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0405_第1页
口腔修复学0405_第2页
口腔修复学0405_第3页
口腔修复学0405_第4页
口腔修复学040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口腔修复学0405 三、治疗步骤 一固定义齿的基牙预备 按照固定义齿设计时选定的固位体形式进行基牙制备,其方法和原那么与人造冠修复体的牙体制备根本相同。但作为固定义齿的固位体,在牙体制备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各基牙的固位体应有共同就位道 ,这一点十分重要,假设各固位体之间戴人方向稍有不同,那么固定义齿不可能就位。因此在制备基牙时,除了各基牙本身的轴壁、轴沟等在验龈方向相互平行或稍向验方聚合外,还应使在各个基牙上制备的轴面、轴壁、轴沟等也相互平行,并与就位道方向一致。这样,固定义齿才能完全就位。对于含多基牙的长桥来说,基牙制备是比拟困难的,常需先制取研究模型,置于模型观测仪上观察,以确定各

2、基牙应如何磨切和磨除多少牙体组织,方能获得共同就位道。在牙体经过初步制备后,必要时需制取第二个研究模型观察,再做适当的修正调磨。 2. 增强固位体的固位力 ,由于固定桥将各基牙固位体连为整体,其受力反响与单个牙修复体的受力反响有所不同,它对固位体的固位力要求更高。因此,一般应选用固位力较强的全冠或局部冠作为固位体,而且在基牙制备时,还应注意增强其固位力,例如基牙的各轴面 龈向相互平行、不能过分 向聚合;假设固位力还缺乏时,应增加辅助固位形,务必使两端固位体的固位力相接近。 3.由于固定义齿的牙体制备,常较单个人造冠修复牙体组织磨切多,牙体组织经磨切后可能会出现过敏现象,可用药物脱敏,嘱患者勿吃

3、过冷过热食物,以免刺激牙髓引起病变。并应戴入一预制的塑料暂时固定桥,用以保护牙髓,防止对颌牙伸长,占据已开辟的 问间隙,和防止基牙移位影响固定桥戴入。 暂时桥可用牙色自凝塑料制作,经口内试戴,调磨抛光后用氧化锌丁香油粘固粉粘固。 二可摘局部义齿的修复前准备及牙体预备 1.修复前准备经过临床检查,了解患者的具体口腔情况之后,为了便于义齿修复,提高 修复的效果,必须根据检查诊断和治疗方案,进行修复前的口腔处理,为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创造必要和有利的条件。 1余留牙的准备 1余留牙中的乳牙、额外牙、畸形牙、错位牙,对义齿修复不利者,可以拔除;有利者可以保存,或改造牙冠或修复形态,以改善美观相功能:或按基

4、牙要求调整其形态.或截去牙冠保存牙根,用作覆盖基牙以利于义齿的固位、稳定和支持。 2残冠、残根. 无保存价值或无助于义齿修复者可以拔除;有利者可采取措施、进行牙髓治疗、截冠术、截根术、半切术、分根术等去除病变组织,保存健康局部,采用人造冠修复,或用作固定义齿的基牙。 3松动牙 应视患者的全身和口腔情况,分析松动的原因、牙周破坏的程度、松牙的咬合、排列及邻接关系,有保存价值者应设计不同的夹板,固定松牙,调整咬合,加以保护和利用。 4孤立牙 但其牙体、牙周、牙位正常者原那么上都应保存,至于是否用作基牙或用作覆盖基牙,应视口腔具体情况而定。处于关键位置上的孤立牙,假设牙体、牙周条件较差,为了防止形成

5、游离端缺损,或使基托下组织条件差者能稍微获得一点有利于义齿固位、稳定和支持的作用,即使是作为有牙颌到无牙颌的过渡性保存,也会给患者在适应全口义齿上减少困难,应采取适当措施加以利用。 5弱基牙 是指那些牙周支持条件较差的牙,如棒形牙、锥根牙、融根牙,牙槽骨吸收后冠根比不佳的牙,截根、半切术后的牙。用作基牙时,应该予以加强,最好先用联冠将其与邻近的健康牙连接起来形成多根基牙,或用固定桥、连接杆与缺隙另一端的牙齿连接在一起。以加强其支持能力。 6余留牙应进行咬合调整以消除早接触和 干扰。例如:用选磨法消除高尖、陡坡、上下不平的边缘嵴,磨损小平面的锐边,伸长牙等,以改善 平面;修改牙形态以改善前牙的美

