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药物代谢动力学完整版第二章 药物体内转运一、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及特点1. 被动扩散特点:顺浓度梯度转运无选择性无饱与现象无竞争性抑制作用不需要能量2. 孔道转运特点:主要为水与电解质的转运转运速率与所处组织的血流速率及膜的性质有关3. 特殊转运 包括:主动转运、载体转运、受体介导的转运特点:逆浓度梯度转运有选择性有饱与现象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常需要能量4. 其他转运方式包括:易化扩散 类似于主动转运,但不需要能量 胞饮 主要转运大分子化合物二、胃肠道中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哪些药物与剂型胃肠排空作用肠上皮的外排机制首过效应疾病药物相互作用三、研究药物吸收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何特点?1. 整体动物实验法
2、能够很好地反映给药后药物的吸收过程,是目前最常用的研究药物吸收的实验方法。缺点:不能从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研究药物的吸收机制;生物样本中的药物分析方法干扰较多,较难建立;由于试验个体间的差异,导致试验结果差异较大;整体动物或人体研究所需药量较大,周期较长。2. 在体肠灌流法:本法能避免胃内容物与消化道固有生理活动对结果的影响。3. 离体肠外翻法:该法可根据需要研究不同肠段的药物吸收或分泌特性及其影响因素。4. Caco-2细胞模型法Caco-2细胞来源于人体结肠上皮癌细胞。优点: 作为研究体外药物吸收的快速筛选模型; 在细胞水平上研究药物在小肠黏膜中的吸收、转运与代谢; 研究药物对肠黏膜的毒性;
3、由于Caco-2细胞来源于人,不存在种属的差异性。缺点: 酶与转运蛋白的表达不完整; 来源、培养代数、培养时间对结果有影响;四、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常用测定方法的原理及注意事项。1. 平衡透析法 原理:利用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不透过半透膜的特性进行测定的。2. 超过滤法原理:与平衡透析法不同的是在血浆蛋白室一侧加压力或离心力,使游离药物快速通过滤膜进入另一隔室。脑微血管的特性:低水溶性物质的扩散通透性;低导水性;高反射系数;高电阻性;酶屏障肾脏排泄药物及其代谢物涉及三个过程: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肾小管重吸收。第三章 药物的代谢研究药物的生物转化:即药物的代谢,是药物从体内消除的主要方式
4、之一。一、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主要有两个步骤相代谢反应:药物在相反应中被氧化、还原或水解。催化相代谢反应的酶主要为肝微粒中的CYP450酶。相代谢反应:药物在相代谢反应中与一些内源性的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甘氨酸、硫酸等)发生结合反应。(重要解毒方式之一)二、药物经生物转化后的活性变化1. 代谢物活性或毒性降低;2. 代谢物活性与原药相当或强于原药;3. 形成毒性代谢物;4. 前药的代谢激活:有些药物本身没有药理活性,需要在体内经代谢激活才能发挥疗效。前药通过以下途径改善药物作用:(1)提高药物的口服生物利用度;(2)提高药物作用的选择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细胞色素P450酶生物学特性(6
5、点)1. 是一个多功能的酶系:可以在催化一种底物的同时产生几种不同的代谢物;2. 对底物的结构特异性不强:可代谢各种类型化学结构的底物;3. 存在明显的种属、性别与年龄的差异;4. 具有多型性,是一个庞大家族:5. 具有多态性:即同一种属的不同个体间某一CYP450酶的表达存在明显的差异。6. 具有可诱导与可抑制性。苯巴比妥可诱导,氯霉素可抑制。四、人肝微粒体中参与药物代谢的P450酶类型:CYP1A、CYP2C、CYP2D、CYP2E、CYP3ACYP450酶的探针药物:CYP1A2非那西丁;CYP2C8紫杉醇;CYP2C9甲苯磺丁脲人肝中CYP450酶中CYP2D6与CYP2C19呈现出典
6、型的多态性,其特异性的抑制剂分别为奎尼丁,反苯环丙胺。五、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1. 代谢相互作用:参与药物代谢的P450酶的一个重要的特性就是可以被诱导或抑制;2. 种属差异性:不同种属的P450同工酶的组成是不同的或不同种属的CYP450同工酶的含量或活性是不同的,分别导致代谢物种类与代谢物产量的差异。3. 年龄与性别的差异:药物代谢的年龄差异主要在儿童与老年人中表现,这是因为机体的许多生理机能(如肝、肾功能等)与年龄有关;药物代谢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但这一差异没有年龄差异那么显著,且其在人体内的代谢差异没有动物显著。4. 遗传变异性:是造成药物的体内过程出现个体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5. 病理
