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诺贝尔奖总结_第1页
物理诺贝尔奖总结_第2页
物理诺贝尔奖总结_第3页
物理诺贝尔奖总结_第4页
物理诺贝尔奖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901年威廉·伦琴 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作为辐射量的单位)1905年菲利普·莱纳德 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1906年约瑟夫·汤姆孙 英国1987年测量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1922年尼尔斯·玻尔 丹麦“他对原子结构以及从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1923年罗伯特·密立根 美国“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1925年詹姆斯·弗兰克 德国古斯塔夫·赫兹 德国“发现那些支配原子和电子碰撞的定律”1929年

2、路易·德布罗意公爵 法国“发现电子的波动性”1935年詹姆斯·查德威克 英国“发现中子”1936年卡尔·戴维·安德森 美国“发现正电子”1938年恩里科·费米意大利 “证明了可由中子辐照而产生的新放射性元素的存在,以及有关慢中子引发的核反应的发现”1939年欧内斯特·劳伦斯 美国“对回旋加速器的发明和发展,并以此获得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成果”1945年沃尔夫冈·泡利 奥地利“发现不相容原理,也称泡利原理”1948年帕特里克·布莱克特 英国“改进威尔逊云

3、雾室方法和由此在核物理和宇宙射线领域的发现”1949年汤川秀树 日本“他以核作用力的理论为基础预言了介子的存在”1950年塞西尔·鲍威尔 英国“发展研究核过程的照相方法,以及基于该方法的有关介子的研究发现”1951年约翰·考克饶夫 英国“他们在用人工加速原子产生原子核嬗变方面的开创性工作”欧内斯特·沃吞爱尔兰1957年杨振宁 中华民国 美国“他们对所谓的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敏锐地研究,该定律导致了有关基本粒子的许多重大发现” 李政道 中华民国 美国1959年埃米利奥·塞格雷 美国

4、“发现反质子” 欧文·张伯伦 美国1960年唐纳德·格拉泽 美国“发明气泡室”1961年罗伯特·霍夫施塔特 美国“关于对原子核中的电子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并由此得到的关于核子结构的研究发现” 鲁道夫·穆斯堡尔 德国“他的有关射线共振吸收现象的研究以及与这个以他命名的效应相关的研究发现”1963年尤金·维格纳 美国“他对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贡献,特别是对基础的对称性原理的发现和应用”玛丽亚·格佩特-梅耶 美国“发现原子核的壳层结构”约翰内斯·延森 德国196

5、5年朝永振一郎 日本“他们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基础性工作,这些工作对粒子物理学产生深远影响” 朱利安·施温格 美国理查德·费曼 美国1968年路易斯·阿尔瓦雷茨 美国“他对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贡献,特别是因他发展了氢气泡室技术和数据分析方法,从而发现了一大批共振态”1969年默里·盖尔曼 美国“对基本粒子的分类及其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1976年伯顿·里克特 美国“他们在发现新的重基本粒子方面的开创性工作”丁肇中 美国1977年菲利普·安德森 美国“内维尔&#

6、183;莫特 英国对磁性和无序体系电子结构的基础性理论研究”约翰·凡扶累克 美国1979年谢尔登·格拉肖 美国“关于基本粒子间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的,包括对弱中性流的预言在内的贡献”阿卜杜勒·萨拉姆 巴基斯坦史蒂文·温伯格 美国1980年詹姆斯·克罗宁 美国“发现中性K介子衰变时存在对称破坏”瓦尔·菲奇 美国1984年卡洛·鲁比亚意大利“对导致发现弱相互作用传递者,场粒子W和Z的大型项目的决定性贡献” 西蒙·范德梅尔 荷兰

7、1988年利昂·莱德曼 美国“中微子束方式,以及通过发现子中微子证明了轻子的对偶结构”梅尔文·施瓦茨 美国杰克·施泰因贝格尔 美国1990年杰尔姆·弗里德曼 美国“他们有关电子在质子和被绑定的中子上的深度非弹性散射的开创性研究,这些研究对粒子物理学的夸克模型的发展有必不可少的重要性”亨利·肯德尔 美国理查·泰勒加拿大1992年乔治·夏帕克 法国“发明并发展了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1994年伯特伦·布罗克豪斯 加拿大“对中子频谱学的发展,以

8、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克利福德·沙尔 美国“对中子衍射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用于凝聚态物质研究的中子散射技术的开创性研究”1995年马丁·佩尔 美国“发现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弗雷德里克·莱因斯 美国“发现中微子,以及对轻子物理学的开创性实验研究”1999年杰拉德·特·胡夫特 荷兰“阐明物理学中弱电相互作用的量子结构”马丁纽斯·韦尔特曼 荷兰2004年戴维·格娄斯 美国“发现强相互作用理论中的渐近自由”休·波利策 美国弗朗克·韦尔切克 美国2008年小林诚 日本“发现对称性破缺的来源,并预测了至少三大类夸克在自然界中的存在”益川敏英 日本南部阳一郎 美国“发现亚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