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复习资料-1_第1页
沉积岩复习资料-1_第2页
沉积岩复习资料-1_第3页
沉积岩复习资料-1_第4页
沉积岩复习资料-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沉积岩复习资料1、沉积岩:在地壳表层的条件下,由母岩的风化产物、火山物质、有机物质、宇宙物质等沉积岩的原始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岩石。2、地壳表层:指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生物圈的全部以及岩石圈的上层。3、风化作用:指地壳最表层的岩石在温度变化、大气、水、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变化的作用。(物理、化学、生物风化作用)物理风化作用:岩石主要发生机械破碎,而化学成分不改变的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在氧、水和溶于水中的各种酸的作用下,母岩遭受氧化、水解和溶滤等化学变化,使其分解而产生新矿物的过程。4、母岩:指早于该沉积岩而存在的岩浆岩、变质岩和较老的

2、沉积岩。母岩风化阶段:破碎阶段、饱和硅铝阶段、酸性硅铝阶段、铝铁土阶段母岩风化产物:碎屑残留物质、新生成的矿物、溶解物质5、风化壳: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6、层流:是一种缓慢流动的流体,流体的质点作有条不紊的平行的线状运动,彼此不相掺混。7、紊流:是一种充满了漩涡的急湍流动的流体,流体质点的运动轨迹极不规则,其流速大小和流动方向随时间而变化,彼此相互掺混。8、急流:弗劳德数Fr>1时,流水的性质为急流或超临界的流动,表示水浅流急的情况。9、缓流:弗劳德数Fr<1时,流水的性质为缓流或临界以下的流动,表示水深流缓的情况。10、沉积

3、分异作用:母岩风化产物以及其他来源的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会按照颗粒大小、形状、相对密度、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在地表依次沉积下来,这种现象称作地表沉积分异作用。(机械、化学)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碎屑物质在流水的搬运及沉积作用的过程中,除了在成分、粒度、圆度、球度等方面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外,它们还将在很多方面发生分异作用。化学沉积分异作用:原来共存于溶液中的各种成分,在其搬运和沉积作用的过程中就逐渐地发生分异现象而逐渐地分离开来,这就是溶解物质在其搬运和沉积作用过程中的分异作用,也称化学(沉积)分异作用。两种沉积分异作用的意义:两种沉积分异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各种类型的机械沉积岩及化学沉积岩以及相

4、应的各种沉积矿产。11、同生作用:指沉积物刚刚形成以后而且尚于上覆水体相接触时的变化。12、准同生作用:指潮上带的疏松碳酸钙沉积物被高镁粒间水白云化的作用。13、成岩作用: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所发生的一系列变化。14、后生作用:沉积岩形成以后,遭受风化作用或变质作用以前的变化。15、沉积构造:指沉积物沉积时,或沉积之后,由于物理作用、化学作用以及生物作用形成的各种构造。16、波痕:风、水流或波浪等介质的运动,在沉积物表面所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的层面构造。(流水、浪成、风成)波痕要素:波长、波高、波痕指数(波长与波高的比值,表示波痕相对高度和起伏情况)、波痕不对称指数(缓坡水平长度与陡坡水平长度的比

5、值)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沉积岩基本类型碎屑岩主要由母岩风化产物组成的沉积岩碳酸盐岩硫酸盐岩卤化物岩硅岩其他化学岩沉积岩化学岩主要由火山碎屑物质组成的沉积岩火山碎屑岩可燃生物岩非可燃生物岩主要由生物遗体组成的沉积岩17、槽痕:是水流在泥质沉积物表面冲刷而形成的不连续的长行小凹槽。18、槽模:是一些规则而不连续的舌状突起。19、层理: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及层的厚度、形状等沿垂向的变化而显现出来。20、纹层:也称细层,是组成层理的最基本的最小的单位。纹层之间没有任何肉眼可见的层。 成因:在一定条件下同时沉积的结果。21、层系:由许多在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上近似的同类型纹层组合而成。它们是在同

