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宣贯材料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3/2021-11/17/0ccd40ef-3d21-438f-9561-7cd9e0283405/0ccd40ef-3d21-438f-9561-7cd9e02834051.gif)
![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宣贯材料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3/2021-11/17/0ccd40ef-3d21-438f-9561-7cd9e0283405/0ccd40ef-3d21-438f-9561-7cd9e02834052.gif)
![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宣贯材料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3/2021-11/17/0ccd40ef-3d21-438f-9561-7cd9e0283405/0ccd40ef-3d21-438f-9561-7cd9e02834053.gif)
![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宣贯材料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3/2021-11/17/0ccd40ef-3d21-438f-9561-7cd9e0283405/0ccd40ef-3d21-438f-9561-7cd9e02834054.gif)
![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宣贯材料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3/2021-11/17/0ccd40ef-3d21-438f-9561-7cd9e0283405/0ccd40ef-3d21-438f-9561-7cd9e028340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我国是最早发现茶、利用茶的国家。当前我国的茶园面积占世界第一位(119万公顷以上),产量为世界第二位(76万吨以上),出口量排世界第三位(26万吨以上)。我国茶叶出口量约占全球茶叶贸易量的20%左右,其中我国绿茶占全球绿茶贸易量的80%以上。国际上的茶叶生产国除日本生产绿茶外,大都专业生产红碎茶(越南、肯尼亚等国家近年来也开始生产绿茶)。红碎茶产品占全球消费的70%以上,绿茶的消费量正在逐年上升。 我国现有20个以上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产茶叶。绿茶约占茶叶总产量的70%以上;红茶、乌龙茶、黑茶各约占茶叶总产量的10%左右;黄茶、白茶产量较小,各占茶叶总产量的0.5%左右。其中绿茶有近三分
2、之一加工成花茶进行销售,黑茶有近90%加工成各种紧压茶产品。 各类茶叶企业的数量仍然发展很快,目前已达十万余家。但企业的规模普遍较小,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生产加工比较随意,一些企业还是家庭作坊状态,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占总数1%左右。 (二)主要产品介绍 1、绿茶 2、红茶 3、乌龙茶 4、黄茶 5、白茶 6、黑茶 7、花茶 8、袋泡茶 9、紧压茶返回返回 红茶主有工夫红茶、红碎茶、小种红茶三种。 工夫红茶有祁门红茶、滇红工夫、粤红工夫等。 红碎茶有第一套红碎茶(云南大叶种地区)、第二套红碎茶(广东、海南、广西、贵州等大叶种地区)、第三套红碎茶(四川、湖北等中小叶种地区)、第四套红碎
3、茶(湖南、浙江、江苏、福建等小叶种地区)。 小种红茶主要以正山小种为主。(福建闽北地区) 红茶生产的基本工序为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干燥。返回 乌龙茶主要有闽北乌龙、闽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四种。 闽北乌龙有武夷岩茶(如大红袍、武夷肉桂等)、闽北水仙等。 闽南乌龙有铁观音、黄金桂、奇兰、色种等。 广东乌龙有凤凰单枞、岭头单枞等。 台湾乌龙有冻顶乌龙茶、白毫乌龙等。 乌龙茶生产的基本工序为萎凋、做青、炒青(杀青)、揉捻、干燥。 返回 黄茶主要有君山银针茶、霍山黄芽茶、蒙顶黄芽茶、莫干黄芽茶、黄大茶等。 黄茶生产的基本工序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白茶主有白毫银针茶、白牡丹茶、贡眉茶等