6、观和后牙的因位形;减小颊、舌径或近、远中径,增加溢出沟以协调 力与牙周支持力。用充填或人造冠以修复改善牙体形态、咬合、排列和邻接关系。采用正畸方法关闭牙间隙,矫治异位牙、倾斜牙,为修复创造有利的条件。 7余留牙被选作基牙者,牙体、牙髓病及牙周病应先作治疗,如去除牙结石、控制炎症,消除盲袋,牙体、牙髓病治愈后,再进行牙列缺损的修复。 8撤除不良修复物:根据基牙和邻近组织的情况,给予恰当的处理重新设计、制作修复体。 2缺牙间隙准备 1缺牙间隙处牙槽嵴的残根、剩余感染、骨尖、游离骨片应手术去除。 2对颌伸长牙应磨短,必要时可将牙髓失活后大量磨改;过度伸长且无保存价值者应拔除。低抬牙应恢复咬合,从而改

7、善 平面,协调咬合关系。 3缺隙两端余留牙倾斜,邻面倒凹过大,应按共同就位道修改形态,形成导平面,以利义齿修复。 4邻近缺隙的系带附丽近牙槽嵴顶,不利于基托伸展和排牙者,应做手术修正。 3颌骨的准备:颌骨上存在有阻碍义齿就位的、有压痛的骨尖、刃状嵴和骨性隆起;上颌结节下坠,前部牙槽嵴过于饱满不利于排牙等,可采用牙槽嵴修整术。缺牙多,余留牙少,牙槽嵴严重吸收,游离端缺牙,为了加强义齿的支持、固位和稳定,有条件者,可采用牙槽嵴加高术或种植体作基牙。 4软组织处理:口腔如有炎症、溃疡、增生物、肿瘤或其他的黏膜病,应先进行口腔内、外科治疗,再作义齿修复。 2.牙体制备 1对基牙和余留牙的调磨;磨 改缺

8、牙间隙两端邻牙的过大倒凹及义齿范围内余留牙的倒凹 ,消除影响义齿就位的障碍区。磨改缺隙对颌的伸长牙,以获得正常人工牙的高度,使牙列的 平面有匀称的曲度。对磨损造成的过高牙尖和锋利釉质 面边缘嵴亦应加以调磨,如上颌的颊尖、下颌的舌尖、前牙的切缘等。以改造 平面和重建 平衡。 2 支托凹的准备:为了使 支托不阻碍上下牙的咬合,一般需要在基牙 面的相应部位预备安放 支托的支托凹,使 支托发挥支持作用。 1制备原那么:支托凹一般预备在缺隙两侧基牙的近、远中 面边缘嵴中点处。支托凹的位置应尽量利用天然间隙或在不阻碍咬合接触处。假设上下颌牙的 接触过紧,或对颌牙伸长,或基牙 面磨损而牙本质过敏时,那么不应

9、勉强磨出 支托凹;为了减小对牙体组织的损伤, 支托可置于其他位置, 如上颌磨牙的颊沟区、下颌磨牙的舌沟 区 。支托凹应有足够的宽度和长度,如为铸造 支托,其形状应呈三角形或匙形,由基部向 面中部逐渐变窄,其近远中长度约为磨牙 面近远中径的1/41/3,前磨牙 面近远中径的1/2.支托凹在基牙边缘嵴处最宽约为 面颊舌径的1/3磨牙或1/2前磨牙,这样能更好地对抗侧向力,并可防止食物嵌塞。边缘处应圆钝,以防 支托在此处折断。如为18号不锈钢丝制作,其支托凹的长度与铸造 支托相同,宽度和深度以能容纳钢丝的厚度为准。 支托传递垂直向的力应与基牙长轴一致,以减小对基牙的损伤,所以支托凹底应与基牙长轴垂直