6、一环境的相同水动力条件下,由不同时间形成的细层组成的。22、羽状交错层理:纹层平直或微向上弯曲,相邻斜层系的纹层倾向相反,延伸至层系界面,彼此呈锐角相交,呈羽毛状或人形状。23、递变层理:具有粒度递变的一种特殊层理,又称粒序层理。层理中没有任何纹层显示,只有构成颗粒的粗细在垂向上的连续变化。24、重荷模:又称为负荷构造,是指覆盖在泥岩上的砂岩底面上的圆丘状或不规则的瘤状突起。与槽模的区别在于形状不规则,缺乏对称性和方向性,它不是铸造的,而是砂质向下移动和软泥补偿性的向上移动使两种沉积物在垂向上再调整所产生的。25、碟状构造:迅速堆积的松散沉积物内由于孔隙水的泄出而形成的同生变形构造。26、晶体

7、印痕:在合适的条件下,盐类物质如石盐、石膏等的晶体可以在松软的沉积物表面上结晶生长。如果这些晶体后来因溶解而消失,就留下了具有晶体形态的特征印痕,即晶体印痕。这种印痕经沉积物充填后,就形成假晶。27、鸟眼构造:指细粒沉积岩中成群出现的、一般为几毫米大小的鸟眼状孔隙被亮晶方解石或石膏等胶结物充填而形成的一种沉积构造。28、示顶底构造:指在碳酸盐岩中的生物体腔或洞穴内由下部泥晶碳酸盐沉积物和上部胶结物晶体所组成的、能够指示岩层顶底方向的一种沉积构造。29、结核:是岩石中自生矿物的集合体。30、陆源碎屑岩:指由母岩机械破碎的产物碎屑物质经过机械搬运和沉积,并进一步压实和胶结而形成的一类沉积岩。 碎屑

8、岩结构组分包含碎屑颗粒、填隙物(杂基、胶结物)、孔隙31、杂基是碎屑岩中细小的机械成因组分,其粒级以泥为主,可包括一些细粉砂 原杂基代表原始沉积状态的杂基,泥质结构。 正杂基原杂基经成岩作用明显重结晶的产物,粘土矿物显微鳞片结构。32、胶结物:是碎屑岩中以化学沉淀方式形成于粒间孔隙中的自生矿物。成熟度指碎屑物质在风化、搬运过程中, 被改造趋向于最终产物的程度。33、成分成熟度:指以碎屑岩中最稳定组分的相对含量来标志其成分的成熟程度 (指碎屑物质成分上被改造趋向于最终产物的程度)34、结构成熟度:指碎屑岩沉积物在风化、搬运和沉积作用的改造下接近终极结构特征的程度。 (碎屑颗粒的结构特征包括粒度、

9、球度、形状、圆度及颗粒的表面结构特征)35、粒度:指碎屑颗粒的绝对大小,一般用颗粒的直径来计量。36、圆度:指碎屑颗粒的原始棱角被磨圆的程度。37、球度:是一个用来度量颗粒近于球体程度的定量参数。38、形状:由颗粒中A、B、C三个轴的相对大小决定的。 圆球体:B/A>2/3,C/B>2/3 椭球体:B/A<2/3,C/B>2/3 扁球体:B/A>2/3,C/B<2/3 长扁球体:B/A<2/3,C/B<2/3三级命名法: 50%的粒级定为岩石的主名,即基本名; 介于5025%之间的粒级以形容词“××质”的形式写在基本名之前;

10、2510%的粒级作次要形容词,以“含××”的形式写在最前面; 含量小于10%的粒级一般不反映在岩石的名称中。 39、胶结类型:在碎屑岩中胶结物或填隙物的分布状况及其与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40、支撑结构:包括 杂基支撑结构:杂基含量高,颗粒在杂基中呈漂浮状。颗粒支撑结构:颗粒之间可有不同的接触性质,包括点接触、线接触、凹凸接触和缝合接触。41、底砾岩:分布于侵蚀面上,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往往位于海侵沉积层序的最底部。分选性好,磨圆度高42、层间砾岩:整合地夹于其他岩层间,与下伏地层连续接触。砾石成分复杂,分选性和磨圆度差,基质成分复杂43、砂岩:砂级碎屑(20.1

