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二氧化碳P-V-T关系测定及临界状态观测实验_第1页
实验一二氧化碳P-V-T关系测定及临界状态观测实验_第2页
实验一二氧化碳P-V-T关系测定及临界状态观测实验_第3页
实验一二氧化碳P-V-T关系测定及临界状态观测实验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二氧化碳 p-v-t 关系测定及临界状态观测实验experiment of co2一、实验目的1、解 co2临界状态的观测方法,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2、加深对课堂所讲的有关工质的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3、掌握 co2的 p-v-t 关系测定方法, 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方法及技巧;4、学会活塞式压力计、恒温器等部分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本实验内容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测定 co2的 p-v-t 关系,在p-v 图上画出低于临界温度(20t) 、临界温度(1 .31t)及高于临界温度(50t)的三条等温线,并与标准实验曲线及理论

2、计算值相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2、测定 co2在低于临界温度时 (t20、25及 27)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的关系;3、观测临界现象1)临界状态附近气液两相分界模糊的现象;2)气液整体相变现象;3)测定 co2的ct、cp、cv等临界参数,并将实验所得的cv值与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范德瓦尔方程所得的理论值相比较,简述产生差异的原因。三、实验原理简单可压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其状态参数压力p、比容 v、温度 t 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关系,即状态方程为0),(tvpf(1)或),(tvfp(2)当保持 t 不变时测定比容与压力的对应数值,可获得到等温线数据,从而可作出p-v 图。在低于临界温度时,实际

3、气体的等温线有气液相变的直线段,而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是正双曲线,任何时候也不会出现直线段。只有在临界温度以上,实际气体的等温线才逐渐接近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所以理想气体的理论不能解释实际气体的气液两相转变及临界状态。co2的临界压力为barpc87.73,临界温度为1 .31ct。在低于临界温度时,等温线出现气液相变的直线段,如图1 所示。9.30t是恰好能压缩得到液体co2的最高温度。在临界点附近出现气液分界模糊的现象。在临界点温度以上的等温线具有斜率转折点,直到48.1才成为均匀的曲线(图中未标出)。1973 年范德瓦尔首先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提出了修正,他考虑了气体分子体积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

4、用力的影响,提出如下和修正方程:trbvvapg)(2(3)或写作0)(23abavvtrbppvg(4)范德瓦尔方程虽然也还不够完善,但它反映了物质气液两相的性质及两相转变的连续性。本实验就是根据方程(2) ,采用定温实验的方法来测定co2的 p-v 之间关系,从而得出co2的 p-v-t 关系,并观测其临界现象。四、实验设备及数据测量1、整个实验装置由试验本体、活塞式压力计、及恒温器三大部分组成,如图2。实验设备相关参数见表1(注:有些设备参数可能与表中有不同,请学生自行记录)。表 1 设备规格仪器型号量程精度压力表校检器cj-50 160mpa 标准压力表59-08434 0100kgf

5、/m2 1/6kgf/m2 2、试验台本体如图3 所示。3、实验中由压力台送来的压力油进入高压容器和玻璃杯上半部, 迫使杯中水银进入预先装有co2气体的承压玻璃管。 co2被压缩,其压力和容积通过压力台上活塞杆的进退来调节,温度则由恒温器供给的水套里的水温来调节;4、实验工质co2的压力由装在压力台上的压力表读出(若要提高精度考虑水银柱高度的修正)。5、工质温度则由插在恒温水套中的温度计读取。6、工质比容首先由承压玻璃管内co2的高度来度量,而后根据承压玻璃管内径均匀、截面积不变等条件换算获得,这种方法称为质面比法。下面介绍测定承压玻璃管内co2比容的质面比法:由于充入承压玻璃管内的co2质量

6、不便于测定, 而玻璃管内径或截面积也不易准确测量,因而实验中采用间接方法来确定比容: 认为 co2比容与其在承压玻璃管内的高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具体作法示例如下:已知 co2液体在某一状态下的比容值(可由表 2 获得)。例如: t=20、 p=100atm 时, v=0.00117m3/kg;1.高压容器2.玻璃杯3.压力油4.水银5.密封填料6.填料压盖7.恒温水管8.承压玻璃管9.co2空间 10.温度计图 3 二氧化碳 p-v-t 关系实验台本体结构图表 2 二氧化碳液体比容的部分数据(单位:m3/kg)压力( atm)温度()0 10 20 30 测定该实验台co2在上述状态下的液柱高

7、度,记为*h(m) ;由比容的定义及(1) ,有t=20、p=100atm 时, 00117.0*mahv( m3/kg )kham00117.0*(kg/ m2)则任意温度、任意压力下,co2的比容为khamhv(m3/kg )式中0hhh为任意温度压力下二氧化碳液柱的高度, h-任意温度压力下水银柱的高度;40 0.001069 50 0.001059 0.001147 60 0.001050 0.001129 0.001276 80 0.001035 0.001101 0.001212 0.001407 100 0.001022 0.001086 0.001170 0.001290 0h

8、-承压玻璃管内径顶端刻度。五、具体实验步骤1、按照实验原理图装好实验设备,并开启实验本体上的日光灯;2、将蒸馏水注入恒温器内,注到水面离顶盖23 为止。检查并接通电路,开动电动泵,使水循环流动;3、使用恒温器调节温度;1)转动电接点温度计顶端的帽形磁铁,调节凸轮示标,使其上端面与所要调定的温度要一致。调好后要将帽形磁铁用横向镙钉锁紧,以防转动;2)视水温情况开关加热器,当水温未达到所要调定的温度时,恒温器指示灯亮;当指示灯灭时表明水温已达到所需设定的恒温;3)观察玻璃水套上的两个温度计,若二者读数相同,且恒温器的温度计与电接点温度计标定的温度一致(或基本一致)时,则可认为承压玻璃管内co2 的

