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系统解剖定位(鲜活图片)_第1页
神经系统解剖定位(鲜活图片)_第2页
神经系统解剖定位(鲜活图片)_第3页
神经系统解剖定位(鲜活图片)_第4页
神经系统解剖定位(鲜活图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神经系统的划分:裁经系r中枢神经脑(位于颅腔) 、脊髓(位于椎管)(脑神经外周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2020/7/35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灰质:由位于脑、脊髓内的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组成,因新鲜标本呈暗灰色。脑表面灰质成层分布,称为皮质。白质:由位于脑、脊髓内神经纤维集聚而成 小脑皮质深面的白质称为髓质。神经核:脑、脊髓内,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 元胞体和树突集聚成的灰质团块。神经节:周围神经中,神经元胞体聚集而成的 山灰质团块。/脊神经节、脑神经节和植物性神经节。n2020/7/33+髓鞘+神经膜本相同的神经纤维积聚而成。/神经:119 HfQ .卡 一 v神经纤维:神经元突起(主要为轴突)E廿2 J

2、p|- UajFr an1_-±>JL-Li uft E 知,八二用:用Ti神经纤维束:脑、脊髓内,行程和功能基2020/7/3一、中枢神经系统 包括脑和脊髓1 脊髓(spinal cord)椎管内,呈背、腹稍扁的圆柱状2020/7/.前:与延髓相连。/ 1后:延伸至荐骨中部。脊髓横断面背侧柱联络神经元上行纤维束 大脑、脑干中间神经元下行纤维束背正中沟脊髓硬膜感觉神经元胞蛛网膜脊神经节外侧角(柱)腹侧角(柱)运动神经元发 出下行纤维束感觉神经元发 出上行纤维束硬膜下腔蛛网膜下腔背外侧沟感觉神背根经纤维背侧角(柱脊神经腹根L版正中沟侧索运动神 腹索经纤维脊髓的功含传导功能:感觉神

3、经冲动快脊髓白质脑(产生感觉); 、彳 运动神经冲动(脑)一髓白质骨骼肌、平滑肌、心肌gK反射功能:脊髓灰质内存在低级反射中枢如: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立毛反射、膝跳反射。穹隆-掰胭体松果体2 脑(brain): 颅腔内,高级中枢,后接脊髓。大脑I小脑 方间脑 / 脑干2020/7/3脑髓的纵断后叶 脚 即-中央管脊髓十延黄四脑室麻 +第四脑富前懿吼后丘,购桥前丘大脑脚'第三脑室乳头体丁漏斗脑垂体庆结节视神经1)脑干延髓脑髓的纵断生命中枢,控制呼吸、心跳等,有唾液分泌、吞咽、呕吐等q枢。脚桥背侧面:第,V室底壁前部;脑额叶顶叶穹隆透明隔第三脑室脉络丛 松果体室间孔y中脑脑室为中脑导水管,

4、 连接3, 4脑室。背侧:四叠体2对圆丘腹侧:大脑脚前大脑联合学也一嗅束视神经脑垂体前丘:接受视束纤维后丘:枕叶一脑横裂前髓帆 坪后丘 脑桥 前丘 大脑脚 第二,脑室 T乳头体 4漏斗中央管 S第四脑室小脑活树1- ii接受耳蜗神经核纤维2)间脑 一内有第3脑室丘脑:卵圆形灰质团块,有叩间有松果体枕叶脑横裂小脑活树后髓机穹隆肿版体下丘脑:中央管 脊髓第四脑室脉络丛,第四脑室*I前髓机 后丘 ,麻桥 前丘 大腼脚 第三脑室 乳头体 漏斗 脑垂体 ,灰结节视神经透明隔 第三脑常脉络从. 松果体一 空间孔y额叶嗅球前大脑联合交束体头和诙漏垂乳«±分泌抗利尿激素稣 室旁核:分泌催产

