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中医学:中医学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明确: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可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3、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4、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5、 阴阳的基本特征: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湿热的明亮的无形的兴奋的阴相对静止的内收的下降的寒凉的晦暗的有形的抑制的6、 阴阳的属性特征: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可分性7、 阴阳的相互关系:对立制约、互根作用、消长平衡、相互转
2、化8、 五行的基本概念:“五”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行”指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9、 五行的特征: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向上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金曰从革:肃杀、潜降、收敛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静藏10、五行的生克乘侮正常:相生、相克、制化;异常:相乘、相侮11、五脏的主要功能和系统连属主要生理功能系统连属心主血脉主神志在志为喜在体合脉在窍为舌在液为汗肺主气,可呼吸主宣发和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在志为悲忧在体合皮在窍为鼻在液为涕脾主运化脾气主升脾主统血在志为思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液为涎肝主疏泄藏血在
3、志为怒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为目在液为泪肾藏精主水主纳气在志为恐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液为唾12、脏腑的分类脏:化生和贮藏精气,包括心、肝、脾、肺、肾腑:受盛和传化水谷和糟粕,包括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腑:多具有藏的功能,包括胆、脉、脑、髓、骨、女子胞13、六腑的主要功能胆:贮存和排泄胆汁;主决断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主通降,以降为和小肠: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大肠:传化糟粕膀胱:贮存和排泄尿液三焦:通行原气;运行水液14、精:秉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机体生命活动和基本物质。15、精的生成及其生理功能:先天之精:禀
4、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是人出生后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16、气的生成:来源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物中的水谷之精气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清气,通过肺、脾胃和肾等脏腑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而生成17、气的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18、气的运动:气的运动称谓气机,有升、降、出、入19、气的分布与分类:先天之精气 水谷之精气 自然界之清气 元气(发于肾) 卫气(行于脉外)营气(充盈于血脉) 宗气(积于胸)20、血:血液,是循环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21、血的生成:主要由营气和津液所组成22、血
5、的功能:营养滋润全身;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23、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24、津液的生成:胃受纳腐熟、游溢精气;小肠泌别清浊,吸收水谷精微;大肠1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液输布: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肺主行水,调通水道,为水之上源;肾对津液输布起主宰作用排泄:肺将宣发在体表的津液化为汗液,在呼气时带走部分水分;肾将水液化生为尿液排出;大肠排出的粪便也带走部分水分25、气血津液关系: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能化气、血能载气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化气、津能载气26、六淫(风、寒、暑、湿、燥、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环境性、相兼性、转化性27、痰饮:人体水液代谢障碍
