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酸碱盐通性讲解_第1页
初三化学酸碱盐通性讲解_第2页
初三化学酸碱盐通性讲解_第3页
初三化学酸碱盐通性讲解_第4页
初三化学酸碱盐通性讲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三化学酸、碱、盐通性的讲解酸碱盐一章可以说是对整个初中化学知识的运用和综合。它在化学基本概念、化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酸、碱、盐基本性质的讲解,总结出学习无机化学的规律,即通过对一个具体事物的研究,掌握规律,继而得出一类事物的性质,这对我们学习知识,尤其是学习化学这门课程有着很好的启迪作用。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对酸碱盐进行讲解。一、准确掌握酸、碱、盐的概念,明确它们的本质区别 酸碱盐一章的概念较多,能否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酸、碱、盐的前提条件。 1酸及酸的通性 对于酸的定义,我们说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H+。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的是“阳离子”、“全部”、“H+”几个关键字。下面我们以常见

2、的硫酸和盐酸为例来说明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 盐 酸 硫 酸 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使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硫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金属+酸盐+氢气 Zn+2HCl=ZnCl2+H2 Zn+ H2SO4 =ZnSO4+H2 碱性氧化物+酸盐+水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碱+酸盐+水 NaOH+HCl=NaCl+ H2O Cu(OH)2+H2SO4= CuSO4+2H2O 盐+酸另一种盐+另一种酸 AgNO3+HCl=AgCl+HNO3 BaCl2+H

3、2SO4=BaSO4 +2HCl 注意:(1)在金属+酸盐+氢气中,酸通常指的是稀硫酸和稀盐酸,不能是浓硫酸或硝酸。因为浓硫酸或硝酸都有强氧化性,与金属反应时不能生成氢气而生成了水;金属是指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活泼金属,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中的氢。 (2)通过金属跟酸的反应情况导出金属活动顺序表: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反应越剧烈,所需时间越短。 (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通常用它作为干燥剂。硫酸还具有脱水性,它对皮肤或衣服有很强的腐蚀性。稀释浓

4、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切不可把水倒进浓硫酸里,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小,会浮在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向四处飞溅,容易发生事故。 2碱及碱的通性 与酸雷同,我们可以将碱定义为: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离子。这里我们也要特别注意的是“阴离子”、“全部”、“OH”几个关键字。下面我们以常见的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为例来说明碱的通性。 常见的碱及碱的通性 碱的通性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碱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氢氧化钠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氢氧化钙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酸性氧化物

5、+碱盐+水 2NaOH+CO2=Na2CO3+H2O Ca(OH)2+CO2=CaCO3+H2O 酸+碱盐+水 NaOH+HCl=NaCl+H2O Ca(OH)2+H2SO4= CaSO4+2H2O 盐+碱另一种盐+另一种碱 2NaOH+CuSO4=Na2SO4+Cu(OH)2 Ca(OH)2+Na2CO3=CaCO3+2NaOH注意: (1)只有可溶性碱才能跟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这些非金属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多数能溶于水,跟水化合生成酸。 (2)盐和碱反应时,必须两者都是可溶的,且生成物之一是沉淀,反应才能进行。 (3)书写碱跟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关于这类反应化学

6、方程式的书写有人感到很困难,为此,可先写出非金属氧化物跟水反应,生成含氧酸的化学方程式,再以含氧酸和碱相互交换成分写出生成物。两式合并成一个化学方程式。如,三氧化硫跟氢氧化钠反应:3盐及盐的性质 对于盐的概念,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即酸碱电离后离子交换生成了盐和水。比如,我们把NaCl看作是HCl和NaOH电离后的产物。 常见的盐及盐的化学性质 盐的性质 实 例 盐溶液+金属盐+金属 CuSO4+Zn= ZnSO4+Cu 盐+酸盐+ 酸 BaCl2+H2SO4=BaSO4 +2HCl 盐溶液+碱溶液盐+碱 3NaOH+FeCl3=3NaCl+Fe(OH)3 盐溶液+盐溶液盐+盐 AgNO3+NaC

7、l=AgCl+NaNO3注意: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K、Ca、Na三种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特殊,这里不要求。二、明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本质,掌握酸碱盐反应的规律 1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复分解反应的定义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通式:AB+CD=AD+CB 发生的条件: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生成物中如果有沉淀析出、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复分解反应均可以发生。 2运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正确书写本章涉及的化学方程式 有很多同学记住了酸、碱通性和盐的性质,但接触到具体物质发生的具体反应,用化学

