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讲义通信一(2)_第1页
一级建造师讲义通信一(2)_第2页
一级建造师讲义通信一(2)_第3页
一级建造师讲义通信一(2)_第4页
一级建造师讲义通信一(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企教育联盟中企教育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通信與廣電工程管理與實務 2015年 第四版一(2)IL410000通信与广电工程技术IL412000通信与广电专业施工技术IL412010机房设备及天馈线安装要求IL412011机房设备安装的工艺要求一、铁件安装1.铁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安装的立柱应垂直,偏差不大于0.1%。铁架上梁、连固铁应平整、无弯曲。2.电缆支架应端正,距离均匀,列间撑铁应在一条直线上。铁件对墙加固处应符合设计要求。3.吊挂安装垂直、牢固,一列有多个吊挂时,应成一条直线。二、电缆走道和槽道安装1.电缆主走道及列槽道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主走道和槽道左右误差在50

2、mm范围以内,走道的水平度不超过2mm/m。2.垂直走道的垂直偏差不大于其高度的1,与地面保持垂直,无倾斜现象。3.走线架应保证电气连通,就近与室内地排连接,接地线宜采用35mm的黄绿色相间的多股铜芯电缆。 三、机架设备安装(一)立架机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垂直度不大于机架高度的0.1%,调整机架垂直度时,可在机架底部放置金属片,机架与地面用膨涨螺栓加固,顶部与走线架上梁加固。架间缝隙不大于3mm。机架的门开启灵活,机架、列架标志齐全、正确、清晰。(二)子架安装子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牢固,保证子架其接线器插接件的电气接触良好。(三)机盘安装机盘安装位置、型号应与设计相符,安插时应

3、依据设计的面板排列图进行,机盘应准确无误地插入子架中的相应位置。操作时应戴好防静电手环,有手汗的要戴手套。(四)零部件安装应按产品说明书提供的装配图安装,同轴插座应安装牢固。ODF架上的活动接头安装数量、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DDF的端子板、同轴插座应牢固、不松动。(五)安装分路系统、馈管安装前,应核对(微波机房)环形器工作频段及环行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螺丝穿行方向应对准天线所在方向。螺栓安装齐全,波导口加固紧密,与外接波导口连接自然、顺直、不受力。安装馈管时,必须使用专用力矩扳手,防止用力过大使馈管变形。(六)安装波导充气机和外围控制器波导充气机和外围控制器采用壁挂式安装,距地面15米。尽

4、量靠近走线架安装,以便布线。烟雾探头应安装在机房顶棚。门禁告警应安装在门框内侧,压接点松紧位置合适。(七)总配线架及各种配线架安装安装位置应与地面上线孔对正,总配线架的各种配件齐全有效。配线架跳线环安装应平直、整齐。滑梯安装应牢固可靠,滑动平稳,滑梯轨道拼接平正,手闸灵活。补充:配线架安装的垂直度误差不大于0.1%,底座水平误差每米不大于2mm,同一列配线架应在同一直线上。同一列配线架(主要指DDF、VDF)之间应用连接条互相连接固定。四、缆线及电源线的布放(一)布放电缆1.电缆的规格、路由、截面和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电缆排列整齐、外皮无损伤。2.电源线和信号电缆须分开布放;电源电缆、信号电缆

5、、用户电缆与中继电缆应分开布放。3.电缆转弯均匀、曲率半径应大于电缆直径的0(5)倍。4.线缆在走线架上横平竖直,不得交叉。5.布放在走道的缆线必须绑扎整齐,布放在槽道内的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出口和转弯处应用塑料皮忖垫。6.同一机柜不同线缆的垂直部分的扎带在绑扎时应尽量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7.使用扎带绑扎时,扎带扣应朝向操作的背面,扎带扣修剪齐平。(二)光纤布放1.槽道内布放的光纤(尾纤)应顺直,不扭绞,曲率半径不小于光缆外经的20倍。2.在电缆槽道内部放光纤应套保护管或在光纤线槽内敷设,无套管保护处应用扎带绑扎,但不宜过紧。(三)敷设电源线1.电源线应整段敷设,中间无接头;2.馈电铜排

6、安装时铜排应整齐平直,不得有明显的锤痕或不平;3.铜(铝)条馈电线、胶皮绝缘线的正极线上均应做红色标志,负极线做蓝色标志,保护地线应为黄色标志。4.用绝缘线作直流电源线时,两条线的两端应分别有红、蓝塑料套管。5.电源线末端必须有胶带等绝缘物封头。电缆刨头处必须用胶带和护套封扎。(四)电缆的成端(端接)1.电缆或信号线的焊接应端正、光滑、无凸起、无虚焊,不松动。补充:芯线焊接时,芯线刮线长度一致,芯线可在端子板上绕34圈,且与端子要紧密的贴合,焊接点光滑,无假焊、漏焊、错焊,焊接完毕,允许露出铜芯1mm以内。2.芯线采用绕接时必须使用绕线枪,芯线刮线长度一致,不伤线,绕线应紧密不叠绕。线径为0.

