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OGO银铜微纳结构的紫外光化学沉积银铜微纳结构的紫外光化学沉积答 辩 人:专 业:指导老师:)本论文的主要内容银铜微纳结构紫外光化学沉积实验仪器及原理的解释硅基体上晶体铜的制备硅基体上微纳米银的制备硅基体上微纳米银铜合金的制备薄膜分形维数的测定钛基体上三种形貌微纳米银的制备银铜微纳结构的紫外光化学沉积背景:合成尺寸、形貌、组成可控的微纳米粒子,不仅为开发微纳米材料的应用打下基础,而且可为新材料的发展开辟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并为微纳米材料的形成机理、生长动力学、功能分子的设计、制各和组装、微纳米材料的稳定性、微纳米功能材料的复合以及所涉及的表面、界面及功能协同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目的
2、: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为设计出实验条件温和、易于重复、简便易行、绿色环保的合成路线在半导体硅、二氧化钛上制备形貌、尺寸、组成可控的银、铜及银铜微纳米粒子及薄膜;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对今后的进一步探索微纳米粒子及薄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提供可以借鉴的方法。本文力求通过实验条件的变化对其形成机理进行探讨,从而揭示不同尺寸、不同形貌、不同组成的微纳米材料的生长规律。银铜微纳结构的紫外光化学沉积定义:紫外光化学沉积是指在光照的条件下,金属离子或金属络合物在基板上得电子被还原,从而沉积在基板上的一个过程。连续沉积将在基板上得到一层金属薄膜。优点: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易于控制、成本
3、低、环境友好等优点,而且产品具有较高的纯度、窄的粒径分布和均一的形态,不仅能够用于微纳米材料的制备,还可以对微纳米材料的尺寸、形貌及组成进行控制,因而在纳米材料合成领域里显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创新点:对HF作用机制的发现及探索、提出的形核长大竞争机制及曲率效应、得到了沉积均匀银薄膜的较好反应条件、在银铜合金的沉积过程中发现了置换机制、临界值的提出、“核桃仁”生长机制的提出、发现了铜银比例特别高的“雾状”薄膜、用分形方法对“核桃仁”状薄膜的分形维数进行了测定并和DLA模型进行了对比、以钛为基体成功的制备出了二氧化钛薄膜并在二氧化钛薄膜上制备出了三种不同形貌的微纳米银。 实验仪器介绍硅、二氧化钛的
4、禁带宽度分别为1.12eV和3.2eV,365nm紫外光子能量为3.4eV硅基体上铜晶体的制备2Cu(NO3)2+Si+2H2O2Cu+SiO2+4HNO3Si基体上形成的晶体铜,条件:0.03 M的HF,1.0 M的Cu(NO3)2,紫外光照15 minSiO2+4HFSiF4+2H2O硅基体上铜晶体的制备Si基体上形成的铜晶体,硅基体上铜晶体的制备Si基体上形成的铜晶体,条件:0.1 M的HF,0.1 M的Cu(NO3)2;紫外光照3 min硅基体上铜晶体的制备Si基体上形成的晶体铜,实验条件:紫外光照时间为5 min,其它条件和前图相同。硅基体上铜晶体的制备 n型半导体的功函数小于金属的
5、功函数,当n型半导体与金属接触时,n型半导体中的电子将向金属一边转移;金属原子之间的键能比金属和半导体之间的键能大;形成的金属曲率大,曲率效应。硅基体上微纳米银的制备4AgNO3+Si+2H2O4Ag+SiO2+4HNO3SiO2+4HFSiF4+2H2O硅基体上微纳米银的制备为什么银的形核率比铜大得多,但银的沉积却又不像铜那样形成有规则形貌的晶体?我们从键能和表面能入手:1.键能我们可以通过升华热来近似计算。我们假设固体升华时形成单个原子,即原子的每个键都断开,1.0 mol固体物质升华将有6.021023个原子将所有键断开。我们查到银的升华热QAg为286kJ/mol,银为面心立方结构,每
