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手法腕踝针及镇痛机理研究精品课件ppt讲课稿_第1页
最新手法腕踝针及镇痛机理研究精品课件ppt讲课稿_第2页
最新手法腕踝针及镇痛机理研究精品课件ppt讲课稿_第3页
最新手法腕踝针及镇痛机理研究精品课件ppt讲课稿_第4页
最新手法腕踝针及镇痛机理研究精品课件ppt讲课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手法腕踝针及镇痛机理研究张卫华教授简介张卫华教授简介 1958年7月生,陕西中医学院针灸推拿系主任,教授 ,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常务理事、针灸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陕西省针灸学会副秘书长、陕西省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咸阳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咸阳市跨世纪学术技术头人。高级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评委。 近30多年来,一直从事针灸推拿的科研、临床和教学工作。治学严谨,勤于思考,博采众长,善于总结,临床疗效颇佳。一、一、腕踝针疗法的含义含义 腕踝针疗法用毫针刺入手腕部或足踝部相应部位的皮下治疗疾病的方法。 本疗法系张欣曙教授发明 1、见效快见效快 下针即效,特别是疼痛性疾病

2、的疗效。 2、治疗范围广治疗范围广 涉及临床各科如:内、外、妇、 儿、急诊、肿瘤、皮肤、五官科等 3、疗效好疗效好只要按法操作,疗效均较满意,尤其 是痛症。 4、无痛苦无痛苦本法针刺时不要求出现针刺感应,以 无针感觉为最好。 5、易操作易操作针刺时无需脱衣,无特殊季节、时候、 地点要求,均可随时随地操作治疗。 6、取穴少取穴少应用腕踝针疗法治疗时取穴均很少, 一般最多不超过3个刺激点。 二、腕踝针疗法的特点二、腕踝针疗法的特点三、发展简史1、腕踝针疗法的萌芽形成阶段(19661975年)l(1)电抽搐疗法的启示:1964年张心曙教授曾应用电抽搐疗法一次治愈了一例头部外伤后遗症致聋哑达15年之久

3、的病人,1965年在其他医务工作者的帮助下,用同样的方法连续治愈了数例神经性瘫痪的病人,并使原有的关节疼痛及皮肤麻木感觉也随之消失,这便引起了他们的重视。 l(2)耳针刺激部位的提示:电刺激耳廓,但在耳廓上却难以放置电极,此时便想到了手腕和足踝。 l(3)生物进化和胚胎发育与三阴经、三阳经分布相关联,使腕踝针疗法的体表分区得到了确定。 l(4)用体针代替电刺激,改直刺为平刺,为后来的刺法奠定了基础。 l1975年正式成为“腕踝针”向社会公布。 2、全面发展阶段(1976 )1978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腕踝针一书 ,为中国针灸史上第一部腕踝疗法的专著。当时,腕踝针疗法在临床上开始使用,发展

4、趋势表现为:(1)临床应用的范围不断扩大 ;(2)针刺方法的多样化; (3)临床治疗的经验不断丰富;(4)作用机理趋于明确化;实验研究已开始起步 ;(5)理论假说不断出现。 随着世界针灸学的发展,及人们对“无痛针灸”需求的不断提高,它将取得更多的新成果。 四、人体体表分区与区域内脏腑四、人体体表分区与区域内脏腑(一)人体体表分区(一)人体体表分区 1、两侧与两段:左右分两侧;上下分两段 2、六区(即纵行六区) (1)左右两侧:以人体前后正中线为基准,将以人体前后正中线为基准,将人体分为左半侧和右半侧。人体分为左半侧和右半侧。(2)上下两段:以横膈线以横膈线(以胸剑结合部为准的环身(以胸剑结合部