7、状态:肝脏是药物的主要代谢器官,因此当肝功能严重不足时,必然会对主要经肝脏代谢转化的药物的代谢产生非常显著的影响。第四章 经典的房室模型理论单房室模型:指药物在体内迅速达到动态平衡,药物在全身各组织部位的转运速率是相同或者相似的,此时把整个机体视为一个房室,称为单(一)房室模型。二房室:将机体分为两个房室,即中央室与外周室。中央室:由一些膜通透性较好,血流比较丰富,药物易于灌注的组织(如心肝肾肺等)组成,药物往往首先进入这类组织,血液中药物可以迅速与这些组织中的药物达到平衡。外周室:把血流不太丰富,药物转运速度较慢且难于灌注的组织(如脂肪,静止状态的肌肉等)归并成一个房室,称为外周室。这些组织
8、中的药物与血液中的药物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动态平衡。判别一室模型与二室模型的重要的动力学特征:半对数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直线关系即一室模型。一、药动学参数的生理及临床意义1. 药峰时间tmax与药峰浓度cmax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后出现的血药浓度最大值的时间与此时的浓度。用于制剂吸收速率的质量评价。药物吸收快,则峰浓度高,达峰时间短。2. 消除半衰期t1/2: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按一级消除的药物则有t1/2=0.693/k3. 表观分布容积Vd药物在体内达到动态平衡时,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一个比例常数,其本身不代表真实的容积,主要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程度的广窄。对于单室模型,有Vd=x/
9、c。如一个药物Vd的为3-5L左右,则该药物可能主要分布与血浆并与血浆蛋白大量结合,如一个药物的Vd为10-20L左右,则说明该药物主要分布于血浆与细胞外液;如一个药物的分布容积为40L,则这个药物可以分布于血浆与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表明其在体内分布较广,如安替比林;达到100L以上,这一体积远远超过体液总容积,在体内往往有特异性的组织分布,如硫喷妥钠具有较高的脂溶性,可大量分布于脂肪组织。(4个等级)4. AUC: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是评价药物吸收程度的重要指标。5. 生物利用度F: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后,药物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速度与程度的一种量度,它是评价药物吸收程度的重要指标。可分为
10、绝对生物利用度(比较血管内与血管外给药后的差异)与相对生物利用度(比较两种制剂的吸收差异)。6. 清除率CL =k·Vd 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从体内消除的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数。二、一房室静注及一房室静脉滴注给药参数及计算。一房室静注:c = c0 e-kt t1/2 = 0.693/k V = x0/c0 CL = kV AUC = c0 / k = x0 / kV重要的动力学特征:血药浓度的半对数-时间曲线呈直线关系。一房室静脉滴注:是药物以恒速静脉滴注给药的一种方式,血浓c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直到达到稳态css。dx / dt = k0-kx (k0为滴注速率,x为体内药量,k为一
11、级消除速率常数)c=k0·(1e-kt)/ Vk,fss(达坪分数)=c/css=1e-0.693n动力学特征:血浓随时间递增,当t时,e-kt0,血液浓度达到稳态,css=k0/kV 稳态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滴注速率,css与k0成正比。到达稳态所需时间取决于药物的消除半衰期,而与k0无关,当t=3.32 t1/2时,c=0.9css;当t=6.64t1/2时,c=0.99Css,即经过6.64 t1/2时即可达到坪水平的99%。期望稳态水平确定后,滴注速率即可确定:k0=cssVk三、一房室静注多次给药多剂量给药:按一定的剂量、一定的给药间隔经多次重复给药后才能使血药浓度保持在一定的
