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张世花(青海省互助县中医院护理部 )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3-0273-02【摘要】 目的 为了避免和减少住院病人发生跌倒,探讨防范住院患者跌倒现象发生的应对措施。方法对本院发生的15例跌倒患者进行分析。结果经过良好的护理及预防,大大降低了住院患者的跌倒率。结论对跌倒的高危病人进行识别和全面评估,对患者进行防止跌倒的护理,加强宣传的力度和广度,能有效防止跌倒的发生,减少因为患者跌倒而造成的医疗纠纷,确保护理安全。【关键词】 预防 住院病人 跌倒 措施 跌倒是指身体的任何部位因失去平衡而意外触及地面。住
2、院病人因身体虚弱、疾病、环境陌生等原因,容易发生跌倒,尤其是住院老年病人,其跌倒发生率较高。跌倒不仅对病人造成身体、心理方面的伤害,还可延长住院时间,引起医疗纠纷。根据我院上报的病人跌倒进行24小时内进行回访登记,分析病人跌倒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选取2007年1月2010年4月我院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中,其中跌倒事件为15例,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882岁,平均68岁。15例跌倒病人中,病房跌倒患者4例,走廊跌倒患者3例,卫生间跌倒患者6例,拍片室跌倒患者2例。跌倒后,导致患者朱网膜下腔出血1例,轻微擦伤8例,其余6例无明显伤害。 二、护理措施 1 评估患者 对
3、所有住院病人根据跌倒评估量表进行全面认真的评估,确定患者是否有跌倒及潜在跌倒的高危因素,使患者及陪护人员事前了解患者的情况并掌握预防措施,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患者在家或住院有无跌倒病史,最近3个月内有无跌倒记录;不稳定的步态或不平衡的坐姿,步行时是否需要帮助;接受药物治疗,患者是否使用了引起头晕、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患者有无肢体的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精神状态,认知行为受损,如意识混乱、意识恍惚、烦躁不安、焦虑等。根据患者跌倒危险评估量表的危险因素,并给予评分:各项之和024分为轻度危险;2545分为中度危险;45分为高度危险。 2 一般护理措施:将呼叫器放在患者随手
4、可及之处,并向患者示范其用法;患者常用物品放在患者随手可得的距离内;尽量调低病床的高度,对可以活动的病床固定好床脚刹车;加强巡视,及时给予患者帮助;在马桶附近装上扶手;病室地板保持干燥,安置床旁灯; 3 对轻度危险跌倒患者的护理:这类患者采用轻度危险防止跌倒措施。患者的跌倒多属于意外跌倒。入院时对患者进行病区环境的宣教,让患者尽快熟识病区环境。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对于护理人员及环境的要求,并及时给予解决,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及陌生感。指导患者注意起居安全。 4 对中度危险跌倒患者的护理:这类患者采用中度危险防止跌倒措施。护理人员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教育。告诉患者
5、服药可引起共济失调、体位性低血压等,使用镇静药时,减少活动,教会患者如何避免意外发生,使患者了解药物性质和自我保护的知识。使患者及其家属都得到防止跌倒的相关知识。当患者自感不适或夜间起床时应该叫人帮助,劝说男患者夜间使用尿壶排尿,外出时应该有人陪同。步态不稳的患者,应使用拐杖或轮椅。 5 对高度危险跌倒患者的护理:这类患者采用高度危险防止跌倒措施。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擅自下床或离开病房。应该加强巡视,还在床头挂上醒目的“防跌倒”警示牌,以引起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家属的时刻警惕,并进行交班。患者应有24 h的陪护人,帮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无法起床者应在床上大小便,能起床者可在床旁设移动便椅,防止跌倒
6、。对烦躁的患者,应上床栏,必要时适当约束患者。 6 心理护理:患者住到医院后,心理难免产生落差,对于疾病的恐惧使他们心理压力增大,造成谨慎恍惚,加大跌倒的发生率。护理人员此时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也可进行同病室里病友间的相互交流。与患者家属及时沟通,告知疾病的状况,家属陪伴的重要性。 三、讨论 保护病人的安全,预防病人跌倒是医院每一名工作人员和家属共同关注的问题,病人在住院期间的跌倒,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其有可能给医院带来法律问题及不好的影响,只有及时评估病人的跌倒风险,加强病人外出的宣教,落实好医院内病人活动场所跌倒措施,提高病人及照顾者的跌倒意识。建立护士长安全检查制度,要求护士长