8、方程式来表达时,便感到困难。解决这一难点的办法有二:一是在学习酸的通性和碱的通性时,反复练习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这两部分内容掌握了,学习盐的性质也就迎刃而解;二是要自学书后附录“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从中找出溶与不溶的规律,再多练习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边写边巩固复分解反应条件。这样多次练习,你会觉得书写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不是难事。 3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三、熟记酸、碱、盐的溶解性 酸、碱、盐的溶解性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一个重要依据,这里我们为你提供一个记忆口诀: 钾钠铵盐硝酸盐, 全部都属可溶盐。 硫酸盐不溶钡和铅; 酸易溶,碱难溶。 氯

9、化物不溶银亚汞, 碳酸盐,多不溶。四、几个常见离子的检验 Cl、 、 的检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化学方程式Cl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含有Cl AgNO3+KCl=AgCl+KNO3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 样品含有Ba(NO3)2+H2SO4=BaSO4+2HNO3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稀HCl,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样品含有 K2CO3+2HCl=2KCl+ CO2+H2O CO2+Ca(OH)2=

10、CaCO3+ H2O初中化学第八章中,存在着一些结果(结论)相同、原因有异的问题,现围绕酸、碱的有关知识,选取几例加以分析。1.酸、碱溶液和金属都能导电。分析:酸、碱溶液导电的原因是,酸、碱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其中酸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酸根离子;碱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金属导电的原因是,金属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电子。2.浓硫酸、浓盐酸敞口置于空气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分析:浓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之所以变小,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硫酸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导致了溶液中溶剂量的增加;浓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之所以变小,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氯化氢气体的挥发导致了溶

11、液中溶质质量的减少。3.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生石灰放入水中,都能放出大量的热。分析: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属于溶解过程中的放热现象;生石灰与水接触放热,属于化学变化(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中的放热现象。4.金属钠和镁放入稀盐酸中,都有氢气放出。分析:金属钠放入稀盐酸中所放出的氢气,主要是由钠与水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的(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名列第三的金属钠,其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在常温下与水发生剧烈反应:2Na+2H2O=2NaOH+H2);镁放入稀盐酸中所产生的氢气,是镁和稀盐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的。5.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假设两个反应都恰好

12、完全发生)后,溶液的总质量都减少。分析:根据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前一个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硫酸铜溶液的质量-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后一个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稀盐酸的质量+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放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虽然两个反应中溶液的总质量都减少,但原因不同,一个是因为反应中产生沉淀,一个是因为反应中放出气体. 酸碱盐性质之酸的通性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1)跟指示剂反应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2)酸的PH<7(3)跟(H)前的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酸 + 金属=盐 + 氢气例:2HClFe=FeCl2H2(4

13、) 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酸 + 碱性(金属)氧化物盐+水例:3H2SO4+Fe2O3=Fe2(SO4)33H2O(5)跟某些盐反应                    酸+碳酸盐=盐+水酸+盐新酸+新盐例:H2SO4BaCl2=2HClBaSO4(6)跟碱起中和反应酸+碱盐+水例:2HClCu(OH)2=CuCl22H2O初中化学酸碱盐的复习及重点题型解析一、熟练记忆规律是应用的前提酸碱盐部分

14、虽然题型众多,如:鉴别、推断、除杂,但是这些应用离不开最基础的知识点:即: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熟练记忆。通过学习可知:酸的通性有五点、碱和盐的通性各有四点。对于这些化学性质必须加以强化记忆和灵活记忆。可采用图表记忆法以及变式记忆法等。如: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浓缩为下图记忆较好(图表记忆法)在此基础上,再做变式练习,增加对化学性质的多角度记忆(变式记忆法)。如:(1)生成盐和水的规律,一定是中和反应吗?(2)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中,生成盐的规律有几条等。通过如上练习,即可起到加强知识的同化和异化的作用。二、掌握“规矩”,可成“方圆”记忆住以上规律就可以熟练应用了吗?当然不能。在大量练习中同学们发现以上