12、有效浓度范围内,从而达到预期疗效。临床上为达到期望的疗效常常采用多剂量给药以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按一级过程处置的药物连续多次给药后,血药浓度呈现有规律的波动。随着给药次数的增加,血药浓度不断递增,但递增的速度逐渐减慢,直至达到稳态水平,此时若继续给药则血药浓度在稳态水平上下波动。稳态“坪”浓度:cav=x0/kV,稳态时的“坪”血药浓度指稳态时间隔期间的“坪”血药浓度。负荷剂量:凡首次剂量即可使血药浓度达到稳态水平的剂量称为负荷剂量。x0*=x0/(1-e-K),x0为维持剂量。若t=t1/2,则负荷剂量=2X0,即如按半衰期给药,则需首剂量加倍。积累系数R:经重复多次给药后,药物在体内有蓄积
13、的现象,其累计程度定义为稳态平均血药浓度与第一次给药的平均血药浓度之比。第五章 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线性药代动力学:目前临床使用的药物中,绝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转运与消除速率常数呈现为剂量或浓度非依赖性,表现为血药浓度或AUC与剂量呈正比。 非线性药代动力学:临床上某些药物存在非线性的吸收或分布;还有一些药物以非线性的方式从体内消除。这主要是由于酶促转化时药物代谢酶具有可饱与性,肾小管主动转运时所需的载体也具有可饱与性,所以药物在体内的转运与消除速率常数呈现为浓度依赖性,非线性药动学特征:高浓度时为零级过程,低浓度时为近似的一级过程;消除速率与半衰期不再为常数,而与初浓度c0有关;AUC与剂量不成比
14、例;药物的消除半衰期随剂量增加而延长。鉴别方法:lgct图形观察法:药物静注后,作lgct图,若呈明显的上凸曲线可考虑为非线性动力学,若为直线或下凹曲线则可初步判断为线性动力学。面积法:对同一受试者给予不同的剂量,分别计算AUC值,若AUC与x0呈比例,说明为线性,否则为非线性。若AUC随剂量增加较快,可考虑为非线性消除;若AUC随剂量增加较慢,血管外给药的情况下可考虑为吸收出现饱与,即非线性吸收。血药浓度-剂量比法:静脉给予低、中、高不同剂量,若不同时间、不同剂量下血药浓度/剂量比值基本相同,则为线性动力学,否则为非线性动力学。近年来非线性药物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最近发现了一些非线性消除的药物
15、,如抗胃酸药奥美拉唑;其他因素引起的药物非线性消除现象,如在作用机制上注意到药物本身以外的因素如赋形剂或者主要代谢产物对肝药酶的抑制作用而导致的非线性药动学现象;新技术在非线性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如采用稳定同位素标记等;药物的非线性结合研究:除了吸收与代谢外,近年发现蛋白结合也可引起的非线性代谢。第六章 非房室模型的统计矩方法一、非房室模型统计矩方法的定义与内容。一阶矩为MRT(平均驻留时间),反映药物分子在体内的平均停留时间,是反映速度的函数;二阶矩为VRT,反映药物分子在体内的平均停留时间的差异大小。二、非房室模型与房室模型的优缺点比较。非房室模型(统计矩)优点:限制性假设较少,只要求药时
16、曲线的末端符合指数消除,这一点易被实验证实;解决了不能用相同房室模型拟合全部实验数据的问题。缺点:不能提供药时曲线的细节,只能提供总体参数。房室模型理论:将整个机体视为一个系统, 将药物转运速率相近的组织归类为一个房室,机体是由若干个房室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称之为房室模型。优点:能提供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的细节及局部参数;缺点:房室模型具有抽象性、主观随意性等缺陷;拟合过程中的初值依赖性;有适用前提;一组多个试验对象的试验,有可能无法用同一种房室模型处理所有的数据。 三、相关参数的计算1. 各阶统计矩AUC:零阶矩,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是反映吸收程度的量,与给药剂量成正比;AUC0-=(c
17、i+Ci+1) (ti-ti-1) / 2+ct* / kMRT:一阶矩,反映药物分子在体内的平均停留时间,称为平均驻留时间;MRT=AUMC/AUC AUMC=0t*tctdt + t*c*/k + c*/k2对于线性药物动力学过程,符合指数函数衰减,其停留时间遵从“对数正态分布”。理论上,正态分布的积累曲线,平均值在样本总体的50%处;对数正态分布的累计曲线的平均值则在63.2%处。静注后MRT就表示消除给药量63.2%所需要的时间,但是如果存在吸收项,MRT大于消除给药量63.2%所需要的时间。MRT与半衰期的的关系:MRT为所有分子在体内停留的平均时间,全局参数;半衰期为药物消除一半所