5、素2020/7/3皮质(表面);髓质/树(深部)两条近平行纵沟,将小脑分为3部分:、/蚓部:中央,主管平衡和调节肌紧张。K 脑半球:两侧,参与调节随意运动。4)大脑(cerebrum)亦称端脑后端:大脑横裂,与小脑分开 背侧:大脑纵裂,左、右大脑半球2020/7/314两侧各有一侧脑室,由胱版体相连经室间孔与第3脑室相通。大脑组成皮质:表面灰质层表面凹凸不平(沟、回), 以增加皮质面积。产外侧面可分为四叶:额叶(运动区)产枕叶(视觉区)颗叶(听觉区) 顶叶(一般感觉区)y 202003白质:皮质深面联络纤维:同侧半球各部间的神经纤维连合纤维:主要为掰股体投轴纤维:大脑皮层和皮 省下中枢相联系的

6、神经纤维(包括上行(感觉)和下行/(运动),都集中通过内 |1 1kq嘉恒036脑平垂体切面16092嗅三角、 弋中有些基底核:E皮质下运动中枢走脑:大脑腹侧面 包括嗅球、嗅束、 海马、齿状回,; 与嗅觉有关。t状体:维持肌紧张,协调肌肉运动 肌紧张不全:舞蹈病 肌紧张过强:帕金森氏病内囊 纹状体 豆状核脑平垂体切1:12020/33脑脊膜保护、支持(脊髓)(静脉和脊神硬膜:硬膜外腔一麻醉脊神经根经)。硬膜下腔(淋巴液)蛛网膜:薄而透明,蛛网膜下腔(脑脊液)。:紧贴脊髓。背正中沟脊髓便膜蛛网膜富含血管,毛细血管突入脊亡二 脑室腔,形成脉络丛,产生硬膜下腔蛛网膜下腔背外,-背索背侧角脑脊液硬膜外

7、启2020/7/3脑脊液:无色透明充满脑室、脊髓中央管和蛛网膜下腔。作用:脑组织渗透压、颅内压稳定身脑脊髓免受外力震荡2供给脑营养,运出代谢产物/ 一R、二、外周神经系统联系中枢神经与外周器官之间的神经纤维和神经节所组成,神经呈白色带(索)状结构。夕Jr分为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性神经2020/7/3191、脑神经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共有12对,多数从脑干发出,经颅骨孔出颅腔。书:p159 表2-5展神经三叉神经202C前庭爆位听神经舌咽神经逆走神经视神经副神经脑神经示意图嗅神经舌下神经感觉神经 I嗅神经 n视神经、 皿前庭耳蜗神经:平衡.听觉运动神经m动眼神经:眼球 w滑车神经:眼球

8、w外展神经:眼球XI副神经 刈舌下神经 混合神经 v三叉神经 皿面神经 IX舌咽神经 x迷走神经1嗅2视3动眼,4滑5叉6外展,7面8听9舌咽,10迷1副舌下全21名称 嗅神经分布 I损伤症状鼻腔嗅黏膜嗅觉障碍眼球视网膜视觉障碍上,下,内动眼神经直肌,下斜 肌,上魁提肌 I瞳孔括约肌; II状肌眼外斜视, 上脸下垂对光及调节反射消失滑车神经斜视金三叉神经展神经面抻经202%头面部皮肤, 口腔、鼻腔 黏膜,牙及牙 龈,眼球,硬 脑膜 山嚼肌镣骨肌.X部皮肤 选情肌1顼阔 疵,塞美舌普瓦 和二腹肌后腹感觉障碍嚼肌瘫痪 眼内斜视额纹消失,眼不能闭合, 口角歪向健 便人鼻唇沟变 浅泪腺、颌下腺 和舌下