11、mm)含量大于50%的碎屑岩。44、粉砂岩:主要由0.10.01mm粒级(>50%)的碎屑颗粒组成的细粒碎屑岩。45、粘土岩:矿物学概念是指以粘土矿物为主(含量>50%)的沉积岩 结构概念是粒度在0.005mm或0.0039mm以下组分含量大于50%的沉积岩46、压实作用:指沉积物沉积后在其上覆水层或沉积层的重荷下,或在构造作用下,发生水分排出、孔隙度降低、体积缩小的作用 47、压溶作用:是一种物理化学成岩作用 48、胶结作用:指从孔隙溶液中沉淀出矿物质(胶结物),将松散的沉积物固结起来的作用 49、交代作用:指一种矿物代替另一种矿物的现象50、火山碎屑岩:是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火山

12、碎屑物质堆积后经多种方式固结而形成的岩石,是介于火山岩与正常沉积岩之间的一种过渡岩石类型,兼有两者的特点。 火山碎屑物质按其组成及结晶状况分为岩屑、晶屑、玻屑60、岩屑:刚性岩屑,多为已固结的熔岩或火山基底及通道的围岩,当火山爆发时炸碎而成; 塑性岩屑,由尚未固结或未完全固结的熔浆团块,在喷出后经塑变而成,具有玻璃质结构 61、晶屑:是矿物晶体的碎屑,多为早期析出的斑晶随熔浆炸碎而成,大小一般不超过23mm,外形不规则,常呈棱角状 62、玻屑:是气泡化的岩浆气孔壁爆碎的产物,粒度一般在0.10.01mm之间 碳酸盐岩:指主要由沉积的碳酸盐矿物所组成的沉积岩 63、石灰岩:方解石含量大于50的碳

13、酸盐 64、白云岩:主要由白云石矿物所组成的沉积碳酸岩(白云石50)碳酸盐岩的结构组分:颗粒、泥、胶结物、生物格架、晶粒65、内碎屑:指沉积盆地中已沉积的弱固结或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 66、鲕粒:具有核心和同心层结构的球状颗粒,粒径大小20.25mm 67、球粒:由微晶碳酸盐矿物所组成的不具有内部构造的、表面光滑的球形或卵形颗粒 68、晶粒:是晶粒碳酸盐岩(也称结晶碳酸盐岩)的主要结构组分 69、生物格架:一般是指原地生长的群体生物(如珊瑚、海绵等)以其坚硬的钙质骨骼所形成的骨骼格架 70、泥晶基质: 71、亮晶胶结物:充填于碳酸盐岩原始粒间起胶结作用的化学沉淀物质,此晶体清澈明亮,晶粒一般较大

14、 72、鲕粒灰岩:一种以鲕粒为主要组分的石灰岩(含量50)73、亮晶异化石灰岩:主要由异化颗粒组成,其粒间孔隙主要为亮晶方解石充填,或者空着,很少含有微晶方解石泥(水动力条件很强的环境中形成) 74、微晶异化石灰岩:主要由异化颗粒和微晶方解石泥组成,不含或很少含亮晶方解石胶结物(减弱) 75、生物礁灰岩:又称骨架灰岩,由造礁生物骨架及造礁生物粘结的灰泥沉积物等组成的石灰岩 76、毛细管浓缩作用:(准同生白云化作用)在现代热带地区的潮上带,在其表层的碳酸盐沉积物中,现在正在进行着准同生的白云化交代作用 77、白云化作用:一定条件下,方解石被白云石交代的作用 78、硅岩:自生硅质矿物含量超过50的