5、为准的环身一周的水平线)一周的水平线)为界,将人体上下分为上段和下段。为界,将人体上下分为上段和下段。横膈以上的区域分别为上1区、上2区、上3区、上4区、上5区、上6区。前面后面2 2、六区(即总的纵行六区)、六区(即总的纵行六区)包括:头颈躯干六区和四肢六区。(1 1)头颈躯干六区)头颈躯干六区前面后面(2)四肢六区 上肢六区前面后面(2 2)四肢六区四肢六区 下肢六区下肢六区前面后面(二)区域内脏腑 每个区域中包含的脏腑、组织、器官等 1.1.上上1 1区的脏器、组织区的脏器、组织 前额、眼、鼻、口、门齿、舌、咽喉、胸骨、气管、食管及所属肌肉、筋健、骨骼、血管、神经等。 2.2.上上2 2

6、区的脏器、组织区的脏器、组织 额角、眼、后齿、肺、乳房、心脏(左上2区)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3.3.上上3 3区的的脏器、组织区的的脏器、组织 面颊、侧胸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二)区域内脏腑 每个区域中包含的脏腑、组织、器官等 4.4.上上4 4区的的脏器、组织区的的脏器、组织 颞、耳、侧胸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5.5.上上5 5区的的脏器、组织区的的脏器、组织 后侧头部、后背部、心脏、肺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 6.6.上上6 6区的的脏器、组织区的的脏器、组织 后头部、脊柱颈胸段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l7

7、 7、下、下1 1区的脏器、组织区的脏器、组织 有胃、膀胱、子宫、前阴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l8 8、下、下2 2区的脏器、组织区的脏器、组织 胃、脾、肝、大小肠及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l9 9、下、下3 3区的脏器、组织区的脏器、组织 肝、胆、脾、胁部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l1010、下、下4 4区的脏器、组织区的脏器、组织 胁部、肝、脾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l1111、下、下5 5区的脏器、组织区的脏器、组织 腰部、肾、输尿管、臀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l1212、下、下6 6区的脏器、组织区的脏器、组织 脊柱腰骶段、肛

8、门所属肌肉、筋腱、骨骼、血管、神经等。五、进针点五、进针点 (一)一区一个进针点腕踝针疗法共有十二对进针点: 上肢六对 下肢六对进针点特点进针点特点: (1 1)一个区内一个;)一个区内一个; (2 2)位于每区之中点;)位于每区之中点; (3 3)位置固定)位置固定。1 1、上肢六对:、上肢六对:在内关穴与外关穴水平位置上,在内关穴与外关穴水平位置上,环前臂做一水平线,并从上环前臂做一水平线,并从上1 1区上区上6 6区六等份,区六等份,每一等分的中点为针刺穴位,即上每一等分的中点为针刺穴位,即上1 1穴上穴上6 6穴。穴。又分左右两侧。又分左右两侧。2 2、下肢六对:、下肢六对:在三阴交穴

9、与悬钟穴水平位置上,在三阴交穴与悬钟穴水平位置上,环小腿做一水平线,并从环小腿做一水平线,并从1 1区下区下6 6区六等份,区六等份,每一等分之中点为进针点,即下每一等分之中点为进针点,即下1 1穴下穴下6 6穴。穴。分为左右两则。分为左右两则。六、主治病症六、主治病症主要包括两方面:同名区域内所属脏器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同名区域内所属脏器所引起的各种病症;主要病状反应在同名区域内的各种病症。主要病状反应在同名区域内的各种病症。各区所治病症:各区所治病症:穴位主治病症:相应穴位主治病症:相应区域内的脏器、组织等引起的疾病以及主要症状反应在该区域内的病症。 如:上上1 1穴主治病症:穴主治病症:上

10、1区域内的脏器、组织等引起的疾病,以及主要症状反应在上1区域内的病症; 上上6 6穴主治病症:穴主治病症:上6区域内的脏器、组织等引起的疾病,以及主要症状反应在上6区域内的病症。 下下2 2穴主治病症穴主治病症下2区域内的脏器、组织等引起的疾病,以及主要症状反应在下2区域内的病症。 余同 七、临床选穴原则七、临床选穴原则(一)(一)临床选穴的依据临床选穴的依据(1)主要症状的解剖部位(含所在体表区域)l例如:近视眼,症状是看物时“能近怯远”,眼睛可归属为上1区和上2区,临床选取双上1、2穴。(2)引起疾症原因的解剖部位(含所在体表区域)l例如:阑尾炎,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但有

