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作状语的七种情形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5/01474630-2719-499b-97db-ee1c6b40c0a1/01474630-2719-499b-97db-ee1c6b40c0a11.gif)
![名词作状语的七种情形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5/01474630-2719-499b-97db-ee1c6b40c0a1/01474630-2719-499b-97db-ee1c6b40c0a12.gif)
![名词作状语的七种情形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2/15/01474630-2719-499b-97db-ee1c6b40c0a1/01474630-2719-499b-97db-ee1c6b40c0a13.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词作状语的七种情形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现象,名词活用作状语便是其中之一。一 般地说,在古文中,一个名词的后面紧跟着的是一个动词,构成的不是主谓关 系,就应该考虑那其中是否有名词活用作状语的情况了。如 ?有狼当道,人立而 啼?句中的 ?人立?构成的就不是主谓关系,而是表明那横在道上的狼站立的方式。名词作状语有下列七种规律:规律一: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的时候,需要在那个 活用的名词前加一 ?像?字。如?樯橹灰飞烟灭 ?句中的 ?灰?与?烟?,?一石顶壁起犹数 十丈 ?(徐宏祖游黄山记)句中的 ?壁?,?赢粮而影从 ?(贾谊过秦论)中 的?影?,就属于这种情况。值得注意的
2、是,有许多成语,如 ?土崩瓦解 ?中的?土?与? 瓦?、?星罗棋布 ?中的?星?与?棋?、?蚕食鲸吞 ?中的?蚕?与?鲸?、?风起云涌 ?中的?风?与? 云?,也都属于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状态的例子。仅以 ?土崩瓦解 ?为例,指出一个误 区。有人认为 ?土崩?与?瓦解 ?均为主谓关系,然后构成了联合结构。错了,因为 在成语决不是说 ?土?与?瓦 ?怎么了,而是在比喻某事物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彻底 崩溃了。规律二;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在翻译时, 要在活用的那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 ?用?。例如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 驴)中的 ?船, ?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中的 ?杖
3、?,?市中游侠儿得佳者而笼养之 ? (促织)中的 ?笼?,?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中的 ?箕畚 ?等,就 应该归入状语这一种用法。需要指出的是表工具方式的名词状语在翻译时除了 可以加介词之外,还可以时灵活一些,如 ?余自齐安适临汝 ?(石钟山记)句 中的?舟行?就应该译为 ?乘着小船 ?再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石钟山 记)中的 ?目见耳闻?也该译为?亲眼亲耳 ?才是。规律三: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 时间名词。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 ?每 ?,也可将那名词重叠后前边加 ?一 ?还可译为?一 比 等。比如时间名词?日?与?月?舌用的例子就
4、有?乡邻之生日 蹙(捕蛇者说) ?中的?日?(译为?一天比一天 ?), ?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 (指南录后序)中 ?日?(译为 ?每天?), ?日削月割 ?(六国论)中的 ?日? 月(译为 ?一天天?、?一月月 ?), ?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 ?中的?月?(译为? 每日 ?)等。再如时间名词 ?岁?的活用就有 ?宫中尚促织之戏 ?(促织)中的 ?岁? (译为?每年?), ?良庖岁更刀 ?中的?岁?(也译为?每年?)等。规律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翻译 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 ?向?到? ?或者 ?对?一类介词。例子俯拾皆是。如 ?大江东 去?(念奴娇赤
5、壁怀古), ?孔雀东南飞 ?、?北伐?、?南征、 ?西行?等,译时 加介词?向?;?外调?上访?等,译时加?到?,而?外连横而斗诸侯 ?中的?外?、?内惑与 郑秀,外欺于张仪 ?中的 ?内?与?外?译时均得加上介词 ?对?。规律五:表示动作行为 的处所,那活用的名词的特点是均为处所名词,翻译时加上介词 ?在?或者 ?从?。 如?卒廷见相如?中的?廷?应译为?在朝廷上?,?秦伯素服郊次 ?(崤之战)中 ?郊? 也得译为 ?在城郊?,?草行露宿 ?(指南录后序)中的 ?草?和?露?,需译为?在 草丛中?、?在露天里?,而?沛公已去,间至军矣 ?、?道芷阳间行 ?两句中的?间?就应 译为?从小道?了
6、。规律六:表示对人的态度。翻译时需加上一串文字:?像对待一样?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中的 ?兄?, ?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 墓碑记)中的 ?隶 ?,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史记孙膑列传)中的 ?客?,就 需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 ?像对待奴隶一样 ?,?像对待宾客一样 ?。规律七: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情理。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按?、?照?按? 照?这一类介词就可以了。如下面的例子, ?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 ?(采 草药)中的 ?古法?(译为 ?按照古代的方法 ?), ?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 ?次?(译为 ?按次序 ?), ?灵
7、运所未至,理未足怪 也?(雁荡山)中的 ?理?(译为?照理?)?予分当引决 ?(指南录后序),中 的?分?(译为?照名分?)等。至于?义不赂秦(六国论) ?,?义不食周粟 ? (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中的 ?义?若译为?按照正义 ?是可以的,但若稍微灵 活一点,译为 ?坚持正义 ?似乎更好些。意动用法所谓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 ?以之为何 ?的意思,即认为宾语怎样或把 宾语当作怎样。一般可译为 ?认为 ?以? 为 ?等。意动用法只限于形容词和名词的活用,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1. 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用作意动,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做这个名词所代表 的人或事物。例 1:邑人奇之,稍稍
8、宾客其父。(伤仲永) 宾客:本为名词,这里活用为意动词。 ?宾客其父 ?是动宾结构,意为 ?以其父 为宾客 ?。例 2:父利其然也。(伤仲永)利:是名词活用作意动词。 ?利其然?即?以其然为利 ?(把这种情况视为有利 可图)。2.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意动,是主观上认为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 容词所代表的性质或状态。例 1: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异: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异之?,即?以之为异 ?(认为这件事奇 怪)例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奇: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 ?奇之?,即 ?以之为奇 ?(认为他才能非 凡)上述这些词类活用现象,还
9、不能概括所有情况。比如数词或者数量词优势 也可活用为动词甚至是使动词。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 ?使之怎么样 ?的意思,即此时谓语动词表 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由宾语发出的。实际上,它是以动宾的结构方 式表达了兼语式的内容。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是由名词、形容词活用来的。由于原来的词 类不同,活用作使动之后,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一、动词使动用法动词和它的宾语不是一般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 或事产生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例 1:行仁义而怀西戎,遂王天下。(五蠹)怀:使归顺。例 2:直可惊天地,泣鬼神。(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惊:使震惊