4、。 白茶生产的基本工序为萎凋、干燥。返回 黑茶主要有黑毛茶、普洱茶、六堡茶、老青茶、南路边茶、西路边茶等。 黑茶生产的基本工序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花茶主要有茉莉花茶、玉兰花茶、珠兰花茶、柚子花茶、玳玳花茶、玫瑰花茶、桂花茶等。 花茶加工的主要工序为制坯、窨花、复火(干燥)。返回 袋泡茶可由各种茶叶加工而成。主要有绿茶袋泡茶、红茶袋泡茶、乌龙茶袋泡茶、花茶袋泡茶等。 袋泡茶加工的主要工序为拼切匀堆、自动包装。 紧压茶主要有花砖茶、黑砖茶、茯砖茶、康砖茶、沱茶、紧茶、金尖茶、青砖茶、米砖茶、方包茶、七子饼茶等。 紧压茶加工的主要工序为筛切拼堆、渥堆、蒸压成型、干燥。 返回返回返回 (一)容
5、易出现的各种质量安全问题 1、茶树鲜叶和加工花茶用的鲜花等原料在生长过程中,因治理各种病虫害,需要使用农药。因使用农药不当或施用农药后安全间隔期不够就进行采茶、采花,容易造成鲜叶、鲜花农药残留量超标,最终造成茶叶产品农药残留量超标。 2、鲜叶、鲜花等原料采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保持新鲜,防止机械损伤、烈日曝晒和落地堆放。因管理不当或加工不及时,容易引起鲜叶、鲜花等原料劣变或混入其他杂物,影响茶叶卫生和茶叶品质。 3、茶叶加工过程中,因各工序的工艺参数控制不当、管理不严,容易产生烟焦茶、碎末茶、异味茶;如原料、半成品、成品落地堆放会严重影响茶叶卫生和茶叶品质。 4、茶叶在加工、运输、储藏的过程中,易
6、受环境、厂房(场所)、设备(设施)、用具和人员行为的污染,影响茶叶品质和卫生状况。 5、茶叶在仓储过程中易受产品内在的含水率和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线、氧气以及异气味等因素的影响,发生陈变、劣变、霉变或品质下降,影响茶叶品质和卫生状况。返回 (二)关键控制环节点 1、原料的验收和处理 企业生产所需的茶鲜叶、毛茶以及加工花茶所用的鲜花应匀净,符合相关的工艺和标准要求。茶鲜叶和毛茶的农药残留量应符合相关规定,不含任何杂质和添加剂。企业应有原料验收制度,建立相关的采购档案,使原料来源有可追溯性。 茶鲜叶和加工花茶所用的鲜花经验收后应及时按工艺要求进行处理,毛茶验收后应立即进入仓库,妥善保管,防止受潮和
7、受到污染。 2、工艺要求 茶叶初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各茶类的工艺流程加工。绿茶主要掌握“杀青”温度、投叶量及杀青程度;“揉捻”的压力和时间;烘、炒的温度及最终含水率的控制。红茶主要掌握鲜叶“萎凋”的程度;“发酵”温度、湿度、通气、摊叶厚度及发酵程度;烘干的温度及最终含水率的控制。乌龙茶主要掌握“萎凋”中晒青和凉青的程度;“做青”温度、湿度及做青程度;烘干的温度及最终含水率的控制。黄茶主要掌握“杀青”温度、投叶量及杀青程度;“闷黄”的温度、湿度及闷黄程度;烘干的温度及最终含水率的控制。白茶主要掌握“萎凋”的温度、湿度、摊叶及萎凋程度和萎凋时间;烘干的温度及最终含水率的控制。黑茶主要掌握“渥堆”的
8、温度、湿度及渥堆发酵的程度。 茶叶精制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各类产品的工艺要求和质量标准加工。主要掌握筛分、拣剔、干燥、拼配匀堆等加工工序。花茶加工过程中,应根据不同花茶的加工工艺,主要掌握鲜花和茶坯质量、配花量及窨花次数,以及在制品温度和含水率等工艺参数。袋泡茶加工过程中,主要掌握原料的质量、颗粒大小及均匀度、封袋的温度和压力,装料量和含水率等工艺参数。紧压茶加工过程中,应主要掌握原料的质量、非茶类夹杂物含量、含梗量等要求。分装加工过程中,主要掌握产品的拼配匀堆和含水率。 3、产品仓储 茶叶是一种易受污染、易受潮、易吸收异味的食品。易受环境的影响如受潮、受热、受光、受氧气而发生品质变化,严重时会
9、陈化变质、发生劣变、霉变而不能饮用,因此茶叶的仓储非常重要。 茶叶加工结束后,应立即采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避免产品受潮、受异气味和受其他污染源的影响。 茶叶仓库应清洁、干燥、无异气味,不能堆放其他生产资料和杂物。 绿茶、黄茶、白茶生产企业最好有冷库进行仓储。返回 (一)生产场所 1、茶叶生产企业应远离各种污染源,如化工企业、垃圾场等。特别应注意厂房、仓库四周不应有其他的气味存在。需要离开经常喷施农药的农田100米以上。 2、厂房面积应不少于设备占地面积的8倍。地面应硬实、平整、光洁(至少应为水泥地面)。茶叶加工有一个散热、散水分的过程,车间需要有一定空间;同时茶叶的比重较小,原料
10、、半成品、待制品等需要有一定的周转空间。地面硬实、平整、光洁是加工食品的起码要求,要保持加工环境的清洁,减少空气中的尘埃。 3、企业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仓库或场地,以保证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不被污染,降低环境因素对品质的影响。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应分开放置,不得混放,避免其相互影响品质和影响正常生产及工艺流程。茶叶仓库应清洁、干燥、无异气味,不得堆放生产资料和杂物,以保持茶叶原有的品质和质量,防止茶叶受到污染。 对生产场所这部分的审查可通过现场考察,与企业员工交流的方式进行。审查企业的周边环境卫生和生产场所及仓库的卫生条件是否达到规定要求;生产场所的空间和设施是否达到规定