18、需的时间,为末端相半衰期。均能表示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一般情况下半衰期小于MRT;对于二房室以上的模型,末端相的半衰期t1/2的增加可以大于MRT的增加,所以有可能MRT<二房室以上的模型末端相的半衰期!;目前有看法用MRT代替半衰期,不可行。VRT:二阶矩,反映药物分子在体内的平均停留时间的差异大小,是MRT的方差。1. 清除率非静脉给药:CL=FD/AUC;静脉给药:CL=Div/AUC;静脉滴注:CL=k0/css3. 稳态表观分布容积Vss 可在药物单剂量静注后通过CL与MRT的简单相乘进行计算,即静注给药:Vss=CL*MRT4. 稳态“坪”浓度当药物以某一剂量、以相等的时间
19、间隔多剂量给药后,在稳态时一个剂量间期内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的面积等于单剂量给药时曲线下的总面积。稳态坪浓度=AUC / t ,t为给药间期。第七章 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即生物等效性评价生物利用度(BA):药物或药物的活性成分从制剂中释放并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的程度与速度,可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绝对生物利用度:F=(AUCext/AUCiv)×(Div/Dext)×100% 相对生物利用度:F=(AUCT/AUCR)×(DR/DT)×100% 生物等效性(BE):指药学等效制剂或可替换药物在相同实验条件下,服用相同剂量,原型药物或者其活性成分吸
20、收程度与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物利用度是生物等效研究方法之一。)一、药学等效、生物等效与治疗等效之间的关系。药学等效是指两制剂含等量的药物,具有相同的剂型,符合同样的或可比较的质量标准。治疗等效,即两制剂具有相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药学等效是生物等效的前提,药学等效制剂不一定意味着生物等效,因为辅料的不同或生产工艺差异可能会导致药物溶出或吸收加快或减慢。两制剂治疗等效的前提是药学等效与生物等效。二、人体生物等效性试验中对参比制剂的要求。参比制剂的安全有效性应合格,一般应选择国内已经批准上市的相同剂型药物中的原创药或上市主导产品;在没有相应的制剂时,可以考虑用其他类型的制剂为参比制剂,但应
21、充分说明理由。三、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试验设计。1. 试验方法的比较双交叉实验设计:是在同一受试者中分别进行受试制剂(T)与参比制剂(R)试验。清洗期:双交叉实验设计中两个周期的间隔称为清洗期,至少间隔药物的7个消除半衰期。后遗效应:在生物等效性试验交叉设计中,由于清洗期不够长,第一轮服药在血液中的残留对第二轮产生的干扰称为后遗效应。优点:由于采用自身对照,能降低实验个体间差异。缺点:受试者顺应性低;试验周期延长;可能会有后遗效应。平行试验设计:优点:受试者顺应性相对较高;数据缺失处理方便;试验周期短;没有后遗效应。 2.取样点的设计一个完整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应包括吸收相、平衡相与消除相。
22、一般在吸收相取2-3个点,峰浓度附近取至少3个点,消除相取3-5个点。3. 给药剂量确定:给药剂量一般与临床常用量一致;受试制剂最好与参比制剂等剂量。4. 多剂量给药试验设计: 一、单剂量给药后药物浓度低;二、部分内原型药物,单剂量给药引起的血药浓度升高非常有限。连续服药时间达7个半衰期后,通过连续测定至少3次谷浓度,以证实血压浓度已达稳态。四、生物等效性评价的统计学方法,如何判断两制剂生物等效。常用的统计学方法有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法、(1-2)%置信区间法与Wilcoxon方法。1. AUC0t的等效性评价2. cmax等效性评价3. tmax等效性评价:用Wilcoxon方法。第八章
23、临床药物动力学 一、何谓临床药物动力学?其研究目的是什么?定义:临床药物动力学是药物动力学原理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具体的讲是利用血药浓度监测数据对个体病人给药剂量进行调整,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这一工作有时也称为治疗药物监测(TDM)。二、哪些类型的药物需要进行血药浓度检测?治疗指数较窄,毒性反应强的药物;同一剂量可能出现较大的血药浓度范围差异的药物;具有非线性消除动力学特征的药物。三、影响血药浓度变化的因素有哪些?药物: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剂型因素等决定了药物的吸收速度与吸收程度,也决定了其在体内的分布与消除特征;患者:患者的种族、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病理因素、遗传因素、营养
