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学设计方案6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 过程与方法:创设学生提问的氛围,逐层深入的理解文章内容3、 情感与态度: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感情二、重点:创设学生提问的氛围,逐层深入的理解文章三、难点:体会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情感四、教具:幻灯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梅花吗?你们对梅花有哪些了解?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2课梅花魂,读课题,质疑。那么梅花魂指什么呢?(二)整体感知:打开书,默读课文,你认为哪些语句能解答你刚才的问题用笔划下来,可以在边白处作简单的批注。(三)深入学习:读读你画的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和
2、旁边的同学交流一下。梅花魂指什么呢?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以下内容随学定教)1、(13)段相关内容理解梅花的精神学生谈理解,读出体会来理解中国有气节的人和梅花一样加入课外资料:我国古代有气节的人物过渡语这位身在异乡的华侨老人,会怎样对“我”说这段话呢?(指读13段)外祖父这么珍爱这幅墨梅图,为什么把它送给我呢?2、(3)自然段相关内容理解外祖父怎么“分外爱惜”墨梅图借助外祖父的话理解“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过渡语、(、)自然段相关内容外祖父给我读思乡的诗句,想象当时的情景读一读诗句想想外祖父还会给我讲关于祖国的什么呢?课件:祖国的地图,山河。出示第七自然段,读出自己的感受简单谈,理解、
3、自然段的相关内容过渡语(四)回归整体、填空:“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总使我想起_。”、结束语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教材分析全期共有六章。新授课程主要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多项式的运算 、轴对称图形、数据的分析与比较。二、学情分析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学期。通过上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有像陈琦、严细毛、瞿俐纯等同学更是对数学探究活动情有独衷。上期期末考试中,0901整体水平稍高于兄弟班级,但有两极分化的趋势。0902班的及格率稍高于兄弟班,但低分段学生高于10%,而且这部分学生对学习
4、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自信,有自暴自弃之嫌。三、目标任务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优秀率30%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四. 主要教学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
5、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4、改进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6、 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6、教学设计思路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走入情境,感受黄河的气势和精神,深入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研读文章关键字句,学习作者叙述角度和描写景物运用的修辞手法。使学生感受拼搏进取、自强不息的黄河精神,培养学生对我们祖国河山、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和品读,体会黄河磅礴的气势和哺育中华民族的奉献精神,体会作者对母亲河的感受。2、学习摘抄这种写读书笔记的方法,积累、品评文中的好词佳句。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读通课文,从文中形象、优美的语言中体会黄河磅礴的气势和作者的感受。教学难点学习品读和摘抄课文优美的词句、段落,并积累下来。教学媒体远程教育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准备学生预
7、习课文并搜集黄河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谈话导入1、播放课件初步感受黄河的雄伟气势(黄河简介资料片)2、谈话导入: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她滋养着两岸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华夏几千年的辉煌历史;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为其倾倒。黄河之水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气魄宏伟,势不可挡。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说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今天我们就学习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刘白羽先生的一篇散文黄河之水天上来。二、自由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边读文、边完成学习辅助单表格一、二项2、读完后请同学们讨论,并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
8、黄河的?(记忆中、兰州、刘家峡、飞机上)3、跳读课文完成下面内容。(课件出示,学具单上完成)(1)我从_乘飞机到_,这里的黄河太_,令我_。(2)在离_不远的_,黄河向我展示了_的景象。(3)我真正一览黄河的_,是在从_飞回_的飞机上。三、精读课文1、(出示录像)你想怎样描绘这种景象?一个词、一句话都可以。(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浩浩荡荡)2、这是黄河从刘家峡水电站的溢洪道口喷射而出、一泻千里的情景,那现代著名散文家刘白羽是如何用语言来描述的呢?想不想读一读?出示段落:(我下车转身一看整个黄河为白烟云雾所笼罩。)3、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段话,哪些词语或是句子让你感受到黄河水的气势,你就多读几遍,读
9、出你的感受学生交流:(相机出示句子)A、远望(1)如乌云乱卷,如怒火,如狂飙。(你从这个比喻句中感受到黄河的气势,具体说说,是哪个词哪个字让你有这种感受?(2)带着这种感受,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这是作者刚下车,远望黄河时所看到的景象。关于这段话,还有哪些词或句子让你感受到黄河的气势?(3)喷射(翻腾)这个词你读得特别好,不光读出了黄河水的气势,还读出了黄河水那种快而猛的动态美。作者这里就是抓住了黄河动态的特点,写出了黄河的气势。大家也来试着读读这些句子,好好体会描写黄河水动态的词语,读出那种气势和速度来。(学生练读)(4)谁来读读试试?(一生读)(评价:读得多有气势呀)(5)这位同学读到的句子
