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审定_第1页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审定_第2页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审定_第3页
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审定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审定班级:_ 姓名:_1. 阅读理解。司马光幼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1)即了其大旨 _ (2)自是手不释书, _(3)众皆弃去   _ (4)光持石击瓮破之 _2翻译下面的句子。(1)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_(2)水迸,儿得活。_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凛然如成人”中“如”是“如果”的意思。B.司马光小时候非常喜欢左氏春秋。C.“破瓮救友”一事发

2、生在司马光七岁时。4这则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_2. 文言文阅读。手不释卷(材料一)成语解释: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材料二)人物: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顾炎武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他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材料三)典故原文: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

3、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注释凡先生之游:凡是先生外出游历。先生:对比自己年长的人的尊称。指顾炎武。自随:跟随自己。厄塞:险要关口。曲折:详细情况。即:靠近,引申为走向。坊肆;街市中的客店。发:打开。对勘:核对校正。径行:任意而行。无足:不值得。诸经注疏:各种经典著作的注解疏证。熟:认真仔细。(材料四)对联:手不释卷识三昧,汗牛充栋满书斋。典故: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没有文化,孙权鼓励他学习史书与兵法。吕蒙听了孙权的话,手不释卷,最后做了吴国的主将,屡建奇功。1阅读材料一、二、三,思考:顾炎武成就斐然的原因是_。2阅读材料三,思考:顾炎武好学不倦表现在哪些地方?请用自己的话简单回答。

4、_3简单写一写你读了这四则材料后的启发或收获。_4根据材料一、四,写一句话用上“手不释卷”。_3. 阅读与理解。嫦娥奔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注释:羿(yì):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后羿射日的记载。请:求。西王母:仙人名。姮(hé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斫: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羿请不死之药(_)(2)谪令伐树(_)(3)蟾蜍(_)(_)  (4)常斫之(_)2“嫦娥奔

5、月”的“奔”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再查音节_;“奔”在这个词当中应念(bnbèn),意思是_(奔走,急跑;直向目的地走去)。3翻译下面的句子。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_4请你写出四个带“月”字的成语。_5“嫦娥奔月”是神话,可人类登月却已经变成了现实,2003年,我国航天员_进入了太空,2005年我国航天员_和_又进入了太空,对此,你有何感想? _4. 课外阅读。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注

6、释:发鸠(ji)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旧说在山西境内。柘(zhè)木:柘树。文首:头上有花纹。其鸣自詨:它的叫声像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少女:小女儿。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白喙:_(2)以堙于东海:_2翻译句子。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_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女娃怎样的精神?_4读了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_5. 课外阅读。小时了了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yì)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

7、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ù jí)。(注释)孔文举:孔融,字文举,是汉代末年的名士、文学家。诣:到。清称:有清高的称誉的人。仆:谦称。先君:祖先,与下文“先人”同。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师资:师。这里指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制的事。奕世:累世;世世代代。 奇:认为他特殊、不寻常。1根据文意,可以知道“小时了了”的意思是( )。A.小的时候很聪明 B.小的时候很迷糊 C.小的时候不怎么样2孔融真的是李元礼的亲戚

8、吗?请把他的解释改写成现代汉语。_3“大踧踖”是形容非常局促不安的样子。陈韪为什么会“大踧踖”呢?_4读了这个故事,你怎样评价十岁的孔融呢?_6. 文言文阅读。狐假虎威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1虎求百鲁而食之()A.设法得到 B.恳求,乞助C.需要 D.寻找2天帝使我长百兽()A.替,让 B.出使 C.派,差遣 D.用3天帝使我长百兽()A.管理,治理

9、0;B.生长,发育 C.增加 D.排行第一4兽见之皆走()A.失去原样 B.跑,奔跑 C.通过 D.走路,步行5“狐假虎威”的意思是_。6百鲁看见老虎和狐狸皆走的原因是_。7这篇寓言故事讽刺的是_的人。7.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注释:无从:没有办法。致:得到。假借:借。弗之怠:不懈怠,不放松读书。走:跑。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以是:因此。1联系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

