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便桥施工方案_第1页
钢便桥施工方案_第2页
钢便桥施工方案_第3页
钢便桥施工方案_第4页
钢便桥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钢便桥施工方案1. 工程概述国道#高速公路工程第二标段K1+420K3+600段,路段长2.18km。主要工程数量:隧道1座、桥梁两座。路堤桥起点里程K1+480, 终点里程K2+696,全长1216m;隧道起始里程K2+715,隧道终点里 程K3+393,全长678m;路堤起点里程K3+410,终点里程K3+576, 全长166m。技术标准: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80km/h,桥隧设计荷载高速公路I级。省地处云贵高原中部,海拔1,892米,常年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 154C,是我国冬夏温差变化最小的省城。由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 1,023.6毫米),霜期短(全年无霜期231天)

2、,日照长(全年达2,536小时)。2. 编制依据、范围、原则2.1编制依据#高速公路工程讨论稿。#高速公路工程现场施工测量结果。国家及交通部现行的有关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和验收标准。现场施工调查情况及白然因素、交通运输、料源、民情等资料。2.2编制范围本标段主要工程内容:本标段K1 + 420K3+ 600范围内的大临工 程项目。2.3编制原则依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及工期要求,组织专业施工队伍,配备优良 机械设备;抓住关键工序,集中突击重点,科学组织,统筹安排;优化施工方案,组织平行、交叉流水作业,确保工程工期3. 便桥工程方案及方法中标后,我单位与建设、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办理好了设计桩位 和水准点

3、的交接工作。我单位技术人员采用全站仪进行线路复测,测量结果与设计单位 控制桩基本相符。并将测量成果汇总,编制了平面和水准控制测量成 果书。根据测量成果我单位技术人员对 #高速公路工程的用地线进行 了准确测放。3.1修建便桥的原因#高速公路第二标段工程量较大,工期紧迫,我项目部路堤桥施 工因受船房河的影响,在 K2+200K2+900段,施工现场被船房河隔 断,无法通行;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需绕道至船房河南侧约1.2公里处,且通过河上桥才能到达施工现场, 据对该桥现场堪查,此桥不能满 足以后运梁车通行要求,并且根据业主宏观要求,施工便道全线通行, 由此在K2+650处修建一座便桥。3.2便桥施工方

4、法据现场堪测,船房河河面宽22米,水深0.8米,河护墙高2米. 此钢便桥设计全桥长24米,河中心设置1个桥墩,2孔12米、宽5.5m, 采用50a工字钢+方木与12mmi冈板的桥面结构。基础采用 4根§ 630 X 8m治冈管桩、承台、墩身结构,钢管桩深 20-25米.承台为C15片石 混凝土,长6.6米、宽2.1米、高1.0米;墩身采用C20钢筋混凝土,墙身长6.0米、厚度80cm高度视情况而定施工顺序:草袋围堰-钢管桩施工-施工片石混凝土基础-墙身 支模-浇注墙身混凝土-安装工字钢-铺设方木及桥面钢板-端墙墙 背填筑及护坡砌筑。4便桥设计检算4.1计算参数Q235钢:E=2.06

5、X 105 ,MPa=206x 104kg/cm2, 。=1900kg/cm2。=1900kg/cm 2, r =1100 kg/cm 2;工字钢 I 50a A=119.314c鼠 I x=46500 cm4,3Wx=1860cm=93.7kg/m挠度容许值:l /400 ;安全系数:1.3;p=30tp=30tp=30tp=30t主梁检算示意图一4.2按“挂车-120”进行设计主梁为12根工50a工字钢,具体布置如下图。主梁截面距: W=12Wx=22320cm支座反力:R=R=60t,最大弯矩为:MaQR X 4-30 x 1.2=20400000kg-cm强度检算:。=M/W=913.

6、98kg/cm< 1900kg/cm2,强度满足要求。挠度检算:挠度计算近似按下图四计算(偏于安全),f=pa(3l 2-4a2)/(24EI)=2.85cm < 1/400,满足要求。便桥横断面布置图三p=60tp=60ta=3.4mb=5.2ma=3.4ml=12m7主梁检算示意图四4.3按50t汽车验算,并检算桥面板4.3.1强度、挠度验算p=40t支座反力:R=10t x 10m/12m+40tx 6m/12m=28.3tR2=21.67t最大弯矩:Mmax=28.3< 6-10 x 4=129.98t.m=12998000kg.cm强度验算:(T =M/W=582k

