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梁任务讲解_第1页
悬臂梁任务讲解_第2页
悬臂梁任务讲解_第3页
悬臂梁任务讲解_第4页
悬臂梁任务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悬臂梁概念悬臂梁:梁的一端为不产生轴向、垂直位移和转动的固定支座,另一端为自由端(可以产生平行于轴向和垂直于轴向的力)。在工程力学受力分析中,比较典型的简化模型。在实际工程分析中,大部分实际工程受力部件都可以简化为悬臂梁。不小于350mm贴壁面概念及任务解读概念及任务解读制作材料制作材料专项测试设备专项测试设备如何产生你的奇思妙想?如何产生你的奇思妙想? 如何物化成型?2021年12月15日1414 2021年12月15日1515 如何选定一个可行的实施方案?0246810120100200300400500600700荷载 (N)位移 (mm) 6号试件)阅读表格一阅读表格一阅读表格二阅读表

2、格二阅读表格三阅读表格三阅读表格四阅读表格四理想桁架-节点计算 上弦杆越靠近根部所受拉力越大,且以G的2,4,6,8,10偶数倍增长。 下弦杆越靠近根部所受压力越大,且以G的1,3,5,7,9奇数倍增长。 中间的斜杆BL、DJ-,自左向右斜向下的这些倾斜的杆都受到的是拉力,且大小均为2G。 中间的斜杆JB、HD-,自左向右斜向上的这些倾斜的杆都受到的是压力,且大小均为2G 。 竖杆都是不受力的杆。如何对悬臂梁进行测试与分析如何对悬臂梁进行测试与分析 测试目的测试目的-优化设计优化设计高二11班 刘里欧通用技术课作为繁冗的卷面学业的调剂品,被一位高明的厨师加入到我们高二的学习生活中。每周两节课,

3、动手动脑,齐心协力,周五的下午俨然已成为我们最快乐的时光。悬臂梁,与其说是一项作业,一项考试,一项计分标准,不如说是卷帜浩繁中生动的一叶孤帆,泅水者爱恋它的风雨无阻,愿为它一往无前。标新立异是我们组悬臂梁创作的一大目标。一开始摆在我们面前的有两套方案。一是传统的,把老师做的复制一遍,简单而且有保障;二是创新的,参考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悬臂,创造我们自己的悬臂。经过老师的鼓励,四位组员豪情万丈地决定用第二种方案。通技课不该是找模板而只做机械复制的工作,动手能力虽然得到了锻炼,但头脑却不见得有多大提高。创新之路即使布满荆棘而且前途叵测,能不能做出来比做出来能承重多少更值得我们思考。谁说过这样的话“没有

4、挑战,哪来人生?”挑战的路有趣而崎岖,单薄的文字无法记述过程的丰满。一个本来不喜欢动手的组员最后变身成为”机械师”,一个本来懒得动脑的组员最后设计了连接最艰难的部分,一个组员在制作过程中折断了主梁,加固后效果出乎意料的好,一个组员丢了不少课却在最开始设计出了工程的蓝图同心协力,动手创新。最后的成果,其实无论如何,我们都是怀着脉脉的温情欢迎着它的。高二1班 章桔然悬臂梁模型的制作的确深深地吸引了我们,我们也的确在这长达半学期,每周数小时的活动中收获了许多,感受了许多。首先是动手能力的提高。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真正有机会动手实践去创造是弥足珍贵的。细细想来,恐怕只有通用技术课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动手动脑、深入实践的机会。从最开始使用工具的艰难与不适,到最后能够熟练地操作,我们在这项活动中得到了许多日后必备的生活技能。其次是锻炼了我们的合作能力。合作、理解的理念贯穿本次活动的始终。从讨论设计方案,做出设计图,到具体模型制作的实施、分工、模型成型后的加固、完善,全都需要小组成员每一个人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意见不一致,需要坚持,也需要妥协。最后是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在无数次讨论、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