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教学设计方案模板汇总五篇教学设计方案 篇1一、教学内容说明:索溪峪的野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课文。文章通过写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的天然的野性美,抒发了作者畅游其间的无比愉快的心情。二、教学设计特点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 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我帮助学生找准切入点野,由野存疑引导学生探究教材,把自主学习贯穿其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引导他们合作、探究。用自己的想象感悟语言,既重文本,又超
2、文本。使学生的创新 潜能真正得到放飞。三、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3、感受索溪峪风景区天然野性的自然风光。四、教学重点、难点:感悟文章的野性美,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五、教学课时:第一课时六、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知识迁移1. 师: 让我们轻松走入课堂,回顾刚刚学过的两篇课文。请同学看复习题(点击)鸟的天堂是_的名篇,看出作者_次游览鸟的天堂,第一次只看到_给人_的感觉,第二次看到_,是一种_的氛围2. 师生背诵相关段落。3. 师: 作者以细腻的描写和动静结合的写法让我们游赏鸟的天堂,让我们看看峻青的第一场雪有什么特点?(点
3、击)第一场雪的特点是_和_,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4. 师:让我们一起重温雪后的美景吧。齐诵相关段落。5. 师:真好,簌簌的雪声,晶莹的银条,写出作者对雪的喜爱。瑞雪兆丰年寓情于景,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跃然纸上。我们游览了鸟的天堂,又经历了第一场雪,这节课我们游赏索溪峪,看看作者曹敬庄又是怎样给我们介绍索溪峪的美景的?(板书课题)6、野字为什么加引号?什么意思?在文中寻找答案。复习回顾,一方面可以积累文中的好词佳句,另一方面回顾写法、进行知识迁移。(二)、检查预习,理清思路1.读准字音,扫清障碍,出示:荡涤 老叟 不拘一格 绵亘蜿蜒等词。2.学生开火车读、齐读。3.检查读文,指名读,思考:课文从
4、哪几方面写出索溪峪的野?4.学生汇报并板书:山野、水野、野物野、人野。5.师:在文中哪些找到答案的画一画、读一读。想想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总起句)再看一看,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总分总结构)通过检查预习,初读理文,理清文章的脉络,领悟作者的布局谋篇的写法特点,初步体会索溪峪的野(三)、交流体会、合作探究1.师: 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作者的思路被你们摸透了,文章的结构被你们理清了,那么通过预习.你们也一定对索溪峪的野有自己的体会,现在就请你把你的读书体会和不懂的问题与你的伙伴交流探讨。(点击课件,出示问题:交流预习收获,探究作者是怎样写出索溪峪的野的?)2、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5、3、学生汇报小组学习收获,老师相机点拨、指导朗读,体会索溪峪的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设计方案 篇2【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3、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教学重、难点】认识生字,规范写日记格式。【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导语:师:小朋友,我们每天都会发生许多事情,有些事情还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你是否想过把其中的一些事情记录下来呢?生答。师板书课题,齐读。2、进入新课:师: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两则日记,日记是每天记录人物、事件、感想的
6、小文章。自读课文,看看写了什么?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师巡视指导,纠正不良的读书姿势。二、教学字词 1、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愿意当小老师领大家读一读生字?出示要求认识的生字卡片。指名当小老师带读,师正音。2、多种形式读:开火车读、抢读、齐读。3、交流识字方法:让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如,熟字加偏旁、换偏旁:奇寄、分份粉、少纱、斗料;作昨、沙纱。4、组词巩固识字,积累词汇:让学生用生字组词。如,学生手则、昨天、纱布、寄信、水电费。还可以一字组多词。如,粉条、面粉、粉刷、粉身碎骨;颜料、材料、料事如神;手套、圈套、套装;寄存、寄托。5、利用媒体资源中的读
