菌和真菌,在一小勺土壤里就含有亿万个细菌,25 克森林腐殖土中所包含的霉菌如果一个一个排列起来,可长达 11 千米。核心成分:腐殖质是植物的粮食土壤形成时间很长,但并不是地球所独有,月球和火星上也有土壤如果把土壤简单地定义成微小的矿物颗粒的话。月壤中矿物颗粒的来源主要是因撞击而破碎的月岩和陨石。它们是构成月壤的主要成分。月岩由于热胀冷缩的长期作用自身发

5、生崩解,以及月球上火山爆发的火山灰和岩石碎屑也是月壤的来源之一。而火星土壤的形成还要加上大气流动的风化作用。但是,如果你能抓起一把月球或者火星上的土壤来看,会发现它们和地球的土壤基本不是一种东西。比较月球和火星的土壤,你才会真正注意到地球土壤的精华腐殖质。腐殖质是生物改造地球环境,同时又受益于这种被改造的环境的一个典型例子。土壤是有机质,包括落叶、动物尸体之类的东西,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复杂而较稳定的大分子有机化合物,腐殖质的主要组成元素为碳、氢、氧、氮、硫、磷等如果你是植物的话,一定觉得这些字眼听上去很可口。腐殖质正是植物能“吃进口”的“菜”,腐殖质里包含两种能够溶于水的大分子酸性物质“胡敏

6、酸”和“富里酸” 。植物可以通过吸水把它们吸进去, 就像我们喝粥一样。 同时,腐殖质又是一种胶体状,它能让土壤更有黏性,从而增强土壤的吸水、 保肥能力; 腐殖质是形成团粒结构的良好胶结剂,可以提高黏重土壤的疏松度和通气性,改变砂土的松散状态。同时,由于它的颜色较深,有利吸收阳光,提高土壤温度。正是因为腐殖质需要很多条件才能形成,所以,好的土地可谓“可遇不可求” 。形成过程:从500 年,到 1 万年把石头磨成土需要极大的耐心,而腐殖质的形成也需要时间。有一些资料声称, 在典型的情况下, 要形成一英寸(2.45厘米 )土壤需要500 年时间。换言之,假设明朝正德皇帝(公元 1505 年即位 )突

7、然灵光一闪想要保护陕西的环境,于是下令禁止在黄土高坡上砍树放羊,再假设此后的嘉靖、崇祯、皇太极、康熙等一大堆人都继续执行这个政策,那么,该地区因此新生的土壤,到今天也只有l 英寸而已。如果现在把某地表层一英寸的土壤完全移除,代替它们的土壤需要到2508 年才能重新形成。因此,以土壤增殖速度来算,人类可是等不起。土壤的那些颗粒形成尚且不容易,而腐殖质更是弥足珍贵。也就是说,土壤是一种很有用,同时又很有限的东西。看起来到处都是的土壤其实也是一种资源,关乎人类生存,以及国家的长治久安。而现在,这种资源正在快速消耗,并处在危险的边缘。水土流失:漫天都是好土壤最常见的“抛弃”土壤的方法是水土流失和土地肥

8、力下降。到上世纪 90 年代末,中国水土流失面积已经占全国面积的 38。大量土壤成了漫天沙尘和河底泥沙。 土壤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被水冲走,而黄河则是水侵蚀土壤资源的最好教材。作为世界上输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每年向下游的输沙量达 16 亿吨,如果堆成宽、高各1 米的土堆,可以绕地球 27 圈多。水除了亲自把土壤带走,还会利用重力作用终结土壤。在山区、丘陵区的沟壑和陡坡上,一部分土壤下部被水流淘空,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土壤就会分散地或成片地塌落。如此一来,不仅剩下的土壤培育植物的能力可能大幅降低,而且它还可能会被水流带走。除了水,风也是剥夺土壤的黑手。 每年北京的 “沙尘暴”,其实主要不是沙漠里

9、的沙子,而是内蒙古的上好土壤。因为植被退化,所以表层土被风大量吹走,此处宝贵的资源却成了别处的公害。土壤的肥力是指它能培育植物的能力。如果寸草不生,那么土也就不成其为土了。因为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在看得见的侵占之外,各种看不见的化学物质也在悄悄地侵入土壤。它们可能会杀死土壤中很多微生物,改变土壤生态环境,使其肥力受损, 也会改变土壤的物理性质造成 “沙漠化”,使其不再适合植物生长。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局于 2006 年的公布,中国沙漠化士地已达到 173.97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 18以上,影响全国 30 个一级行政区 (省、自治区、直辖市 )。一线希望:主要还是靠保护现在,中国已经开始采取

10、措施保护宝贵的土壤资源。除了保护植被,植树种草、禁止乱占土地之外,还要保持土地效力,主要的方式是土地轮作。有机肥和化肥配合的方法也很重要。机械化收割后剩下很多麦秆如果把这些麦杆埋到土里,土壤里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会分解纤维素,产生出提高土壤肥力的物质。但是这种方法很费事,很多农民为了省事就把麦杆烧掉了事,造成了极大浪费。再有,埋下麦杆之类的有机肥之后,其实还是需要化肥帮助的。在我国南方的红壤地区,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利用蚯蚓提高土壤的肥力。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在旱地才能实施,如果在水田里,蚯蚓都淹死了。蚯蚓的作用很有限,还是微生物的作用更大。也就是说,现在关于土壤的科研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成果,我们能够不经受“土荒”的最好方法还是传统的、基本的保护措施。编后语:对我们而言,泥土并不是一种陌生的东西,我们每天都踩在大地上,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