10、里,也有对黄河水的比喻,你找到了吗?你给大家读读。(6)你觉得这是对黄河水什么的描写?(顔色)总结过渡:是的,作者远望黄河,抓住黄河水形状顔色的特点,写出了它的气势。接着,作者仰望黄河、俯视黄河,又感受到黄河怎样的气势呢?你想给大家读读哪句话或是哪个词?B、仰望(1)你从哪里感受到黄河水的气势?(轰鸣,千万惊雷翻滚沸腾的轰鸣)(2)你能读出这种轰鸣的气势吗?(指名读,齐读)C、俯视:仰望黄河,我们从这千万惊雷翻滚沸腾的轰鸣中感受到黄河的气势。那俯视黄河,哪个词或是句子让你感受到黄河的气势?如果说这段当中有两个词最能概括此时黄河的气势,你认为是哪两个词?请你读读这两个词,读出黄河的气势。把对这两
11、个词语的理解放到句子里,我们再来读一读(齐读)此时,黄河水浩浩荡荡,向着远方的大海奔涌而去,如何读出这种越来越远的感觉?谁来试试:远去,远去,再远去。4、黄河的气势感染了同学们,同学们的朗读也感染了老师,就让我们一起合作来读读这黄河的气势吧。师读:我看到的是什么?生接:如乌云乱卷师读:我再举首仰望,只见生接:陡岩壁立师读:我到坝顶俯视,才看清生读:黄河有如齐读:远去,远去,再远去。总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的这种气势令人震惊。作者从不同的角度远望黄河、仰望黄河、俯视黄河,运用一连串的比喻,有形、有色、有声,让我们似乎亲眼看到黄河水从刘家峡水电站喷涌而出的情景。5、然而在作者
12、从乌鲁木齐返回北京飞机上,又一次看到了黄河,这次看到的是什么样的黄河呢?他又有什么感受呢?(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2)作者在飞机上看到了什么?(3)作者在飞机上看到的黄河是什么样子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4)看到这样神奇的黄河,作者有什么感受?找出来读一读。(5)黄河的雄姿令我震撼,惊讶,此时,我不禁要唱一曲赞歌来表达内心的激情?这会是一首什么样的歌呢?(出示相关句子)6、梳理学习成果,填写学具表附件一的三、四列。其中第三列可摘抄关键的词语和句子,第四列概括作者的感受。四、美读课文,体会情感。1、你觉得本文写的最精彩的地方是哪儿?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读给
13、大家听,读出气势,读出感情,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2、作者为什么要用“黄河之水天上来”这句诗做文章题目呢?本文的题目表现出了文章的基调:大气磅礴,气概豪迈雄壮。3、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散文都离不开借景抒情,那么本文借对黄河的描绘,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五、拓展链接,进一步了解黄河。(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眼中的黄河是什么样的六、总结作家刘白羽笔下的黄河气势磅礴、雄伟神奇。中文运用了对比、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不断变换观察视角,呈现黄河在不同的角度下的不同风采,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另外,我们在预习课文和上课时也学习了一种读书方法,那就是摘抄。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运用摘抄
14、的方法去读书,积累更多的好词佳句和写作方法。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一、“钓鱼”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教学内容: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教材与学情分析:钓鱼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中的一篇课文,属精读课文。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天夜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鲈鱼,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这件事给了“我”终生的启示,让“我”懂得了在各种诱惑面前,要有抵制的勇气和力量。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学习本文,应抓住学生这一能力,让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能力,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抓住主要内
15、容,同时,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课文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从中得到启迪,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设计理念:力求体现新课程标准提倡的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理念。把学习过程之中的感悟、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3 钓 鱼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明白父亲让“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真正目的,联系实际,受到“要遵守规章制度、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2、通过对“我”和“父亲”言行的朗读感悟,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尤其要体会“我”的
16、39;心理变化的过程。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培养学生朗读感悟能力、合作精神。教学重点、难点:1、体会“我”所获得的启示的意思。2、理解“与那条鲈玉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指的是什么。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讨论,我们知道了钓鱼是一件有趣的活动,但想要钓到鱼也是不容易的,需要耐心、技巧、机遇等等。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2、谁来说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生回顾的过程中板书。二、课堂活动(一)、课堂活动一:自读课文,说一说这条鱼该不该放?说出你的理由,先在小组内讨论再大胆的站起来说一说。1、有同学说该放,原因是?(还不到捕鱼的时间;做人要有原则,虽说没人知道,但自己的良心知道?)