10、中加点字的意思。(1)余幼时即嗜学。   余: _   嗜学: _(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每: _2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语句的意思。(1)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_(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_3读了这篇古文,你有什么感受,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一谈。_8. 课内阅读。梁国_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_,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_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将课文补充完整。2从“为设果,果有杨梅”中可以看出()A.杨氏之子非常喜欢吃杨梅B.杨氏之子是一个非常懂礼貌

11、的孩子3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杨氏之子能一下子让孔君平无言以对,展现了自己的霸道。B.以“孔雀”为名来反问孔君平,这样可以贬低孔君平的身份。C.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杨氏之子也在姓上做文章,采用否定的方式,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使孔君平无言以对。4本文主要通过人物的_来表现人物的特点。5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_9. 课内阅读。古人谈读书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  不敢以一得自足  如何伯之观海  如井蛙之窥

12、天,皆无识者也;_。此三者,缺一不可。(清)曾国藩1请将原文中缺失的句子填写到下方的横线上。2给短文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3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盖:(_)   窥:(_)士人:(_)  下流:(_)4下列选项中,与“河伯之观海”的“之”用法一致的是(  )。A.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5结合选文,请你谈一谈为何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_10.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

13、,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1这段文字选自_。2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誉之曰(称赞)  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 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1)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_  (2)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_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_ (4)其人弗能应也。 _4“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

14、。A.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C.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D.他说的盾没有那么坚固,矛也没有那么锐利5故事讽刺了哪一类人?   ()A.言过其实的人。B.说或做三思而后行的人。C.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的人。D.说或做不考虑后果的人。6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_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_,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_。孔_曰:“_。”儿应声答日:“_。”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人家中一个九岁男孩的故事。(_)文中的“果”字是“果然”的意思。(_)文中的

15、“夫子”是旧时对学者或老师的尊称。(_)文中的“家禽”和我们现在生活中所说的“家禽”意思相同。(_)文中的“儿”是指杨氏之子。(_)3短文的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_4“儿应声答曰”中的“应声”反映了什么?  _5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_6你认为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12. 课外文言文阅读。性缓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而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注释)恐:担心遽:(

16、jù)立即,匆忙。1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1)见人裳尾为火所烧(_) 为了因为被(2)欲言恐君性急 (_) 欲望 想要贪欲2下列句子中的“之”与“见之已久” 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圣人之道 B.吾欲之南海 C.皮之不存 D.人非生而知之者3翻译下面的句子。我道君性急,果然。_4这则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哪类人?_13. 快乐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陶 侃 励 志司马光陶侃字士行,本鄱阳人也。徙家庐江之寻阳。侃早孤贫,为县吏。庐江太守张夔(kuí)召为督邮,有能名,迁主簿。夔妻

17、有疾,将迎医于数百里。时正寒雪,诸纲纪皆难之,侃乃请行,众咸服其义。迁武昌太守,左转广州刺史。侃在州无事,辄朝运百甓(pì)于斋外,暮运于斋内。人问其故,答曰:“吾方致力中原,过尔优逸,恐不堪事。”其励志勤力,皆此类也。(译文)陶侃字士行,本来是鄱城人。迁家到庐江的寻阳。陶侃很早成了孤儿,家境贫穷,后来当了县吏。庐江太守张夔征召他做督邮,因为有才能有名声,升为主簿。 一次夔妻有病,将到几百里地的地方请医生。此时正天寒下雪,几个管理事务的仆人都认为这件事很难而畏惧,陶侃于是请命前去,众人都被他的道义所折服。陶侃后升为武昌太守,又升调广州刺史。陶侃在州府无政事时,总是早上将百块砖搬到书房

18、外,晚上再运到书房内。别人问他原因,他回答说:“我正在致力收复中原,过分的优游安逸,恐怕不能承受大事。”他励志勤勉努力,都是像这类的事情。1写出下列词语中“故”的意思。人问其故(  )过故人庄()  温故而知新()2“时正寒雪,诸纲纪皆难之”一句让你想起哪些描写冬天的成语或诗句?_3人们都说陶侃是个重道义的人。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再用两个成语夸夸他。_4陶侃运砖的目的是什么?文中怎么说?_5判断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在正确的说法后打“”陶侃为官后,能勇于助人而不畏艰难。()陶侃任几个州的都督,好逸恶劳,臭名远扬。()陶侃励志勤勉努力,升调广州刺史也不意外。()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