11、的要求;原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是否分开放置。分装企业也应达到上述要求,应有独立的原料(半成品)仓库和成品仓库。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1、绿茶:应有相应的杀青设备、揉捻设备、干燥设备。杀青设备有锅式杀青机、滚筒杀青机、槽式杀青机、蒸气杀青机等;揉捻设备有揉捻机;干燥设备有炒干机和烘干机等。 2、红茶:应有相应的揉捻或揉切设备、干燥设备。揉捻或揉切设备有揉捻机或揉切机;干燥设备有烘干机等。 3、乌龙茶:应有相应的杀青设备、揉捻设备、干燥设备。杀青设备有锅式杀青机、滚筒杀青机等;揉捻设备有揉捻机;干燥设备有烘干机等。 4、黄茶:应有相应的杀青设备、揉捻设备、干燥设备。杀青设备有锅式杀青机、滚筒杀
12、青机等;揉捻设备有揉捻机;干燥设备有烘干机等。 5、白茶:应有相应的烘干设备。烘干设备为烘干机。 6、黑茶:应有相应的杀青设备、揉捻设备、干燥设备。杀青设备有锅式杀青机、滚筒杀青机、槽式杀青机等;揉捻设备有揉捻机;干燥设备有烘干机等。 7、花茶:应有相应的筛分设备、干燥设备。筛分设备主要用于窨花后的茶、花分离,常用抖筛机。干燥设备用于控制花茶的含水率,常用烘干机。 8、袋泡茶:应有袋泡茶自动包装机。 9、紧压茶:应有相应的筛分设备、锅炉、压制设备和干燥设备。筛分设备有园筛机、抖筛机等;压制设备根据不同的产品而定;干燥设备一般采用烘房。紧压茶生产还需产生蒸汽的锅炉,锅炉有立式锅炉和卧式锅炉,以卧
13、式锅炉为好;。 10、分装加工:应有相应称量设备、干燥设备和包装设备。 11、茶叶精制:应有相应的筛分设备、风选设备、拣梗设备和干燥设备。筛分设备有园筛机、抖筛机等;拣梗设备有机械拣梗机、静电拣梗机等;风选设备有风选机;干燥设备有炒干机、烘干机以及其他烘焙设备。 茶叶中的传统手工茶(如龙井茶等),是茶叶产品中的佼佼者;制茶设备基本上就是一个炒茶锅,生产过程中的杀青、揉捻(做形)、干燥等工序,均在炒茶锅内完成。还有一些名优茶的生产,其杀青、揉捻(做形)、干燥等工序可以用一台生产设备完成。这部分企业的生产设备应视生产工艺而定,检查是否能满足生产要求。 茶叶属传统农产品加工,各茶类的加工和各地区的加
14、工习惯会有所不同。大宗茶的加工、特别是出口茶的生产,由于产量大且要求规格一致,因此机械化程度就高。一些企业设备台、套多,连续化、自动化程度高,这是生产量的需要,产品质量并不因此就高。因此在必备的生产设备方面,设备的配置存在着一定的灵活性。这部分的审查在现场查看,查阅设备台帐和保养维修记录的基础上,查企业是否配备了必须的生产设备,是否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生产设备合格、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判定原则生产设备合格、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判定原则 具有必备的生产设备,且性能满足生产要求的为合格;具有必备设备,但个别设备需要完善的为一般不合格;缺少必备设备的为严重不合格。 (三)产品的相关标准 企业应有
15、与其生产的产品类别或品种相适应的产品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或备案有效企业标准)、工艺标准(或要求)、原辅材料标准(或要求)、检验方法标准、管理标准(或制度)。 此部分的审查是查阅企业是否有相关的文件、标准资料。 企业标准的合理性审查应审查标准中的卫生指标是否符合国家茶叶卫生标准的要求;标准中是否有相关的感官品质要求;理化指标中是否有水分指标(绿茶、红茶、黄茶、白茶应在7.0%以下,乌龙茶应在7.5以下,花茶、袋泡茶应在9.0%。)、总灰分指标(应在7.0%);标准是否已在县级以上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产品标签标注的审查应审查是否符合GB7718的规定:应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者和
16、销售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产品标准号、质量等级;花茶应有配料表。 (四)原辅材料的有关要求 茶叶生产的原辅材料不多,除茶鲜叶、毛茶外,还有加工花茶所需的鲜花、茶坯以及包装材料。 1、茶鲜叶、鲜花等原料应新鲜、匀净,无其它植物叶和杂物,未受农药及其他物质的污染。 2、毛茶和茶坯必须符合该种茶叶产品正常品质特征,无异味、无异嗅、无霉变;不着色,无任何添加剂,无其他夹杂物;符合相关茶叶卫生标准要求。 3、茶叶包装材料和容器应干燥、清洁、无毒、无害、无异气味,不影响茶叶品质;应符合SB/T10035茶叶销售包装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目前茶叶企业普遍对所采用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的品质不甚了解,不
