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校本教材七年级篇目_第1页
人教版校本教材七年级篇目_第2页
人教版校本教材七年级篇目_第3页
人教版校本教材七年级篇目_第4页
人教版校本教材七年级篇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语文必背篇目观沧海【创作背景】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

2、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观沧海东临碣jié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dàn dàn, 山岛竦峙sng zhì 树木丛生, 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作品注释】(1) 观:欣赏。(2)临:登上,有游

3、览的意思。(3)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在河北昌黎,面临渤海。汉献 帝建安十二年(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4)沧:通“苍”,青绿色。(5)海:指渤海。(6)何:多么。(7)澹澹(dàn dàn):水波动荡的样子。(8)竦峙(sng zhì):高耸挺立。竦 :通“耸”,高耸。峙,挺立。(9)秋风萧瑟 (xio sè):秋风吹动草木发出的悲凉的声音。(10)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洪:大。(11)日月:太阳和月亮。(12)若:如同,好像是。(13)星汉:指银河。(14)幸:幸运。(15)甚:极其,很。(16)至:极点。(17)哉:

4、语气词。(18)幸甚至哉(zi):真是幸运极了。(19)以:用。(20)志:理想。(21)歌以咏志:可以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心志或理想,最后两句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是乐府诗结尾的一种方式,是为了配乐歌唱而加上去的。(22)咏志:既表达心志。咏:歌吟。【作品译文】从东面登上碣石山,来观赏深色的大海。海水起伏动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碣石山上树木丛生,草长得非常茂密。秋风瑟瑟吹来,海上涌起波涛万顷。日月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庆幸得很呐,就用诗歌来表达心中的志向吧!次北固山下【创作背景】这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朝芮挺

5、章编选的国秀集。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先天(唐玄宗年号,公元712713年)进士,官洛阳尉。曾往来于吴、楚间。多有著述。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中卒。全唐诗存其诗十首。 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考中进士,授荥阳县主簿、转洛阳尉。开元五年(717年),马怀素为昭文馆学士,奏请校正群籍,召博学之士,他当选其中。马怀素卒,由元行冲代马怀素之职,上表请通撰古今书目,名群书目录。由毋煚、韦述、余钦、殷践猷等分部而治之,他和刘仲丘合治集部图书,历时5年而成群书四部录200卷。校完

6、内府图籍后,又于陆少伯等一起编校丽正书院藏书。他对南朝粱、齐以后的诗文集进行了大量的编校工作。书成后,因功授任洛阳尉。在开元十七年,曾作诗赠当时宰相萧嵩和裴光庭,后去世。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作品注释】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客路:旅途。青山:指北固山。潮平:江水涨潮与两岸齐平。风正:顺风。悬:挂。海日:海上的旭日。生:升起。残夜:夜将尽之时。入:到。乡书:家信。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

7、说。【作品译文】在青山之外旅途,在绿水之中行驶着船儿。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更显得宽阔。顺风行驶着船风帆高挂。夜将尽的时候,一轮红日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经呈现出春意。思念故乡的家书要传到哪里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钱塘湖春行【创作背景】822年(长庆二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825年(宝历元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应当写于长庆三、四年间的春天。写出了作者看见早春风景时的开心和对钱塘江风景的喜爱,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白居易(772年847年),汉族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

8、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诗王”之称。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新乐府、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白居易父亲后来在河南巩县当县令,和当时邻居新郑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清水秀,就举家搬迁到了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河南新郑)东郭宅,在新郑生活到12岁,后为躲避中原战乱转移到江南。迁居卒于武宗会昌六年。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诗人。钱塘湖春行xíng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

9、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mò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d)。【作品注释】1.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59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化。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2贾亭:又叫贾公亭。西湖名胜之一,唐朝贾全所筑。唐贞元(公元785804年)中,贾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钱塘湖建亭。人称“贾亭”或“贾公亭”,该亭至唐代末年。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涨。初:在古汉语里用作副词,常用来表示时间,是指刚刚。4.云脚低: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

10、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说“云脚低”。点明春游起点和途径之处,着力描绘湖面景色。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的时候。云脚:接近地面的云气,多见于将雨或雨初停时。“脚”的本义指人和动物行走的器官。这里指低垂的云。早莺:初春时早来的黄鹂。莺:黄鹂,鸣声婉转动听。6争暖树:争着飞到向阳的树枝上去。暖树:向阳的树。7新燕:刚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8啄:衔取。燕子衔泥筑巢。春行仰观所见,莺歌燕舞,生机动人。侧重禽鸟。9乱花:纷繁的花。渐:副词,渐渐地。欲:副词,将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缭乱。10浅草:浅浅的青草。才能:刚够上。没:遮没,盖没。春行俯察所见,花繁草嫩,春意盎然。侧重花草。浅浅的青草刚够没过马