9、腺,鼻 腔和腭的腺体 ;舌前2/3味蕾分泌障碍味觉障碍前庭蜗神经分布卷腹帽,球蕤 礼楠圆囊斑旋器损伤症状眩晕,眼球 震颤 听力障碍22茎突咽肌m-分泌障碍舌咽神经迷走神经省,鼓室,咽鼓 明软居,舌后 M3黏膜,颈动 陈姿和小球 否后1/3味膏肾肌,心肌和 隙体咽后与舌后 "3感觉障 碍,咽反射 消失舌后1/3味 觉消失 心行过速加 脏活动障碍咽喉肌爰音困难,声音撕哑,吞咽困难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背腹腔脏器 阴喉黠媵 曲脑膜,耳廓, 牛耳遭 苗喉肌 _ 加锁乳突机和 群方肌 庚丙凯丽所分 天外肌侧提肩无力 舌就瘫痪萎 缩,舌尖偏 向患胃2、脊神经由背根(感觉)和腹根(运动)汇合而成,

10、为混合神经,包括2种纤维成份:J感觉纤维:运动纤维:2020/7/327脊神经按发出部位分为: :8对颈胸腰荐尾神神神神神经经经经经与椎骨数目一致每个节段的脊髓发出1对脊神经;才一 由椎间孔伸出后分为:背侧支:细,脊柱背侧的皮肤和肌肉腹侧支:粗,脊柱腹侧和四肢的皮肤和肌肉分布于躯干的神经主要的有: 名称 :组成 :位置5、6、7颈神经肋间神经肋间肌、腹部肌肉皮肤、阴部、乳房器下腹神经第一腰神经腹肌及皮肤J' /骼腹股沟神经第二腰神经腹肌、腹壁和股内侧皮肤091 二 /分布于前肢的神经组成分支分布胸肌神经肩胛上神经背阔肌、下锯肌、胸肌、躯干皮肌、胸侧壁皮肤冈上肌、冈下肌、肩臂部皮肌和皮肤

11、臂 神 经 丛6、7、8颈神经1、2胸神经肩胛下神经腋神经槐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肩胛下肌和肩关节囊肩关节屈肌、臂头肌、臂部和前臂部背外侧皮肤腕、指关节伸肌群前臂背外侧皮肤腕、指关节的屈肌群腕横侧屈肌,指浅、深屈肌以及前臂骨膜处。最长分布于后肢的神经蒋 神 经 丛组成分支分布和第股神经坐骨神经 全身跖内侧神经跖外侧神经翳腰肌、股四头肌、膝关节、小腿、跖内侧皮肤。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股骨中部分为腓神经和胫神经,分布于整个后肢。2020/7/3273、植物性神经(传出、传入), 即内脏运动神经,是指分布到内脏器官、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上的传出神经。4 也称自主神经。发出的部位植物性神经与躯体运

12、动神经区别植物性神经躯体运动神经平滑肌、心肌、腺体脑干、第1胸椎第3、4骨骼肌脑干和全长脊髓神经元个数 神经纤维类型腰椎和荐部脊髓2个节前纤维:有髓纤维节后纤维:无髓纤维,常拌附在血管或脏器表面形成神经丛。意识支配程度一定程度上不受意识直接 控制,有相对自主性。1个有髓纤维,较粗,以 干的形式分布到效应 器一般都受意识支配根据形态和机能不同,分为交感神经,神经,两者的差别: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胸腰部脊髓灰质外侧颅、荐部体位置副交感神经神经节位置椎骨两侧、下方内脏器官壁内或附近节后纤维长度支配范围头颈部大部分血管、四肢血管、汗腺、竖毛肌、肾上腺等处无。功能相互对抗、 相互统一相反心跳减弱、血压降

13、低、呼吸减慢,支气管收缩、消化活动加强;2020/7/3器官一般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30预部副交感神经春部副交感神经n蝇横:一一触汨加 餐一一,俄UN”“二一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副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实线:节前虚线:节后i*hU I* fl<3副交感神经变感神经脑颈心胸肾上腺0脊髓受感神 经避9.促蠕和射学精瞳孔收能心跳减慢抑制葡萄糖肝促收缩W-S2020/7/3自主神经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两类口两者的一个 共同特点是都有神经节,爻感神经系统的神经节大圣前 后相连而成一交感神经链位于脊髓的附近;副交感神 经系统的神经节则分歆于靶器官附近交感神经系统:动员器官的潜在功