10、或与其成20°角的斜面。支托凹应放在釉质上,也可以放在修复体上,支托凹的底与邻面相交的线角应磨圆钝。必要时调磨对颌牙。 2制备方法:用刃状或轮状砂石在牙的釉质上按要求磨出支托凹的外形和深度。制备后,应在正中 关系下,用探针探测法或蜡片咬合法检查 支托凹是否符合要求。所磨部位用橡皮轮磨光,以防龋蚀。 3隙卡沟的制备 1制备原那么: 隙卡沟位于基牙和相邻牙的 外展隙区。隙卡通过 外展隙时应不阻碍 接触,尽量选择天然间隙安放隙卡,或少磨牙体组织 ,必要时可磨对颌牙尖,以获得足够的间隙。沟的深度和宽度应根据卡环丝的粗细而定, 一般为0.91mm 为宜。铸造卡环预备稍宽稍深。 沟底应与卡环丝圆

11、形一致而非楔形,以免使相邻两牙遭受挤压而移位。沟底稍平,而无棱角,在颊舌外展隙的转角处,应磨圆钝 ,以利于卡环的弯制。 2用较锐的刃状砂石在基牙与邻牙间的 外展的方向磨去少量的牙釉质,使其到达所规定的要求, 但注意切勿破坏接触点 。如与对颌牙之间有自然间隙,必须修整沟底,使其与卡环丝一致。最后用橡皮轮磨光被磨部位。 三固定义齿的制作 固定义齿的制作包括口腔制备、基牙制备和固位体连接体的制作 。由于制作固定桥所选用的材料不同,制作方法也就不同。目前多用金属和非金属联合制作固定桥,其制作方法和步骤如下: 1.金属与塑料联合固定桥的制作 1基牙的制备:固定义齿基牙制备的方法与牙体缺损制作修复体的牙体

12、制备根本相同。 现就其特点表达如下: 1共同就位道:固定义齿一般有2个以上的基牙。所以在牙体制备时,应注意每个基牙 的轴面、轴壁、轴沟及针洞等应彼此平行,以取得共同就位道。 2增强固位力:固定桥固位体的受力不同于牙体缺损修复体的受力,其不但要对抗自身 的脱位力,还要对抗桥体的脱位力,所以对固位的要求更高。在牙体制备时,各基牙的轴面、轴壁、轴沟、针洞应尽量平行,不能过分聚合或张开,且 龈向需有一定的长度。假设固位力缺乏时,可增加沟形、针洞等辅助固位形,并尽量使双端固定桥两端基牙上固位体的固位力相近。 2制取印模和模型:制取印模和模型的方法同前。 3固位体、桥体金属局部制作:其制作方法有整体铸造法

13、和锤造法两种。 1整体铸造法是用铸造蜡制作固位体蜡型的同时,完成桥体金属局部的蜡型,并相连成整体,然后包埋铸造而成整体桥支架。此法制作金属局部步骤少,桥体和固位体连接牢固。但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止金属铸件的体积改变,尤其较长的固定桥。但长桥可分段铸造,再通过焊接连接成整体。此法可以补偿铸造过程中的金属收缩。 2锤造法制作桥体的金属局部:先用锤造法将固位体制作完成后,再用锤造法制作桥体的金属局部,并根据咬合用蜡固定在一起,然后用银焊或金焊将其焊接成整体。 4连接体的制作:固定义齿的连接体有固定式连接体和活动式连接体两种。 1固定连接体的制作 整体铸造法:固位体与桥体整铸成一体,此种连接牢固,

14、不容易出现桥体和固位体脱离。 焊接法:固位体和桥体分别制作完成,然后用银焊或金焊将其焊接在一起。保证焊接成功的因素: 两焊件应呈面接触,不能是点接触 。焊面要清洁稍粗糙; 焊隙应小而不紧,一般为0.10.15mm ,以补偿焊件的热膨胀和保证液态焊金的毛细管作用,有利于焊金流入。固位体与桥体的位置一定要固定准确,保证焊件不变位,并且要充分暴露焊隙,有利于加热和焊接。 焊接之前需充分预热 ,使整个焊件周围温度提高,以保证焊金能迅速到达熔点,并有很好的流动性。 掌握好火焰引导 ,因焊金熔化后有随火焰引导向温度高处流动的特性。所以加热时,需注意使两焊件的温度相同,都呈同一红色,并使焊隙处的温度最高。防