17、够重视,事实上包装材料和容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和产品质量的保持。 对原辅材料的审查,应注意企业是否对采购的原辅材料进行验收和质量检验,或按采购文件(合同)和进货验收规定进行质量验证,应查阅企业的采购记录以及原辅材料的有关检验报告(或相关验证材料)。 (五)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及设施 1、感官品质检验:应有独立的审评场所。应有必备的审评用具(干评台;湿评台;评茶盘;审评杯碗;汤匙;叶底盘;称茶器;计时器等)。 2、水分检验:应有分析天平(精度1/1000g以上)、鼓风电热恒温干燥箱、干燥器等,或水分测定仪。 3、净含量检验:应有符合相关要求并经过计量鉴定的称。 4、粉末、碎茶:应有碎末茶测定
18、仪。执行的产品标准无此项要求的对企业不要求。 5、茶梗、非茶类夹杂物:应有符合相应要求的称。执行的产品标准无此项要求的对企业不要求。 企业出厂检验设备及设施应采取现场审查。审评场所(室)应检查其环境条件(朝向、面积、室内色调、气味、采光、照度、温度和湿度等)和基本设施(干评台、湿评台、档板等)应符合GB/T18797-2002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相关规定。审评用具(审评杯碗;汤匙;叶底盘;称茶器;计时器等)应符合SB/T10157-19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相关规定。 检验设备应查阅检验设备(设施)的台帐及保养维修记录。强制计量器具(天平、称、温度计)应有计量检定证书(或测试报告),非标设备应
19、有比对试验报告(或自检报告)。 部分产品标准的出厂检验项目有总灰分,本次审查统一规定总灰分项目不列入出厂检验项目(可委托相关质检部门检验),所需检验设备不做要求。 检验设备合格、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判定原则检验设备合格、一般不合格、严重不合格判定原则 具备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且能满足出厂检验需要的为合格;具备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但比较陈旧或有少许误差,或实验室布局不太合理,为一般不合格;不具备必备的出厂检验设备或不能满足出厂检验需要的为严重不合格。返回 (一)产品相关标准 绿茶:GB9679茶叶卫生标准;GB/T14456绿茶;GB18650原产地域产品 龙井茶;GB18665蒙山茶;GB18
20、957原产地域产品 洞庭(山)碧螺春茶;GB19460原产地域产品 黄山毛峰茶;相关地方标准;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红茶:GB9679茶叶卫生标准;GB/T13738.1第一套红碎茶;GB/T13738.2第二套红碎茶;GB/T13738.4第四套红碎茶;SB/T10167祁门工夫红茶;相关地方标准,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乌龙茶:GB9679茶叶卫生标准;GB18745武夷岩茶;GB19598原产地域产品 安溪铁观音;相关地方标准,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黄茶:GB9679茶叶卫生标准;相关地方标准,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白茶:GB9679茶叶卫生标准;相关地方标准,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黑茶:
21、GB9679茶叶卫生标准;相关地方标准,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花茶:GB9679茶叶卫生标准;NY/T456茉莉花茶;相关地方标准,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袋泡茶:GB9679茶叶卫生标准; 相关地方标准,备案有效的企业标准。 紧压茶:GB9679茶叶卫生标准;GB/T9833.1紧压茶 花砖茶;GB/T9833.2紧压茶 黑砖茶;GB/T9833.3紧压茶 茯砖茶;GB/T9833.4紧压茶 康砖茶;GB/T9833.5紧压茶 沱茶;GB/T9833.6紧压茶 紧茶;GB/T9833.7紧压茶 金尖茶;GB/T9833.8紧压茶 米砖茶;GB/T9833.9紧压茶 青砖茶;相关地方标准,备案有
