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NICU护理安全质量目标_第1页
新生儿NICU护理安全质量目标_第2页
新生儿NICU护理安全质量目标_第3页
新生儿NICU护理安全质量目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9年度新生儿/nicu护理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提高医务人员对新生儿及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识别的准确性1.科室有新生儿身份识别指引。2.新生儿入院、出院盖左脚脚印,并经监护人同意后按左手拇指印确认。3.复印父母或监护人身份证明,出院时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出院。4.新生儿实行双手佩戴腕带制制度,入院或在手腕带脱落时应双人查对后补戴,每班确认。5.床头卡标明姓名、性别、年龄、id或住院号、床号、入院时间。6.新生儿出院落实登记制度。目标二:建立与完善新生儿保暖制度,防止新生儿发生低体温、烧伤、烫伤1.建立与实施新生儿保暖制度。2.根据新生儿的胎龄、体重、日龄、病情选择合适的保暖设施,提供适宜的

2、环境温度,使中心体温恒定在36.537.5之间。3.使用开放式红外线辐射抢救台时正确放置温度探头(床温:感应面朝上,禁止物品遮盖;肤温:感应面紧贴皮肤),温箱出入风机口禁止物品遮盖,防止过度加热发生烧伤。4.温箱、抢救台内放置温湿度计,加强巡视,至少每24小时记录箱/台温一次,及时处理故障,并定期检测。5.早产儿使用“鸟巢”,头部戴帽子或给予覆盖物,身体覆盖塑料薄膜,减少辐射、对流散热。6.与新生儿身体直接接触的物品预先放置在箱温37的温箱中预热,以减少传导散热。7.各项操作集中进行,确保在操作过程中新生儿处于温暖的环境。8.中心体温低于36.4的新生儿暂缓洗澡,及时擦干新生儿身体,更换湿的衣

3、物、尿片,减少蒸发散热。9.严防烫伤:沐浴时室温2628,盆浴时先放冷水,后放热水,水温4043;奶液温度:3840;热水袋温度:50。目标三:提高安全用氧意识,严格遵循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防治氧中毒1.严格掌握氧疗指征:临床上有呼吸窘迫的表现,在吸入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o2)<50 mmhg或经皮氧饱和度(tcso2) <85%者,应给予吸氧。治疗的目标是维持pao2 5080mmhg,或tcso2 9095。2.最好采用有空气与氧气混合的气源。给氧浓度视病情需要而定,调整氧浓度应逐步进行,以免波动过大。3.连续吸入氧浓度(fio2)60%者,不宜超过24小时

4、,80%者,不宜超过12小时;纯氧不宜超过4-6小时,以免发生氧中毒。如患儿对氧浓度需求高,长时间吸氧仍无改善,应积极查找病因,重新调整治疗方案,给以相应治疗。4.在氧疗过程中,密切监测fio2、pao2或tcso2 。使用头氧、温箱给氧时,必须使用氧浓度测定仪进行监测,探头放于新生儿鼻子附近,而非氧气主流出道处。5.对早产儿尤其是极低体重儿用氧时,一定要告知家长早产儿血管不成熟的特点、早产儿用氧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危害性。6.凡是经过氧疗,符合眼科筛查标准的早产儿,应在出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34周时进行眼科rop筛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7.进行早产儿氧疗必须具备相应的监测条件,如氧浓度测

5、定仪,血气分析仪或经皮氧饱和度监测仪等,如不具备氧疗监测条件,应转到具备条件的医院治疗。目标四:正确使用气囊面罩,防止发生气漏1.有新生儿气囊面罩给氧的指引、流程。2.准确评估肺气漏发生的高风险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部感染、肺部肿物、肺不张、肺发育不全、肺透明膜病、慢性肺部疾病的新生儿。3.正确选择新生儿适用的气囊容量:240ml。4.正确选择面罩的型号。5.选择具有减压阀的气囊,使用前需锁上减压阀以检查气囊密闭性,然后打开查看减压阀是否正常。使用前需确保减压阀处于开启状态。6.正确控制气囊给氧的压力:新生儿呼吸容积的潮气量为6-8ml/kg。首次呼吸所需压力为30-40cmh2o,以后为