15、氧化,两焊件的焊接面如果有氧化膜,那么很容易造成假焊。所以在焊接时需注意使用复原焰,在焊接区加焊媒,尽量缩短焊接时间,以防止氧化膜的形成。 焊接完成后,自然冷却,去除包埋材料,放入模型上检查是否适宜。到达要求后,放入清扫水中煮沸12分钟,去除金属外表的氧化物,并初步磨光。 2活动连接体的制作 带栓道固位体的制作:必须用铸造法制作。固位体蜡型完成后,在蜡型靠缺隙侧面雕刻出栓道的外形。雕刻时需注意栓道轴壁的方向与固定桥的就位道方向一致,其 龈深度应为宽度的2倍,且栓道壁稍向 方扩展,不能有倒凹。然后包埋铸造。铸造完成后固位体初步修磨,使栓道内壁光滑,无倒凹,线角清楚。 带栓体桥体的制作:将有栓道的

16、固位体和另一固位体戴入患者的基牙上,按前述方法制取集合模型和对颌模型,然后制作带栓体的桥体蜡型。将栓体蜡型放人栓道后,按前述方法制作桥体蜡型,并将桥体蜡型和栓体蜡型相融为一体。安放铸道,取下后常规包埋铸造,形成金属铸件。初步修磨后放入模型试验。也可用成品的栓道与栓体,将栓体和栓道分别固定予桥体和固位体蜡型相应部位内铸造而成。 桥体固定端与固位体的连接可以是整体铸造,也可以是焊接,其方法和前述相同。 5桥体塑料局部的制作:固定桥金属局部制作完成后,戴人患者口内试戴适宜,然后制作塑料局部。其方法是在工作模型的缺牙区用蜡雕刻桥体外形后牙,前牙桥排成品人工牙,试戴适宜后,按常规进行装盒、填塑料和热处理

17、。 6固定义齿的完成:固定义齿制作完后,需在口内试戴,进一步检 查义齿的就位、咬合、邻接关系、边缘密合度,桥体龈面与牙槽嵴黏膜的接触情况以及解剖外形。 假设有问题应及时改正,否那么经粘固后再行摘下修改就很困难,将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损失。 试戴适宜后,固定桥的磨光、粘固同牙体缺损。 2.瓷与金属联合固定桥的制作 瓷与金属联合固定桥,又称金瓷固定桥。其的制作是先用金属制作固定桥的基底支架,然后再将瓷熔附其上,恢复固定桥的外形。金瓷固定桥比金属与塑料固定桥具有更多的优越性。 瓷质硬,耐磨损,色泽近似天然牙,美观,化学性能稳定,不易腐蚀变色,生物相容性好,但脆性大。 金属可以提高机械强度,承受

18、力大,但色泽不好。瓷与金属联合使用,可以利用两者优点,到达美观和增加强度的目的。所以金瓷固定桥是目前质量最好的一种牙列缺损修复体。其制作方法如下: 制作要点:按照金属烤瓷全冠牙体制备原那么和要求制备基牙,但同时需注意各基牙问的共同就位道。基牙按要求制备完后,用浸有缩血管药物的棉线压迫龈缘,以便取清晰基牙颈缘的制备区,使修复体与牙颈部有良好的接触关系。用硅橡胶或琼脂或藻酸盐类印模材料取印模,同时取对颌印模,用人造石灌制工作模型,普通石膏灌制对颌模型。将工作模型做成可卸代型,并按抬记录上 架。 金属基底一般多采用整体铸造法 。其固位体多用金属烤瓷全冠金属基底冠蜡型的制作方法,在模型上制作全冠蜡型。

19、然后制作桥体基底蜡型,制作时,需和固位体蜡型一样,在唇侧留出1.5mm间隙容纳瓷体。龈面也需留出瓷体间隙,使桥体以瓷和黏膜接触。蜡型制作完成后,相连成整体,然后包埋铸造。金属支架完成后,需在患者口内进行试戴,检查就位、邻接、边缘及咬合情况。符合要求后,按层次上基底瓷、颈部瓷、牙体瓷、切端及半透明瓷进行烧烤,然后修好形态,上釉、粘固。 3.试戴和粘固 固定义齿完成后,应在口内试戴适宜,方能粘固。试戴时要求义齿完全就位,边缘密合,长短适宜,固位良好,并具有良好的咬合及邻接关系,与黏膜接触关系良好。 试戴适宜后,对义齿外表进行磨光,最后粘固。其方法和要求同牙体缺损修复体。 四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 1.

