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定向技术实施血肿内置管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干出血的临床分析_第1页
立体定向技术实施血肿内置管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干出血的临床分析_第2页
立体定向技术实施血肿内置管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干出血的临床分析_第3页
立体定向技术实施血肿内置管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干出血的临床分析_第4页
立体定向技术实施血肿内置管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干出血的临床分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立体定向技术实施血肿内置管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干出血的临床分析    李流清林婷婷【摘要】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技术实施血肿内置管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干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0例确诊为脑干出血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 研究组患者行立体定向技术实施血肿内置管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预后疗效、死亡情况。结果 随访3个月,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4.0%低于对照组的9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

2、711, p【关键词】 立体定向技术;脑干出血;血肿内置管引流;尿激酶灌注;腰大池外引流doi:10.14163/ki.11-5547/r.2020.01.018脑干出血是指非外伤引起的成人颅内大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自发性破裂所致的脑实质内出血。脑干出血是一种发病急、病情危重、发病率极高的疾病1。在所有脑出血疾病中, 脑干出血的死亡率最高, 预后最差。脑干出血的一般治疗原则是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加强护理维持生命功能、防治并发症等。传统治疗方法的治愈率低, 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预后疗效不是很理想。随着近年来脑外科挤术的进展, 立体定向技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的关

3、注和重视2, 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本院的脑干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立体定向技术实施血肿内置管引流結合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干出血的临床疗效, 现结合其各临床资料详细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脑干出血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表现为昏迷、脑干出血合并明显脑积水等症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每组25例。对照组男17例, 女8例;年龄最小42岁, 最大71岁, 平均年龄(54.25±5.59)岁。研究组男15例, 女10例;年龄最小43岁, 最大75岁, 平均年龄(54.87

4、77;6.7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在患者均知晓其目的与内容的条件下开展, 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出血量5 ml, 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为47分, 合并有明显脑积水, 无慢性基础病, 年龄4275岁。1. 2 方法1. 2. 1 对照组 行传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首先进行局部麻醉, 安装定向头架, 接着经ct扫描定位血肿的最大横截面, 采用配套的系统计算靶点的坐标参数及手术参数, 根据确定的靶点坐标参数安装定位导向装置, 在硬脑膜窦下中线旁约23 cm切口, 切口长度以2.5 cm为宜, 行压迫止

5、血。根据事先确定好的穿刺方向采用颅骨钻开硬脑膜, 将引流管套在穿刺针上经导向仪缓慢送入脑组织靶点, 取出穿刺针, 留置引流, 颅孔处采用明胶海绵(湿润的)止血。同时给予患者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止继续出血、加强护理, 维持生命功能防治并发症等常规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生命征、瞳孔等变化, 必要时采取干预及对症处理。1. 2. 2 研究组 行立体定向技术实施血肿内置管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复查ct以确定引流管位置在血肿中心, 排除术后并发症后, 术后立刻经引流管内注尿激酶, 注入尿激酶13万u/次, 夹闭引流管24 h后放开, 2次/d,

6、 连续35 d。其中内注尿激酶总次数应根据患者血肿量大小及引流情况而定。此外需要密切观察引流情况, 查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生化及脑脊液培养, 为了尽可能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应尽早拔除血肿腔引流管, 待脑积水缓解后, 24 h内立即施行腰大池置管术, 继续释放脑脊液, 引流血肿, 以缓解颅内压。直到血肿引流干净脑积水缓解, 复查脑脊液基本正常后择期拔除腰大池引流管即可。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预后疗效。随访12个月, 预后疗效判定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 判定标准3:治愈:患者的nihss评分较术前减少>

7、;90%, 生活能自理;显效:患者的nihss评分较术前减少40%90%, 有一定的自主生活能力;好转:患者的nihss评分较前减少18%45%;无效:患者的nihss评分较前减少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 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3.7±2.3)d, 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5.6±2.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8、)。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随访3个月,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2. 3 两组患者预后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2. 4 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死亡情况比较 随访12个月, 研究组患者中死亡2例, 死亡率为8.0%;对照组患者中死亡9例, 死亡率为36.0%;研究组患者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脑干出血是一种发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极高的疾病。目前国内外对脑干出血的治疗方法比较单一, 比如通过脑立

9、体定向手术治疗脑干出血治疗4, 此方法有一定的疗效, 但留置引流管留置时间过短, 颅内感染的发生率高, 肺部感染和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 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为临床治疗增加了难度, 必须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本次研究中, 研究组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实施血肿内置管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干出血, 研究结果显示:随访3个月,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64.0%低于对照组的9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5.711, p总之, 立体定向技术实施血肿内置管引流结合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外引流治疗脑干出血, 损伤小、疗效明显、并发症小、操作简便、且利于病情观察, 建议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参考文献1 李建国, 王鹏, 陈宝友, 等. 高血压脑干出血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9, 25(10):919-921.2 丁向前, 李泽福. 脑干出血的外科治疗现状及进展. 医学综述, 2017(21):4252-4255.3 梁阿铭, 韩义娜, 张辉, 等. 立体定向技术在大脑半球出血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5, 32(8):743-744.4 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