7、一读部分,教学生词的读音:指名读、集体读。三、再读课文 1、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示范朗读。2、指名朗读,纠正发音。四、朗读感悟第一则日记 1、师:请小朋友自由读第一则日记,想一想:“我做了一个什么梦?梦想成真了吗?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问题。2、指名答,师板书:“我”梦想白纱裙妈妈不给买(喜欢) (生气)3、师:梦想没有实现,“我”的心情怎样?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出示媒体资源中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学生回答,指名读,引导把“我”不高兴的语气读出来。4、小组分工读。师巡视指导朗读5、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一则日记。五、总结格式 1、师:小朋友,学习了第一则日记,你觉得写日记应该注意写什
8、么?日记可以写什么内容呢?自己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讨论。学生思考、小组交流。2、师:你发现了日记与以前的课文有什么不同?提示: 日记有一定的格式,日记的内容可以包括年、月、日、星期、天气、正文。 日记就是把当天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情记下来,而不是像记流水帐一样,把一天做的事情一件一件罗列下来。六、指导书写 1、认读要写的字,正音:出示要求要写的生字卡片,教师领读、指名读、齐读。重点指导“昨(平舌音)、娘(声母是鼻音)、晴(韵母是后鼻音)”三个字。2、观察字型,发现规律:同结构:八个字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同偏旁:昨、晴;姑、娘、妹。同部件:份、粉。3、示范书写,重点指导:重点讲解:女
9、字旁:撇点的“撇”要长,“提”不能超出右边的撇。日字旁:相对瘦长一些。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复习日记格式。2、出示生字卡片,多种方法认读:开火车读、赛读、齐读。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二、朗读感悟第二则日记 1、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则日记,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分段读,评议。2、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部分,思考:我又做了一个什么梦,梦见了什么?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师:小作者的心情如何呢?请同学们结合插图,想一想应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教师出示媒体资源中的图片:指名回答并朗读,指导学生把“我”梦中开心的事,用高兴的语气读出来。3、比较朗读。比较一下这两则日记内容上和情
10、感态度上的不同。思考:妈妈没有给“我”买心爱的白纱裙,“我”的心情怎样?后来“我”为什么没让妈妈买白纱裙?学生回答。4、师:你认为小女孩的'妈妈小气吗?为什么?和同桌讨论讨论。学生讨论、回答。5、师:那么你感觉“我”是怎样一个人?指名回答。师: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像小作者那样,关爱他人,那么你自己也会收获很多快乐。6、师:我们学习了小作者的两则日记,你觉得写日记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小结: 日记有一定的格式,日记的内容可以包括年、月、日、星期、天气、正文。 日记的写法比较自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写,写出一天当中有意义的事或自己特别想记下来的话以及自
11、己的心情等等。 日记的篇幅可长可短,一定要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日记的内容必须新鲜,每天都有不同的内容。三、实践活动 1、按照日记的格式写日记(篇数不限):提示: 今天你做了什么? 你到过什么地方?看到或听到什么? 你最想干什么? 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你的感受怎样?是高兴、伤心还是后悔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2、指名上台朗读,或在学习园地里展出,在“语文园地”的“展示台”展示。让全体同学都有展示自己日记的机会,培养他们展示自己作品的愿望,体验写话的快乐。【板书设计】 24 日记两则“我”梦想白纱裙妈妈不给买不让妈妈买(喜欢) (生气) (高兴)教学设计方案 篇3一、教材分析:放小鸟是语文苏教版一年级
12、下册中第15课。这是一篇充满着浓浓的人文情怀的文章,讲的是姑妈送我一只小鸟,我非常喜欢,我把它养在笼子里,可是小鸟不吃不喝。经过内心的斗争,我决心放小鸟回家。这篇课文主要有三大特点:文本内容闯入了学生的经验世界。学生的生活圈子里有鸟的影子。看鸟、喂鸟、放鸟,对此学生有过部分或全部的经历。文本思想触及了学生的情感世界。保护鸟类、爱护自然的意识,一旦与学生的情感世界相碰撞,自然会迸发出共鸣的火花、成功的火花。文本形式链接了学生的想象世界。文本语言文字的表述生动形象,充满情趣,又自然地腾出空白,给学生驰骋想象、发挥创造的天地,给学生表达感受、口语交际的空间。二、目标设计:【认知目标】1、了解鸟是人类