7、g/ci2K 1900kg/cm2,强度满足要求。挠度验算:挠度计算近似按下式计算(参考路桥施工计算手册),f=10000 x 1000x (10002+2X 1000x 200) 3/3 1/2/(9EIl)+ 40000 x 600x (6002+2x 600x 600) 3/3 1/2/(9EIl) =0.9cm v 1/400,满足要求。4.3.2桥面板检算P=12.5t6cm 6cm桥面板受力简图(1 )桥面板采用10 x 10cm小方木,截面抵抗距为W=b2/6=166.7cm3,惯性矩为I=bh3/12=833.3cm4;车轮接触面按2根方 木计算。E=9500N/mm2最大弯矩

8、:Mmax=pl/4=37500kg.cm强度检算:。=M/W=112.48kg/cmv 120kg/cm2,强度满足要求。挠度检算:f=pl 3/(48EI)=5.7 x 10-3cm,满足要求。4.4桥墩台布置及检算便桥墩台基础采用C15片石混凝土,墩台身采用C20钢筋混凝土。桥墩布置示意图中支墩承载力按2倍的支座反力计算,即120t; 一个支点受力为60t。墩顶一个支点的支撑面积为 A=0.8 x 1.56=1.25m2,强度检算:er =F/A=4.8kg/cm 2< 84kg/cm2,满足要求。基地承载力检算:墩身白重(6.6 X 2.1 x 1+6X 0.8 X 3) X23

9、00=64998kg基底受力为:120000+64998=184998kg4.5钢管桩检算钢管桩基础在25m以内为软土,淤泥与钢管桩的摩擦阻力系数取 30, 计算时钢管桩地质结构按照淤泥计算。桩长计算:(考虑1.2的安全系数)单根钢管桩的承载力:F=1812.8/4=453.2kN钢管桩的入土深度:Ra=Q+Q=U pqsiaLi+qpaA=3.14 x 0.62 x 30x L+1800X 3.14 x (0.31 2-0.307 2)Ra=1.2X453.2=543.84kN ,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Qk一单桩总侧阻力特征值;Q一单桩总端阻力特征值;UP 一桩的周长;qsia一桩侧第i

10、层土的侧阻力特征值;Li一桩穿越第i层土厚度;qpa极限端阻力特征值;Ap一桩端的面积;得:Li=9.13m实际打入长度按现场实测贯入度进行计算6.6卜 6 .)C)(f18 1011.2 1.21.21.21.2钢管桩平面布置图4.6便桥方案根据以上计算,便桥主梁采用工50a工字钢,桥面板采用10X 10cm 小方木与12mnl冈板。主梁为12根工50a工字钢,桥面方木采用松木 或杂木,以增强其使用耐久性。桥跨为 2-12m,桥面全宽5.5m。便桥支墩按“便桥施工图”施工。在汛期要经常检查观查河床冲 刷情况,当冲刷较严重时要及时采取措施。施工时,纵向工字钢间每隔23m要用小型型钢横向焊接连接

11、, 形成框架整体;两片主梁之间要焊接斜支撑,图中未示。4. 施工方法及工艺措施 根据设计图纸,用全站仪和水平仪测出路堤堤脚位置,确定 临时围堰范围。 人工围堰。临时围堰截面取双层草(麻)袋,中间设粘土心墙。具体方法为:用草袋盛装砂性土,水流速较大时,外围草袋采用 小卵石或粗砂装袋,以免流失。装填量为袋容量的1/22/3 ,袋口用细麻线或铁丝缝合,将草袋平放,上下左右互相错位堆码整齐。 水中土袋用带钩的木杆钩送就位,外圈围堰码成后,先行抽水,掏挖 去内圈围堰位置处的透水层土体,堆码内圈围堰土袋,内外堰之间填 筑粘土心墙,防止河床漏水。 抽水作业。外堰堆码完成后,用抽水机抽干围堰内河水。施 工期间围堰内挖积水坑,随时将水抽干。 用吊车将打桩机吊入围堰内施工钢管桩.5. 便桥工程实施要点5.1保证船房河的流水畅通加强便桥的养护和维修,定期清理河道内杂物,施工便道和既有公路交汇处,设立安全警示标志、安全防护和安全监督岗,并设专人 检查施工车辆吨位,夜间施工设置照明设备,以确保汽车运输及行人 安全。5.3做好与上级部门的协调配合严格执行上级有关部门的管理制度;严格按上级有关部门的施工 过渡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