7、对所辖患者的病情轻重缓急做到心中有数,对重症患者的安全通过护理查房能够提出指导性意见。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及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护理安全防范措施,提高护士安全管理的意识,做到常抓不懈。才能真正避免和减少病人跌倒的发生。参 考 文 献1 姚丽文,侯黎莉.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与评估表的建立J.上海护理,2005,23(1):22.2 屠新丽.对住院患者实施跌倒风险评估和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4(1):29.3 唐晓英,蔡学联,郑芝芬,等.住院患者跌倒普防和专科化预防研究及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2(2):239. 骨折一般多见于老年人。因为老年人严
8、重衰退,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反应迟钝,加上骨质疏松,外力直接作用于疏松的骨质上,而极易发生骨折。如老年人晚上起床小便,不能承受自身重量就容易发生骨折。骨折的主要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等。养生指南:一.练功强身:应积极长期地坚持锻炼,增多在户外活动时间,多呼吸新鲜空气,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可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保健操等项目。多活动能使血液中的钙质更多地在骨骼内存留,因而提高骨的硬度,能有效地减少骨折的发生。二.多晒太阳:阳光可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而钙的代谢依赖维生素D的作用;阳光中的紫外线能促进体内钙的形成和吸收,维持正常的钙磷代谢,使骨骼中钙质增加而提高骨的硬度。三
9、.未病先防:老年人不宜到人多和车多的地方活动,下雨、下雪或地上积水、结冰时不要外出,以免跌倒而发生骨折。不要攀登或爬高活动,不宜在陡坡上行走,因老年人下肢无力,反应迟钝而易跌倒。平时出门时,须缓步慢行,若有眼花、耳聋、头晕等症状时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有帮助搀扶走路或手拄。夜间上厕所之前,应先在床沿坐上片刻,以使腿部肌肉力量处于兴奋状态,并可防止体位改变时的一时性低血压的发生。洗澡时,要准备好小,坐着穿裤和鞋,防止跌倒。四.饮食调摄:多吃蔬菜、蛋白质和富有维生素的饮食,可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以利于祛瘀消肿,后期应偏味重,选择合适的饮食调补肝肾,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和功
10、能的恢复。五.密切观察:当遭受损伤后,如怀疑有骨折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在转送途中,应采取必要的临时固定措施。如上肢骨折应用木板将手臂固定,木板长度应超过骨折部位的上、下两个关节面。也可将骨折的手臂与胸部缚在一起固定。下肢骨折可用长木板将伤肢缚扎在一起,木板长度上至腋下,下应超过脚跟,或可将患肢与另一健肢缚扎在一起固定。脊柱骨折应由双人平行搬至木板上缚扎固定,应将头部两侧用垫好,限制头部活动,然后才能送医院。如有出血,应用清洁布临时包扎伤口,然后用结扎。一般结扎时间每次不超过1小时,每隔1小时可放松12分钟,以看到鲜血流出为止,可防止因结扎时间过长而引起肢体缺血坏死。用石膏等方法作骨折固定后,24
11、小时内须密切观察伤肢末端皮肤色泽的变化和肿胀情况。如发现肿胀加剧,皮肤有瘀紫应立即就诊,放松或拆除石膏,以防因石膏固定太紧而引起肢体缺血、回流不畅而坏死。骨折固定期应遵医嘱定期复查。六.功能锻炼: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锻炼未受伤的关节,每天每小时一百次,能避免关节僵硬、挛缩和。采用轻按摩的方法自我按摩,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骨折的恢复。在醫院的病安事件通報件數中,跌倒事件通常具有相當程度的案件量,因此,跌倒是醫院內住院病人常發生的事件,其輕者可能發生摔傷、瘀傷等情況,嚴重者甚至會造成骨折、內出血等讓病人延長住院天數、增加醫療費用支出及產生合併症,甚至影響到病人的家庭負擔。而造成病人住院期間內跌倒
12、的原因,通常包括病人本身年齡較大(65歲以上的老年人)、視力模糊不清(如:白內障、老花眼)、有頭暈目眩感或全身無力的情況、過去一年曾經跌倒過的人、肢體功能障礙且平衡感差、使用易造成嗜睡及暈眩的安眠藥或降血壓藥、貧血或姿態性低血壓等。 住院時可以特別注意病床到浴廁間的環境是不是保持乾燥通暢,儘量不要在床邊堆積雜物,以及多加利用床欄進行防護。加上,大部分的跌倒事件發生上下床移位及在進出洗手間時,尤其是清晨時段最容易發生,其次為行進中或上下輪椅時,家屬及照顧者可以特別留意這些地方,給予病人適當的協助就可以避免跌倒的發生。 為了維護病人的安全及降低住院病人跌倒發生率,本院於新病人入院時,護理師會依跌倒