6、20 cmh2o。用拇、食二指按压气囊,压力约为15-20cmh2o,再加一指按压,压力递增5cmh2o,有条件者连接测压仪。7.正确控制气囊面罩给氧的频率:40-60次/min。8.气囊面罩专人管理,定期检测。目标五: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1.有药物安全使用护理指引。设置nicu常用药物剂量快速参考手册,对于复杂稀释过程如氨茶碱、肝素等,设置配置流程,以提高新生儿用药安全。2.急救车上附有nicu急救时国际常用四种急救药物(肾上腺素/纳洛酮/碳酸氢钠/生理盐水)1kg/2kg/3kg的使用剂量,减少急救时用药错误。3.药物标签清晰易读,对于药名相似、包装相似、读音相似的药物,分开存放并做好标识;

7、 10氯化钾、高浓度药物,必须单独存放,有红色标识。4.手写医嘱中避免使用u/iu/qd/qod等英文缩写,减少误读的差错。5.双人核查医生所开药物的浓度、剂量和用法是否正确,确保正确给药。6.在配药室、护士站、医生办公室等设有计算器;稀释过程实施双盲法核对。7.给药前双人核对新生儿身份。8.超过一条给药通道时,输液泵、输液管有清晰的标识,并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如动脉通道的输液泵、输液管及三通管全部使用红色。9.准确记录输入量。目标六:预防静脉输注钙剂等药物外渗,最大限度降低给新生儿带来的危害及痛苦1.建立和完善钙剂等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处理指引。2.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8、每次输注应尽量重新建立的静脉通道,并有两名护士确认回血好后再用药。3.选择合适的血管:首选picc导管或脐静脉导管。尽量选择粗直的血管,避开关节部位和头部。 4.每次输注前后都应用生理盐水冲管。5.加强责任心,加强巡视,严格作好床头交班,做好标示。6.输注完药液后采取正确的拔针按压方法,在针尖即将拔离皮肤瞬间,迅速用棉签沿血管和走向纵行按压穿刺点及其上方,直至不出血为止,时间约为3-5分钟。7.如发生外渗时及时处理,使用药物外渗护理单。目标七:确保管饲安全1.有管饲安全管理指引。2.经口留置胃管,减少经鼻留置胃管导致的通气障碍。3.胃管置入合适的长度,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如耳垂到鼻尖再到剑突;

9、记录胃管的长度。4.妥善固定,防止胃管滑脱引起误吸。5.管饲前确认胃管在胃内:a检查胃管刻度,b检验回抽物的ph值 5.5。6.间断管饲喂养时,采用重力喂饲。7.持续管饲喂养时,奶泵及管道上设置明显标识。8.喂养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避免反复使用。9.胃管每3天更换一次。目标八:建立和完善新生儿病房内母乳的储存和运送1.建立和完善新生儿病房内母乳的储存、运送、使用指引。2.母乳用已消毒的奶瓶盛载。3.贮奶前,必须在容器上标明床号、姓名、挤奶日期和时间。4.每次以一次喂奶用的份量为单位贮存。5.指导家长,院内母乳现挤现送,院外母乳将载有母乳的奶瓶放入清洁防水袋内,防止奶瓶直接接触冰块,在保温盒内

10、再加上冰块保存母乳的温度,确保母乳储存于低温,如室温4小时,冷藏24小时或污染者,拒绝接收。目标九:加强新生儿喂养安全,防止呛奶、误吸致窒息1.建立和完善新生儿喂养指引。2.按时按量喂奶,选择合适奶嘴。出生后遵医嘱先试喂糖水或温开水,无特殊后逐渐加,质由稀到浓,量由少到多。3.喂奶时及喂奶后取头高右侧卧位,头偏一侧,禁止面部朝上、平卧位。4.鼻饲奶前先回抽,确认无误才注奶,如胃中有积乳量大于前一次入量1 /3,则不加量或降至前一次量。5.喂奶时专人看护,禁止离岗,如离开暂停喂奶,禁止物品遮挡口鼻。6.喂奶后抱起新生儿,轻拍背部,排出咽下的空气,及时清理呕吐物及口咽、气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7.喂奶后加强巡视,至少每1530分钟一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