7、40.5mm时,可绕接68圈;线径为0.61.0mm时,可绕接46圈。补充:当一个端子上需绕接两根或两根以上芯线时,两根芯线不得同时并绕,应先绕一根,再绕另一根。3.芯线采用卡接时,应用专用的卡接钳,压下时应有回弹的响声。同时,多余线头应自动剪断。五、设备的通电检查(一)通电前的检查1.检查机内保险、检查电源线连接正确、牢固、无松动。2.检查电源线极性、相序及电压。3.清理机架内杂物,查找有无焊锡、芯线头、短路点,检查机件齐全、可靠性。4.机架内无断线、混线,开关、电路板齐全、插接牢固。接线端子插接应正确无误。5.开关预置位置符合要求。6.接线器、连接电缆插头连接正确、可靠。7.接线端子插接正

8、确无误。(二)通电检查1.接通机架总保险丝。2.连通主电源开关,逐级检查各种信号装置工作可靠性。3.电源开启后预热1小时,无异常现象后开启高压电源,4.信号灯指示正常。如有异常,应关机检查。5.个别单盘有问题,应换盘试验,确认故障原因。6.加电检测时,应戴防静电手环,手环与机架接地良好。六、设备的拆旧、搬迁、换装(一)拆除旧设备1.拆除旧设备时,不得影响在用设备的正常工作。2.应先拆除电源线、信号线;所用的工具应绝缘处理。拆下的缆线端头应做绝缘处理,防止短路。3.各种线缆拆除后应分类盘放。再拆除机架。(二)设备搬迁、换装与割接1.设备搬迁前应做好计划,申请停电路时间;提前做好新位置的准备工作。

9、2.设备的迁装、换装及电路割接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3.搬迁、换装前,对需安装的设备应进行单机和通道指标测试,保证安装后,不低于原来指标。IL412012 机房设备的抗震防雷接地及环境要求一、通信设备的抗震措施1.机架应按设计采取上粱、立柱、连固铁、列间撑铁等连接牢固,使之成为一个整体。靠墙走线列架应与墙加固。2.设备顶部与上梁加固,底部应与地面加固,整列机架应连成一体。3.机房房柱应采用“包柱”,与走线架或槽道加固件连为一体。4.列间撑铁间距2500mm左右,靠墙的支撑铁应与墙加固。5.地震多发地区的列架应与房顶加固。6.铺活动地板的机房,机架不得固定在活动地板上,应加工与机架底面相符,与

10、地板高度一致的底座。7.抗震支架要求横平竖直,连接牢固。8.墙的一侧如为窗时,应用长槽钢跨过窗口进行加固。9.加固材料可用50×50×5mm角钢或5号槽钢或铝型材料。二、通信设备的防雷措施(一)天馈线避雷1.通信局(站)的天线必须安装避雷针,避雷针必须高于天线最高点1米以上。避雷针接地良好。2.天线应安装在45°的避雷区域保护范围内.(见P113图)3.馈线必须三点接地,即顶部、中下部和进入机房前的入口处外侧作保护接地。4.出入局(站)的电缆金属护套,在入局前作保护接地,电缆芯线在进站处应加装保安器。5.在架空避雷线上严禁加挂电话线、电视接收天线、电力线。6.机房

11、建筑物上的障碍灯、彩灯等电源线应采用具有金属护套的电源线,或将电源线穿金属管内布放,其金属护套或金属管护套应每隔10米就近接地一次。电源芯线在机房入口处应加装保安器。(二)供电系统避雷1.电力变压器避雷1) 交流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供电。电力变压器当设在站外时,其上方应架设良导体避雷线; 2) 电力变压器高/低压侧各需安装一组避雷器,尽量靠近变压器装设.2.电力电缆避雷1)电力变压器当设在站内时,高压电力线应采用地埋电力电缆入局(站)。电力变压器选用金属铠装的护套穿钢管埋日地下,引入通信局站。2)电力电缆护套两端应就近接地。在架空电力线路与地埋电力电缆连接处应装设避雷器。3)地下电力电缆与地埋

12、通信电缆平行或交越的隔距应符合要求。严禁采用架空交、直流电力线引出(入)通信局(站)。4)通信局(站)内的工频低压电源线宜采用金属暗管布放方式,其垂直部分靠墙,金属护套两端及中间应就近接地。电缆芯线入局处应就近加装保安器。3.电力设备避雷1)局站内交、直流配电设备及电源倒换控制架,应选用机内有分级防雷措施的产品,交流屏输入端、稳压稳流的控制电路,均有防雷装置。2)市电油机转换屏(或交流稳压器)的输入端、交流配电屏输入端的相线及零线应分别对地加装避雷器;整流器输入端、不间断电源设备输入端、通信用空调输入端均应加装避雷器。3)直流配电屏输出端应加浪涌吸收装置。(三)太阳电池、风力发电机组、市电混合

13、供电系统防雷措施1.机房顶的太阳能电池的金属支架应与避雷带至少在两个方向上可靠连通。应在机房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2.太阳电池输出线应采用具有金属护套的电源线,护套应接地,机房入口处应加装相应电压等级的保安器。3.安装风力发电机组无人站时,应安置避雷针,且风力发电机和机房均在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4.风力发电机的引出线应从金属竖杆内引下,进入机房前其引线的金属护套应接地。5.通信局(站)的接地方式应按联合接地(闭合网状结构)原理设计。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共同合用一组接地体的联合接地方式。(四)接地系统的检查1.接地系统包括室内部分、室外部分及建筑物的地下接地网;2.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接地线应尽

