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度米文库汇编之中庸读后感范文推荐【中庸读后感一】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它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 ”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境界 中和。“中庸乃人生成败的智慧根本 ”、“诚于中,信于外 ”、 “君子当慎独中立”、“仁者爱人,仁者无敌 ”、“诚则明,明则诚 ”、“和为贵,不自弃”六个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论。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辅助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
2、获还是不小的。关于 “中庸 ”,程颐说: “不偏不倚叫做 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以 “诚”和“中 ”为基本概念,叙述 “天人合一 ”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烛照通篇。那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忠恕宽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则之一。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将心比心、互相谅解、互相关心、互不损害、忠恕宽容、体仁而行、并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 ”、“至诚无息”、“内省慎独 ”、“隐恶扬善 ”、 “执其两端 ”、 “和而不流 ”、 “素位而
3、行 ”等君子之道,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着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书中说 “性”“道 ” 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 “戒慎 ”“恐惧 ”“隐显 ”“慎独 ”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 “道 ”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 “反求诸己 ”,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 “吾日三省吾
4、身 ”的品质。全书体例清晰,点评得当,寓意深刻,除了摘录原文之外,还附有白话注解,并在 “细读慢品 ”这一板块中撷取大量与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息息相关、联系紧密的故事、寓言、实例等内容,结合本节所阐述的思想,带领我们细细品味中庸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处世之道。可是,要达到 “至诚 ”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 “至诚 ”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个 “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中庸读后感二】从开始接触论语起, “中庸 ”便在我的生活中频繁
5、出现,于是渐渐浅尝了这个易懂却又高深的词汇。 “中”意为不偏不倚,过犹不及; “庸”意为平常,平庸。论语和中庸中都讲 “中庸之道 ”。在拜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中”是圆, “庸”是方, “中庸 ”就是把 “中 ”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因此可以说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记得不久前,我曾对于“锋芒毕露还是韬光养晦”有过一番思考,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态度,中国古往今来,似乎都在提倡着 “韬光养晦 ”,这样正迎合了那句 “满招损、谦受益 ”,人们觉得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本身的素质与修养。但当人们站在如今这个社会的视角上时,却又突然发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似乎已不再适用
6、。如今,在我看来, 两种人生 度都是不能完全采 的,取而代之的,当然是 “中庸 ”。 得一段很 典的 : “岳 芒太露,无法 波亭之劫;李太白 芒太露, 以 容于官 , 坡盛名之人,屡遭磨 ,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 剖, 因壳而致死, 以 舌而被困,犀牛因角 而招 ,金 以声自 ”。其 , 芒太露的 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 “花要半开,酒要半醉 ”,也是如此,而 ,正是一种 “中庸之道 ”。“半开 ”、“半醉 ”,需要度的把握,而 是没有确切的衡量 准的。行事之 ,靠的只是每个人心中 中庸的理解与 守,在那些复 中,我想,“ ”的持守才是最 的。于是,我 “引入 ”了“ 通 ”,便是做到既
7、方又 , 是一种原 性与灵活性的高度 一。而要做到 一点,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养,能始 做到 一点的人,就 非等 之 。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 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 于才 的 露,当然,在 之外, 有更多的“中庸圈 ”,我想,孔子之所以 圣人,便是在于他一生始 于 中庸圈内吧!他所 有几乎全部 良品 , 不 目,但始 不乏光耀。他面 弟子的 人或不及之 ,能正确的 待,并不一味 ,而正是忠于“不偏不倚 ”。面 才 横溢,不放弃收 芒;面 勇敢,不放弃畏惧;面 矜庄,不放弃随和 我想,孔子之所以成 圣人,就在于此。中庸 我更多的,就是 “和 ”了。不偏不
8、倚,不 也无不及,达到的状 , 就是 “和”。 的一种心 ,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 失,不 分埋怨 人,也不 分自 ;面 荣誉,不 分 ,也不 分低 ;面 困 ,不 分踌躇,也不 分淡定。万事适中,达到 “和 ”的境界, 天地万物会各安其位,正常运行。 是一种大智慧。中庸的深奥 我无法完全置身于内。我想,如果此生无法精通中庸将是我的 憾。万物持中, 是做人的原 与 世的 。无 碰到什么事,拿出“中庸 ”,以不 万 , 将是一生的 富。【中庸读后感三】做生意,是 了求利,求利就很 做到不 怨。 求人家 惠,人家不 惠,抱怨了; 求人家 ,人家不 了,抱怨了 有怨,心气就不 ,心气不 ,做事也很
9、遂。因此,我 要 常修心养性不抱怨,不怨天尤人。那么如何修身养性以无怨呢?首先我 要找到 生抱怨的原因,一个字:求。因 有 “求 ”而不得才会生怨。求天保佐不 遂,求人施助不 遂,便 生了怨,怨天尤人。因此,中庸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 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意思是 君子高居上位不去欺凌下位的人,君子 在下位不去高攀上位的人。只是端正自己,不去苛求 人, 便无怨心,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所以人之所以有 “求 ”的原因在于不能端正自己,即不能正己。因此,生怨的根本原因是不能正己。能正己 无怨。在其位 其 , 无怨。人的怨来自于自身所 地位和 境。人 是在其位而妄想他位高位, 怨气常生。常言道,人比人气死人,就是 个道理。所以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富 ,行乎富 ;素 ,生平 ;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 ,行乎患 ;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愿者,怨也。君子无愿,故自在自得。其三,失 致生怨,怨天,怨人、怨自己。抱怨解决不了 和困 ,要解决 和困 必 “反求 其身 ”,要反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间借款合同规范文本
- 2025版补充协议书:电子商务平台合作补充协议
- 二零二五版汽车品牌代言合作奖励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ktv场所消防设施安装与维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创意市集彩绘墙体素材采购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搬家物流配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社区便利店窗口租赁合同范本
- 2025版北京二手房交易合同附件格式及填写指南
- 2025版特色主题公园游乐设施租赁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1#楼建筑消防改造工程合同文本
- 曲靖市罗平县人民医院招聘考试真题2024
- 战术搜索教学课件
- 2025年福建厦门港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陕西省行政执法资格考试模拟卷及答案(题型)
- 2025年长三角湖州产业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2025包头辅警考试真题
- 业务学习肝硬化
-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真题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终极完整版)
- 三伏贴理论考试试题
- 2023-2024学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高分试题附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