11、的患者发病时的主要疼痛在右侧腰骶部,这时应取阑尾炎所在的区域的进针点,即在右下2穴。(二)临床选取穴位的原则(1 1)上病取上、下病取下)上病取上、下病取下:针对上、下两个段而言,所患疾病在上段,就取相应的腕部(上)穴位。如患者所患疾病在下段,就取相应的踝部(下)穴位。 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其主要症状表现在腰部,而腰部的体表区域属下段,故取在下部的踝部穴位为主。(2 2)左病取左、右病取右)左病取左、右病取右:针对左、右对称的六个体表区域而言,即所患疾病在左侧六区的任何一个区域,就取对应的腕部(上)穴位或踝部(下)穴位。右侧同理。 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主要症状为转移右下腹痛,而疼痛的部

12、位则属右下2区,治疗应取右下2穴。(3 3)区域不明、选双上)区域不明、选双上1 1穴穴:有些疾病难确定其体表区域, 如如失眠、高血压病、全身瘙痒症、多汗或无汗高热、更年期综合征、小儿多动症、乏力等。对于这些病因复杂的疾病,均取双上1穴治疗。(三)变通取穴原则(1 1)上下同取)上下同取:指症状,或病因位置在横膈线上下,如胃脘痛,应属于双下1、2区,即取双下1、2穴的同时,加取双上1、2穴。(2 2)左右同取)左右同取:指症状,或病因位置在躯干一区,或躯干六区而时: 如脐周疼痛,其主要症状脐,属下1区,治疗时左下1与右下1两个穴位同取。(3 3)前后对应)前后对应:脏腑功能失调或属脏腑损伤性疾

13、病: 如冠心病,其主要症状或原因在心脏,心脏在前属左2区,在后为左5区,故治疗时,应取左上2穴、左上5穴。(4 4)三五针排刺)三五针排刺:对疼痛或症状范围广泛的疾病,先寻找敏感点,再与其两边分别确定12个穴位。 如胸痛,如敏感点在左5区和右5区,则以左上5穴、右上5穴为主。再在穴位两边各加选12个穴位。八、针刺方法八、针刺方法 (一)基本针法基本针法l医者以一手固定患者的施术部位,另一 手持针(多用30号1.5寸毫针),先以1525的夹角使毫针针尖快速穿过皮肤至真皮皮下,然后平放针身,使针身呈水平位沿真皮下刺入约1.4寸长。l施以上述针法后,要求: 无针感,即不出现酸、麻、胀、重、抽、放射等

14、。(二) 注意事项(1 1)刺入深度:)刺入深度:针身仅在真皮,即横卧真皮下。在皮肤上看到似鱼浮水前游而不见鱼的形状。(2 2)针刺方向)针刺方向:“趋向病所”即疾病的部位在刺激区以上,针尖向心脏方向刺入;相反,针尖就逆心方向刺入。(3 3)调针:)调针: 何时应调针:何时应调针: 若针下无即效时若针下无即效时:有时会发现,选穴无误,但无或疗效不佳 出现针感时出现针感时 调针内容调针内容:A、调深度,B、调方向。 调针的目的:调针的目的: 无针觉、无疼痛(三)疗程l一般1日12次,留针30分钟。7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3天。l对一些急性病症还可每日针刺14次,留针1530分钟。顽固性的可

15、持续埋针。(四)其他针法其他针法埋针埋线电针皮肤针(1 1)埋针)埋针:方法:法腕踝针刺好后,用无菌胶布固定针柄。留 针时间随疾病而定,一般不超过24小时。本法适宜病症:疼痛性、慢性疾病及有器质性损伤的疾病。(2 2)埋线)埋线: 方法:选好穴位,常规消毒,将适宜的羊肠线,置入所选穴位中。一般是1530天埋1次,12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7天。 本法适宜病症:同埋针。 注意:取穴宜少;施术后在施术部位外敷敷料35天,预防术后感染。(3 3)电针)电针: 方法:照腕踝针针刺后,针柄上连接电针治疗仪电极。 每日1次,每次1530分钟,7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3天。 注意:电针在体内形成回路时