14、可能走直线.室外接地排应为镀锡铜排。3.接地通路上不得设开关和熔断器;4.各种接地铜排与接地桩之间的连接铜导线不得小于90m。5.接地引入线长度不应超过30m,采用镀锌扁钢,截面不小于40×4mm。6.为防止生锈,地线装置接头应涂沥青等防腐措施。三、通信设备的环境要求(一)机房温度:机房温度是指在地板上2.0m和设备前方0.4m处所测得值。一类机房1026;二类1028;三类1030;(二)机房湿度:机房湿度是指在地板上2.0m和设备前方0.4m处所测得值。应避开出、入封口。一类机房40%70%;二类20%80%(温度28,不得凝露);三类20%85%(温度30,不得凝露);(三)机

15、房防尘:1.互联网机房:直径大于0.5m灰尘粒子浓度应350粒/L;2.一、二类机房:直径大于0.5m灰尘粒子浓度应3500粒/L;直径大于5m灰尘粒子浓度应3粒/L;3.三类机房:直径大于0.5m灰尘粒子浓度应18000粒/L; 直径大于5m灰尘粒子浓度应300粒/L;(四)机房抗干扰:1.无线电波在频率0.151000MHz范围内,应126dB;2.磁场干扰场强800A/m。3.远离11万伏以上的高压变电站、电气化铁路等强干扰。4.远离工业、科研、医药用射频设备干扰。(五)机房照明:一、二类机房500照度(Lx);三类机房300照度(Lx)。蓄电池机房、油机房、空调房应最低满足200照度(

16、Lx)。(六)机房荷载:不小于600kg/m2;蓄电池机房不小于800 kg/m2IL412013 天馈线系统的安装要求一、天馈线系统安装前的准备1.检查天馈线有无损伤、配件齐全、符合要求;2.检查吊装设备、施工机具齐全、完好;钢丝绳等没有锈蚀磨损、断股等。3.核对天馈线安装位置、方位角、确定安装方案,划定安全区;4.检查天线支架(抱杆)位置、连接螺栓齐全、安装牢固;5.风力达到5级时,禁止高空作业。风力达到4级时,禁止在塔上吊装天线。雷雨天气禁止上塔作业。二、天线安装要求(一)移动通信基站天线1.天线的规格、型号,安装位置、加固方式符合设计要求。2.基站天馈线系统的安装应稳定、牢固,符合设计

17、要求。方位角(误差小于5度)、俯仰角(误差小于1度)符合要求。3.防雷接地应良好,接地电阻符合要求。4.天线应处于避雷针45°角的保护范围内。图 定向天线安装示意图(1) (2)图 全向天线安装示意图5.天线安装间距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全(无)向天线收发间距不小于3米,在屋顶上安装时,与避雷线的水平间距不小于2.5米。全向天线在塔上,离塔体的距离不小于1.5米。智能天线距离塔体间距不小于2米。补充:定向天线的同一扇区天线间隔大于4米,相邻扇区天线间隔大于0.5米。同一水平面天线与其他设备天线间隔大于8米,同一垂直面天线与其它设备天线的间隔大于2米。 天 线 相邻扇区大于0.5M 12

18、00 同一扇区大于4M 天线 天 线 补充 移动通信天线安装间隔示意图(二)微波天线、馈源1.方位角、俯仰角符合要求,垂直和水平方向应留有余量。2.安装加固应牢固、稳定。水平支撑杆安装角度符合要求。3.天线主反射面各分瓣应规定顺序拼装,接缝整齐。4.主反射面口的保护罩安装的各加固点受力均匀。5.天线馈源加固应符合技术要求馈源极化方向符合要求,波导接口应与馈线接口电接触良好,不应受到外力影响。6.天线应按要求调测,当站距在45公里内接收场强允许在1.5dB内;当站距大于45公里时,接收场强允许在2.0dB内。(三)卫星地球站天线、馈源1.天线外覆层不得脱落,有脱落应修补。2.天线防雷接地体及接地

19、线的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3.各种含有转动关节的构件应转动灵活。4.天线驱动电机应在安装前,进行绝缘测试和通电转动试验。5.馈源安装必须在干燥充气机和充气管路安装完毕并可以连续供气情况下进行安装。并及时密封,充干燥的空气,不泄漏。6.极化器及合成器安装1)安装前检查连接极化器的直波导应无变形、内壁洁净。2)在安装中严禁任意调整极化器及合路器,应整体与馈源及其他波导器件连接,需要拆开安装时,应做标记。3)安装时严防异物掉进馈源系统,严禁手扶馈源内壁。(四)GPS天线补充:GPS(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天线用于接收GPS卫星(授时)信号,为基站提供授时、定位信号。为保证CDMA系统的可靠工作,GP

20、S天线应保持稳定接收卫星的信号并不受干扰。1.安装方位应符合设计要求。因我国在北半球,为了减少铁塔的影响,应安装在铁塔朝南一角. 2.GPS天线应安装在开阔的位置上,离开金属体不小于2米。应保证天线在水平面30°以上空间应无遮挡物。天线仰角度应不小于120°,误差不超过±2°。3. GPS天线应处在避雷针下倾角的45°保护范围内。补充:4.应确保GPS天线接收至少来自3颗授时定位卫星的信号。三、馈线安装要求(一)移动基站馈线系统和室外光缆1.馈线型号、规格、路由走向、接地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为了防止雨水进入机房,馈线进入馈线窗之前应做回(滴)水

