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指导意见._第1页
广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指导意见._第2页
广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指导意见._第3页
广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指导意见.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广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指导意见一、开展课程设置研究,逐步形成有学校特色、多元化的地理课程开设模式普通高中新地理课程的实施,首先是对学校教育管理以及地理教师如何合理地开设必修与选修课程提出了新的挑战。学校如何根据教学的规律、教师资源和教学设备、学生生源等状况,排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地理课程表,是学校地理课程实施首先要碰到的问题。当前,我市学校大体有两种课程编排方式:一种是学段模式,以华附、省实两所学校为例,他们每周 4 课时,“9+1”完成 1 个模块教学,第 1 学段全年级一半学生先开始地理必修 1 模块学习,第 2 学段另一半学生才进入地理必修 1 模块学习。另一种是学期模

2、式,上学期全体高一年级学生同时学习必修 1 模块,每周 2 节课, 1 个学期(即 2 个学段)完成 1 个模块学习。地理课程排课方案表周高一高二课上学期下学期上学期下学期时第 1第 2第 1第 2第 1第 2第 1第 2数学段学段学段学段学段学段学段学段方案必修自然必修 2人文必修 3文理文理技术地理自然地地理区域地理选修 (选修 II ) 兼有兼有方向411选修理选修选修人文地理选修选修选修选修方案必修 1必修 2必修 3地理地理2区域地理选修(选修II)选修选修2人文必修 1自然必修 3文理文理技术方案必修自然人文自地理区域地理选修 (选修 II )兼有兼有方向42地理模块地理地理地理然

3、地理3选修选修选修自然地理模块选修选修选修选修方案必修 2必修 1必修 3地理地理2区域地理选修(选修II)选修选修4二、开展必修与选修课程的设置研究随着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深入, 选修课如何合理安排, 学生如何根据自身的特长进行选课,构筑自己学科学习体系,逐渐成为课改中棘手的热点问题。高中地理课程由共同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选修 I )组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指出:“选修课可以在必修课之前、之后或者同时开设,供感兴趣的学生选择;有志于从事相关专业(如地学、环境、农林、水利、经济、管理、新闻、旅游、军事等)的学生建议在选修课程中修满 4 学分。”高中地理选修( I )课程由“宇宙与地球” 、

4、“海洋地理”、“旅游地理”、“城乡规划”、“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七个模块所组成。其中, “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属于自然地理范畴; “旅游地理”、“城乡规划”属于人文地理范畴; “自然灾害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与防治”、“环境保护”属于文、理兼有;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属于技术范畴,文、理兼有。学校可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本校实际情况,灵活处理地理必修课和选修I 、选修 II(校本课程)的开设。如上所述,为保障地理必修 3“区域应用地理”模块的教学顺利开展,学校可积极尝试在开设地理必修模块 3 之前或同时,开设地理选修 II “区域地理”校本课程。在高中地理必修与选

5、修(I、 II )课程开设和指导学生选课中,必须要注意以下问题: 原则上应先开设共同必修模块,后开设选修模块; 选修模块的开设必须了解学生的专业志向, 可分为自然地理方向、 人文地理方向和地理技术方向; 有志于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中涉及专业的学生,必须至少选修二个以上的地理选修 I 模块,满 4 学分以上; 无论选取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方向的学生, 应适当兼修文理和技术方向的地理选修模块; 地理选修 II 课程的开设,除根据本地教学资源,反映学校特色外,还应考虑学生相应的必修地理基础知识。三、深入开展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研究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材编写、教学、评

6、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枢纽。因此,各区、县(市)教研部门、学校和广大教师必须加大对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学习与研究的力度, 尽可能缩小理想课程 (课程标准)与文本课程(教材)、文本课程(教材)与实施课程(教学)之间的落差。广大地理教师应在以下方面,加强对课程标准的研究: 开展课程标准与原教学大纲的比较研究工作, 深入认识课程标准与大纲所引发的教学行为的变化; 开展课程目标陈述方式的研究, 分析课程内容标准中行为目标的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 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 特别是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解读, 研究每条课程 “

7、标准”所隐含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求,形成具体的“内容标准” 。 比较同一条“标准”下,四种版本教材所呈现出来的知识的相同与差异之处,从相同之处寻求其“标准”的最基本要求,从差异之处把握其最高、最低的限度。下面,我们以“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这条课程标准为例,对这条标准进行解读示范。首先,对这条标准进行分解,确认其“行为动词” 、“行为条件”是什么。从这条标准可看出:“运用示意图”属于行为条件, “说明”中的“说明”属于行为动词, “地壳物质循环过程”属于认知的内容。第二,依据国家课程标准中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的相应关系,确定其学习水平。国家课程标准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对应中(见下表

