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的渗透艺术_第1页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渗透艺术_第2页
浅谈班主任工作的渗透艺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班主任工作的渗透艺术o冉敏惠(汉源县职业高级中学汉源 625302)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教导,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从其发挥作用的 机制分析,是学生对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在心理和思想的认可和同化。这种机制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尖锐的、暴风骤雨般的批评所引发的顿悟;另 一类是和风细雨、“润物细无声”的教导和产生的心理同化。前者应慎用,后者 则是应用较普遍,效果较理想的一类,这种方法随着时间推移,能产牛累积效应, 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牛的心灵,感染学牛的思想,熏陶学牛的情感。渗透是班主任工作的主要方式,分析其作用过程,实际上是班主任将正确的 观念、思想和行动传授给学生,渗透给学牛。渗透是教育学生常用

2、的手法,渗透 与其它工作一样,做得好,能产牛正效应;做得不好,会导致负效应。这与渗透 的艺术有关。一、语言渗透,和风细雨我国古代教育家倡导的“言传身教”,其“言传”就是通过语言教育教导人。 语言教育,可以正面进行,造成一个大气候,产生强大的舆论导向,促使学生领 悟正确的东西。也可以苦口婆心、循循善诱、逐步启发,诲人不倦就是这方面的 概括。一次推心置腹的师生交谈,既缩短了班主任与学牛间的心理距离,又使思想 教育有了心理基础,学生有着敏感的思想,乂有积极上进的心理。班主任若平等 的同志式的与学牛交谈,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交换看法,相互弥补认识的片面, 这种谈话给学生的好处不仅是内容的木身,重要的是

3、学牛从过程中受到鼓舞。学 牛感到自己能与老师交流,这就保护了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调查表明,班主任以导师、权威的身份站在学牛面前时,由于巨大的“威慑” 作用,使学生的认识系统关闭,出现短时的认知混乱,从而产生排挤、厌恶情绪, 不利于正确意见的接收和内化,对错误难以心平气和地认识。班主任以友好和善 的神态与学生交往,会唤起学生认知的渴望,易于接收和同化新思想,更易省察 错误,校正自身。从这个意义上讲,班主任在语言渗透吋,可多用商讨交换的言 语,少用“应该”和“不应该”。语言渗透,是将正确的思想和观点以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为载体,以语言做媒 介,渗透到学生的思想行为之中。二、表情渗透,润物细无声表情是人

4、的非智力因素,正是这种非智力因素,传递着班主任的思想、意见 和态度。在班务工作中,班主任以丰富的表情,输送各种信息,处理许多事情。 正确运用表情渗透,会对工作效果起放大作用。学生经过拼博,取得了某种成绩或出色完成某项任务,班主任露出满意舒心 的微笑,就是对学生的赞许和肯定。与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悦相撞击,产生共鸣。 表情的流露诱发了感情的流通,理解增加了,信任增强了。体育比赛之中队员在 竞技场上奋力拼博,班主任投去关怀的目光,做一个助威、加油的表情,对学生 的成功报以掌声。这不单是对其成绩的赞许,而且也传递着信任的信号。学生从 班主任的掌声、笑容和点头中,读到的将是更多更富有情感的内容。这种及吋、

5、 恰当的表情渗透,比一个呆板的庆贺会或表扬更有作用(当然并不否认庆贺和表 扬的作用)。公众集会,有学生不专心听讲;班主任讲话,有学生做小动作,此吋若班主 任不是点名批评,而是送去一个责备的目光。学生从中感受到的,有责备,也有 关怀。班主任既不容忍错误,又尊重犯错者的人格、思想,通过特殊的眼神,被 犯错者读懂了,并触及其内心,犯错误者感受到的,不仅有内疚,也有感激。表情渗透的最大特点是以情感交流为基础,使得令人尴尬的局面,令人生畏 的批评,变得自然,变得柔和了。有情有理,易于接受。以表情为载体,以情感 交流为媒介,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学生乐意敞开心扉,让善意的东西流入。 这种交流,既有教师的

6、心理活动,又有学生的心理活动,双边的心理活动,易于 互相沟通,达成谅解,产生同心同德之效果,也正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妙处。三、行为渗透,为人师表我们的教育思想更重视“身教”,倡导教师以行动教导学生。教师以行动证 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学生从教师的行动中破译和辨别正确与错误的东西。 这个过程就是行为渗透。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除正面教育外,更多的则是在处 理日常事务和集体活动中渗透教育的。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是班主任最头疼的一件事。强调教室里不能打闹、讲 话要文明、要爱护公物等,但却效果甚微。班主任若能身体力行,身先士卒,做 岀榜样,学生会仿而效之。班主任的行为,就是最好的规范,不需要语言解释, 不需要共同商讨,班主任良好的行为规范,长吋间后会渗透到学生思想之中,渗 透到学生行动之中,这种记忆可能是永久的。我们随处可见的事实是:班主任要求学生尊重他的人格,自已却做不到。批 评学生时采用冷潮热讽,伤其自尊的方法,而且自认为效果佳。给学生的印象是 对付或打击罪犯,而不是教育学生。流行的说法叫“心理迫害”,班主任的言行 不一,或者是将自己游离于班级之外,或将自己凌驾于班级之上,没有带来正导 向作用,只能产生负导向,甚或是恶果。我们强调行为渗透,更珍重班主任的垂范作用,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