21、弯,馈线拐弯时应圆滑均匀,弯曲半径应大于馈线外径的20倍。软跳线在允许拐弯时,弯曲半径应大于跳线外径的10倍。防水弯最低处应低于馈线下沿。(见上图)补充:1)布放馈线时,馈线从塔顶应顺护栏边梯而下,走向合理,平滑、顺直。每隔1米左右用馈线卡子与塔梯固定。在接口处两端,至少要保证20cm以上笔直,馈线卡子必须要远离接口处20cm 以上。2)馈线与天线的跳线连接处应进行防水处理。在连接处先绕一层胶带,再缠橡一层胶泥,最外层由下向上缠绕35层防水胶带(防漏水),每圈压1/2。3)塔高60米以内的馈线应三点接地。第一点应在天线的跳线与馈线接头下方的1.5米处,第二点在中、下部,第三点在馈线进入馈线窗之

22、前。4)馈线接地要求:用专用工具按上述的适当位置除去馈线绝缘外皮,注意馈线外皮去除尺寸要适当。接地箍应能牢固地卡接到馈线的外导体上,卡接处先用胶带包扎一层,第二层用橡胶泥,表面层用宽防水胶带,由下而上顺缠绕三层,每圈重复1/2。馈线接地线应用大于4mm2铜质绝缘线(不得使用裸导线)。接地线走向应顺着馈线方向,在塔上接地时应垂直向下,接在塔体的接地汇集排上。馈线窗前的接地线可接在室外接地汇集铜排上(在馈线窗下侧),用铜接线子与接地汇集排连接。5)布放的馈线两头应贴标志,标志应贴在明显位置,具有永久性,字迹清楚端正。标志上应标明扇区、收发和馈线长度,其长度偏差不超过1米。2.馈线衰耗应符合设计要求

23、,电压驻波比小于1.5。3.馈线进入机房与跳线连接处,应安装避雷器。避雷接地线应安装在室外。馈线在室外应接地。4.室外软光缆(注:3G天线设备用)布放应符合设计要求,冗余部分应整齐盘绕,固定在抱杆上。5.室外软光缆布放时,禁止用力拉扯和弯曲,禁止打开光缆头部的保护盖和触摸纤芯。6.室内软光缆垂直布放时应用尼龙扣缠绕。间距1020cm。水平布放用扎带绑扎。7.室外软光缆应扎带绑扎,松紧适度。8.进入室内软光缆在入室前,应做滴水弯,与同期馈线弯曲度一致9.光缆绑扎应顺直、整齐,无交叉、扭绞。10.光缆端头与室外单元设备(塔顶放大器)连接时,应对齐设备的卡槽,插入光缆端头,并固定。11.光缆上、下两

24、端应安装标记,内容一致。(二)微波馈线系统1.馈线路由、安装加固、接地必须符合要求。馈线安装完毕后应做密封试验,保气良好。2.馈线出入机房的洞口必须加固和采取防雨措施。馈线与馈源、馈线与设备连接处不应承受馈线的拉力、压力、弯曲等附加力,接口面应自然吻合。3.馈线必须按要求接好地线,并做防腐、防水处理。馈线系统安装完毕,应做密封性能试验,馈线保气时间符合工程验收规范要求。4.安装的硬波导馈线要求横平竖直、加固间距2米左右。加固点与软波导、分路系统的间距0.2米左右。同一方向硬波导馈线应平行。5.安装软波导馈线的弯曲半径和扭转角应符合要求。椭圆软波导馈线两端椭矩变换处应用专用波导卡加固(使椭圆软馈

25、线平直与天线馈源设备连接,达到自然吻合),间距水平约1米,垂直走向约1.5米,拐弯处可适当增加固定点。(三)卫星地球站馈线系统1.同轴电缆及波导馈线走向、连接顺序、安装加固方式应符合要求。馈线应留足余量,以适应天线的转动范围。2.波导馈线连接前应先调整其位置,使法兰盘自然吻合,用锁钉定位,装好密封圈,再用螺栓连接固定。当法兰盘未自然吻合时,不得强行拉紧合拢,以免波导管承受附加应力而损伤。3.同轴馈线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12倍。4.波导馈线和低损耗射频电缆外导体在天线附近和机房入口处与接地体接地良好。5.矩形波导管馈线应平整,其走向应与设备边缘及走线架平行。6.椭圆波导馈线转弯时,长、短轴方

26、向的曲率半径及扭转角应符合馈线技术要求。 四、塔放系统和室外单元1.塔顶放大器和室外设备单元安装位置和加固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2.塔顶放大器和室外设备单元的缆线宜分层布放、排列,避免交叉,余留的缆线应整齐盘放。3.塔顶放大器和室外设备单元与馈线、天线间匹配良好。接头处做好防水、防雷处理。4.连接塔顶放大器和室外设备单元的室外光缆接头必须按照接头的卡槽固定位置,并做好防水处理。5.电源线从室内防雷箱布放到室外放雷箱,路由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在走线架横档上应均匀。6.室内用扎带绑扎固定的应采用“视面平行、背面交叉”的方式,扎头朝向一致,松紧适度。7.室外用皮线绑扎。用皮线将电源线绕35圈,绑扎在室

27、外走线架横档上。皮线结扣应在走线架背面,修剪整齐。8.电源线1)电源线必须整条布放,无交叉。2)在进入机房前做滴水弯。3)应做防雷接地。4)电源线应有标志。5)电源线制作终端头时,开剥长度一致,不得伤及芯线,连接端子处不得漏铜。IL412020传输和交换系统的测试IL412021 传输系统测试一、传输设备网元级测试(一) SDH设备光信号测试1.平均发送光功率(S点):指标由工程设计和合同确定。指在参考点“S”发送点耦合到光纤的平均功率。光端机发送端 光功率计 S 平均发送光功率测试配置补充:测试时应将光功率计接入光端机发送口“S”点,必要时中间可串入一个光衰耗器,用光功率计记录设备光输出口的