10、。泣:使悲泣。例 3: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止:使之止(使愚公止)例 4: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走:使操军逃跑二、名词使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变成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例 1: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毛遂自荐)臣:使 称臣。例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王:使 为王。在古代汉语里,名词用作使动词比较少见。三、形容词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 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例 1: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安:使安。例 2:
11、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急:使 急。例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凄、寒:使神骨凄寒。四. 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的区别使动:谓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 ?使宾语怎么样 ?的意思。它是用动宾 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意动:认为怎么样:余颇易之(我认为甚是简单)使动用法指动词谓语表示主语使宾语 "怎么样 "的用法。有些名词和形容词活 用为使动词,表示 "使"的意思。有三种: 1.动词的使动用法。如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中的"劳",意思是 "使劳累 "。
12、 2.名词的使动用法。是 "使成为 "的意思。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特点是使宾语表示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有两种:1.名词的意动用法。例如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中的"王",意思是 "以为王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例如 "而耻学于师 "中的"耻",意思是 "以为耻 "。为动用法为动用法表示 ?主语为宾语怎么样 ?。谓语可以由动词形容词或活用的名词充当,例如:( 1)夫人将启之
13、 夫人姜氏将为他们打开城门触龙说赵太后( 2)等死,死国可乎? 同样是死,为国家而死可以吗?陈涉世家( 3)祭祀必祝之-祝,祈祷,动词的为动用法,翻译为:为祈祷左传?成公十三年(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哭泣病梅馆记(5)后人哀之 而不鉴之-哀,为而哀阿房宫赋(6)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丧,为 台丧史记滑稽列传(7)文嬴 请三帅。请三帅:替三帅请求秦晋崤之战( 8)邴夏御齐侯。御齐侯:给齐侯御(驾车)左传 ?成公二年( 9)广 陵太守陈登得病佗脉之。脉,为诊脉三国志?华佗传(10)伯夷死名 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死名:为了名而死。死利:为了利而死。庄子 ?骈拇(11)君子死知己
14、。死,为 而死陶渊明咏荆柯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 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 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全句是 ?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 可译为 ?你太不聪明了 ?定语后置现代汉语里,定语一般都放在中心词的前面,起修饰限制的作用。但在古 代汉语里,为了突出和强调定语,有时也会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这种情况 叫做?定语后置 ?。译成现代汉语时,一般都应提到中心词前边来。另外,定语后 置时,往往在中心词和定语之间家 ?之?子,有时也在定语后面加 ?者?字。
15、1. 用 ?者?结句,形成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2. 用"之"结句,?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的形式。如:?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 于山。 ?(钴姆潭西小丘记)3. 用?者?又用 ?之?。如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者?的形式。如 ?石之铿然有声 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等。4.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荀子劝学) 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 的定语则不后置。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 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鸿门宴:
16、?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战河南?即?战(于)河南 ?, 应理解为 ?于河南战?。促织: ?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 ?用手掌覆盖 (蟋蟀) ?。状语后置的类型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1、用介词 ?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 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分析:此句中的 ?于蓝 ?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 ?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 ?于 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 ?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 ?比蓝青 ?。2、介词 ?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具告以事。(史记 ?项羽本记)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做 ?告?的状语。3、还有一种介词 ?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 而定其成分。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分析: ?生乎吾前 ?中的?乎?就是介词 ?于?;?乎吾前?应该移到 ?生?的前面做状 语。宾语前置所谓宾语前置句,就是通常作宾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N-Ethyl-4-methoxyamphetamine-hydrochloride-生命科学试剂-MCE-8599
- 2025年度商业门面使用权转让合同
- 2025年度电梯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与演练合同
- 2025年度解除租赁合同解除条件争议调解协议书
- 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 科技发展趋势宇宙生命探索与地球应用
- 个人房屋租赁给企业合同范例
- 两子女离婚财产分割合同范本
- 2025届毕业生就业实习合同协议
- 个人委托代理合同书样本
- 二零二五版电商企业兼职财务顾问雇用协议3篇
- 课题申报参考:流视角下社区生活圈的适老化评价与空间优化研究-以沈阳市为例
- 《openEuler操作系统》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FZ/T 54007-2019锦纶6弹力丝
- DB11-T 291-2022日光温室建造规范
- 2021-2022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二(下)期末英语试卷(附答案详解)
-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全套课件
- 纪检知识答题测试题及答案
- 创伤急救-止血、包扎课件
-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成因及治理
- 道教系统诸神仙位宝诰全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