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县新农村“清洁家园行动”调研报告分享_第1页
武隆县新农村“清洁家园行动”调研报告分享_第2页
武隆县新农村“清洁家园行动”调研报告分享_第3页
武隆县新农村“清洁家园行动”调研报告分享_第4页
武隆县新农村“清洁家园行动”调研报告分享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武隆县新农村“清洁家园行动”调研报告分享 近年来,随着武隆县农村经济快速开展,农村一些地方污染源增加、污染物增多、污染范围扩大、污染程度加深、污染危害加重,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不仅直接影响农业产量、农产品质量、农民收入和农业可持续开展,而且还损害了农村人居环境,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农村一直以脏乱差为代名词,为改善这诸多现实状况,我们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师生本次行动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导向,力图将农村建设成为整洁干净的新环境,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县。我们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农户现居住环境的实际情况,以便后续政府工作的顺利开展。不言而喻,农

2、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问题日益上升为各级党委、政府乃至全社会高度关注点。本次调研活动旨在提高全民特别是广阔农村居民的环保科技意识,创立优美环境,倡导健康生活,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年07月05日20*年07月15日 重庆市武隆县双河乡荞子村、新春村、木根村、梅子村 相关农户,村社干部,外地游客等 分小组进村入户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宣传,用所学知识向农民宣传环保理念,指导村民科学方法进行生产,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引导村民培养良好的生活生产习惯等。 分小组由村民带着走入田间地头,实地了解农户劳作情况与田间地头环境的问题处理情况。 总指挥:武隆县环保局、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带队教师:吴雪锋、邹仕鑫、刘兰英 队长:高阳 副队长:刘飞、郭晓朦 a组:木根村、梅子村 组长: 高阳 刘飞 组员: 陈瑶张怡 张玉霜 黄燕雄 翁敏 韩亚鑫 肖俊 江帆 阮震 b组:荞子村、新春村 组长:郭晓朦 组员:张星星李誉 王玲张松 赵超凡许祖国蒋天付姚尧邬静淳叶兴新 7.1. 召开前期座谈会:20*年7月5日由武隆县环保局副局长陈上宜以及双河乡乡长安朝树主持召开的座谈会。让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队员了解到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即改善农村脏乱差问题,提高农民环保意识,讲解田间堆肥方法,以及同农民交流的方式方法。 7.2. 召开前期发动大会:20*年7月6日上午9点半,由武隆县环保局副局长陈

4、上宜以及双河乡乡长安朝树出席的发动大会,同时还包括双河乡各村干部以及村民代表和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25位师生也参与到其中。本次发动大会主要介绍了本次清洁家园活动的主旨及内容,以及号召村民积极参与“清洁家园行动”。 7.3. 活动开展阶段:7月6日队员们深入乡村,经过最初的摸索,了解到了一定的根本情况。 7.4. 活动中期总结:20*年7月9日由武隆县环保局陈上宜副局长及相关工作人员与资环院队员共同召开总结会,在会上队员们依次提出了发现的问题及相关的解决方式,以及宣传方式上的创新和方法。陈上宜副局长也提出了几点意见:宣传方式的改善,做好心得体会,要学会动脑,掌握常识,善于总结。 7.5. 活动

5、深入阶段:20*年7月10日到14日,经过前期的总结,掌握了一定的方式方法后,我们再次深入村社,除了走访农户,我们也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做农活,了解他们对环保的认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更多的有效性信息。 7.6. 活动最终总结:20*年7月15日,由武隆县环保局局长陈少力,双河乡书记冯志权以及局部村社干部同我们共同参与了活动最终总结,会上我们做了详细总结以及解决方法,领导们也做了相关的报告。 8.1. 向村民宣传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知识,特别是向农村学生灌输环境保护理念和知识,保证环境保护的广泛性和延续性; 8.2. 指导村民做好“清洁家园行动”,去除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的白色垃圾,引

6、导村民培养良好的生活生产习惯; 8.3. 协助村民做好环境卫生,包括室内外,圈舍、厕所、厨房等; 8.4. 调查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8.5. 通过媒体宣传(电视台,微博等)武隆环保工作开展的情况,创作一批宣传口号和标语或农村宣传的顺口溜、歌谣等; 8.6. 调研解决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9.1. 乡村存在的问题: 9.1.1. 白色垃圾的及处理方式 :农用薄膜是双河乡最主要的污染源,由于双河乡平均海拔1200m,形成了这一代特殊的高山气候,常年平均气温比县城低7以上,并且,由于高山气候的影响,双河乡的蔬菜具有口感好,无污染等优点,因此这里成为了重庆市的一个高山蔬菜基地

7、,这里的蔬菜受到广阔消费者的青睐。但是,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导致这里的地膜的用量十分大。粗略估算,每亩地种植烟叶每季需要地膜3kg。由于青椒、黄瓜等其他蔬菜一年可以种两季或者两季以上,且烟叶只能种植一季,因此种植蔬菜所使用的地膜的量是种植烟叶的2至3倍。有的农户家里有20来亩地,每年光是购置地膜的钱就高达5000多元,以此可见,双河乡地膜使用量之大。 与地膜使用量成鲜明比照的是地膜的回收问题。在武隆县由于地膜使用后带有泥土,回收后需要清洗,并且地膜的密度小占地大,没有一个垃圾回收站愿意回收地膜,政府也没有提出一套有效的解决方式,因此大多数农民选择将地膜就地烧掉或扔到田间地头。据我们了解,地膜残留

8、在土壤中需要200年才能降解,并且残留于土壤中的地膜会导致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等问题。因此地膜成为了这一带最主要的污染源。 处理方式:经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双河乡,农户处理地膜的方式只有两种,第一种是直接烧掉,第二种是扔到没有种植作物的土里。几乎没有一户农民会把使用过后的地膜带回家妥善处理或者扔进场镇上的垃圾箱。又因为地膜使用后带有泥土,使其重量增加也难于清理,因此也没有人会回收地膜。调研过程中我们还了解到有的地方办酒席时由于锅盖不够大,直接将地膜覆盖在锅上当锅盖来蒸食品。日常生活中产生白色垃圾(食品袋等)大多数都丢到门前的水沟里或者做饭时扔到灶台里烧掉。 9.1.2. 田地间产生的垃圾及处理方式 田地间的垃圾最主要是用完的农药袋,经过这段时间的走访,我们发现,农民们用的农药最多是袋装农药,像尿素这类农药是大号编织袋,农户一般将其用来装垃圾。由于双河乡大力开展蔬菜种植和烟草种植,因此,农药的使用量也十分巨大。和地膜一样,农药袋、农药瓶的处理方式对环境的影响非常严重。调研发现,在木根和梅子两个村的村民处理农药瓶农药袋的方式都是哪里用完哪里扔。甚至有的村民在井边打水,兑好农药后就直接将农药瓶或者农药袋扔到井里或者灌溉用水的水渠里,有的水井甚至是饮用水源。这样就直接将点污染扩大成为了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