28、功率,即平均发送光功率。如果在ODF架上测试时,测试时允许有不大于0.5dB的衰耗误差。测试时,光端机设备光发送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2.光发送信号波形(眼图):指标应符合标准模板图。即发送机的光脉冲形状特性包括上升时间、下降时间、脉冲过冲及振荡。测试时调整光衰减器,使光衰减器的输出光功率在光探头或标准光接收机要求的范围内。光端机发送端光衰减器高速示波器 光发送眼图测试配置3.接收机灵敏度(R点):指标由工程设计和合同确定。是指误码率达到1×10-12时,参考点R处的平均接收光功率的最小值。R点是指接收机的输入点。补充:当测试接收灵敏度(BER10-12)花费时间太长时,可测BER1

29、0-10时的灵敏度。测BER10-10时的接收灵敏度比BER10-12时低1dB。如果系统中配置有ODF架,那么ODF架的光纤连接器应属于光通道,收发各有0.5dB的介入衰耗。SDH测试仪(收)SDH测试仪(发)光衰减器光端机收 发 R S 接收机灵敏度测试配置4.接收机最小过载功率(R点):指标由工程合同确定。过载功率是指误码率达到10-12时在参考点R处可接收光功率的最大值。SDH测试仪(发)光放大器光衰减器光端机SDH测试仪(收) 接收机过载功率测试配置(二)数字接口电信号测试项目抖动为数字信号的特定时刻相对其理想时间位置的短时间偏离。所谓短时间偏离是指变化频率高于10Hz的相位变化,而

30、低于10Hz的相位变化称之为漂移。1.输入抖动容限及频偏测试SDH设备接口输出端在不产生误码的情况下,允许信号抖动的最大极限值。SDH测试仪(发)光端机SDH测试仪(收) 输入抖动容限测试配置2.输出抖动(固有抖动,抖动产生)SDH设备的支路和群路端口,在输入端正常情况下,输出端所产生的最大抖动。3.SDH设备在PDH网络支路口输出映射抖动指SDH设备的支路映射面在PDH支路输出口产生的抖动;补充:映射结构不仅仅提供了将各种PDH等级信号或其他信号复用映射进STM-N帧结构的途径,而且安排有灵活的级联应用方式,允许传送非标准的PDH等级的信号。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网络应用情况,映射可以分为三种方

31、式:即异步映射、比特同步和字节同步映射。按摸式又可以分为浮动和锁定两种摸式。被测设备SDH测试仪(发)光衰减器SDH测试仪(收)映射抖动测试配置4.SDH设备在PDH网络支路口输出结合抖动 结合抖动是指SDH设备复用侧由于支路映射和指针调整抖动结合作用而在在PDH网络支路输出口产生的抖动。5.再生器(中继器)抖动传递转移特性:设备输出信号的抖动与所加输入信号的抖动之比依抖动频率变化的关系。一般用抖动传递函数表示。(三)波分复用设备测试1.波长转换器测试1)平均发送光功率(Sn点); 2)光发送信号波形(眼图);3)接收灵敏度及最小过载光功率; 4)输入抖动容限;5)抖动传递特性; 6)中心频率

32、及偏移:中心频率是指在参考点Sn,发送机发出的光信号峰值在每个光通道对应的实际中心频率。标称中心频率与实际中心频率之差称为中心频率偏移。用波长计或光谱仪在OTU输出端测试其实际中心频率,计算与其标称值之差,即中心频率的偏移应符合要求。7)最小边模抑制比:是指在最差发射条件时,全调制条件下主纵模的峰值平均光功率与最显著边模的峰值光功率之比。用光谱仪在OTU输出端测试其主纵模功率电平值和最大边模的功率电平值,两者之差值即最小边模抑制比。8)最大-20dB谱宽:是指相对于最大峰值功率跌落20dB时的最大谱宽。用光谱仪在OTU输出端测试其主纵模功率电平值降低20dB谱宽时值,即是最大-20dB谱宽。2

33、.合波器(OMU)测试1)插入损耗及偏差是指同一波长信号穿过WDM器件的某一特定光通道引入的功率损耗。可用光谱仪在合/分波器输入、输出端口分别测试各个不同波长的光功率电平,计算插入衰耗。插入衰耗=输入光功率电平值-输出口光功率值。2)极化相关损耗3.分波器(ODU)测试1)插入损耗及偏差2)极化相关损耗3)(相邻和非相邻)信道隔离度 波长最为接近的两个通道称为相邻通道,其它为非相邻通道。相邻通道比非相邻通道之间的信号串扰要大得多。其串扰衰耗之差称为隔离度。隔离度=P主-P串。在分波器输入端将各不同波长信号接入,并串连一个可变光衰耗器,用光谱仪在分波器输输出端口第n通道测试主纵模峰值的光功率电平