20、基牙制备 见前。 2.取印模 1印模的意义:印模是口腔的阴模记录,由印模形成的模型,是制作修复体的依据和根底。取印模是制作义齿的开始,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必须在模型上完成,没有一个准确的印模,就不能制作出一个准确的模型,也就不能制作出一副准确的高质量义齿。因此,印模准确与否,与制作出的义齿是否适宜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取印模是制作可摘局部义齿的重要步骤之一。 2印模的种类 1解剖式印模: 此种印模是在承托义齿的软硬组织处于静止状态时所取得的印模,是一种无压力印模。 此种印模可以准确地将牙和牙槽嵴等解剖形态印下来。根据此印模制作的义齿,戴入口内,义齿各个局部对牙和所接触的其他组织,均不产生压力。

21、因此, 设计牙支持的义齿时,可采用这种印模 。因义齿在发挥功能时, 力绝大局部由基牙负担,基托和牙槽嵴仅保持一定的接触关系,所以印模在基托局部的伸展,可略小些,但解剖外形一定要准确。 解剖式印模用于黏膜支持式的义齿也是适宜的,但在牙槽嵴部位的印模边缘,必须做功能修整,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因为,黏膜支持式义齿在发挥功能时, 力主要由黏膜和黏膜下的骨组织承当,为了加强它的支持,以不阻碍承托区周围组织的正常生理功能为原那么,基托的覆盖面越大越好,这样,可使黏膜单位面积的负荷相对地减小。因此,取印模时必须进行功能修整。 2 功能性印模:此种印模是在压力下取得的印模,适用于混合支持式的义齿,如单侧或双侧远

22、中游离缺失 。此种义齿在功能状态时,基托远端下沉的程度较基牙多,鞍基不同程度地下沉,使基牙受到向远中牵拉的扭力。因此, 取压力印模可弥补基托远端下沉过多的问题 。 3取印模的体位:取印模时,患者应处于舒适而自然的体位。 取上颌印模时,患者的上颌应与医生的肘部相平或稍高,张口时,上颌牙弓的 平面与水平面约接近平行 ,以免印模材料流向咽部,刺激咽部引起恶心,术者位于患者右前方。 取下颌印模时,患者的下颌应与医生的上臂中部相平,下颌牙弓的 平面与水平面平行,术者位于患者右前方 。 4选择托盘 1托盘类别的选择:根据印模材料不同来选择。用弹性印模材料取印模时,应选用有孔或卷边的托盘,以免印模从口内取出

23、时,印模材料和托盘别离。用印模膏取印模时,先选用光滑、无孔、无倒凹的托盘以便别离。根据缺牙情况不同来选择:假设个别后牙缺失,缺隙前后余留牙的 关系正常,可选用局部托盘。缺牙较多、需双侧设计者,应选用整体托盘。 2托盘形状和大小的选择:托盘形状、大小、深浅应与牙弓的大小和形状协调。 托盘和牙弓内外侧之间应有34mm的间隙 ,以容纳印模材料; 翼缘不能超过黏膜皱襞,托盘边缘不能阻碍唇、颊和舌的运动,在唇、颊、舌系带部位应有相应的切迹;上颌托盘后缘应通过上颌结节和颤抖线,下颌托盘后缘应盖过最后一个磨牙或磨牙后垫。 3制作个别托盘:如不能选出适宜的托盘或虽已选好成品托盘,但为使印模边缘伸展适当需作肌功

24、能修整时,仍需先制成个别托盘。个别托盘是根据患者口腔具体情况特制的,故其大小比成品托盘更为适宜,肌修整更易准确,且印模厚度均匀,使印模更准确可靠。方法是先取一初印模并灌成模型,在模型上用印模膏、自凝塑料做成个别托盘。 5取印模的方法 1制取弹性印模材料印模法:制取上颌印模时,右手持盛好材料的托盘,左手示指或口镜牵引患者左侧口角,用旋转方式将托盘放入口内,使托盘柄对面部中线,左手轻轻牵拉上唇向上向前,将托盘由前向后上轻微均匀地加压,使其就位。术者用示指和中指支持在托盘的左右前磨牙区,以保持托盘稳定不动,在印模材料尚未凝固前,做自动或被动的肌功能修整。待材料凝固后,将托盘和印模整体从口内取出。制取

