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秋天教学设计课题秋天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阅读一篇文章就是打开阅读世界的一扇窗户。这篇课文,描绘了秋天美丽迷人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本课旨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展开想象,乐于表达,结合图画感知自然美。可以采取图文结合,以读代讲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秋天的美丽,低年级识字、写字是教学重点,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注意教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课文图片。(教师)2.预习课文。(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认识新笔画“乛”。2.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仔细观察图画
2、,看懂图意。3.认识大自然,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初步背诵课文。学习重点1.认识10个生字,认识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特征。学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课文图片。(教师)2.预习课文。(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出示图片,谈话导入。(用时:5分钟)1.(出示图片)创设情景,引出课文: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吗?2.引入新课秋天。1.学生按顺序观察。2.学生自由讨论,再回答。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10分钟)1.教师范读课文。2.教师引导学生读文要求对照拼音把字读准确、画出生字。3.指导学生认识自然段。4.教师可指导学生学习生字。(1)出示10个生字。
3、(2)教师引导开火车读。(3)小老师带读。(4)指导学生认识“木、口、人”3个偏旁。(5)教师引导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6)组织学生游戏。5.指导学生分自然段练习朗读。1.学生听老师范读课文,听准字音。2.学生自由读文,对照拼音把字读准确,画出生字。3.学生认识自然段,并且用序号标注。4.学生识字。(1)学生齐读。(2)开火车读。(3)小老师带读。(4)认识“木、口、人”3个偏旁。(5)学生自主识字,汇报识字方法。(6)游戏巩固。学生开展摘果子游戏活动,如果摘果子的学生读对了,其他学生跟读。5.三名同学来读课文,其他学生倾听思考共有几句话。1.填一填。这篇课文有个自然段。2.给正确的音节涂上
4、喜欢的颜色。秋( )个(è è)气(ì ì)片(à à)3.给下面的字加一笔组成新字再组词。了( )( )人( )( )一( )( )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用时:10分钟)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教师引问:这个自然段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征?2.引导学生看图第2个自然段引问。(1)这段话共有几句话?每一句话写什么?(2)大雁是怎样飞的?(3)理解“一会儿”。(4)引导同学找“一”字的不同读音。(5)指导学生朗读。3.引导学习第3自然段。(1)指导看图,读课文,回答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说的是什么?(2)引导学生理解“啊”表示什么?(3
5、)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秋天到了。4.指导学生读课文,读出赞美之情。5.指名读。6.引导齐读。 1.学生汇报: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征。2.看图学习第2个自然段,思考回答。(1)数出有1句话,写了什么。(2)学生看图,回答:“大雁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3)理解“一会儿”。(4)学生明白:“一群、一会儿”、“一”字,“一”字变调的不同读法。(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3.学生学习第3自然段。(1)学生看图,读课文,回答问题。(2)学生理解“啊”表示明白。(3)学生各抒己见,回答问题。4.学生自由读课文。5.23名学生读课文。4.我知道“一”字的读音。 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
6、 “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四、总结课文,指导背诵。(用时:5分钟)1.教师引导看图,背诵。2.师生会背。3.指名背诵。1.学生看图,练习背诵。2.师生会背。3.师生独立背诵。 5.用填空形式练习背诵。 天气( )( ),树叶( )( ),一( )( )叶子( )( )( )落下来。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会写4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背诵课文。3.能够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学习重点1.会写4个生字:“了、子、人、大”。2.继续背诵课文,练习用“一会儿一会儿”说话。学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出示卡片。(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复习引入。(用
7、时:8分钟)1.引导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2.检查背诵情况。1.学生认读生字。(1)开火车认读生字。(2)做游戏:捉气球。2.学生背诵课文。6.读一读,记一记。秋天 到了 高高会飞 一个 来了蓝蓝 一片 天空二、学习生字。(用时:16分钟)1.教师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2.教师引导观察生字的字形特点。3.教师重点指导生字。4.教师范写。5.描红。教师巡视指导。1.学生认读“了、子、人、大”。2.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笔顺和笔画特点。3.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笔画占格位置。X| k |B| 1 . c |O |m4.(1)学生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2)学生在书上描红,仔细观察,掌握
8、结构,体验自己书写与书中的不同之处。(3)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在班级展示。7.填空。(1)“了”字共( )画,第二画是( )。(2)“子”字共( )画,第三画是( )。(3)“人”共( )画,笔顺是( )。(4)“大”共( )画,笔顺是( )。三、指导口头造句。(用时:8分钟)1.出示课文中带有“一会儿”的原句。2.指导说说有什么事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3.指导用“一会儿一会儿”练习说话。1.学生读句子。2.学生交流汇报。3.学生口头造句。(1)自己练说。(2)指名说。8.我会说。下课了,同学们一会儿 ,一会儿 ,玩得可开心了。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用时:8分钟)1.今天我们学习了秋天,你喜欢秋天吗?看到这么美的秋天的景色你想说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1年中国塑钢专用氟碳涂料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2-氟-4-硝基苯甲酸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铝合金铸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钻具脂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迷你钻头套装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直流大电流传感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游泳衣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液控节流调压阀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流动银行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地下室墙面隔音施工方案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大单元教学任务单
- JJF(新) 112-2023 微量残炭测定仪校准规范
- 2024销售人员年终工作总结2篇
- 2024年牛排行业分析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
- 食品投诉处理培训课件
- 血液科品管圈PDCA案例合集
- 创伤患者护理和评估
- 【全套】医院智能化系统报价清单
-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之期中专项练习:分段计费问题(解析版)
- 化工产品买卖合同
- 《诗经(伐檀、无衣)》(同步练习)-【中职专用】高一语文(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上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