34、P主,并测试波长n+1和n-1耦合到本通道的串扰光功率最大峰值电平P串。通过上述的公式计算出相邻通路隔离度。用同样的方法测试非相邻通路隔离度。4)中心波长和通路间隔4.光线路放大器(OA)测试1)总输入功率范围2)总输出功率范围3)光信噪比光信噪比定义为通路内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光信噪比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对估算系统的误码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改善接收机信噪比是降低系统内部误码的主要途径。5.光监测信道(OSC)测试项目(波长1510nm):1)输出光功率; 2)工作波长及偏差(四)PTN(分组传送网)设备测试 (新增加)1.PDH、SDH接口性能测试与SDH设备测试相同。2.以太网接口

35、性能测试1)平均发送光功率2)接收灵敏度和最小过载光功率3)吞吐量:指设备最大可以每秒转发的最大数据量。测试仪表以太网网络分析仪。4)时延:指设备对数据包接收和发送之间延迟的时间。5)过载丢包率:指设备在不同负荷下转发数据过程中丢弃数据包占转发包的比例。不同负荷通常指在典型数据包长度下从吞吐量测试到端口标称速率。6)背靠背:指端口工作在最大速率时,在不发生报文丢失的情况下,被测设备可以接收的最大报文序列的长度,反映设备对于突发报文的容纳能力。3.ATM接口性能测试ATM的功能和性能主要测试端口环回功能、交换容量、信元传送优先级、信元丢弃优先级和最大流量测试。二、传输设备系统级测试1.系统误码测

36、试(见P124页图)包括SDH、PDH各速率接口的数字通道误码测试,DWDM光通道误码测试。测试仪表主要有SDH分析仪(包括图案发生器、误码检测器)。补充: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噪声、色散、抖动的影响使某些比特发生了差错,产生了误码,习惯上用“误码率”来衡量。即某一特定观察时间内,错误的比特率与传输比特率之比就叫“误码率”。误码对各种业务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业务的种类和误码的分布。在语言通道的通信中,随机性误码在话筒中只是喀呖声,对通话可以容忍;而在数据通信中,只要数据块错一个比特,就形成数据误块;对于图像通信有了误码,就会在图像中产生雪花干扰,画面会出现多个线条或扫帚状、方格状,以及出现画面

37、滚动现象。2.系统输出抖动测试包括OUT和SDH、PDH各速率接口的输出抖动(无输入抖动时的输出抖动)。测试仪表抖动测试仪。补充:抖动为数字信号的特定时刻相对其理想时间位置的短时间偏离,所谓短时间偏离是指变化频率高于10Hz的相位变化,而低于10Hz的相位变化称之为漂移。3.DWDM光信噪比测试;主要测试仪表有光谱分析仪。4.SDH、PTN系统复用段和通道保护倒换业务中断时间测试; .5.PTN系统以太网接口链路时延和长期丢包率测试。ATM接口信元丢失率和信元差错率测试。6.设备冗余保护功能验证; 7.交叉连接设备功能验证:交叉连接设备的功能;交叉连接设备的容量;交叉连接响应时间.8.网管功能

38、验证:按照工程合同各项要求逐项检查网管对网元性能的管理功能力;网管对整个系统的管理能力; 故障处理和报告功能等。验证方法主要通过网管提供的各项测试手段来验证。IL412022 交换系统测试一、交换机硬件测试(一)通电测试前的检查1.交换架、配线架应从接地汇集排引入保护地线。2.机架接地良好,无碰地现象。接地线规格符合设计要求,接线牢固。3.直流电源工作电压48V(标称值),电压允许变化范围57V40V。4. 设备标志齐全、正确。各种电路板数量、规格及安装位置与设备说明书文件相符。5.机架各级熔丝规格符合要求。设备内的各种选择开关应置初始位置。6.设备内部的电源正、负极布线端子正确,无碰地现象。

39、(二)硬件检查测试1.各级硬件设备应按生产厂商提出的操作程序逐级加电。2.逐级对设备加电。设备加电后,检查所有变换器的输出电压均应符合技术指标规定。3.设备内风扇冷却装置应运转良好。4.各种外围终端设备齐全,自测正常,5.交换机、配线架等各级声、光告警信号装置应工作正常,告警准确。6.交换系统配置的时钟同步装置应工作正常。各级交换中心配置的外时钟等级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铯7.联机计费系统、交换集中监控系统应连接正确。8.装入测试程序,通过人机命令自检,对设备进行测试检查,确认硬件系统无故障。二、系统检查测试程控交换系统检查测试包括系统的建立功能、交换功能、维护管理功能、系统信号方式及网络支撑。

40、1.检测系统的建立功能系统初始化、系统程序、交换数据自动/人工再装、;系统自动/人工再启动。2.检测系统的交换功能本局及出入局(包括移动交换)呼叫;市话汇接呼叫;与用户交换机来、去话呼叫;国内、国际长途电话来、去话呼叫;市长、长市局间中继电路及局间指定呼叫;特种业务呼叫;非话业务;新业务功能;智能网功能;ISDN、ADSL功能;计费功能。3.检测系统的维护管理功能检查软件版本应符合供货合同的技术要求;人机命令核实;告井系统检查;话务观察和统计;例行测试;中继线和用户线的人工测试(1、2);用户数据,局数据生成规范化检查和管理;设备故障诊断;冗余设备的自动倒换;数字接口输入、输出性能测试。4.检