16、,应选择同侧治疗穴位为一组,避免跨越心脏或脊髓横断形成回路。(4 4)皮肤针)皮肤针: 方法:选穴消毒,然后行皮肤针叩刺,范围:宽1厘米、长23厘米。每日1次,每次10分钟左右。 叩刺的范围: 腕部:腕横纹上25寸的纵向区域。 踝部:内外踝高点上36寸的纵向。九、注意事项九、注意事项1、针感:一般无,如出现酸、麻、胀、重、抽、放射等,说明进针过深,需要调针。2、针刺方向:指向病所。3、症状复杂:要分析症状的主次,如症状中有疼痛存在时,首先应在疼痛所在的区进针。4、异常情况:如针刺过程中出现晕针、滞针、血肿等现象者,同毫针刺法处理方法。手法腕踝针临床创新点手法腕踝针临床创新点 (一)(一)创新进

17、针点创新进针点 l(1 1)上下肢段内进针,可获同效。)上下肢段内进针,可获同效。 即即宁舎其点,勿舎其区宁舎其点,勿舎其区l(2)同一部位多点多点(3-5)刺刺。l在进针点两侧约0.20.6cm处再各取1-2个进针点,即共针3个或5个点。 使针刺方向均指向病所,通过多个进针点的刺激,即刻效应显著提高。 该法对广泛疼痛性疾病,或主要症状范围较广泛的疾病疗效满意。l(3)上下部位段内多点刺。段内多点刺。l(4)区内横向刺。区内横向刺。(二)行针手法行针手法(1 1)上抬下压法(2 2)左右摆动法(左右各(左右各15-2015-20度)度)(3 3)左右旋转法(4 4)环 转 法手法腕踝针治疗机理

18、研手法腕踝针治疗机理研究究材料与主要试剂材料与主要试剂 动物动物 健康清洁级普通家兔34只,体重2.02.2kg,雌雄各半,由陕西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试剂盒(Adlitteram Diagnostic Labories,Inc批号:20080412); 实实 验验 方方 法法l动物分组动物分组 将34只家兔适应性喂养7天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体针组、腕踝针组、腕踝针手法组4组,其中模型对照组10只(2只造模后做病理学检查以证实造模的成功),其余各组每组8只。造模方法造模方法 参考邱桐 等方法并稍作改进:先剪去家兔左后肢外侧根部肌肉丰厚处兔毛, 用8%硫化钠脱毛剂在已剪毛处脱毛,脱毛面积为

19、一直径约2cm的圆斑。将家兔右侧卧位固定于兔盒中,取一长50 cm、直径5.2cm内壁光滑的硬塑料管,下口磨制光滑,垂直对准已脱毛的中心部位,然后将一重600g、直径3.5cm的铁锤置于塑料管上口,待稳定后让铁锤自由落下,打在已脱毛处,连续打击20次(打后可见受打击部位肿胀、皮肤青紫并有细小出血点)。处理方法处理方法l模型对照组不针刺;l体针组选取伤肢丘墟、阿是穴;l腕踝针组取左后肢4、5、6区进针,进针后不行针;l腕踝针手法组进针点同腕踝针组,且在进针后即刻、15min、出针前分别施以左右摆动、上抬下压、左右旋转的行针手法各6次。每日1次,共治疗2次。指标检测方法指标检测方法l(1 1)痛阈

20、)痛阈 采用改良后的热板法。将家兔置于兔盒中,待其安静并适应后,将其大腿外侧损伤处直接浸烫于预先加热至48的恒温水箱中,以家兔出现逃避、挣扎、突然转体等反应时所用的时间作为痛阈值,共测定3次,每次间隔1min,取其平均值作为痛阈指标。 l(2 2)血清)血清5-HT 5-HT 经心脏穿刺取血2ml,迅速置于4离心机中,以3000rpm/min离心10min,取血清置于-20低温冰箱中保存待测。5-HT采用ELISA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l(3 3)血浆)血浆-EP-EP 采血前试管中预先加入10EDTA30ul、抑肽酶40u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处理l采用SPSS15.0