13、高危險因子評估表,以年齡、跌倒病史、活動狀態等項目評估病人,若總分5分者則予以收案為跌倒高危險群,且當病人術後、病況有改變時均會重新評估,此外,住院後每週亦會由護理師重新評估。當住院病人評估為跌倒高危險群時,護理師會將小心跌倒的警示牌放置於床頭牌,放置警示牌的用意在於提醒醫護團隊,另一方面也提醒病人、家屬及主要照顧者應特別注意病人的狀況以預防跌倒,此外,也會提供預防跌倒的衛教指導及給予預防跌倒的衛教單張。 除了給予病人及其家屬與主要照顧者衛教外,本院也執行多項跌倒防範措施,包括:(1)各病房公佈欄及浴廁張貼衛教海報,(2)各病床旁及浴廁有設置叫人鈴,當病人需要任何協助時可隨時通知護理師,(3)
14、評估各病房夜間照明設備後,增設浴廁前小夜燈及加強夜班護理師巡視。(4)每月定期回饋各病房病人跌倒監測結果並提出改善措施。此外,本院也透過跨團隊合作方式,由護理部及復健科共同針對神經內外科病房之肢體乏力病人,設計階段性肌力訓練運動,由護理師主動教導肌力訓練運動,每日持續評估學習進度,提高病人及家屬對預防跌倒警覺性,並製作肌力訓練的衛教單張、海報及DVD教學影帶,對病人及家屬提供衛教指導。預防跌倒係醫療團隊、病人及其照顧者的共同責任,期盼您的參與,將可更加提升醫療照護品質。【保命防跌十二知,提醒您一同注意】保命防跌第一知:當病人有頭暈、臥床數日後第一次下床或服用鎮靜安眠藥物,下床前要先坐於床緣,再
15、由照顧者扶下床,放慢動作採漸進式下床保命防跌第二知:當您需要協助而無照顧者在旁時,請立即按叫人鈴通知護理師保命防跌第三知:地面如有潮濕,請立即告知護理師協助處理,以防不慎滑倒保命防跌第四知:物品請儘量收於櫃內,保持走道暢通及避免地板表面雜亂,以防不慎滑倒保命防跌第五知:使用床欄者,下床時請先將床欄放下保命防跌第六知:當病人休息臥床時,請將床擺置於最低的位置;所照顧的病人躁動不安、意識不清時,請將床欄拉起,並視需要給予約束保護保命防跌第七知:請穿著合身的衣褲,避免衣褲太大被絆倒保命防跌第八知:行走時應穿著具防滑的鞋子,切勿打赤腳保命防跌第九知:病房盡量保持足夠的燈光,以增加能見度,並可使用床旁小
16、夜燈照明保命防跌第十知:如廁時需有人陪同,需協助時可按叫人鈴告知護理師保命防跌第十一知:小心藥物副作用,晚上九點後少喝水,睡覺前請先上廁所,減少夜間下床如廁機會,並可將尿壺放置於床邊,方便使用保命防跌第十二知:小心使用拐杖及輪椅,避免上下床及行走時跌倒 选取2010年3月2010年7月住院患者246例,其中发生意外跌倒33例,占同期住院患者的13.41%。其中男2例,女31例,年龄4786岁,平均(68.4±13.1)岁;跌倒时间分布:白天(8:0016:00)12例,上半夜(16:0024:00)8例,下半夜(0:008:00)13例;全程陪护10例,半程陪护6例,无陪护17例;跌
17、倒引起损伤12例(骨折2例,软组织损伤10例),无损伤21例;有跌倒史4例,投诉1例,无医疗纠纷。 2 危险因素分析 2.1 年龄及生理因素:年龄是患者跌倒危险的显著因素,研究表明,65岁以上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性增加,跌倒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80岁以上的老年住院患者呈高度跌倒危险1。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的控制能力下降,反应性差,感觉迟钝,行动迟缓,跌倒的危险性增加。 2.2 病理因素:一些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律失常性晕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心律紊乱等,均可导致短暂的心脑供血、供氧不足,使
18、患者突然发生脑功能失调,出现意识丧失而昏倒。还有一些眼科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黄斑退行性病变等造成视力障碍,行走中易被障碍物绊倒。 2.3 药物因素:很多药物可影响神志、视觉、步态、平衡、血压等,增加了跌倒的几率,如镇静催眠药和抗精神病药被公认是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2。镇静、催眠药的不良反应会使患者的反应迟钝,认知能力减弱,灵活性降低,这些均是发生跌倒的危险因素。其他药物如利尿降压药、强心药、抗组织胺药、抗心律失常药、降血糖药、泻药、血管扩张剂以及任何影响平衡的药物,均可引起跌倒。 2.4 心理和环境因素:由于患者过高地估计自已的体能,又怕麻烦别人,常在不愿让人帮助的情况下发生意外跌倒。另外据报道,50%的住院患者中的跌倒是由外在环境因素所造成得,如地面潮湿或台阶倾斜,地毯固定不良,病室、走廊障碍物过多,病床过高,床腿刹车未固定,室内光线不足,缺乏夜灯,不合身的裤子或不合脚的鞋等都会增加患者跌倒的危险3。 2.5 护士人力资源相对不足:一般夜间当班护士只有12名,但需承担整个病区几十名患者的护理和病情观察重任,巡视病房的时间间隔长,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