41、测系统信号方式及网络支撑用户信号方式(模拟、数字);局间信令方式(随路、共路);系统的网络同步功能;系统的网管功能。三、初验测试项目工程初验测试项目包括:可靠性测试、障碍率测试、基本性能测试、局间信令与中继测试、接通率测试、维护管理和故障诊断测试、数字网的同步与连接测试、传输指标测试。(一) 可靠性测试包括群路、选组级交换网络、分散设备的可靠性、处理机再启动、测试期间,软件测试故障、长时间通话测试。(二)障碍率测试局内障碍、局间障碍率,测试方法可采用模拟呼叫法并可用服务观察的抽样统计进行核对,然后统计得出障碍率。(三)基本性能测试 1.市话呼叫测试:本局呼叫、出、入局呼叫、汇接中继呼叫、 释放

42、控制性能、各种用户小交换机来去话呼叫。用户新业务性能测试、集中用户交换机功能呼叫测试、市话计费测试。2.国际、国内长途来话呼叫、国际、国内长途去话呼叫、长途自动转接、长途自动计费性能测试。3.特种业务和录音通知测试。4.非话业务:在用户电路上接入用户传真、数据传送2400bit/s的信号,误码率1×10-5,作为传输终端,应不被其他呼叫插入或中断。(四) 局间信令与中继测试1.各级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所采用的局间信令或接口配合方式应符合工程设计规定。2.对中继电路进行呼叫测试:1) 市话中继测试应包括位间超时、拨号中弃、久叫不应、中继忙、被叫应答,一方先挂机释放、呼叫空号等项目。2)

43、长途电路测试应按路由、信令方式(数字、模拟)、电路群(无线、光缆等)、分别对指定号码进行呼叫,测试来话、去话。3) 长市中继测试应包括长途自动、半自动和人工等项正常及不正常接续。由程控局与长话局间连通,进行呼叫自环测试。(五) 接通率测试1.局内接通率测试:用模拟呼叫器进行大话务量呼叫,至少将60个主叫和60个被叫集中接入系统的数个用户级上,使其在近满负荷状况下运行呼叫10万次以上,统计局内接通率;同时通过服务观察2万次的呼叫,统计局内接通率,两项的指标均应达到99.96%以上。2.局间接通率测试:在话务清闲时,用人工呼叫或模拟中继呼叫器对每个直达出入局的指定测试号码(含局间和长途)各呼叫20

44、0次以上,局间接通率应达到98%以上。(六) 维护管理和故障诊断测试1.根据人机命令手册规定内容,用人机命令进行测试,应功能完善、执行正确。2.告警系统及其功能测试补充:1) 各种声、光信号告警装置应动作可靠;2) 模块局、端局、汇接局、长话局与操作维护中心或网管中心之间的各种信息传递应迅速正确;3) 对交换、传输、电源及环境系统的故障进行模拟试验,其告警信号指示正确,实时性强并打印输出,记录完整。3.话务统计、话务观察1) 用命令登记方式结合模拟呼叫器或人工呼叫对处理机、用户级、中继群和公共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观察统计,输出结果应正确。2) 用命令指定中继线和用户线进行话务观察、统计呼叫全过程

45、及计费变更情况,输出结果应正确。3) 用命令输出各种周期计数器的内容,进行统计核对应正确无误。4) 对信号链路的永久性观察和监视的检查应正确无误。4.局数据表的检查和修改补充:1) 检查已生成的局数据软件符合规定,并与所提供的局数据表核对,结果应一致。2) 对长途来、去及转话局数据的路由、费率、字冠等作全面核对检查,结果应正确无误。3) 建立一个自环中继路由,用人机命令对局数据进行增、删、修改的操作并进行大话务量呼叫测试,证实局数据修改结果正确。局数据项目含:局向、中继线数量、路由、信令、发号位数及费率等。4) 应用人机命令对用户数据进行增、删、改的操作,证明功能良好。用户数据项目含:用户号码

46、、设备号码、类别和性能等。5.用例行测试的各种命令对下列项目(设备)进行定期、定时、延时测试,应正确良好。1) 用户线和用户电路;2) 中继线和中继电路;3) 公用设备;4) 信号链路;5) 交换网路。6.检查控制台和测量台的维护管理功能应良好。7.故障处理和诊断补充:1) 在电源系统、处理机、变换单元、连接单元和外围设备等的执行端上各进行12次模拟试验,验证故障告警,主、备用倒换、故障信号及排障过程应良好。2) 系统应自动或人工进行故障诊断,对用户电路和中继电路应能测至每一个电路。8.系统建立和应急启动功能测试9.验证系统的人机命令记录、事故报告及通行记录。(七)数字网的同步与连接测试1.各

47、级交换系统设备所配备的(外)时钟等级和性能参数必须按国家规定执行。铯2.交换机配备的时钟必须按有关部门批准的同步网规划实施同步连接。3.各级交换设备至少应接收两路同步定时信号(主、备),其信号传输尽量选择不同的物理路由或不同的传输系统,不得从低级局获得同步信号,以免同步系统发生混乱。4.检查验证同步定时链路连接正确,跟踪基准时钟性能良好。(八)传输指标测试应符合相关规定。程控交换机的传输指标应符合相关规定。IL412030移动通信系统的测试和优化IL412031移动通信系统的测试内容一、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的测试(一)基站侧的本机测试1.基站工程参数包括站名、配置、基站经纬度、天线高度、天线增益、