25、下颌印模时,在印模材料凝固前,轻轻牵引下唇向前外上,并嘱患者舌尖向前上,左右作轻微活动,以到达肌功能修整的目的。 2印模膏取印模法:由于印模膏的准确性差,故仅用于制作游离鞍基处的初模以及制作全口印模的个别托盘。取印模时,先将适量的印模膏包以纱布置于 70 左右 的热水中,使其内外软化,然后将其捏成适宜的形状放入托盘中,随之按上述方法放人口内,使其就位,待材料尚未硬固时即可从口内取出。 3.灌注模型 1准备灌注模型前,应仔细检查印模,要求印模完整,外表印迹清楚,并注意检查印模与托盘是否有别离现象。如有气泡或缺损,应用弹性印模材料或蜡予以填补。用流水冲去印模内的唾液、碎屑,然后轻轻甩干或用棉球吸干

26、印模内的水分。 2方法: 按水粉比例4050ml:lO0g石膏 ,用调拌刀搅拌均匀,排除气泡。取少量调和好的石膏放置于印模的腭侧或舌侧较高部位,手持托盘柄,轻轻振动底部,使石膏缓缓流入印模的牙冠局部,继而灌满整个印模,直到所需厚度。剩余的石膏堆在玻璃板上,将盛有石膏的印模翻转倒置于堆积的石膏上,托盘底部与玻璃板平行,修去印模边缘过多的石膏,使模型的大小和厚度适宜。操作过程中,不应加压,以免印模变形,影响模型的准确性。 4.别离模型灌注模型约半小时后,待石膏凝固变硬,修整模型周边及下颌模型舌侧高出的石膏,用手握紧托盘柄,沿模型上石膏牙的长轴方向,轻轻用力将印模松动后取下。如为印模膏印模应将印模和

27、模型一起置于70左右的热水中,待印模膏变软后,小心取出模型。 5.正中 关系确实定 1目的:因缺牙的数量和位置不同,确定抬关系的难易程度也不一样,但制作可摘局部义齿,必须确定上下颌牙间的正确 关系,此是制作可摘局部义齿中不可少而又十分重要的步骤。 2方法 1 在模型上利用余留牙确定上下颌牙的关系:此法适用于缺牙不多,余留牙的咬合关系 正常者 ,能利用余留牙使上下颌模型准确地对 ,即可找出上下颌的关系位置,用有色铅笔标出上下模型的咬合关系,作为可摘局部义齿校对 关系的依据。 2 用蜡 记录确定上下颌的 关系:适用于余留牙在口内可以保持上下颌关系,但在模 型上不能确定 关系者,可用蜡 记录来确定

28、。方法是取基托蜡烤软,折叠1"-'2层,切成与牙列颊舌宽度相当的蜡条,放置于下颌牙列的 面上,嘱患者在正中 位咬合,取出后放入冷水中冷却变硬,再将蜡 记录放在模型上,将上下颌模型按咬合印迹对 ,这样正确的关系位置那么由口内转移到 架上。 3 用蜡 堤记录上下颌的 关系:如单侧或双侧后牙游离缺失,或上下颌牙列所缺之牙 都无对颌牙者 ,此种情况,可在模型上的缺牙区制作蜡 堤,经烤软后放人口内缺牙区,嘱患者上下颌牙做正中咬合,反复校正 关系的正确性。然后从口内取出此 堤记录,用冷水冲洗,再放回到模型上,依 堤的咬合印迹,对准上下颌模型,即得正确的 关系。 6.模型设计 1 目的:是

29、确定义齿共同就位道,制定出最终的义齿的设计方案 。如基牙的分布、卡环的类型、义齿的就位道以及基托的伸展范围等。 2 确定义齿的就位道 :可摘局部义齿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牙,各个基牙的卡环必须在同一方向戴入,义齿才能顺利就位,但因基牙的位置、形态、倾斜程度和倒凹的大小,以及缺牙间隙的部位和组织倒凹的大小都各不相同,所以应用观测仪或目测法观察基牙和组织倒凹的大小,并在基牙上画出观测线,以确定可摘局部义齿各组成局部的共同就位道。 1方法:将模型置于观测仪的观测台上,根据确定就位道的原那么将模型做倾斜,并绘出各基牙的观测线。 2要求:应使可摘局部义齿摘戴容易,有利于义齿的固位。在不影响固位的前提下

