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江仙_冬夜夜寒冰合井》诗词赏析_第1页
苏轼《临江仙_冬夜夜寒冰合井》诗词赏析_第2页
苏轼《临江仙_冬夜夜寒冰合井》诗词赏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轼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诗词赏析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宋代:苏轼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 粉泪裛还垂。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 梁上暗尘飞。译文冬天夜里很寒冷,寒冰把井都封住了。明亮的月光穿过华丽的房 间照进帐子里,青色的灯光,一明一暗地闪烁着,映照着悲啼的侍女。 灯芯快烧完了,胭脂粉和着泪水一滴滴地流下了。没有饮完一杯酒,就见她掩面流泪,歌声里夹杂着凄凉的悲咽。 悲情和歌声两方面尽量发泄,都不相违背。你要体味到她唱得令人悲 痛之处,就是歌声震得屋梁上的灰尘飞扬下来时。注释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又名谢新恩、

2、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等。格律俱为平韵格。全词 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冰合井:严寒的冰把井给封冻了。画堂:泛指华丽的堂舍。侵帏(we i ):侵袭帐子。侵,指一物进入他物中或他物上。青缸:代指青色的灯光。挑:把灯芯拨出一些。欲尽:快烧完了 裛(y门:沾湿。垂:掉下,流下。掩泪:犹掩涕,掩着面流泪。暗尘:多年不见的灰尘,积尘。创作背景宋神宗元丰六年( 1083 年)十二月,徐君猷(黄州太守,与苏轼 是同僚)的侍女胜之将要离开黄州去苏州,该词是苏轼在送别胜之时 所作。赏析上片写侍女离别前夜的悲伤生活环境与心态。开头两句,点明侍 女在别离徐君猷后的“夜寒冰合井”的生活时令,“画堂明月侵帏”

3、 的生活氛围。接着三句,写在极其严寒、月透帐帏的冬夜里,青灯若 明若灭地映照着“悲啼”的侍女。“青缸挑欲尽”,写侍女“悲啼” 时间之长,“粉泪裛还垂”,写侍女“悲啼”水准之深。以伤恨为中 心,以明月、青灯为帮衬,把今、昔、未来串连起来,显示愁恨绵绵 无尽期,明月、青灯仍长在。当时的明月、青灯曾映照着陪伴着主人 的欢笑,而今明月、青灯之下,却只有侍女孤身一人。该词与西江 月别梦已随流水中的“泪巾犹裛香泉” “别梦”的意境完全吻合。 这不是偶合,而是离情的必然。两心相许,终身难忘。在徐君猷离黄 州几个月后,侍女也将离去,自然引起侍女生活上的变化和情感上的 悲伤。胜之是词人最欣赏的侍女。胜之与于黄州

4、的一段生活,在词人 脑际里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而今将各奔西东,叫词人魂飞梦萦、 牵肠挂肚。下片写侍女惜别前夜的歌声,令人动心、消魂和断肠。“未尽一 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写侍女伤离别时的未歌先泪、半歌半悲。 “掩泪”写侍女的哭态,“歌声”写侍女的强颜,“清悲”写侍女的 伤感。泪(粉泪、掩泪)、歌(歌声)、悲(悲啼、清悲)三者交融, 让人为之动心、消魂?正是词人所谓歌有声,人有情,“情声两尽莫 相违”的慰藉词了。最后两句,进一步渲染侍女的无限伤感与痛苦。“梁上暗尘飞”,这个赞赏是不过度的,表明词人对这位即将离黄州 去苏州的侍女怀有深深的依恋之情。全词情真意切,恸天感人,笼罩在灰暗、悲凉的气氛中。冬天、 寒夜、冰井、明灭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