8、) ,“理解水平”包括有“解释、说明、阐明、”,我们可以确定,本条标准认知要求属于理解水平层次。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课程标准行为动词与水平要求行为动词认知水平说出、举例、描述、辨认、列举、复述、背诵、回忆、选出、识别、了解水平再认、了解、确定等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判断、区别、理解水平知识提供、把转换、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运用、应用、使用、编辑、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检验、应用水平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模拟、再现、重复、模仿、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模仿水平完成、计算、查阅、表现、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独立操作技能水平尝

9、试、试验等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迁移水平摘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和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第三,依据“行为条件”分析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方法”或者说基本能力的要求。从本条标准中“运用示意图”可知,要求学生具有读图分析能力,通过阅读并分析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解释岩石是怎样形成,它们是如何相互转化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中,要通过“读图分析”题型,判别学生是否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以及通过阅读示意图能否提取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进而归纳和解释地壳物质循环的基本过程。第四,通过不同版本

10、教材内容的对比,了解本条标准对认知内容的基本要求。四个不同版本教材在落实本条标准的学习内容上,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人教版和中图版,把“地壳物质循环”部分安排在内、外力作用的知识之后,以内、外力作用为基础,讲述地壳物质循环;另一种是湘教版和山东版,把该部分内容安排在内、外力作用之前讲述,从物质循环的角度出发介绍“地壳的物质循环” 。因此,两种内容的安排顺序不同,以至“地壳物质循环”学习内容的基本知识铺垫、呈现方式不大相同。一种认为,内、外力作用是地壳物质循环的基础,另一种认为,矿物、岩石是地壳物质循环的基础。因而,前者并不过多讲述岩石的基本组成矿物,而后者则增加了大量矿物的基础知识。

11、四个不同版本教材在内容上的相同点是,都讲述岩石的基本分类、三类岩石的形成、岩石间的相互转化及循环过程。从相同的共性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本条标准的学习内容大体包括以下基本知识结构:岩石的分类地壳三大类岩石的形成沉积岩内部物质地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变质岩岩浆岩循环地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意义岩浆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本条标准关注的是“岩石”这一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重点是“地壳内部物质循环” 。因此对于矿物、三大类岩石的具体特征等内容可以不在教学中进行讲述。 在教学过程中, 从“行为条件”、“行为动词”的要求,可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1)知识铺垫岩石的分类、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内、外力作用及其表现形式

12、。(2)阅读并分析教材中的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图中所示箭头,说明各类岩石之间、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并分析其涉及的主要内、外力作用;(3)把复杂的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简化为简单的框图, 让学生标注岩浆和各类岩石,并绘画其相互间的箭头,解释岩石循环的基本过程。四、研究教材,做好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教材内容必须符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的基本要求。在“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 的理念引导下,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课程的基础性、 选择性与时代性, 并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的一个有机整体,因而使教材的内容选择、教材的知识体系、教

13、材的呈现方法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引起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结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重大改变。1、深入研究高中地理新教材(1 )分析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编写要全面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教材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出教材是怎样达成课程标准的,在教学内容上做了哪些适当的扩展,作了哪些基本知识的铺垫。( 2)对比和分析同一条课程标准不同版本的教材内容差异我们所选用的人教版教材是重要的教材资源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教材资源。不同版本的教材大大丰富了我们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另外,不同版本的教材为我们深刻地理解和研究课程标准,

14、提供了不同的案例。通过对同一课程标准,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对比,我们可以从它们都有的共性内容中,发解课程标准的基本底线;从不同版本教材内容的差异对比中,我们可以了解理解标准的最高与最低要求。(3 )对比同一标准不同版本教材内容和呈现方式差异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 普通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首次将“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作为课程目标的“过程与方法”是指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因此,教材编写都注意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不同版本的高中地理新教材其教学内容的表述方式、呈现方式都与以往的旧教材有了较大的变化。比较和对比不同版本的教材,可以加深我们对某一条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方法”基本要求理