22、效的企业标准。 (二)产品检验项目 上表中613的检验项目,应根据产品标准中的规定进行检验。产品标准中未规定检验的或为参考指标的不检验。 茶叶产品检验主要分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卫生指标三个方面。 1、感官品质 茶叶产品的品质优劣、产地和品种的区分、等级的判定,目前依靠感官审评来评定。感官审评是指审评人员用感觉器官来鉴别茶叶品质优次的过程。审评人员运用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的辨别能力和积累的评茶经验,按照一定的方法、程序,对照实物标准样,对茶叶的色、香、味、形等方面进行逐项审评,综合评定,从而达到鉴定茶叶品质和等级的目的。 感官品质检验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因为茶叶是由传统性、
23、地域性很强的农产品加工而成的,其九大类、数百种产品的色、香、味、形与其茶树品种、种植地域(小至乡、村)、生产季节、加工工艺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各类(品种)的审评项目和因子的权数分配也不尽相同,所以审评人员应通过专业培训,持证上岗。 感官品质检验采用SB/T10157茶叶感官审评方法进行,其审评项目分外形、内质二项,外形审评因子为形状、色泽、整碎、净度,内质审评因子为香气、滋味、汤色、叶底,一共为8个小项。 鉴于茶叶产品感官品质检验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本次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要求企业和质检机构承担茶叶感官审评的人员,必须经统一的培训,取得国家特有工种“评茶员”的职业资格后,才能从事相应的茶叶
24、感官品质检验工作的要求。这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检验人员和质检机构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规范茶叶感官审评的方法和提高感官品质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理化指标 茶叶的理化指标主要有水分、总灰分、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水浸出物、粗纤维、粉末和碎茶、茶梗、非茶类夹杂物等。 水分是测定产品的含水率,各类茶叶产品对水分含量的规定不尽相同。一般来说(紧压茶产品除外),水分含量越低,越利于保持茶叶品质。 总灰分是茶叶经高温灼烧,灰化后所残留物质的总称,约占干物质重量的47%。总灰分含量是衡量茶叶产品是否干净(是否混有杂质)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说,总灰分含量过高,产品就可能混有杂质
25、。 水溶性灰分和水不溶性灰分是指茶叶总灰分在规定条件下,溶于水和不溶于水的部分。水溶性灰分含量高,说明茶叶内含物丰富,品质好。该项目是否需要检验应视该产品的标准要求而定。 酸不溶性灰分是指茶叶总灰分在规定条件下,经盐酸处理后残留的部分。酸不溶性灰分超过限量指标,说明茶叶内有杂质(泥砂等)。该项目是否需要检验应视该产品的标准要求而定。 水溶性灰分碱度是指茶叶的水溶性灰分在规定条件下,中和其水溶液达到PH7.0所需的酸量,其碱度采用KOH来计。茶叶水溶性灰分碱度应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该项目是否需要检验应视该产品的标准要求而定。 水浸出物是茶叶经沸水浸提后,浸提液蒸发干燥后得到的干物质的总称。其含量的
26、多少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性,但并不能以此来决定产品的质量和等级。该项目是否需要检验应视该产品的标准要求而定。 粗纤维是测定产品中粗纤维的总量,是衡量该茶叶产品老嫩程度的一个指标,但不能以此来决定产品的质量和等级。该项目是否需要检验应视该产品的标准要求而定。 粉末和碎茶是采用特定的测定仪,测定产品中茶末或碎茶或碎末茶的总量的项目。是衡量该茶叶产品是否符合一定的规格、等级要求的一个指标。一般情况下碎茶和粉末含量高,就有可能不符合相应品质、规格。该项目是否需要检验应视该产品的标准要求而定。 茶梗是测定产品中茶梗的总量。茶梗定义为木质化的茶树麻梗和红梗,不包括节间嫩茎。因多数紧压茶产品允许含有一定量的茶
27、梗,所以多数紧压茶产品需要检这一项目。该项目是否需要检验应视该产品的标准要求而定。 非茶类夹杂物是测定产品中非茶类夹杂物的总量,多数紧压茶产品和少数茶叶产品有此项目的限量指标,该项目是否需要检验应视该产品的标准要求而定。 茶叶产品理化检验项目还有咖啡碱、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总量等。咖啡碱是测定茶叶中生物碱的总量(因咖啡碱占生物碱总量的90%以上)。茶多酚是测定茶叶中茶多酚的总量。游离氨基酸总量是测定茶叶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这些项目是否需要检验应视该产品的标准要求而定。 3、卫生指标 现行的GB9679-1988茶叶卫生标准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感官指标:具有该茶类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