48、天线方位角、俯仰角、基站类型等。2.基站测试(1)基站基带测试1)发射机:射频发射频率偏差;相位误差;射频载波发射功率电平、功率/时间包络图、发射机调制频谱容限;杂散幅射功率电平。2)接收机:接收机参考灵敏度;同频干扰保护比;邻频干扰保护比;杂散幅射功率电平。(2)基站本机单板测试基站各个板件的调测与数据检查。(3)基站天馈线测试 (参见P128驻波比公式)包括:测试天馈线电压驻波比(VSWR)、天馈线系统增益计算、馈线衰耗、天线方位角、俯仰角测试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驻波比表示馈线与天线的阻抗匹配情况。如不匹配,发射机的发射的电波信号将有一部分发射回来,在馈线中产生反射波。接收时,造成信号不好

49、。驻波比太高,除部分功率损耗为热能,减少基站覆盖范围。严重时,给基站发射机及接收机造成严重影响。要求驻波比不大于1.5。(二)交换侧(移动通信交换机)的性能测试1.主要交换性能和业务性能(13项内容)1)系统建立功能2)信令方式:7号信令的检查3)基本业务处理功能:拨打各类电话.4)补充(新)业务功能:呼叫转接、呼叫限制、号码识别等。5)短消息与语言信箱业务6)能提供数据、传真等非话业务。7)承载业务8)移动性能管理功能9)安全管理、鉴权功能10)计费功能11)维护管理功能12)具有话务统计功能13)系统网络管理。2.移动交换子系统设备性能指标测试1)接通率;2)局间中继测试;3)同步检验:时

50、钟基本功能、同步设备倒换功能、时钟频率偏移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二、移动通信设备的网络测试移动通信设备网络测试主要是对网络性能进行验证测试。(一)网络性能统计测量;(二)路测(DT);沿特定路线进行无线网络参数和语音质量测定的测试形式。(三)拨打测试(CQT):在各区选30个点以上。IL412032 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优化要求一、网络优化的概念优化就是对正式投入运行的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运行质量的原因,并通过对网络参数和资源调整,采取一些措施,使得网络达到更佳运行状态,满足移动用户的要求。移动通信网络的特点决定了网络覆盖、容量、质量三者间的矛盾,网络优化的方法之一就是平衡这三

51、者的关系,网络优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平衡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网络发展始终,随着对用户服务不断升级而深入。二、网络的优化分类1.从网络结构划分,可分无线网络的优化和交换网络的优化。2.从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时间顺序划分,可分为新建后的工程优化和在用网络的优化。三、网络优化的步骤1.数据收集收集网络的整体运行性能指标和数据,了解优化区域的地形分布、客户话务模型分布、基站位置分布、天馈线类型资料、规划小区频率、配置硬件资源及交换资源等。2.优化工具准备(1)网络优化所需硬件,电脑、车辆、路测仪表、测试手机、天线调整工具、安全用具等。(2)网络优化所需软件,前台路测专用软件、后台路测分析软件、地图

52、软件、网络基站地理位置信息、信令仪及相关跟踪分析软件、远端、近端登陆OMCR或OMP的软件、网络运行指标数据提取即话务统计及分析专用软件以及其他的相关软件。3.网络话务统计分析通过对话务统计分析,找出不合理的设置,重新对其设置和验证,使指标趋于合理。4.路测和室内测试数据分析通过路测,了解真实的无线环境,按设计覆盖区域进行调整。通过路测,可以判断无线信号实际覆盖范围、观察信令接续过程,检查邻区切换参数,验证天馈线实际的安装情况,全面了解网络状态。5.参数修改及结果验证通过分析和路测结果,提出系统参数调整方案。调整方案实施后,应重新进行话务指标统计跟踪,对比指标变化,路测验证。可能需要反复调整和

53、测试,以达到预期目标。四、网络优化的内容与性能指标1.掉话分析2.无线接通率分析3.切换分析4.干扰分析IL412040 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系统调测IL412041 SDH微波设备及系统调测一、微波设备单机测试(一)SDH微波接收设备测试1.接收机门限电平;2.自动增益控制范围;3.收信机本振频率偏差;4.收信机中频输出电平。(二)SDH微波发信设备测试1.输出功率;2.发信机中频输入电平;3.发信机ATPC控制范围;4.发信机本振频率偏差;5.发信机三阶交调(IM3在额定发射功率时测试)(三)天馈线系统的测试1.微波天线方向调整;2.天线交叉极化鉴别度(XPD)的调测;3.馈线损耗测试,天馈

54、线系统驻波比(VSWR)的测试; 二、中继段测试项目中频辐频特性;中频群时延响应特性;分集系统绝对时延差(DADC)的测试和调整。三、系统测试(一)保护倒换功能验证1.人工倒换功能验证;2.自动倒换功能验证;3.波导倒换的优先级验证。(二)数字段及数字通道的测试1.误码性能测试;2.SDH设备输入口的抖动容限;3.SDH网络接口的最大输出允许抖动;4.公务信道(OW)传输测试;5.倒换段无损伤倒换调整测试。四、网管系统的功能检查1.故障、告警和维护管理功能;2.系统配置功能;3.性能管理功能;4.统计功能;5.安全管理功能。IL412042卫星通信系统测试及入网验证测试测试项目一般分单机测试、分系统测试、卫星链路开通测试。一、单机测试:1.高功率放大器测试输出功率和增益、输出噪声和杂音测试。2.低噪声放大器测试增益-频率特性、互调失真(三阶互调、互调失真特性)测试3.变频器测试辐频特性、群时延特性、相位噪声测试等。二、地球站天线系统测试分为馈源系统测试和天线入网验证测试。1.馈源测试2.天线入网验证测试:包括天线增益、天线发射方向图;交叉极化隔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