13、的朋友,要懂得保护益鸟。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力目标】通过观看小鸟图片,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拓展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培养保护自然界的动物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兴趣和能力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培养保护自然界的动物思想感情。【课堂记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用小耳朵认真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鸟叫声)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跟小鸟有关的课文,板题。师:瞧,一只小鸟飞来了,它带来了可爱的生字宝宝,谁认识?游戏:开
14、火车。检查生字读音,(学生读,教师相机评价)师:你一定喜欢这些漂亮的生字宝宝,一齐打个招呼吧!齐读生字(点击课件)开动小脑筋,要想再见面还记得它们,用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呢?师:同学们这么用心对待它们,生字娃娃真高兴,要带你们到他家里做客呢!他们的家在哪里?(课文)翻开语文书,大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低年级学生识字水平存在差异,以形象思维为主,运用媒体选境,制成课件,再现了课文中的生字,让学生按一定顺序来朗读、记忆,为理解课文内容作好了铺垫。】二、质疑探究,初步感知。姑妈送我一只小鸟,(板书送)想知道什么样吗?(播放课件)我们看看,说说它的样子。师:课文中是怎么写
15、的?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老师一听就知道这只小鸟很可爱,看看谁能读出这只鸟的可爱!朗读指导,评价。(小鸟对你拍拍翅膀,夸奖你呢)师:把它放进笼子里,怎么样了呢?生读第一自然段后一部分。师:你读懂了什么?(想妈妈,一动也不动)学生交流(板书:养)师:同学们懂得的内容真多,相信小朋友们一定也能读好!练读,读出着急的语气。孩子们,读到这,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一动也不动?)【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学习生字是枯燥、困难的,而适当运用课件,采用富有动感的画面和详细的解说,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三、合作交流,激发情感。师: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读书!生默读,一边读一
16、边想:为什么我给它食吃,给它水喝,一动也不动?谁通过读书弄懂了?这个自然段有没有不明白的词语?师点击课件,出示母子鸟对叫(配鸟叫)的动画图(叫唤、焦急)师配述:小鸟在笼子里叫,窗外也有一只鸟在叫,这就是(叫唤)孩子们,用心听那声音焦急!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师:如果你们就是这只笼子里的小鸟,你已经好久没见到自己的妈妈啦,现在你突然见到了自己想念的妈妈,你想对妈妈说什么?生:想回家!生:想死你了!生:想和你一起在蓝天上飞!师:小鸟不吃不喝,原来是因为想念妈妈呀,想自由飞翔啊!师:妈妈找孩子也找了很久,现在终于找到了,而鸟宝宝被关在笼子里,妈妈会说些什么呢?生:孩子,可把妈妈急坏了!生:儿子,你到哪
17、里去了?师:多么动人的情境,多么深厚的母子情!你们真是一群用心体会的孩子,再读这一段,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读得更好!(大屏幕显示文字)生1:突然【设计思路及多媒体应用分析: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采用富有动感的画面和详细的解说,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四、升华情感,理解内涵。师:孩子们,你们用心感受,太棒了,老师奖励大家听一首歌,要用心去听世上只有妈妈好师:谁来说说感受,(小鸟虽然在笼子里有吃、有喝,可失去了自由,离开了妈妈,到哪里去找幸福呀!此时此刻,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看到它这么痛苦,我决定放了它。(板书:放)五、放飞想象,课外延伸。师点击课件,补述:瞧,小鸟随妈妈又飞回到
18、天空中了,他们多么快乐呀!小朋友,我们能把小鸟这种快乐与感激的心情读出来吗?生齐读。师:孩子们,小鸟快乐了,我们就快乐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大自然中的鸟儿,感受快乐(望着这些美丽的鸟儿,你或许还并不知道,一只啄木鸟可以保护500多亩森林,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就能吃掉1000多只田鼠,一只杜鹃一年就能吃掉5万多只松毛虫,千千万万的鸟儿,就象护林大军,给自然带来了和谐,给人类带来了欢乐,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早在1981年,国务院就规定每年的4月至5月初的一个星期为爱鸟周。)师: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板书:爱、画心)有了你的关心,有了我的爱护,人类的朋友鸟儿一定会自由地飞翔在蓝天上。【设计思路