15、沉积岩 79、蒸发岩:由于蒸发作用使水溶液高度浓缩而沉淀形成的,易溶盐类矿物占50以上的沉积岩 问答题1、碎屑物质在流水中侵蚀、搬运、沉积和流速的关系书172、沃克图解的解释及意义书183、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过程中的变化书194、浪成波痕、流水波痕、风成波痕的比较书31 成因 特点流水波痕 由定向流动的水流形成,见于河 波峰、波谷均较圆滑,呈不对流和存在有底流的海湖近岸地带。 称状,陡坡倾向指示水流方向。浪成波痕 由波浪作用于沉积物表面所形成, 波峰尖锐、波谷圆滑、形状对常见于海、湖浅水地带。 称风成波痕 由定向风形成,常见于沙漠、海 长具平直的、平行的波脊,形湖滨岸的沙丘沉积中。 状不对称,

16、不对称度比流水波痕更大,陡,坡倾向与风向一致5、水平层理和平行层理的比较书35共同点:纹层呈直线互状相平行,并且平行于层面。不同点: 水平层理主要产于细碎屑岩(泥质岩、粉砂岩)和泥晶灰岩中,是在比较弱的水动力条件下,由悬浮物沉积而成,出现在低能环境中。 平行层理主要产于砂岩或颗粒石灰岩中,是在较强的水动力条件下,由床沙物质迁移而成的,出现在急流或高能环境中。6、板状、楔状及槽状层理的比较书36板状交错层理:层系之间的界面为平面而且彼此平行。单层呈板状楔状交错层理:层系之间的界面为平面,但不互相平行,层系厚度变化明显呈楔形。槽状交错层理:层系底界为槽形冲刷面,纹层在顶部被切割7、脉状层理与透镜状

17、层理的比较书39 相同点:砂、泥沉积中的一种复合层理。是在水动力条件强弱交替的情况下,由泥沙交互沉积而成 不同点 成因 特点脉状层理 水动力较强,砂的供应、 泥质沉积物主要分布在砂质波痕的波谷 沉积和保存比泥更为 中,而在波脊上很薄或缺失以致使泥质有利的条件下形成的 沉积物呈脉状分布在砂质沉积物中透镜状层理 水动力较弱,泥的供应 砂质沉积物呈透镜体被包在泥质沉积物 沉积和保存比砂更为有 中,这些透镜体在空间上呈连续分布, 利的情况下形成的 内部一般具有发育良好的波痕前积纹层8、包卷构造和滑塌构造的比较书42 成因主要由沉积层内的液体在液化层内的横向流动产生了细层的扭曲,也可以由沉积的内孔隙水泄

18、出作用形成已沉积的沉积层在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和位移所产生的各种同生变形构造 特点常被限于一个层内连续分布,并显出小型开阔向斜和紧密背斜的复杂现象层连续,没有错断和角砾化现象局限于一定的层位中,与上下层位的岩层呈突变接触 包卷构造滑塌构造9、同生结核、成岩结核、后生结核的比较书47 特点结核于围岩的界线一般很明显,并且不切穿围岩的层理,且层理绕结核弯曲与结核的界线不甚明显,往往呈过渡关系,部分切穿围岩层理,结核上方的围岩层理发育弯曲大多产于裂隙中或层面附近,并且明显的切穿围岩层理,但层理没有弯曲现象 形成时间 沉积阶段 沉积物的成岩过程中沉积物已固结成岩后的后生阶段同生结核成岩结核后生结核10、

19、碎屑颗粒结构包括粒度、球度、形状、圆度和颗粒的表面结构特征11、胶结类型和颗粒支撑性质的关系书68胶结类型:在碎屑岩中,胶结物或填隙物的分布状况及其与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包括基底式胶结:填隙物含量较多,碎屑颗粒在其中互不接触呈漂浮状,填隙物主要为原杂基。代表高密度流快速堆积的特征。又可称杂基支撑结构,形成于沉积同生期。孔隙式胶结:最常见的颗粒支撑结构,碎屑颗粒构成支架状,颗粒之间多呈点状接触,胶结物含量少,只充填在碎屑颗粒之间的孔隙中。接触式胶结:亦为颗粒支撑结构,颗粒之间呈点接触或线接触,胶结物含量少,分布于碎屑颗粒相互接触的地方。镶嵌式胶结:在成岩期的压固作用下,特别是当压溶作用明显时,砂