15、解。( 4)重点分析人教版教材内容的知识结构、表述形式和呈现方法广大教师要分析教材内容,提取内容清晰的逻辑结构,提炼教材内容所呈现的核心概念以及地理基本过程的结构化知识。只有这样,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有条理、有层次、便于迁移的知识,才有利于学生自己积极建构知识和能力,达到“运用示意图” 、“举例”或举典型案例说明地理问题的能力要求。要分析教材内容的表述形式和呈现方法,提取其内容的基本方法与过程,为设计教学内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容的探究与分析打下基础。当前,由于有些教师未能深入认识新教材课文中增加的“思考或读图思考”、“活动”、“阅读”、“案例”、“问题研究”等栏目编写与设计的意图,未能有效提取教学内

16、容的探究与分析过程,以至新教材“旧教法”现象相当普遍。2、高中地理新课程的教学设计在新教材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改变教学的资源观和以往基于教学大纲的备课模式,做好基于课程标准、反映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设计。其实施要点包括: 解读课程标准的目标陈述结构,分析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分析教材,提取教材所隐含的知识结构、认知内容的基本方法与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和对象特点,确立教学或学习目标的重点和难点; 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 确立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根据内容特点设计学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方法; 设计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及时总结与反思教学过程。五、积极开展多种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改革的探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17、(实验) 要求“创设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我们必须在新课程理念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的实验和研究。1提倡多种教学方式的有效运用地理学习的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方式也应该是多元化的。课堂教学的本质属性仍是间接经验的传授过程。因此,我们应把传统教学中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方式与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与探究方式有效地结合起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教学内容的知识属性和学生的特点,

18、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有意义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的实验和研究。例如,可在讲授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展开合作、探究学习;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中“问题研究”的内容或结合学生身边实际情况,开展地理探究式学习。在地理必修 1“自然地理”模块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知识的属性有侧重开展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的学习活动;在必修2“人文地理”模块教学中,侧重结合乡土情况开展合作探究的社会调查活动;在必修 3“区域应用地理”模块教学中,侧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区域地图、区域资料等资料搜集与分析的实践活动。2 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

19、准(实验) 有许多“标准”都要求“运用资料、示意图” ,“举例”或以典型案例说明。这样,就要求我们在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中,要注意采用案例等形式进行评价,同时也要求我们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无论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还是区域地理教学都应大量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案例教学无疑逐渐成为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最为常见的基本形式之一。当前,案例教学大体分为四种基本模式,一是例导型,先“案”后“理”;二是例证型,先“理”后“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三是例说型,“案”、“理” 同步;四是复合型,“案” 与“理”有规律组合。 案例教学强调 “教”与“学”的双向过程。以“案例”为中心,通过师生间对案例进行剖析、研究、归纳、总结

20、,有利于师生的互动,有利于渗透不同形式的教与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参与案例的分析过程中不仅学习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而且逐步学会分析地理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方法。因此,案例教学不仅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评价的要求,同时,也是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有机结合的纽带,对当前深化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作用。3积极开展反思性教学,推进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的深入高中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理念,还要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要求教师学会挖掘开发课程资源、重新构建教学模式、优化组合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教学评价的多元化。这些新的问题都给教

21、师专业化水平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观念和习惯不是瞬间就能改变的。 因此,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必须要加强课堂教学的观摩与研讨,推动课堂教学的发展性评价。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对自身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不断批判和分析的意识,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经验分享,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多角度积极思考和探究,推动对自己教学过程的认知过程的深化认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带来自身教学行为的改进、教学观念的更新。因此,各学校应大力结合广州市教学设计与实施第三阶段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开展,大力推进教师的反思性教学进程,通过教师自身内部的认知过程和教学行为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理念的

22、提升。六、开展学分认定评价研究,建构地理学科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1围绕学分认定,开展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改革与实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规定:“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 2 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这就为学校建立具有学校特色的学生地理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提出了要求,为学生学业评价的多元化提供了基础。学校如何建立学生学分评定制度,学分评定内容由什么构成,采取何种评定方法,如何确定评定标准,评定结果如何整合等等,成为当

23、前我市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关注的问题。( 1)评定内容学分是学生成功完成某科目某模块后,对学生学习的一种量化反映。学分认定既要评定学生对模块内容的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也要评定学生在模块学习中的地理认知能力、认知方法和过程,更要评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风格、个性以及所付出的努力等情感意志过程。 可见,学分认定是模块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评定,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2)评定方法学生学习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纸笔测验、表现评定、观察、谈话、评定量表、成长记录袋评定等等。不同的评价方法有其优势,也有其不足。不同的