24、状况等。四、试从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角度分析老年人对药物代谢能力的变化。吸收:胃液分泌机能下降,胃内pH上升,消化道的运动性能降低,肠粘膜上皮细胞有减少趋势;全身血液循环速度的减慢,消化道的血流量随之下降。均对药物在胃肠道吸收产生不利影响。分布:人血浆蛋白的浓度值呈下降趋势,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下降,游离药物所占比例增大,药物向组织分布的程度也会随之增加。体内脂肪所占比例也会上升。对油-水分配系数较小的药物,分布容积会下降,而脂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会有所增加;年龄增加使大多数药物消除速度变慢,老年人的体重呈减少趋势,使单位体重的投药量增加,在加上人体内水分所占比例也随年龄增加而下降,所以大
25、多数药物在老年人组织中的浓度是增加的。代谢: P450酶的活性逐渐下降,使机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降低,半衰期延长。对不同种类的肝P450酶活性的影响有所不同;年龄增加可能会导致药物脱水酶活性增加,结合酶活性降低。排泄:肾血流量减少,从而使肾消除减慢;肾小管对药物分泌能力下降;血浆蛋白结合率随年龄增加而下降,游离性药物浓度增加会引起药物肾小球滤过量增加,从而产生排泄加快的影响。5、 儿童的药物代谢动力学1.胎儿大部分药不易通过胎盘屏障,一些极性小、分子量小、脂溶性高及血浆蛋白结合率低的药物容易通过胎盘。肝药酶系统尚不发达,易蓄积中毒。2. 新生儿分为成熟儿与非成熟儿,成熟儿肝微粒酶活性急剧增加,而
26、相比之下,非成熟儿代谢能力要缓慢的多,导致灰婴综合征(氯霉素中毒)。3. 药物代谢速度从新生儿到乳儿这一变化受性别的影响很大,男婴的增加明显,女婴的增加不明显。六、肝、肾疾患对药物代谢分别会产生哪些影响?肝功能不全:对CYP450影响较大(量与活性的降低),对结合酶影响较小;血浆蛋白合成减少,与药物结合率降低,导致游离药物浓度的增加;肝血流量减少、肝清除率下降;药物的首过效应下降,生物利用度增加。七、试述新药I期临床研究中人体药物动力学试验的设计要点。 受试剂量的确定:初始剂量的估算方法1.参考已有的同样或同类药的临床耐受性试验数据; 2.若有同类药上市,可取其临床有效量的1/10作为起始剂量
27、; 3.若无参考时,可以根据临床前动物实验结果,由改良Blaechwell法、Dollry法、改良Fibonaeei法等推算起始剂量。最大剂量的估算1.若有同样药、同类药或结构相近的药物,则可取其单次最大剂量;2.若只有动物长毒试验数据,则可取引起中毒症状或者脏器出现可逆性变化剂量的1/10或其最大耐受量的1/51/2。给药途径:根据新药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药效学性质与用药目的选择给药途径,七、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PPK)是将药物动力学理论与统计模型结合起来而提出的一种药动学理论。群体药动学将变异分为两类,确定性变异与随机性变异。群体药动学参数(群体典型值)是在群体药物动力学的研究中,所算出的一
28、些基本的药动学参数(如CL、Vd、F等)的平均值。群体药代动的研究意义:实现个体化治疗。群体药代动参数的估算方法:参数法(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MEN)与非参数法(非参数期望极大值法(NPEM)。药物基因组学:即研究基因本身及其突变体对不同个体药物作用效应差异的影响,以此为平台开发药物,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用药安全性与稳定性。第9章 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药代动力学(PK)着重阐述机体对药物的作用;药效动力学(PD)侧重描述药物对机体的作用。1、 效应指标的分类与选择1. 计量效应:是指那些可以被连续定量测定,且效应指标变化对浓度相对敏感的指标。如给药前后的血压变化,心率变化。是P
29、K-PD研究中首选的指标。2. 计数效应(质效应):指某一特定的反应出现或不出现(如死亡或存活)。3. 计时效应:药效的显效时间或持续时间(如给药后生存时间或死亡时间,凝血时间)。4. 频数效应:应用某一疾病发作次数或频率,如用药前后癫痫的发作次数变化。5. 诱发效应:借助生理或药理的方法(如运动诱发心动过速、电刺激诱发心律失常)来诱发某一疾病的发作,然后评价药物的疗效。生物标志物:是指那些可以表征机体生理与病理过程的指标,它们常常是一些与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密切相关性的内源性物质。替代终指标:是指那些经过验证与临床疗效有良好相关性的生物终指标。临床终指标:衡量临床病人病情及机体功能的一些指标与