15、规律中有很多是有 “规矩” 有条件的。因此在记住规律的前提下,还要记住规律应用的条件,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的应用。比如:可根据不同反应类型来灵活记忆有关反应的条件。归纳如下:例如:写出下列物质中两两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铁、氧化铁、烧碱溶液、稀硫酸、硫酸铜溶液、氯化钡溶液、二氧化碳思路点拨:此类题目是考察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反应规律和反应发生条件的较好范例。解题时,为防止产生丢落现象,可采用以铁为起点逐次向后延伸判断反应是否发生,再以氧化铁为新起点逐次顺推的方法。经判断共发生8个反应。由以上可以看出:在判断的过程中,自然强化了有关反应规律以及反应发生条件的记忆。这样的习题同学们可多找一

16、些,做成卡片常备左右,随时加以练习,功到自然成。三、抓重点题型,学会以点带面在复习中经常见到不少同学埋头于题海之中,耗时长收效甚微。酸碱盐部分的题型虽形式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综合之下,可以说鉴别、除杂、推断这三类题型是很具代表性的,它们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对于提高其他相关题型的应变能力,必将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下面结合相关例题简要归纳一下各自特点。例一:分别选用一种试剂鉴别以下各组溶液:A    NaOH、NaCl溶液、稀HCl    ()B    Na2CO3、AgNO3溶液、KNO3溶液 

17、()C    K2CO3、BaCl2溶液、NaCl溶液     ( )D    NaOH、Ca(OH)2溶液、稀HCl    ( )E    NH4NO3、(NH4)2SO4、Na2CO3、NaCl溶液 ( )思路点拨:鉴别题的原则是:抓住不同物质的主要特征,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试剂,以最明显的现象,达到鉴别的目的。所谓最简单的方法是指能用物理方法鉴别的就不要用化学方法鉴别;能一次鉴别的就不用多次鉴别。所谓最少试剂,就是能用一种试剂鉴

18、别开来的就不要用多种试剂。所谓最明显的现象,就是通过实验使各鉴别物质有明显不同的现象。如:产生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解析:A、通过物质分类,显然依次符合碱性、中性、酸性,当然加石蕊试液鉴别。B、 通过观察发现:Na2CO3遇酸(H+)产生气体,而AgNO3遇CL-产生沉淀,而KNO3遇盐酸无现象,故加盐酸来鉴别。C、由上可知:K2CO3遇酸(H+)产生气体,BaCl2溶液遇SO42-有沉淀,而NaCl溶液遇稀硫酸无现象,故加稀硫酸来鉴别。D、Ca(OH)2溶液遇CO32-有沉淀,稀HCl 遇CO32-有气体,而NaOH 遇CO32-无明显现象,故加Na2CO3或K2CO3鉴别。E、观察可

19、知:NH4+遇OH-产生氨气,而Ba2+遇CO32-、SO42-均有沉淀产生,取样后分别滴加Ba(OH)2溶液,只有气体产生的是NH4NO3,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的是(NH4)2SO4,只有沉淀产生的是Na2CO3,无现象的是NaCl。在实际应用中,同学们还可以将鉴别题按一次性鉴别、多次性鉴别、不加其他试剂鉴别、两两混合鉴别等进行分类,根据各自独有的特点,总结解题技巧,从而达到全面掌握不同鉴别类型的目的。例二:选用合适的方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1)除去生石灰中的碳酸钙(2)除去氯化钾晶体中的碳酸钾(3)除去碳酸钙固体中的碳酸钠(4)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5)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硫酸铜(

20、6)除去Cu粉中的Fe粉思路点拨:除杂的原则是:不增(不增加新杂质)、不减(不减少原物质的量)、不变(不改变原物质状态)、易分(除杂后易于分离)、先物后化(物理方法优先,其次化学方法)。应用中有转化法、沉淀法、吸收法、过滤法、溶解法等多种除杂方法。解析:(1)通过高温加热或灼烧的方法,既能除去碳酸钙,又能得到更多生石灰。(2)可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再蒸发。(3)可采用先加适量水溶解,再过滤的方法。(4)可采用通过炽热的碳层或通过烧碱溶液的方法。但显然通过烧碱溶液的方法具有吸收杂质彻底、操作简单快捷等优点。(5)由于含有Cu2+、SO42-两种杂质离子,故可采用同时沉淀法。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后,过滤即可得氯化钠溶液。(6)由于Fe、Cu分别排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H的前后,所以可采用加入足量稀盐酸或稀硫酸溶解并过滤的方法来实现。也可采用加足量硫酸铜溶液并过滤的方法。例三、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K2CO3、K2SO4、CuSO4、CaCl2、KNO3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混合物溶于水,得无色溶液,当滴入硝酸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则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