11、蹄。11湖东:以孤山为参照物。12行不足:百游不厌。足,满足。13阴:同“荫”,指树荫。14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称沙堤、断桥堤,在西湖东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时所筑白堤在钱塘门外,是另一条。诗人由北而西而南而东,环湖一周,诗则以湖东绿杨白堤结束,以“最爱”直抒深情。白堤全长1000米。【作品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阳光温暖的树木上栖息,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西江

12、月·夜行黄沙道中【创作背景】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

13、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作品注释】1.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黄沙道:指的就是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音:盐)山县。2.“明月”句:苏轼次韵蒋颖叔:“明月惊鹊未安枝。”3.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4.鸣蝉:蝉叫声。5.旧时:往日。6.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7.见:同“现”。8.忽见:忽现,指小店忽然出现。9.西江月:词牌名。【作品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

14、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天净沙·秋思【创作背景】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羁旅途中,写下了这首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是河北省沧州市东光县人,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

15、已选入7年级上人教版语文15课古代诗歌四首之一)。另据考证,马致远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东光县志和东光马氏族谱都有记载。元代著名戏曲作家、散曲家、杂剧家。所做杂剧今知有15种,汉宫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辑本东篱乐府。青年时期仕途坎坷,中年中进士,曾任浙江省官吏,后在大都(今北京)任工部主事。马致远晚年不满时政,隐居田园,以衔杯击缶自娱,死后葬于祖茔。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作品注释】枯藤 :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昏:傍晚。人家:农家。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西风

16、: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瘦骨如柴的马。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作品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路口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伤心的游子漂泊在远方木兰诗【创作背景】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数年,屡建功勋,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唐代追封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

17、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乐府诗集是继诗经·风之后,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由宋代郭茂倩所编。现存100卷,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的歌谣,共5000多首。它搜集广泛,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郭茂倩(1041年1099年),字德粲(宋诗纪事补遗卷二四),宋代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宋史卷二九七郭劝传)。为莱州通判郭劝之孙,太常博士郭源明之子。神宗元丰七年(一0八四)时为河南府法曹参军(苏魏公集卷五九郭君墓志铭)。编有乐府诗集百卷传世,以解题考据精博,为学术界所重视。木兰诗唧(j)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

18、zhù)声,惟闻女叹息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ti),可汗(kè hán)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wèi)市鞍(n)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jin),南市买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jin jin)。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jì)鸣啾啾(ji ji)。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朔(shuò)气传金柝(tuò),寒

19、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ng);阿姊(z)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huò huò)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当窗理云鬓(bìn),对镜帖(ti)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作品注释】1 唧唧(j j):纺织机的声音2 当户(dng

20、hù):对着门或在门旁,泛指在家中。3机杼(zhù)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机:指织布机。杼:织布梭(su)子。4 惟:只。5 何:什么。忆:思念,惦记6 军帖(ti):征兵的文书。7可汗(kè hán):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君主的称呼8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十二,表示很多,不是确指。下文的“十年”、“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9 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10 愿为市鞍(n)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11 鞯(jin):马鞍下的垫子。12 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笼头和缰绳。13 辞:离开,辞

21、行。14溅溅(jin jin):水流激射的声音。15 旦:早晨。16 但闻:只听见17 胡骑(jì):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18 啾啾(ji ji):马叫的声音。19 天子:即前面所说的“可汗”。20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指战争。21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越过。22 朔(shuò)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金柝(tuò),即刁斗。古代军中用的一种铁锅,白天用来做饭,晚上用来报更。一说金为刁斗,柝为木柝。李善 注:“金,谓刁斗也。衞宏汉旧仪曰:昼漏尽,夜漏起,城门击刁斗

22、,周庐击木柝。”23 寒光照铁衣:冰冷的月光照在将士们的铠甲上。24明堂:明亮的的厅堂,此处指宫殿25策勋十二转(zhun):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26 赏赐百千强(qiáng):赏赐很多的财物。百千:形容数量多。强,有余。27 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28 不用:不愿意做。29 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是古代朝廷中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30 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31 郭:外城。32 扶:扶持。将:助词,不译。33 姊(z):姐姐。34理:梳理。35红妆(zhung):指女子的艳丽装束。36霍霍(huò huò):模拟磨刀的声音。37 著(zhuó):通假字 通“着”,穿。38 云鬓(bìn):像云那样的鬓发,形容好看的头发。39 帖(ti)花黄:帖”通假字 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40.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据说,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扑朔,爬搔。迷离,眯着眼。41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两只兔子贴着地面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42. “火”:通“伙”。古时一起打仗的人用同一个锅吃饭,后意译为同行的人。43 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