19、及多媒体应用分析:想象情景、朗读课文,让学生置身于课文意境中去朗读,去感受,披文入境,更深层次地理解了文本内涵,初步培养了他们的语言感受能力。结合教材的特点,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和渠道,以知识增长见闻,以求得以课外促课内。】教学设计方案 篇4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治理、归宿、荡漾、领悟、风雨同舟”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印第安人对土地的眷恋与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相信今天我们
20、认识的一位老人对青山的一片深情也能让大家感动不已。2、今天我们学习:16青山不老(板书课题)3、让同学们谈谈对课题的理解。(如:青山永远不会衰老;青山会永远年轻;青山会永远长存,绝不会枯竭等。 那为什么青山会不老呢?难道文中就只是说青山不老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看看老人创造了什么奇迹。1、读一读。治理、归宿、荡漾、领悟、肆虐、盘踞、绿洲、三番五次、风雨同舟理解“风雨同舟”并找近义词。2、文中的山野老农创造了怎样的奇迹?(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也就是通过15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将原来狂风肆虐、沙尘
21、暴盘踞的山沟改造成了绿意荡漾的青山。)可用教室相比形象教学3700亩林网,约70300间教室。让生感受到:这些根本就让人意想不到的甚至觉得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偏偏就是事实,这确实是个奇迹。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1、思考: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这一奇迹的?并朗读体会。(主要包括两方面:险峻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简陋艰辛的生活条件。另外包括老农年老、瘦小;同伴相继过世;老伴去世;女儿三番五次来接他。可他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决心毫不动摇,他宁愿吃苦也要坚守在山沟里植树造林,改造山沟,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从而让生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奇迹)2、你觉得老人这样做傻不傻?他这样做是为了他自己吗?那他为了谁?(
22、保护家园,造福人民与子孙)你为他感动吗?3、所以,在作者告别老人时,作者不由得想到:也许老人进去后就再也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让生谈谈对这些话的理解。带着对老人的无限敬佩读一读。教师点拨:老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指转化为他所创造的一片绿洲,还包含了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保护环境和造福后代的精神。老人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种精神将永垂不朽,老人的生命价值无限。)也就是老人有限的生命得到了无限的延长。4、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青
23、山是不会老的”?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以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这位普通的老人让我们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或:因为青山饱含了种树人(山野老农)绿化环境、保护家园、为民造福的精神,这种精神将永垂不朽,子子孙孙将会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保护好家园,青山就会长得更加茂盛,所以青山是不会老的。四、交流感悟。如:1.你想对山野老农说些什么?对山林改造者的敬佩。2、想对自己或同学说什么?3、讲一讲自己身边保护环境的事例。4、学习篇末点题的写作方法。五、板书设计:16 青山不老大环境(自然环境):险恶
24、奇迹(创造绿洲) 老人精神永垂不朽小环境(生活条件):艰辛教学设计方案 篇5教学目的一、理解五首诗词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生活情趣。二、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三、学习一点诗词的韵律知识。教学设想一、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味各首诗词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难点是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二、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词的理解。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课文。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