9、温度处于所标定的温度。4)当需要改变试验温度时,重复1) 3)即可。4、加压前的准备1) 由于压力台的油缸容量比主容器的容量小,需要多次从油杯里抽油,再向主容器充油,才能在压力表上显示压力读数。压力台抽油、充油的操作过程非常重要,若操作失误,则不仅加不上压力,还会损坏试验设备,所以务必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2)关闭压力表及进入本体油路的两个阀门,开启压力台的油杯进油阀;3)摇退压力台上的活塞螺杆,直至螺杆全部退出,这时压力台油缸中就充满了油;4)先关闭油杯阀门,然后开启压力表,摇进螺杆,使压力表中的读数与二氧化碳空间中的压力相近后,再开启进入本体油路的阀门;5)摇进活塞螺杆,给本体充油,如此交

10、替直到压力表有压力读数为止。6)再次检查油杯阀门是否关好,压力表及本体油路阀门是否开启,若均已稳定即可进行实验。7)由于压力较低时,实验本体中的水银柱液面还位于下面,无法读数,因此需要预先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得水银柱到达可读数的区域,一般压力大约在3540atm 时即可读取水银液面的高度。5、实验中原始数据的记录1) 设备数据的记录(仪器的名称、型号、规格、 量程、精度) ;2) 常规数据的记录(室温、大气压、实验环境等);3) 实验相关的其它初始数据的记录;6、需测定的数据(详见八)1) 测定低于临界温度时的定温线(20t) ,并记录下该温度下的饱和点数据;2) 测定25t、27t时饱和点数据

11、;3) 测定临界温度t=31.1时的等温线及临界参数,并观察临界现象;4) 测定高于临界温度时的等温线(t=50) 7、实验注意事项:1) 做各条定温线时, 实验压力 p100atm,实验温度 t50;2) 一般情况下压力间隔可取为25atm,但在接近饱和状态及临界状态时,压力间隔应取得较小些,可取为 0.5atm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参照标准实验曲线来具体确定。 (在汽液共存区, 由于压力变化很小,这时可按水银柱位置的变化来适当取数据间隔。)3) 实验中读取水银柱液面高度h 时要注意,应使视线与水银柱半圆形的液面中间平齐。4) 实验中要特别注意:加压与降压过程一定要缓慢进行,并请思考这是为

12、什么?特别是降压过程必须严格操作规程,按照与加压相反的顺序,逐渐将压力降下去,操作中严格禁止违反操作规程。六、实验准备及预习要求预习要求:详细阅读本实验指导书,达到1)熟悉本实验目的及基本原理,清楚什么是质面比方法2)清楚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3)清楚本实验要测定哪些参数七、实验数据测量及现象观测(一)测定低于临界温度时的定温线(20t)1、使用恒温器调定温度,并保持恒温2、压力记录从40atm开始,当玻璃管内水银柱升起来后,应足够缓慢地摇进活塞螺杆,以保证定温条件,否则来不及平衡,读数不准; 3、按照适当的压力间隔取值,直到p=100atm; (注:在汽液共存区,由于压力变化很小,这时可按水银柱

13、位置的变化来适当取数据间隔。)4、由于在20t时需要测定质面比,参照表2 中二氧化碳液体比容的数据,测定相应压力下的所需要数据。5、注意加压后co2的变化,特别注意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的对应关系,液化、汽化等现象。要将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一并填入实验报告中;(二)测定25t及27t时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的对应关系;(三)测定临界等温线及临界参数,并观察临界现象(t31.1 )1、依照上述(一)中所述方法测定临界等温线,并在该曲线拐点处找出临界压力cp及临界比容cv, 并将数据填入数据表中;2、临界现象观测:1)整体相变现象:在临界温度以下时的等温线测定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变表现为一个逐

14、渐积累的渐变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然而在临界点时, 由于汽化潜热等于0,饱和汽线与饱和液线合于一点,所以此时汽液的相互转变是个突变过程,当压力稍有变化时,汽、液以突变的形式相互转化。2)汽液两相模糊现象处于临界点时co2具有共同参数(p,v,t ) ,因而此时 co2气、液两相的差别消失。下面就用实验来证明这个结论。因为此时处于临界温度,如果按等温过程使 co2压缩或膨胀, 那么管内什么现象也看不到的。现在我们按 绝热过程 来进行。首先在压力等于76atm 附近,突然降压, co2状态点由等温线沿绝热线降到液相区,管内 co2出现了明显的液面。这就说明,如果这时管内的co2是气体的话,那么这

15、种气体离液相区很接近,可以说是接近液态的气体;当我们在膨胀之后,突然压缩 co2时,这个液面又立即消失了,这就告诉我们 co2液体离气相区也是非常近的,可以说是接近气态的液体。 既然此时的co2即接近气态又接近液态,所以只能处于临界点附近。即在临界点附近出现饱和汽、液两相分界不清的现象。这就是临界点附近饱和汽液模糊不清的现象。(四)测定高于临界温度的等温线(50t) ,将数据填入报告中。八、数据处理及思考题(一)数据处理及分析1、仿照标准实验曲线(图1) ,在 p-v 图中绘出所测得和三条等温线;并在图中标出所测得的几个饱和点;2、将实验测得的等温线与图1 所示的标准等温线相比较,分析二者间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3、在 p-t 图中绘出饱和温度与饱和压力的对应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