6、个原子有12个键,每个键分属两个原子,所以1.0 mol的银有66.021023个键,于是每个键的能量为UAg=QAg/66.021023=7.92 10-20 J=0.495eV。同时铜的升华热QCu为339kJ/mol,铜也为面心立方结构 , 算 出 铜 的 键 能 为 UC u= QC u/ 6 6 . 0 2 1023=9.38510-20 J=0.587eV。从上可知,铜的键能将近比银的键能大0.1eV,对于单个键来说,这是非常大的。 硅基体上微纳米银的制备2.晶面的表面能:对面心立方来说,设晶格常数为a,从(100)面断开,每个原子要断开4个键,每个键分属两个原子,所以对(100)
7、面来说每个原子断键提供的能量为41/2=2个键能的能量,每个原子在(100)面占据的面积为a2/2,每个原子提供的键能和其占据的面 积 之 比 即 为 表 面 能 , 所 以 ( 1 0 0 ) 的 表 面 能U(100)=4U/a2(式中U为键能)。同理,从(110)面断开每个原子将断开5个键,提供的键能为5/2个键的能量,每个原子在(110)面占据的面积为2a2/2,所以(110)面的表面能U(110)=5 2U/2a2;从(111)面断开每个原子将断开3个键,提供的键能为3/2个键的能量,每个原子在(111)面占据的面积为 3a2/4,所以(111)面的表面能U(111)=2 3U/a2
8、。我们又查的Cu的晶格常数a=0.3615nm,Ag的晶格常数a=0.409nm,我们 即 可 算 出 C u 和 A g 各 个 晶 面 的 表 面 能 , 列表如下: 2 2硅基体上微纳米银的制备表2-1:Cu、Ag表面能的计算值金属晶格常数a(nm)键能U (10-20 J)U(100) (J/m2)U(110) (J/m2)U(111) (J/m2)Cu0.36159.3852.87262.53942.4878Ag0.4097.921.89381.67421.6401硅基体上微纳米银的制备改变实验条件在硅基体上制备的银纳米薄膜的SEM照片。实验条件为:室温,溶液组成为:0.1M HF,
9、1.0 mM的AgNO3;自然光下反应1.5h。硅基体上银铜合金的制备置换机制:Cu + 2Ag+Cu2+ + 2Ag 硅基体上银铜合金的制备(改变配比)硅基体上银铜合金的制备(改变配比)硅基体上银铜合金的制备(改变配比)ACDB实验条件:0.1M HF,0.01 M AgNO3,0.1 M Cu(NO3)2;紫外光照1 min硅基体上银铜合金的制备(改变配比)“雾状”薄膜的成分分析:硅基体上银铜合金的制备(改变配比)实验条件:0.1 M HF,0.02 M AgNO3,0.05 M Cu(NO3)2;紫外光照1 min硅基体上银铜合金的制备(改变配比) 上述四组实验中粒子形貌为上述四组实验中
10、粒子形貌为“核桃仁核桃仁”状,和单独沉积银有显著的不状,和单独沉积银有显著的不同,对比一下反应条件,原因很明显:是由于溶液中有同,对比一下反应条件,原因很明显:是由于溶液中有Cu2+。可以这样。可以这样解释:溶液中解释:溶液中Cu2+浓度很高,沉积到基板上也很快,同时浓度很高,沉积到基板上也很快,同时Ag+的电位很的电位很高,沉积到基板上也很快,而一旦高,沉积到基板上也很快,而一旦Cu沉积到基板上,由于置换反应的存沉积到基板上,由于置换反应的存在,在,Cu马上置换出马上置换出Ag,这样,基板上银的形核就会比较多。而形核的,这样,基板上银的形核就会比较多。而形核的银周围银周围Ag+浓度非常低,在
11、短时间内扩散还来不及使其增高,而溶液中浓度非常低,在短时间内扩散还来不及使其增高,而溶液中Cu2+的浓度却非常高,在刚刚形核的银周围其电势高过微量的的浓度却非常高,在刚刚形核的银周围其电势高过微量的Ag+,于,于是铜将在银颗粒上沉积,又由于曲率效应,铜在银核曲率最大的地方沉是铜将在银颗粒上沉积,又由于曲率效应,铜在银核曲率最大的地方沉积得最多。当这个过程发生后,扩散过来的积得最多。当这个过程发生后,扩散过来的Ag+将与铜发生置换反应,将与铜发生置换反应,反应后反应后Ag+的浓度又降低,于是又发生重复的过程。重复过程导致的最的浓度又降低,于是又发生重复的过程。重复过程导致的最终结果是粒子在开始曲
12、率最大的地方向前生长(而横向长大却比较迟缓终结果是粒子在开始曲率最大的地方向前生长(而横向长大却比较迟缓),直到粒子相遇并融合到一块。这个过程都可从上述四组实验条件下),直到粒子相遇并融合到一块。这个过程都可从上述四组实验条件下找到依据,从四组图中都可找到胞状向前生长的粒子,由于胞状粒子前找到依据,从四组图中都可找到胞状向前生长的粒子,由于胞状粒子前头的曲率最大,所以胞状粒子会生长成长条状,直到与其它生长成长条头的曲率最大,所以胞状粒子会生长成长条状,直到与其它生长成长条状的粒子相遇并融合到一块,最终形成状的粒子相遇并融合到一块,最终形成“核桃仁核桃仁”状的形貌。为了以后状的形貌。为了以后叙叙