25、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二、学习课文。观沧海1.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沧海”的“沧”字怎么解释?题目能不能换成“观大海”?明确:沧,是暗绿色。“沧海”有色彩,比“大海”形象,所以不能换。2.教师范读后学生诵读。3.理解内容。提问:开头两句交代了什么情况?“东临碣石”的“临”作何解释?明确:交代了作者所处的地方和来此的目的。“临”作“登临”讲。提问:根据这个开头我们可以判断,下文将要写什
26、么内容了?回答:写观海所见的情景。提问:下文到哪一句为止是写作者所见的情景?回答:到“洪波涌起”为止。(如有同学答到“若出其里”为止,就要引导学生明白:以下四句并非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提问:实写观海的诗句一共有6句,所写的内容和角度有什么不同?明确:“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写山岛巍然耸立。接着两句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机勃勃。这两句是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下面两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海上景象的变化,表现了大海的雄伟气势。“洪”,大的意思。很明显,这两句是照应上文“水何澹澹”而写的。这一层6句诗,结构非常严密,可见作
27、者构思的精心。提问:“日月之行”等4句是什么意思?这是不是作者眼前看到的景象?作者是写什么内容?明确:这4句的意思是:日月的起落,好像是在沧海中运行;夜空中灿烂的银河,好像是沧海里映上去的。很明显,这不是作者眼前所见的实景,而是他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所产生的奇特想象。启发:作者写观海的内容到这里结束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来回味一下:作者在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作者笔下的沧海有怎样的特点?再联系作者写这首诗的背景,我们想一想,诗歌中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通过想象,我们不难体会,作者笔下的沧海气势雄伟,胸襟开阔。根据“阅读提示”我们知道,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他刚刚平定乌桓,回师中原,
28、这正是他踌躇满志的时候。面对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作者情不自禁地抒发了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豪迈情怀。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几句诗,更是形象地反映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千百年来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解释:最后两句是一般的结束句。4.分析韵律。本诗为四言乐府诗,韵脚为“峙”“起”“里”“志”等字,可见押的是“”韵。5.齐读、背诵。春夜喜雨1.解题。提问:我们从题目中可以了解到有关本诗的哪些情况?明确:季节棗春,时间棗夜,表现的对象棗雨,诗人的心情棗喜。提示:诗歌就是扣住这几点来写的,我们阅读的时候要注意。2.朗读。指导学生掌握节奏。节奏划分参考: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29、,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3.理解内容。提问:一、二两句写什么内容?其中有没有诗人的感情?句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明确:一、二句是赞美春雨来得及时,开篇就扣住了题目。一个“好”字,既是对春雨的赞誉,也流露了作者欣喜的心情。一个“知”字说明运用了拟人手法。提问:三、四两句是正面写雨,写出了春雨怎样的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明确:写出了春雨轻、细的特点,这从“潜”“润”“细无声”等词语中可以看出。启发:我们学过朱自清的散文春,其中也有写春雨的句子,想一想,是怎样写的?明确:“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同样也是写出了春雨细、
30、轻的特点,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提问:五、六两句写什么情景?跟春雨有什么关系?两个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明确:这两句写的是雨中的自然景色:因为下雨,天低云暗,野外是黑沉沉的,可是江中的渔火却闪着点点光亮。这里虽然没有直接写出春雨,但诗人描绘了一幅意境幽美的雨夜图,显得春意盎然,从侧面表现了春雨的可爱。这两句在结构上互相对应:“野径”对“江船”,都是偏正短语;“云俱黑”对“火独明”,都是主谓短语。两个句子的词性完全相同。因此,对仗非常精工。提问:最后两句写的是实景还是想象之景?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明确:这两句写的是第二天早上雨后的景象,根据题目来看,应该是想象之景。点拨:诗题为“春夜喜雨”,诗人为