2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实验中所有数据均以xs表示,组间及自身前后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实验结果实验结果l造模情况造模情况 l造模后肉眼可见家兔被打击处(大腿外侧)肿胀明显,皮肤青紫;造模24h时用细线在肿胀最明显处缠绕一周测量肿胀度,结果损伤处周径较造模前明显增粗;取受打击部位中心呈青紫色肌肉组织,置于10%甲醛溶液内固定1天,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可见部分肌纤维断裂、扭曲,其间有少量出血形成,并有嗜中性白细胞等炎细胞浸润。从以上三方面证明造模成功。表表1 1 各组家兔造模前后局部痛阈比较(单位:各组家兔造模前后局部痛

22、阈比较(单位:s s,x xs s )组别N(只)造模前造膜后模型对照组820.501.6914.631.41 体针组820.521.7514.381.51 腕踝针组820.131.7314.661.64 腕踝针手法组820.631.4114.751.49 注:与造膜前相比,p0.05, p0.01。下同。表表2 2 不同治疗时间各组间局部痛阈比较(单位:不同治疗时间各组间局部痛阈比较(单位:s s,x xs s )组别N(只)5min30min第2次治疗后模型对照组814.5014.501.201.2015.0015.001.201.2015.7515.751.281.28体针组814.71

23、14.711.451.4515.6315.630.740.7416.5016.501.201.20腕踝针组816.2816.281.47 1.47 16.7516.751.161.1619.3819.381.88 1.88 腕踝针手法组816.2516.251.49 1.49 18.1318.131.25 1.25 21.0021.001.31 1.31 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p0.05, p0.01;与体针组相比,p0.05, p0.01;与腕踝针组组相比,p0.05, p0.01。下同。图图1 1 不同治疗时间各组局部痛阈变化曲线图(单位:不同治疗时间各组局部痛阈变化曲线图(单位:s s)

24、 表表3 3 各组家兔造模前后血清各组家兔造模前后血清5-HT5-HT含量比较(单位:含量比较(单位:ng/mlng/ml,x xs,s,)组别N(只)造模前造膜后模型对照组8108.4931.95341.2236.17 体针组8100.4931.66346.7431.75 腕踝针组8113.8920.32332.2539.86 腕踝针手法组8105.4425.37338.1531.89 表表4 不同治疗时间各组间血清不同治疗时间各组间血清5-HT含量比较(单位:含量比较(单位:ng/ml,xs)组别N(只)5min30min第2次治疗后模型对照组8378.64378.6440.5640.56

25、413.79413.7942.8742.87342.34342.3439.4639.46体针组8376.55376.5532.9232.92229.14229.1420.1720.17188.45188.4530.3830.38腕踝针组8328.94328.9431.50 31.50 204.41204.4135.8935.89145.99145.9928.09 28.09 腕踝针手法组8305.75305.7538.49 38.49 194.39194.3931.07 31.07 114.03114.0322.88 22.88 图图2 2 不同治疗时间各组血清不同治疗时间各组血清5-HT5-

26、HT含量变化曲线图(单位:含量变化曲线图(单位:ng/mlng/ml) 表表5 各组家兔造模前后血浆各组家兔造模前后血浆-EP含量比较(单位:含量比较(单位:pg/ml,xs)组别N(只)造模前造膜后模型对照组84660.05182.945665.97151.47 体针组84675.54148.175670.88169.11 腕踝针组84669.95148.265681.18122.63 腕踝针手法组84678.79147.075649.82155.81 表表6 6 不同治疗时间各组间血浆不同治疗时间各组间血浆-EP-EP含量比较(单位:含量比较(单位:pg/mlpg/ml,x xs s)组别