28、不得混有异种植物叶,不含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异嗅,无霉变。 理化指标:铅(mg/kg,以Pb计)2(紧压茶:3);铜(mg/kg,以Cu计为)60;六六六(mg/kg)0.2(紧压茶:0.4);滴滴涕(mg/kg)0.2;共四个限量指标. 该标准沿用至今,目前尚未修订完成,其检验项目的设置和限量指标已不能满足当前对茶叶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 国内农业部制定的“无公害茶叶”、“绿色食品 茶叶”、“有机茶”标准规定的农药残留检验项目有13项,分别是六六六、滴滴涕、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联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乐果、敌敌畏、杀螟硫磷、喹硫磷等,这些项目是否需要检验应视该产品
29、的标准要求而定。 茶叶产品不允许添加任何非茶类物质,不论是天然的还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花茶产品必须采用相应的鲜花窨制。检验中如发现有香精、色素或其他添加物,应属非法添加,不符合茶叶卫生要求。 (三)产品检验 1、发证检验 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发证检验所列项目共计18项,分别为标签、净含量、感官品质、水分、总灰分、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水浸出物、粗纤维、粉末和碎茶、茶梗、非茶类夹杂物、铅、铜、六六六总量、滴滴涕总量和执行标准规定的其他项目。其中水溶性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灰分碱度、水浸出物、粗纤维、粉末和碎茶、茶梗、非茶类夹杂物等检验项目如执行的产品标准无此项要求或为参考指标的不检验。 产品检验应按标准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 2、监督检验 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监督检验所列项目共计12项,分别为标签、净含量、感官品质、水分、总灰分、茶梗、非茶类夹杂物、铅、铜、六六六总量、滴滴涕总量和执行标准规定的其他项目。其中茶梗、非茶类夹杂物等检验项目如执行的产品标准无此项要求的不检验。 产品检验应按相应的方法标准进行。 3、出厂检验 茶叶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环保设备研发项目委托合同
- 辽宁2025年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招聘4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苏州江苏苏州大学科研助理岗位招聘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百色2025年广西百色学院招聘19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温州浙江温州市司法局招聘行政复议辅助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杭州浙江杭州市余杭区良渚杭行幼儿园招聘合同制教师1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多功能数字功放式调音台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顶置式沙缸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编织缠绕耐热胶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生命体症检测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管理演示文稿
- 九年级班主任开学第一课设计课件
-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课件
- 甲基异丁基甲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SURPAC软件地质建模操作步骤
- (中职)化学分析技术项目一 走进化学分析实验室教学课件
- 秘书实务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
- 新版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ppt
-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
- 螺栓扭紧力矩表
- 国家标准硬度转换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