14、能, 使机体适应环境急剧变化,耗能多。副交感神经系统:保护机体、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量以及加强排泄 /和生殖等功能。2020/7/3#第二节神经生理, 一、神经纤维生理1、神经纤维兴奋的产生(I)静息电位(2)动作电位免3)神经纤维兴奋传导速度神经纤维直径:直径越大,传导速度越 髓鞘:有髓鞘传导快2.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传导动作电位彳完整性:兴奋在同一神经纤维上传导,要求生 经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完整。.切割、撕裂、挤压或有害的理、化刺激(局麻)传导受阻、绝缘性:一条神经干内有无数神经纤维,每条神.经纤维彼此绝缘,不能互相传导。/双向性:冲动从刺激处,沿着纤维向两端传播。尹相对不疲劳性:连

15、续电刺激神经数小时至十几小 时,仍能传导兴奋。原因一耗能少。,不衰减性:在同一条纤维内,不论传导的距离多 ,长,冲动的强度、频率和传导速度相对恒定。r 2020/337反射中枢生理i普突触 突触传递 分为:突触前末梢兴奋(AP)突触前膜去极化,Ca2+内流兴奋性突触传递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抑制性突触传递2020/7/339兴奋性递质与突 触后膜受体结合抑制性递质与突 触后膜受体结合Na+内流,后膜去极化Q-内流,后膜超极化TtvesnokThrfeholcf msam mhb jam *mm mbmb -Mm mb .Lccal hyparpolaiizaliasilatsik*g meinr

16、wane|i尸:1X/ LocalarlzaUtMi神经递质及受体(一)神经递质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上的受体,引导信V 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4二)受体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如递质、激素等)发 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学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配体受体部位产生动作电位的起始部位传导神经冲动的部位引起递质释放的部位I、乙酰胆碱及其受体胆碱能神经纤维:在周围神经系统,释放乙酰胆碱 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包括:植物神经节前纤维多数副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支配骨骼肌的纤维胆碱能神经元:在中枢

17、神经系统,以乙酰胆碱作为 递施而神经元胆碱能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2、儿茶酚胺及其受体儿茶酚胺类递质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 多巴胺肾上腺素能纤维: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例腺素能神经元:以肾上腺素为递质的神经元。上腺素能受体:能与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结 合的受体。2、中枢传递兴奋的特征1)单向传导:沿一个方向单向传导2)传导延搁:突触传递时间较长3)中枢兴奋的扩散和集中枢兴奋的集中:不同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最后集中传递到中枢比较局限的部位。7 中枢兴奋的扩散:某一部位传入中枢的神经冲动, 常常并不只局限于中枢的某个部位发生兴奋,而是兴J奋在中枢内由近到远进行广泛

18、传播4)中枢兴奋的总和兴奋在中枢传布需要多个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总和,才能引发动作电位。包括时间上或空间上的总和5)中枢兴奋的后作用力刺激作用停止后,中枢兴奋并不立即消失,常常 力会延续一段时间。6)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易疲劳性/长时间突触传递,突触小泡内神经递质减少,而(影响传递,产生疲劳三、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尸丘脑是各种感觉冲动进入大脑皮层前的汇集点根据丘脑向大脑皮层投射特征的不同,把感觉投 射系统分为两类:*多)特异性投射系统:丘脑发出的纤维,投射 卷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具有很高的点对点投射关系, 功能:产生特定感觉;激发皮层发出冲动,引发相应 /的反应(骨骼肌活动、内脏反应和情绪反应)。r 2020/343(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特异投射系统的神经纤维,支,与脑干网状结构内的神经元形成复杂的神经网 络,最后到达丘脑的另一些核群,再由这些核群弥散性地投射到大脑皮层。2020/7/3:弥漫性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非点对点四、中枢神经对躯体运动调节大脑皮层是调节骨骼肌活动的最高,口二202047/3#中枢,它是通过锥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