27、N(只)5min30min第2次治疗后模型对照组85634.075634.07151.81151.815476.585476.58224.59224.595099.415099.41211.46211.46体针组85535.095535.09153.26153.265347.815347.81188.19188.194937.684937.68132.89132.89腕踝针组85346.045346.04165.92 165.92 4809.504809.50164.15164.154750.804750.80194.37 194.37 腕踝针手法组84887.474887.47239.22

28、239.22 4673.904673.90140.89 140.89 4529.914529.91196.56 196.56 图图3 3 不同治疗时间各组血浆不同治疗时间各组血浆-EP-EP含量变化曲线图(单位:含量变化曲线图(单位:mmol/lmmol/l) 2.4.2.4.讨论讨论l痛阈痛阈 在针刺镇痛作用的研究中,通常采用测定痛阈的变化来观察镇痛效应。痛阈是机体对疼痛的耐受阈值。针刺后痛阈升高越多,表明镇痛效果越好。本实验结果表明,手法腕踝针在治疗5min时即开始提高痛阈,治疗30min和第2次治疗后,其较腕踝针更具优势,其痛阈的迅速提高可能与神经调节有关。通过手法操作加强了刺激强度,促

29、使针刺信息持续、快速地向上传导,这种刺激信号干扰了伤痛引起的感觉信号,同时不排除其它神经递质的参与。5-HTl5-HT既是一种神经递质,又是一种血管活性物质,是反映疼痛程度的重要参数。外周5-HT是一种强烈的致痛、缩血管物质,主要参与血管性疼痛和损伤性疼痛。有实验表明5,损伤使血浆5-HT明显升高(P0.01),针刺治疗后明显下降。本实验表明,手法腕踝针在降低急性软组织损伤家兔血清5-HT含量方面优势明显。其减少的途径可能是针刺增加了血小板对5-HT的摄取,使其再释放减少,从而增加了血小板内5-HT含量而使血中游离的5-HT水平下降。-EPl属内源性阿片肽物质(EOP)之一,是由31个氨基酸组

30、成的多肽,主要来源于下丘脑弓状梭前黑皮毒素,经下丘脑垂体门脉系统进人血液;血浆中-EP源于垂体;胰腺、胃肠道系统也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创伤,各种应激情况都可刺激上述器官引起血中的含量增高6 。平时仅有少量释放入血,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水平升高,其作用是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反应,可减轻应激的损伤程度。在疼痛等应激状态下血浆中-EP增高,抑制伤害性感受器产生兴奋而发挥镇痛作用-EP 7。在给予大鼠头部重度打击后24、48及168 h的实验中,测得血浆-EP明显升高,提示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可使血浆-EP升高8。Levy等9认为创伤病人血中-EP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免疫抑制有直接关系。本实验研

31、究中,造模后家兔处于应激状态,其含量随之升高。而实使手法腕踝针后其含量的降低效应远大于腕踝针和体针,可能系在传统腕踝针上施加行针手法的这种良性刺激与痛觉敏感神经元的阿片受体相结合,抑制P物质在脊髓水平上的释放,抑制初级感觉神经元的痛觉传导,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内源性镇痛系统,从而产生镇痛作用。附: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机理探讨腕踝针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机理探讨(一)下(一)下4、5、6刺激区(点)与腰部经气相通刺激区(点)与腰部经气相通l急性腰扭伤所伤之处为腰部,与腕踝针下4、5、6区相对应。l腰部指后胸部的第12肋骨以下的腰椎及其两侧附属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所在的部位,分布的经脉主要是足太阳膀胱经,其体表皮肤为该经皮部。l下4、5、6刺激区(点)分布有足三阳经。其中,下6区为足太阳经皮部,而腰部为该经经脉所过之处,“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故急性腰扭伤时取下6区可疏通瘀阻之气血;下4区为足阳明经皮部;下5区为足少阳经皮部;且足阳明经(经筋)、足少阳经(经筋)与足太阳经脉所布的区域相通,故刺激足三阳经踝部皮部,即腕踝针下4、5、6刺激区(点)可有效治疗足太阳经病证急性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