20、质沉积物中的碎屑颗粒会更紧密地接触,颗粒之间由点接触发展为线接触、凹凸接触,甚至形成缝合线接触(亦称无胶结物式胶结)。12、滨岸砾岩与河成砾岩的特征书70 砂岩按粒度分为粗砂岩(20.5mm)、中砂岩(0.50.25mm)、细砂岩(0.250.1mm)13、石英砂岩的主要特征及成因书78 (75)特征:(1)石英碎屑>90%,含少量长石和燧石等岩屑,重矿物含量极少。(2)石英大都为单晶石英,磨圆好,分选好,缺少泥质。(3)几乎所有的石英都含有包裹体。(4)长石主要是微斜长石、正长石和钠长石。(5)岩屑可能只包含少量磨蚀好的燧石和石英岩等。(6)胶结物大多为硅质,次为钙质、铁质及海绿石等。

21、(7)化学成分:SiO2含量高,可达99%,甚至更高。(8)颜色:大多为灰白色,有些略带浅红、浅黄、浅绿等色调,主要取决于胶结物的颜色。(9)沉积构造:波痕、交错层理。成因:石英砂岩是高度成熟的砂岩,它是风化作用、分选作用和磨蚀作用持续较久和深化的终极产物。 它的产出需要稳定的大地构造条件和砂的多旋回沉积作用。14、长石砂岩的主要特征及成因书79 特征:(1)主要由石英和长石组成,Q<75%,F>25%,R<25%。 (2)石英颗粒一般不规则,磨圆度差,有较多的多晶石英。 (3)长石含量高,F>25%,以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为常见。 (4)含有大量云母碎屑,白云母和黑云母

22、都常见,含量高达10%以上。 (5)岩屑在长石砂岩中通常作为附属成分。 (6)重矿物一般比石英砂岩类含量高,可达1%,成分较复杂。 (7)含有少量粘土基质。 (8)胶结物常为钙质,有时为铁质,硅质较少。(9)化学成分与其花岗质母岩极其相似,富含Al2O3和K2O。 (10)粒度一般较粗,分选性和磨圆度变化很大。 (11)颜色,一般为肉红色(钾长石),也有呈灰色或白色的。 (12)沉积构造类型多样。 成因:长石砂岩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岩成分,其次是构造条件和气候条件。A、母岩(物质基础):要有富含长石的母岩,如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等。有利于母岩崩解条件:构造条件、气候条件。 B、构造条件,在

23、构造活动比较强烈的地区,形成高差较大的地形起伏,花岗质基底隆起,相邻地带发生沉陷,从而使母岩遭受到剧烈侵蚀、快速堆积。 C、气候条件:一般为极其干旱或寒冷的气候条件;温湿气候条件也有长石砂岩的堆积。15、岩屑砂岩的主要特征书81 (1)含有丰富的岩屑,岩屑R>25%,长石F<25%,石英Q<75% (2)岩屑成分复杂(3)长石含量一般较少,常见的为斜长石(主要为酸性斜长石)、正长石、条纹长石、微斜长石。 (4)云母含量一般很少 (5)重矿物稳定的不稳定的都有 (6)常见的胶结物为碳酸盐和氧化硅及粘土矿物 (7)分选性和磨圆度一般不好,结构成熟度偏低16、简述福克的石灰岩分类,