17、2、有同学说不该放,原因是?(1)这条鱼是我好不容易钓到的。“过了好长时间,?溅起了不少水花。”(2)这条鲈鱼很大、很美。“啊,这样大的鱼!我还从来没有见过,还是条鲈鱼。”(是呀,这么大、这么美的鱼,我很难拒绝这样的诱惑。)(3)当他钓到鱼的时候,周围没有人。“到处是静悄悄的?(二)、课堂活动二:再读课文,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放掉鱼,做出这个选择“我”是做了激烈的内心斗争的,小组讨论一下我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1、交流(1)捕到鱼“我”?读句子:“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轻轻翕动着。”(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得意、惊喜、喜出望外、高兴、兴高采烈?)再读句子。(2)父亲让我放掉鱼,“我”?,读句子:“爸
18、爸!为什么?”(急切、不理解)读句子:“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委屈、难受)(3)“我慢慢地把鱼从鱼钩上?消失在湖水中了(无可奈何、恋恋不舍、遗憾?)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分角色朗读,感受人物的情感变化。(三)、课堂活动三:是谁鼓励“我”做了正确的选择?1、读句子:“从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没有商量的余地。”(理解“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2、回顾课文,父亲为何那么“不通情理”?(四)、课堂活动四:重点读课文的最后一部分,父亲的教导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在书上找出来,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但是,在人生的旅途汇总,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思考:“鱼”指的
19、是什么?(教师点拨:金钱、地位、名利等吸引人的,让人喜欢的事物)三、升华感情,拓展延伸:1、“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纽约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说明一件小事成就了一个人。那么你呢?小时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发生的这件事会有很多,比如: 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彩,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你?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2、启发诱导: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将怎样做?3、再一次分角色朗读,全班参与。四、总结积累:1、老师也送大家两句名言:“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
20、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单独的时候,都不要做一点卑鄙的事情;最重要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2、课下与自己的朋友演一演这个故事。五、布置作业:1、生活中有没有遇到与课文相关的事情在日记写一写,你当时是怎么处理的,学了这篇课文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你会怎么处理?2、搜集一些名人或身边的人遵守道德规范的故事,开个故事会。3、把课文中的故事讲给别人听。板书设计:钓 鱼钓到鱼 放掉鱼 启示获得启示:抵制(拒绝)诱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这篇文章字词难度不大,除了一些重点词句,其他都比较容易理解。文章思路清晰,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
21、,并采用对比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掌握重点字词和句子,然后,由字词理解到内容理解,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主要贯穿朗读,以朗读带动文章理解。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 新课参照教学设计(A)。二、介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有关内容参照教学设计(A)。三、朗读课文,理解文句,疏通课文内容1教师播放朗读带,学生听读课文,注意字音和停顿。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能否流畅地朗读课文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将课文读上两遍,而且必须是以读得流畅无断续现象为标准。要求学生在自由朗读时,注
22、意结合课文注释理解一些容易弄懂的词语和句子。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1) 指名学生朗读第1段,然后要求学生圈注本段中自己难以把握的字词。(2)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行翻译第1段。(3)教师评点学生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的掌握。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2段。(1)学生齐读第2段,然后标注出其中的重点字词。(2)学生结合注释自读第2段后,向老师提出自己不懂的词句。(3)指名学生翻译全段。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3段。(1)要求学生笔译第3段。(2)学生相互检查,讨论对方翻译中的不足之处。(3)指名学生朗读自己翻译的内容。然后教师进行评价,要求学生按照信、达的标准修改自己的译文。(4)学生齐读第3
23、段。6学生齐读全文。四、品读课文,鉴赏课文内容1请学生概括各段的中心意思。2细读第1段,从中找出一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意思的词语。3默读第1段,回答:作者是如何写出自己读书时条件的艰难的?请引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4提问:请复述作者读书时的勤奋的情形,想一想:这勤奋和前面所说的艰难的生活条件有什么联系吗?请谈谈你的看法。5提问:与作者读书时相比,现今太学生的读书条件怎样?文章是如何进行对比的?6提问: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请用课文原话回答。7请简要介绍马生,谈谈作者对马生所持的态度。8读完这篇文章,你对学习有什么感受吗?五、学习迁移学生交流讨论: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提出读书要勤奋、专心