13、述方便,我们可以把上述机制叫做述方便,我们可以把上述机制叫做“核桃仁核桃仁”机制。机制。硅基体上银铜合金的制备(加入PVP)溶液原始组分采用出现“雾状”薄膜的高铜银比。即:0.1 M HF,0.01 M AgNO3,0.1 M Cu(NO3)2,紫外光照5 minPVP与AgNO3的质量比为1:1PVP与AgNO3的质量比为2:1硅基体上银铜合金的制备(利用扩散机制)先在(0.1 M HF+0.1 M Cu(NO3)2 )溶液中反应2 min,然后在(0.06 M HF+0.02 M AgNO3+0.05 M Cu(NO3)2)溶液中反应2 min,整个反应过程中365 nm紫外光照硅基体上银
14、铜合金的制备(增大比例)银铜比增大到1:50后,即:0.01 M AgNO3,0.5 M Cu(NO3)2;紫外光照5 min0.1 M HF0.15 M HF硅基体上银铜合金的制备(增大比例)薄膜的分形维数的测定 A图取=1/24,数出有像素的方格数为221个,即=1/24,N()=221;B图取=1/25,数出有像素的方格为713个,即=1/25,N()=713;C图取=1/26,数出有像素的方格为2307个,即=1/26,N()=2307。然后对A、B、C中(ln1/,ln N())作图,理论上能得到一条直线,直线的斜率即为图形的分形维数。薄膜的分形维数的测定三点基本在一条直线上,拟合后
15、给出的直线斜率为1.68。这和 DLA(Diffusion Limited Aggregation)生长图形的值1.66差不多,可能在此条件下薄膜的分形生长为DLA生长。确切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Ti基体上微纳米银的制备二氧化钛薄膜的制备:将切割成1cm1cm的小钛片在超声波清洗器中用等离子水清洗15分钟,之后在超声波清洗器中用丙酮清洗15分钟,再用大量的去离子水冲洗试样,然后将试样浸入抛光液中抛光1-2分钟,抛光液的组成为:5%的氢氟酸+30%的硝酸+55%的去离子水。最后用大量的去离子水冲洗试样,在空气流中干燥。将抛光后的钛片放入管式电阻炉中300度左右氧化10分钟,即可在表面得到一层氧化膜。微纳米银的制备:将制有二氧化钛薄膜的试样在超声波清洗器中用等离子水清洗15分钟,之后在超声波清洗器中用丙酮清洗15分钟,再用大量的去离子水冲洗试样,在热的空气流中干燥试样。将配好的一定浓度的AgNO3溶液导入到反应器皿中,将制有二氧化钛薄膜的钛片浸入溶液中,开启光固机,照射头光斑对准试样中央,于是在钛基体上开始了微纳米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艺术学院《舞蹈教育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师范大学《数字调色技术》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师范大学《量子力学II》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在制造业的必要性
- 医疗机构卫生管理制度制定方案
- 医务科远程医疗服务发展方案
- 酒店物业管理效率提升方案
- 吉林师范大学《常微分方程》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大型活动防汛安全实施方案
- 吉林大学《田径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汉语词性专题练习(附答案)
-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除法》知识点梳理复习ppt
- 店长转正考核(员工评价)
- 9-2 《第三方过程评估淋蓄水检查内容》(指引)
- 铁路企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 亚马逊品牌授权书(英文模板)
- TTJCA 0007-2022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验收规范
- 构造柱工程施工技术交底
- 流体力学笔记整理
- 现代简约风格发展趋势
- 路缘石滑模施工工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