24、并评述其主要优缺点书119 分类 : 异化颗粒 层次一,三个端元 微晶方解石泥(微晶) 亮晶方解石胶结物 I、亮晶异化石灰岩层次二,三个主要岩类 、微晶异化石灰岩 、微晶石灰岩异常化学岩(、)层次三,根据异化颗粒的类型及其他特征 正常化学岩()层次四,把由生物格架所组成的礁石灰岩叫做生物岩优点:(1)把碎屑岩的结构观点系统地引进到碳酸盐岩中来首先提出异化颗粒和异常化学岩的观点,从而打破了石灰岩的陈旧一统的“化学岩”的概念。 (2)创建了一套全新的石灰岩结构分类和术语系统。缺点:(1)三端元中“亮晶”不是独立的组分,实际上是两端元组分。 (2)分类中未考虑重结晶作用的影响 (3)综合分类表中“清

25、规戒律”太多,制造了不必要的人为的麻烦。 (4)“正常化学岩”和“异常化学岩”为非描述性的成因术语,用它对岩石类型进行概括,并不恰当。17、简述邓哈姆的石灰岩结构分类,并评述其主要优缺点书121 分类(颗粒灰泥石灰岩): 颗粒(异化颗粒)两个端元 泥(灰泥或微晶方解石泥)岩石类型颗粒岩、泥质颗粒岩、颗粒泥质岩、泥岩 (高能环境低能环境)两种特殊类型粘结岩、结晶碳酸盐岩优点:(1)简明扼要,有高度的概括性。 (2)与福克的分类相比,增加了一类结晶碳酸盐岩。缺点:术语系统比较别扭和欠严谨,如“泥岩”易与粘土岩中的“泥岩”相混。18、简述竹叶状石灰岩的一般特征A、砾屑磨圆度好,分选性也好B、基质部分

26、主要为灰泥,很少有亮晶胶结物19、简述鲕粒灰岩的一般特征书123 鲕粒的含量大于50%,基质大部分为亮晶方解石胶结物,也有一部分基质为泥或其他较细成分。一般形成于温暖浅水、中等搅拌的环境,常产于水下浅滩及潮汐沙坝或潮汐三角洲地区。20、简述交代白云岩的特征 晶粒比较粗大,都在粉晶级别以上;晶形较好,多为自形和半自形;晶体不清洁或核心部位混沌;不清洁晶体常具环带结构;少量清洁晶体在孔隙和裂缝中;交代白云岩常具砂糖状或斑状结构。21、简述准同生的白云岩化作用书128 定义:在现代热带地区的潮上带,在其表层的碳酸盐沉积物中,现在正在进行着准同生的白云化交代作用原理:在现代热带地区的潮上带,刚沉积不久

27、的表层沉积物,主要是文石。这些沉积物还是疏松的,其粒间充满着海水。由于该地区气候干热,蒸发作用强烈,这些粒间水就不断地向空气中散发。与此同时,海水又通过毛细管作用,源源不断地补充到这些疏松的沉积物的颗粒之间。久而久之,这些粒间水的含盐度就变大了,首先沉淀出是石膏,使粒间水或表层积水的Mg/Ca比率大大提高。这种高镁的粒间盐水或表层水经常与文石颗粒相接触,结果文石被交代,被白云化,使文石转化为白云石。22、简述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书128 在潮上地带形成的高镁粒间盐水,当其对表层沉积的的白云化基本完了时,产生这种高镁盐水的地质条件还仍然持续存在,那么多余的高镁盐水必然会向下回流,在其穿过下伏的碳酸钙沉积物或石灰岩时,必然会使它们发生白云石化;从而形成白云岩或部分白云化的石灰岩。23、简述混合白云化作用书129 在大气水(淡水)和海水混合溶液的作用下,形成白云石。它不需要潮上带、也不需要蒸发作用以及高镁粒间盐水,就可圆满解释陆表海陆棚白云岩成因问题,这种白云化作用主要因素是混合溶液对方解石和白云石饱和度的控制。24、简述淡水白云石生成机理书130 在变盐度的环境中,在淡水和海水的混合带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