30、参数。它是药物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最终评判指标(如治愈或降低发病率)。2、 血药浓度-效应曲线的类型及含义1. 血药浓度-效应的S形曲线特点:作用靶点在血液室或者与血液瞬间达到平衡的组织; 药物作用是直接的,药物反应是即刻的; 可以用血药浓度代替作用部位的浓度来研究药物在体内的效应动力学。2. 血药浓度-效应的逆时针滞后曲线原因:作用于外周室,存在假想的效应室; 形成活性代谢物的活性强于原药; 效应是间接的。3. 血药浓度-效应的顺时针曲线原因:快速耐受性; 形成抑制代谢物; 立体选择性代谢,但仍然用消旋体表示,活性对映体优先代谢。三、药效动力学模型的类型及表述方程,药效学参数的意义1. 线性
31、模型E=Sc+E0 E为效应强度;S为直线斜率;E0为给药前的基础效应。该模型能预报给药前的基础效应,但不能预报药物最大效应。2. 对数线性模型E=Slgc+I or lgE=Slgc+I。其中I是无生理意义的一种经验的常数。该模型能够预报最大效应的20%-80%之间的药物效应强度,但不能预报药物的基础效应与最大效应。3. Emax模型(常用):E=EmaxCEC50+C 该模型可预报最大效应,并提供两个药效学参数,即内在活性Emax与亲与力EC50。4. S形Emax模型(Hill模型):E=EmaxCsEC50s+Cs 式中s为影响曲线斜率的一种陡度参数,当s=1时,简化为Emax模型;当
32、s小于1时,曲线较为平坦;当s大于1时,曲线变陡,且更趋向S形,同时最大效应增大。4、 PK-PD模型分类与选择(1) 直接连接模型与间接连接模型(都属于直接效应模型)(2) 直接效应模型 间接效应模型:药物通过影响体内某种内源性物质的含量或活性,再通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过程最终产生效应,一旦药物从体内消除,其药效也不会迅速消失。因此,其药效的产生与消除均有一个缓慢的过程。(3) 软连接模型:基于体内的药物浓度与效应建立的PK-PD模型; 硬连接模型:基于体内的药物浓度与体外效应参数(如受体结合亲与力、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所建立的PK-PD模型。具有可预测性,适用于新药研发。(4)时间非依赖模
33、型与时间依赖模型 药效动力学参数是否出现时间依赖性。绝大多数药物属于时间非依赖模型; 有些药物在耐受与增敏时,EC50与Emax呈时间依赖性变化,即虽然效应室的药物浓度没有变化,而效应强度缺改变了。5、 直接效应的PK-PD模型1.直接效应及其效应指标的特点其效应指标应具有可连续定量测定、效应指标变化对浓度相对敏感、可重复性等特点。 作用特点:一旦药物到达作用部位即可产生相应的药理效应; 一旦药物从作用部位消除,其所产生相应的药理效应也随之消失; 药物的作用强度与作用部位的药量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2.直接效应间接连接PK-PD模型 药物按一级过程由中央室向效应室转运,其转运速率常数为k1e,keo为药物从效应室消除的一级速率常数。k1eV1 = keoV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船用舾装件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2025届上海市上海交大附属中学物理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南平市2025届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富阳二中2025届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安徽省定远县启明中学2025届物理高三上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广东省阳春市物理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水果课件背景教学课件
- 2024年度奥菱达电梯有限产品代理销售合同
- 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协议
- 2024年工程承包商木材加工分包合同
- 【寒假阅读提升】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人教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 邮政储蓄银行的2024年度借款合同范本
-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数学试题
- 外立面改造项目脚手架施工专项方案
-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程
- ASTMD638-03中文版塑料拉伸性能测定方法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
- 【课件】 2024消防月主题培训:全民消防 生命至上
- 砌筑实训课程设计
- 保安人员配置方案
- 食材配送实施方案(适用于学校、医院、酒店、企事业单位食堂等食材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