6、所形成的病理物。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28、痰饮的形成:邪六淫或饮食、劳逸、七情内伤是形成原因 正由邪气导致机体功能失常29、痰饮的致病特点: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致病广泛,变化多端;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易扰乱神明;多见滑腻舌苔30、瘀血:是血液运行障碍、停滞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包括离经之血停积体内,以及阻滞于脏腑经络内的运行不畅的血液。31、瘀血的临床表现:疼痛;肿块;出血;望诊面色黎黑、肌肤甲错、唇甲青紫、舌质紫黯等;脉象多见细涩、沉弦或结代32、望诊:望神:得神、少神、失神、假神望色:常色,病色(青:主寒、痛、瘀血、惊风;赤:主热;黄:主湿、虚、黄疸;白:主虚、寒、失血;黑:主肾虚、水饮
7、、瘀血)望形:形体强弱,胖瘦望态:动静、抽搐、偏瘫、痿痹33、望舌:舌尖主心肺,舌边主肝胆,舌中主脾胃,舌根主肾 望舌质:望舌神,望舌色(淡白舌:主虚证、寒症;红舌:主热盛、主瘀;青紫舌:青舌主阴寒、瘀血,紫舌主气血壅滞、瘀血) 望舌苔:苔质(厚薄,反映病邪的深浅和重轻;润燥,反映津液之存亡;腐腻,反映中焦湿浊情况),苔色(白苔、黄苔、灰黑苔)34、闻诊:听声音,嗅气味,35、问诊:寒热、汗、疼痛、饮食口味、睡眠、二便、小儿妇女(月经、带下)36、切诊:脉诊(正常:平脉、常脉;病脉:浮脉、沉脉、迟脉、数脉、虚脉、实脉、弦脉、滑脉、洪脉、紧脉、濡脉、细脉、涩脉、结脉、代脉、促脉)37、八纲:表里
8、(病位、病势)寒热(病性)虚实(正邪力量对比)阴阳(概括病症类别)38、表里:表证:病位浅在肌肤 里证:病位深在于内(脏腑、气血等) 半表半里证:外邪由表内传,尚未达于里;或里证出表,尚未至于表 鉴别:表证里证病史新病,病程短久病,病程长寒热发热、恶寒同见只寒不热或但热不寒舌象变化不大多见异常脉象脉浮脉沉或其他病因外盛饮食不慎、情志、劳倦等 关系:表里同病,表里转化(表证入里,病势加重;里邪出表,病势减轻)39、寒热:寒证: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表现为机体功能活动抑制或衰减 热证:感受热邪,或阳盛阴伤,表现为机体的功能活动亢进面色四肢寒热口渴大便小便舌象脉象寒证苍白清凉怕冷不渴或多饮不多稀溏清
9、长舌淡苔白润迟热证红赤燥热发热口渴喜冷饮干结短赤舌红苔黄干数40、虚实:虚证:人体的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症候 血虚:血液不足,不能濡养脏腑、经脉、组织、器官 气虚:全身或某一脏腑功能减退而产生 阴虚:体内阴液亏损 阳虚:体内阳气不足 实证:邪气过盛、脏腑功能亢盛所表现出来的症候病程体质形态疼痛二便舌象脉象虚证久病虚弱精神萎靡,身倦乏力,气弱懒言隐痛喜按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嫰少苔细弱实证新病壮实精神兴奋,声高气粗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厚腻实而有力41、亡阴证:体内阴液大量消耗或丢失,而出现的阴液衰竭的病变和症候亡阳证:体内阳气严重损耗,而表现出的阳气虚脱的病变和症候。42、脏腑辩证
10、: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八纲、病因、气血等理论,通过四诊收集病情资料,对疾病的症候进行分析和归纳,借以推究其病机,判断病位、病性以及正邪盛衰状况的一种辩证方法一般规律:特征性症状和体征(定位)+八纲辩证(定性)43、心火炽盛是心火炽盛所表现出来的实热症候【症候】心胸烦热,失眠,面赤口渴,舌尖红赤,苔黄,脉数;或见口舌生疮,舌体糜烂疼痛,或吐血衄血,甚或狂躁,谵语等【治则】清心泻火,导赤散或泻心汤加减44、心血瘀阻是指瘀血痰浊阻滞心脉所表现出来的症候【症候】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刺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舌质紫黯或见瘀点瘀斑,脉细涩或结代;重者暴痛欲绝,口唇青紫,肢厥神魂,脉微
11、欲绝。【治则】通阳化瘀,血府逐瘀汤加减45、风寒束肺是指感受风寒,肺卫失宣所表现出来的症候【症候】咳嗽气喘,痰稀色白,闭塞流清涕,或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则】宣肺散塞,麻黄汤46、风热犯肺是指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所表现出来的症候【症候】咳嗽,咯吐黄稠痰而不爽,恶风发热,口渴咽干痛,目赤头痛,鼻流黄涕,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则】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减或银翘散47、脾气虚是指脾气不足,失其健运而表现出来的症候【症候】食少纳呆,口淡无味,脘腹胀满,便溏,面色萎黄,少气懒言,四肢倦怠消瘦,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缓弱【治则】健脾益气,四君子汤加减48、脾阳虚是指脾阳虚衰,
12、阴寒内盛所表现出的症候【症候】纳呆食少,脘腹胀满冷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面色萎黄,口淡不渴,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大便溏薄清稀,或白带量多质稀,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治则】温中健脾,理中汤加减49、肝气郁结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出来的症候【症候】情志抑郁或易怒,善太息,胸胁或少腹胀痛,或咽有梗塞感,或胁下痞块,妇人见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甚至闭经,舌质紫或边有瘀斑,脉沉弦涩【治则】舒肝理气,逍遥散加减50、肾阳虚是指肾脏阳气虚衰所表现出来的症候【症候】腰膝酸软,形寒肢冷,以下肢为甚,头晕耳鸣,神疲乏力,阳痿,不孕,尿少,浮肿或五更泄,面色白光白,舌质淡胖,脉沉弱【治则】温