24、,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六、布置作业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4.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词语卡片、青蛙、蝌蚪、鲤鱼、乌龟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用彩色粉笔板书汉字:“找”,请学生来认字。说说生活中是怎样用的。(如:
25、找人、找东西、找麻烦等)电脑出示小蝌蚪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小蝌蚪要找什么呢?板书:小蝌蚪、妈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小蝌蚪找妈妈。大家齐读课题。二、学习新知:(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同伴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同伴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奖励。再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重点听听生字的字音。大家进行评议,鼓励读得正确的同学、读书有进步的同学。(二)学习生字新词:1、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以下几件
26、事情:1)让每名同学说说哪些字不认识。2)把不认识的汉字集中起来。3)认识汉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4)小组长指汉字,同学读,巩固记忆。3、教师用电脑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不认识可以询问他人。4、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指名读词语,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反应灵敏。5、练习书写: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3)学生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电脑演示加录音)4)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
27、,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5)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6)奖励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汉字,师生共同欣赏。(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5)2、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3、以小组为单位筛选问题:每名组员说说自己的问题,组长带领大家把问题集中起来,记录下来,交给老师。(四)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巩固: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察。例如:看拼音写词语;听写词语;组词;读句子;读课文;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2)思考本组集中的问题。3)在作业 本上书写难
28、字,然后进行自评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4.继续培养学生收集、积累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2.借助插图,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教学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2.理解文中的词语。教具准备:电脑、图片、动画片。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提
29、示:注意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二、进入新课:1、整体感知: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教师进行板书(三次、鲤鱼、乌龟、青蛙。)2、电脑出示问题,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学习:(结合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筛选后的。)3、细读课文: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2)分别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第二自然段开始介绍小蝌蚪的变化,几天以后,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妈妈去了哪里,从鲤鱼妈妈那里他得知: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第三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看见乌龟后,错认乌龟为自己的妈妈,从乌龟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第四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小青蛙。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教师:整个找妈妈的过程,课文是抓住了动物的语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主任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路径计划
- 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建议计划
- 强化项目管理提升执行力计划
- 创新项目推进与管理培训
- 品牌扩展的机会与挑战计划
- 规划班级年度活动主题计划
- 职场目标的实现方法计划
- 2023年现代医学临床检验参考值
- 2024年自考毕业生求职面试常见的问题以及对策
- 内科常见急症处理
- 玻璃吊装方案
- 导尿术操作护理课件
- 电力企业大修及技改工程审计与控制初探
- 肺结核归口管理培训课件
- 越南整形行业趋势分析
- 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廉政谈话记录
- 蒸汽锅炉可行性方案
- 煤焦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课件】第二课时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 焚烧炉RTO操作规程
- 数据库安全事件响应机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