30、外观效果要好。 3确定最正确设计:根据确定的就位道,画出各基牙的观测线,依观测线的位置,用有色笔在模型基牙上画出直接固位体的类型和位置,以及大连接体、间接固位体、小连接体、支架的网状固位装置,组织倒凹的位置以及基托伸展范围等。 4模型准备 1去除不利倒凹:当模型设计确定后,即可明确基牙和组织倒凹的位置和大小,为使基托与基牙倒凹及组织倒凹间保持正确的关系,保证义齿的坚硬局部和基托不致进入倒凹而影响义齿的就位和取出,以及不致形成基牙和基托间过大的间隙。因此,用填凹法或磨托法去除基牙和组织的不利倒凹。 填凹法:在制作卡环和基牙之前,将模型上的基牙、黏膜及余留牙的不利倒凹用粘固粉或人造石加以填补。 磨

31、托法:在模型上用雕刻刀刻出不利倒凹范围的线条,使义齿完成后,基托组织面上形成明显突起的线痕,以指示不利倒凹的存在。然后,根据基托上线条的范围,将基托进入不利倒凹的局部磨去。 2后堤区的准备:当缺牙较多、余留牙较少,主要靠基托吸附力和边缘封闭作用来加强固位的情况下,应在模型的后缘按要求刮去少量石膏形成后堤区制作方法见全口义齿。 7.上 架 1作用: 架是在制作义齿时使用的一种器械,用以固定患者上下颌模型于适当的位置,以保持正确的颌位关系。因 架可做开合运动,以模拟人的开、闭口动作,对义齿制作的准确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牙缺失较多,没有足够的余留牙维持 关系时,必须使用 架。 2方法:见全口义齿。

32、8.制作支架有 弯制法和铸造法两种法。 1弯制法:弯制法制作支架是目前临床上普遍采用的一种方法。支架弯制是利用各种 技工钳对成品金属丝杆进行冷加工。 1 卡环的弯制的要求和考前须知 卡环臂应放在基牙的倒凹区,且与基牙轴面贴合。卡环的坚硬局部不应进入倒凹区,否那么影响义齿就位。 卡环臂和 支托只能与模型轻轻接触,如接触过紧,那么易损坏模型,可影响义齿就位。 卡环臂尖端应磨圆钝,以免义齿摘戴时损伤口腔软组织。尖端不应顶靠邻牙,以免有碍义齿就位。 防止在不锈钢丝的同一部位反复弯曲,要减少钳夹痕迹,以免卡环易于折断。 连接体的升降局部不能进入倒凹,其水平局部应与模型相距0.51mm,应有一定的曲度,使

33、塑料能够包绕其周围而不移动。 弯制应从卡环臂到连接体的顺序形成,切忌一局部未弯好,就又弯另一局部,否那么修改较困难。 卡环制成后,各组成局部不应影响咬合。 2连接杆的弯制 要求:连接杆与黏膜接触的程度与义齿支持形式有关。 牙支持式的可摘局部义齿,其杆的中部应与黏膜轻轻接触;混合支持式可摘局部义齿,连接杆应留有0.51mm的间隙,以免受力下沉时压迫黏膜。 考前须知:弯制连接杆时,不能在同一部位反复弯曲,以免折断;弯制时,杆与模型轻轻接触,以免损坏模型;杆不应置于黏膜组织和基牙的倒凹区,以免影响义齿的就位;连接杆的两端应离开模型0.51mm,以便塑料包埋。 2铸造法 1蜡型要求 卡环蜡型各组成局部

34、应与基牙完全贴合, 卡环臂和卡环体应呈内扁外圆的半圆形,使内面与基牙接触面积大而有利于固位,外圆可减少卡环与口腔组织间的摩擦,易于清洁 。卡环体应较粗,卡环臂应逐渐减细进入倒凹,尖端应稍圆钝。 支托呈圆三角形, 支托与卡环体相连接局部的蜡型较宽较厚,但不得影响咬合。 连接体、加强丝或加强网应呈扁平状, 蜡型需离开模型0.51mm ,以利于包埋在塑料基托内。 大连接体按其不同类型而有不同的宽度和厚度,其宽、厚度与铸金硬度也有关。一般 前腭杆宽而薄,宽约46mm,厚为1.2mm。后腭杆较宽而厚,宽约45mm,厚为1.52mm. 舌 杆较窄而厚,宽约34mm,厚为1.52mm。 所有蜡型外表均应光滑圆钝,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