13、补肾阳,金匮肾气丸加减51、肾阴虚是指肾阴亏虚,虚热内扰所表现出的症候【症候】眩晕,耳鸣耳聋,失眠多梦,咽干舌燥,腰膝酸软,形瘦,五心烦热,炒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闭经,不孕或见崩漏,舌红苔少而干,脉细数【治则】滋补肾阴,六味地黄丸52、经络:是人体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53、经络系统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十二经脉(十二正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经脉 足少阴肾经 任脉、督脉、阴跷脉,阳跷脉 奇经八脉 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 十二经别别行于
14、十二正经 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脉外联属部分 十五络脉十二经脉及任、督脉各分出一支别络,加上脾之大络 络脉 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孙脉细小的络脉54、经络的作用:生理功能:(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2)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3)调节功能平衡;(4)感应传导作用阐释病理指导诊断治疗预防55、俞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56、俞穴的分类: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57、俞穴的主治规律:远治作用、近治作用58、俞穴的作用:输注气血,反映病症,协助诊断,防治疾病百会(督脉)【定位】前发际正中线后5寸,约当两侧耳廓尖连线之中点取之。【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塞,中风失语,昏
15、厥,癫狂,脱肛,阴挺风池(足少阳胆经)【定位】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处【主治】头痛,眩晕,颈项强直,目赤痛,鼻渊,肩背痛,热病,感冒【附注】此为足少阳胆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其深部有延髓,应严格掌握针刺的角度与深度天枢(足阳明胃经)【定位】脐中旁2寸,腹直肌中【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癓瘕肾俞(足太阳膀胱经)【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腰膝酸软,腰痛,耳鸣,泄泻【附注】肾的背俞穴曲池(手阳明大肠经)【定位】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侧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主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瘰疬,风疹,
16、上肢不遂,腹痛,吐泻,热病合谷(手阳明大肠经)【定位】在第1、2掌骨之间,约当第2掌骨桡侧之中点。简便取穴,拇、食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指关节横纹,放在指蹼缘上,拇指指端到达处取穴。【主治】头痛,颈项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咽喉肿痛,指挛,臂痛,口眼斜,热病无汗,闭经,滞产,痢疾,小儿惊风神门(手少阴心经)【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中【主治】心痛,心悸,心烦,怔忡,健忘,失眠,癫,狂,痫,胸胁痛,掌中热,目黄太渊(手太阴肺经)【定位】掌后横纹上,桡动脉桡侧凹陷中【主治】气喘,咳嗽,咳血,咽喉肿痛,胸痛,心悸,前臂内侧痛【附注】八会穴之一内关(手厥阴心包经)【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胸闷,胃痛,呕吐,癫痫,热病,上肢麻痹,瘫痪,失眠,眩晕,偏头痛【附注】八会穴之一环跳(足少阳胆经)【定位】股骨大转子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界处【主治】腰胯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附注】深部正当坐骨神经阳陵穴(足少阳胆经)【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肿痛,口苦,呕吐,胁肋痛【附注】八会穴之一足三里(足阳明胃经)【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处【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肠鸣,泄泻,腹胀,痢疾,便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砼构件生产成本控制考核试卷
- 羊绒面料图案设计试题考核试卷
- 精密仪器中合成材料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考核试卷
- 2025简式标准手机购销合同协议书
- 2025童装特许加盟合同
- 2025咨询合同样本
- 2025委托代理合同(参考样式)
- 2025销售合同范本权威版本
-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全册教案
- 公司劳务派遣合同书模板二零二五年
- 卫生管理行业人才培养与社会责任分析试题及答案
- 酒类合伙开店协议书
- 2025克拉玛依机场第一季度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中国历史地理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泰山学院
- 2025江苏南京证券校园招聘129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基于MATLAB和Simulink的电动汽车助力转向控制系统仿真研究12000字(论文)》
- 2025年八下音乐期末试题及答案
- 初中人工智能跨学科融合教学探索与实践
- 《膝关节半月板》
- 2025年职教高考对口升学 护理类 专业综合模拟卷(5)(四川适用)(原卷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