24、学习内容应采用不同的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评价方法。在评定学生地理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一般的地理问题解决能力中,较宜采用纸笔考试与测验方法。 在评定学生完成实践任务中反映出的地理知识应用能力、 问题解决能力,宜采用表现评定方法,包括实验操作、课题研究、角色扮演、作品展示、画地理概念图和口头思维报告等方法在评定学生非认知过程因素发展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较宜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自我评定和评定量表法等方法。( 3)评价标准学分认定由学校进行,其评价的标准也从过去简单划一逐步体现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差异。但在对必修课的评价中,要强调其共同的基础、统一的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明确指出:“课

25、程标准是某一学段的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因此,各地区、各学校要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解读课程目标陈述方式“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的基本结构,确定行为条件,把握行为动词的基本要求,准确理解表现程度的学习水平。在学分认定的模块考试中,要严格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所考查内容的知识双向细目表和水平要求。表现评定不仅能评定学生知道什么,而且能评定学生会做什么,它更适合检测学生的高层次思维水平和解决复杂的、结构性不强的问题的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和难点。运用表现评定的关键环节和难点在于:第一,表现评定的关键是设计现实中存在的真实地理问题,让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

26、中能够感受到要解决这个地理问题的真实需要。第二,表现评定的运用难点在于评定的标准和依据的制定。由于表现任务的复杂性,表现评定的标准不同于纸笔测验的标准答案,这个标准是一组对某个表现任务的若干关键因素所具有的特征的描述。即要根据评价项目进程,对学生完成任务步骤和过程进行分解,然后依据学生每个过程的表现特征进行评定,并可采用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 4)评定结果的整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要求:“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

27、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根据以上精神,我市高中地理学科的学生模块学分认定中,评定结果是以量化的分数,还是以质性的评语形式体现呢?不同的内容项目,它们在整个学分或者学业成绩中占多少比例呢?我们建议,学生的地理模块学分认定成绩,大体可由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部分构成。终结性评价主要是指模块的学业考试成绩,它包括纸笔考试和非纸笔考试两大部分,其中纸笔考试约占 6080%,非纸笔考试约占 2040%。非纸笔考试主要是指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课题(项目)研究、地理模型制作、地理调查、角色扮演、地理作品展示、画地理概念图、口头思维报告等。学校在非纸笔考试中,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

28、特点,选择上述中的一至二个项目进行考试。其中,根据知识内容的属性,在地理必修 1“自然地理”模块中,侧重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的学习活动成绩;在必修2“人文地理”模块中,侧重结合乡土情况的社会调查合作探究活动成绩;在必修 3“区域应用地理”模块,侧重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区域地图、区域资料等资料搜集与分析的实践活动成绩。过程性评价主要是学生在模块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况综合评定,包括出勤情况、单元测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验、作业与任务。其中“任务”是指学生在解决现实中存在的真实地理问题或模拟地理现象中的学习评定,它包括有课题(项目)研究、地理观测、地理实验、地理模型制作、地理调查、地理作品创作等等。在地理模块学

29、分认定中, 不仅要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还应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2建立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 指出:“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主要是收集、记录学生自己、教师或同伴做出评价的有关材料,学生的作品、反思,还有其它相关的证据与材料等,以此来评价学生学习和进步的状况。记录袋可以反映学生一段时间内的成长发展轨迹,是评价学生进步过程、努力程度、反省能力及其最终发展水平的较理想方式。记录的内容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取,可以是一次小测验、一次作业、一篇小短文、

30、自我评价、同学评价、教师印象等。在“自然地理”模块教学中,要有侧重地收集学生进行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的活动成果及资料;在“人文地理”模块教学中,要有侧重地收集学生开展结合乡土情况的社会调查、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成果及资料;在“区域应用地理”模块教学中,要有侧重地收集学生进行区域地图、区域资料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料搜集与分析的实践活动资料,逐步建立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电子化、网络化,以减轻师生的工作累赘和负担。七、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随着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的进程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高中地理新课程资源的适切和丰富程度对新课程的实施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高中新课程要求广大教师,改变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这种狭隘的资源观,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开发和运用的意识与能力,提倡教师成为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者与利用者,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与合作者。( 1)建立“一纲多本”的教材资源库“一纳多本” 的教材资源库的建立, 不仅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视野, 而且也将大大推进 “用教材教”的新理念和新教学行为。“一纲多本”教材资源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