31、什么要写第二天的情景呢?这是因为诗人一生饱经战患流离之苦,当时定居在成都郊外,生活得到了安定,面对绵绵春雨,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在描绘了雨夜的景象之后,又展开想象,写出了雨后天晴,成都城里百花盛开的美好春景。小结:读完全诗,我们不难领会,诗中尽管没有出现一个“喜”字,可是字里行间无处不洋溢着作者的欣喜。正因如此,这首诗成了吟咏春雨的名篇。值得指出的是,诗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两句,不仅用字精工,体物入微,还蕴涵着耐人寻味的哲理(现在常被用来形容对人做细致的思想工作),成了千古名句。4.分析韵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共八句,可分为四联,每两句为一联。押韵的字是“生”“声”“明”“城”。古代韵母
32、和相通,现代各地方言还保留着这种读法。5.齐读,背诵。书湖阴先生壁1.解题:书,写、题写。壁,墙壁。这是题写在邻居湖阴先生家墙壁上的诗。2.指名试读,集体朗读。3.理解内容。提问:这首诗通篇写景,仔细阅读诗句,看作者写了哪些景物?写景的顺序是怎么安排的?明确:第1句,写邻居茅屋的檐下经常打扫,非常洁静。第2句,写湖阴先生在庭院里亲手栽了许多花。第3句,写邻居家门前有条小河环绕着绿油油的田地。第4句,写远处两座大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进了满目青翠的山色。整首诗就是这样从近到远,层次分明地写出了一片优美的田园风光。其中3、4两句,上句写水,下句写山,而且结构相对,词性相同,是很工整的对仗句。提问:全
33、诗虽然全是写景,我们仔细品味一下,其中有没有作者感情的抒发?明确:作者笔下的田园风光写得清新、幽静,可见作者很喜爱这种恬静、闲适的生活。4.分析韵律。这是一首七言绝句。韵脚是“苔”“栽”“来”等三字,通押“”韵。5.齐读,背诵。如 梦 令1.参阅注释,掌握有关内容。2.范读,朗读。3.理解内容。简介:这是李清照青年时期的作品,追叙了一次作者跟友人们郊游的欢乐情景。词作虽然短小,可写得富有情趣。提问:根据句号,可见词作分为三层意思。请仔细阅读课文,看它们分别写了什么意思?明确:开头,“常记”二字说明这是回忆往事。“溪亭”“日暮”分别交代了那次郊游后与友人欢宴的地点和时间。“沈醉”即“沉醉”,说明
34、大家兴致很高,喝了不少酒,结果连回家的路也辨不清了。第二层,写大家游宴尽兴后驾船回家,结果走错了路,“误入”了“藕花深处”。到这时,朋友们才醒悟过来,就争着把船划出去,一时桨声、水声齐作,把栖息在岸滩上的小鸟都惊醒了。小结:词作没有具体写郊游的过程,只是写了它的尾声,归途中迷路后“争渡”的情景,构思非常巧妙,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齐读课文,体会意境。4.分析韵律。跟前面几首诗比较,可以看出词的句子有长短是由各种词牌的词谱规定的。这首词作中的“暮”“路”“处”“渡”“鹭”等字押韵。5.齐读,背诵。附:如梦令难句解析常记A溪亭日暮,B沈醉不知归路。1)包孕句,主语是作者,因自述又因
35、格律而省。宾语是时间修饰复句,B分句的谓语是并列式,“沈醉”跟“不知归路”分别从正反两方面来说明主语。“溪亭”说明“日暮”的处所。2)“常”,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常”或“常常”,音义同于“尝”,也就是“曾经”,这里是作者追念往事,否则下文“惊起一滩鸥鹭”便讲不通了。“常”作“尝”讲,又如汉书·陈涉、项籍传赞“常以十倍之地”,史记·陈涉世家作“尝以十倍之地”;墨子·兼爱下:“常使若二君者,”孙诒让墨子间诂:“常与尝同。”“归”,回到原地。译文:“曾经记得在溪亭日暮的时候,沉醉着不知回家的路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课本注“争渡”为“抢着把船划出去”,“争渡”后面
36、加了逗号。其实,“争”音义同“怎”,疑问代词。上文有“误入藕花深处”,下文有“惊起一滩鸥鹭”,“怎渡”就是“不能渡”,地处偏僻,因而“惊起”。张相诗词曲语词汇释“争”字条:“自来谓宋人用怎字,唐人只有争字。”唐诗“争”作“怎”的,如:“诚知老去风情少,见此争无一句诗?”(白居易题峡中石上)宋诗如:“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柳永八声甘州)又,梁庾丹夜梦还家:“离人不相见,争忍对春光?”唐圭璋等唐宋词选注319页:“争,通怎,怎么。”译文:“怎么渡?怎么渡?惊起了一滩的鸥鹭。”西 江 月1.参阅注释,掌握有关内容。2.范读,朗读。3.理解内容。提示:这首词是辛弃疾罢职闲居
37、时写的。原来词牌下有标题:“夜行黄沙道中”。“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部。词作写的是作者在夜行路上的情景。这首词分上、下阕,我们分别理解。提问:上阕写到了哪些景物?作者向我们展示怎样的景象?明确:上阕写的是作者在月光中夜行所见的一片美丽景象:一轮明月高悬天边,明朗的月光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惊醒了栖息在枝头的鸟鹊。清风徐徐,送来了蝉的鸣声。走在路上,蛙声阵阵,不绝于耳;稻花香飘,沁人心脾,这一切都预示着丰收的前景。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笔下的农村夏夜充满了欢跃的气氛。齐读上阕,体会。提问:下阕写什么内容?明确:下阕写骤雨将至时的景象:正赶着路,忽然乌云笼罩,空中只剩下稀疏的星星点点,紧接着就噼里啪啦地掉下了雨点。加紧脚步,赶快找个避雨的地方,哎,真巧,道路转过溪头,忽然出现了社林旁边旧时住过的茅店,因而内心充满了欣慰的感情。齐读下阕,体会。小结:这首词描写了作者夜行途中所见的农村夏夜的美丽景象。尽管作者当时正罢职闲居,可是由于对生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