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各位领导大家好!今天上课的主要内容:消防基础知识(包括燃烧常识、建筑防火常识、消防设施常识)火,善用之则为福,不能用之则为祸!火灾消防:防火与灭火燃烧常识 燃烧:俗语着火,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热现象。 燃烧三要素: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可燃物 。固、液、气体等2 、氧化剂: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称为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燃烧常识 只有具备燃烧三要素才能发生火灾,具备燃烧三要素不是一定发生火灾的。 燃烧的充分条件
2、1、一定的可燃物浓度 2、一定的氧气含量 3、一定的点火能量 4、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 燃烧常识 所谓防火和灭火的基本措施就是去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条件,使燃烧不致发生或不能持续。如:钢筋混凝土的房子比木头房子耐烧燃烧常识 火灾定义 根据国家标准GB590786消防基本术语 第一部分,将火灾定义为: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危害。燃烧常识:火灾的分类根据可燃物的不同: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固体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溶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沥青、石蜡火灾等。 C类火灾:指气体火
3、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燃烧常识:火灾的分类按照一次火灾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直接财产损失,火灾又可划分为三类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为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含本数);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l00万元以上。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火灾的为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 不具有前面两项情形的火灾,为一般火灾。燃烧常识:灭火的基本原理 根据燃烧的基本条件要求,任何可燃物产生燃
4、烧或持续燃烧都必须具备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因此,火灾发生后,所谓灭火都是破坏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 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即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前三种灭火作用主要是物理过程,化学抑制是一个化学过程。不论是使用灭火剂灭火,还是通过其他机械作用灭火,都是通过上述四种作用的一种或几种来实现的。燃烧常识:灭火的基本原理 冷却灭火:对一般可燃物而言能够持续燃烧,其条件之一就是它们在火焰或热的作用下,达到了各自的着火温度。因此,对于一般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至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到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水能够大
5、量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最后导致火焰熄灭,燃烧终止。燃烧常识:灭火的基本原理 窒息灭火:各种可燃物的燃烧都需要在其最低氧浓度以上进行,低于此浓度时,燃烧不能持续。一般碳氢化合物的气体或蒸气通常在氧浓度低于15时不能维持燃烧。用于降低氧浓度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通过稀释氧浓度来灭火的方法,多用于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 燃烧常识:灭火的基本原理 隔离灭火 :可燃物是燃烧条件中的主要因素,如果把可燃物与引火源以及氧隔离开来,那么燃烧反应就会自动终止。火灾中,关闭有关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气体和液体的通道;打开有关阀门,使已经发生燃烧的容器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液体可燃物通
6、过管道导至安全区域,都是隔离灭火的措施。这样,残余可燃物烧尽后,火也就自熄了。燃烧常识:灭火的基本原理 化学抑制灭火 :物质的有焰燃烧中的氧化反应,都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破坏链式反就能导致燃烧的中止。 燃烧常识:闪燃、阴燃、爆燃、自燃的概念 闪燃: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的燃烧现象称为闪燃。 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甲乙丙类液体划分标准 阴燃: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称为阴燃。一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会发生阴燃,如: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堆垛的煤、草、湿木材等易发生这类火灾。燃烧
7、常识:闪燃、阴燃、爆燃、自燃、爆炸的概念 爆燃: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称为爆燃。爆燃反应中,穿过未燃烧介质的反应前端速度小于或等于声速(空气中约340m/s)。 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称为自燃。 燃烧常识:闪燃、阴燃、爆燃、自燃、爆炸的概念 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使温度、压力增加或者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分: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 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最高或最低浓度。通常用体积百分数表示,从下限到上限有一个范围,爆炸下限小于10%的,甲类,其余为乙类。燃烧常识:氧指数的概念 在规定条件
8、下,固体材料在氧、氮混合气体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氧含量称为氧指数。材料的氧指数表示材料燃烧的难易程度。氧指数高表示材料不易燃烧,氧指数低表示材料容易燃烧。例如氧指数为26的物质,当气体中氧含量低于26时就不能燃烧。一般认为氧指数22属于易燃材料,氧指数在2227之间属可燃材料,氧指数27属难燃材料。燃烧常识:可燃气体的燃烧特点 1、特点:可燃气体的燃烧不需象固体、液体那样需经溶解、蒸发过程,所需热量仅用于氧化或分解,或将气体加热到燃点,因此容易燃烧,速度也快。 2.燃烧方式: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混合状况不同,燃烧分为两大类:(1)扩散燃烧:可燃气体从喷口(管口或容器泄漏口)喷出。在喷口
9、处与空气中的氧边扩散混合,边燃烧的现象。其燃烧速度取决于可燃气体的喷出速度,一般为稳定燃烧。如容器、管路泄漏发生的燃烧,天然气井喷燃烧属于此类。(2)预混燃烧:可燃气体与氧在燃烧之前混合,并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性气体,被火源点燃所引起的燃烧,这类燃烧往往造成爆炸,影响预混燃烧速度的因素有气体组成,可燃气体的浓度,可燃混合气体的初始温度、管路直径、管道材质等,如处于标准状态下甲烷与空气混合气体在管道内的燃烧。 燃烧常识:可燃液体的燃烧特点 可燃液体的燃烧特点:可燃液体的燃烧实际上是可燃液体蒸气的燃烧 液体分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分类及分级是根据其闪点来划分的 甲一级易燃液体28 乙二级易燃液体2860
10、丙可燃液体60燃烧常识:可燃固体的燃烧特点 1燃烧特点: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地发生燃烧。 2燃烧方式: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 、阴燃 燃烧常识:热传播的几种途径 火灾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热传播有三种途径,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热辐射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 燃烧常识:典型的燃烧产物及毒性 燃烧产物通常指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可见烟等。 统计资料表明,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80是由于吸人毒性气体而致死的。火灾产生的烟气中,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CO、HCN、SO2、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养老院入住与紧急联络人协议
- 仓库服务托管合同范本
- 借款抵押汽车合同范本
- 中国智能型路灯控制器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科技助力下的老年性皮肤病预防措施
- 知识产权合作助力国际经济发展
- “十三五”规划重点-水蓄冷中央空调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
- 科技产品网络营销策略分析
- 中国功率器件用的新封装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投资战略规划报告
- 车间统计个人工作总结
- 超星尔雅学习通《民俗资源与旅游》2020章节测试含答案
- 劳务投标书技术标
- 尿碘检测临床意义
- 2022年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单招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3版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诊疗常规
- 钢网验收报告
- 防水补漏工程合同(合同版本)
- 铁路局中间站管理手册
- 监理日志表(标准模版)
- H3C-CAS虚拟化平台详细介绍
- 小学生韵母in、ing常见汉字与区分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