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_第1页
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_第2页
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_第3页
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_第4页
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湘潭丈巻学年论文论文题目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策略郭南希所在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日 期2008130509商学院2008级金融一班楚尔鸣2010年4月13日安林潭城市髀殘滸农展观状及策略摘要: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湖南经济的 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本文通过分析长株 潭城市群的发展现状,对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思路和策略提出了建议。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中部崛起两型"社会法国地理学者戈德认为,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 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 多层次城市集

2、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所谓城市群就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 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济紧密联系、之间的产业 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城市群作为城市化的主体形态,既是创造就业和人口居住的密集区,也是 支撑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区,更是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和方向的引领 者。目前中部地区有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三大城市群在 促进中部崛起中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长株潭城市群是以长沙为中心,加上株洲市和湘潭市,是湖南省经济发展 的核心增长极。土地面积约2.80万平方公里,占湖南省土地总面积的13.2% ; 人口 1298万z占全省

3、的20.4%。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 套改革试验区,对湖南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湖南经济发展的重 要增长极。近年来,长株潭经济总量迅速增长。2001 2006年gdp年均增长 率达3.6%。2006年,长株潭实现gdp总额28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增速高于全省2个百分点,占全省38%。其中长沙市实现gdp总额达1799 亿元,增长14.8%,占全省24%;株洲市实现gdp总额达605.3亿元,增 长12.3%,占全省8.1%;湘潭市实现gdp总量达422.1亿元,增长13.2 %, 占全省5.6%。2007年1-6月,长株潭三市实现gdp总量达1533.5亿元,

4、 同比增长1514%,增速高于全省1.2个百分点。(一).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分析:一、长株潭城市群优势所在。长株潭城市群具有四大显著特色:区位优势 突岀,增长潜力强大,科教资源密集,产业基础雄厚。具体来说:1、地理和交通区位优势突出。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中部地区的经济腹地, 处于我国东西和南北的结合部和我国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汇处,是长 江流域经济带和京广铁路经济带的交汇中心,铁路、水运、公路、空运优势均 十分明显,是名副其实的综合交通枢纽。特别强调的是,长株潭有一个特有的 区位条件,就是邻近珠三角经济圈,是沿海开放地区的后方基地w促进中部开发 的前哨阵地。湖南融入泛珠三角(9 + 2)区域协

5、作圈后,长株潭在接受粤港产业的 梯度转移和经济辐射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增长潜力较大。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省的经济发展核心区,聚散功能 强劲,增长潜力较大。近几年来,长株潭城市群gdp始终保持持续较快增长态 势z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gdp增长率达15.7% ,增幅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 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长株潭的发展定位为湖南省中心城市群, 长江中游地区和我国南方中部的主体增长极,沟通华南经济圈与长江产业带、 沿海较发达地区与西部广大地区的经济枢纽。3、科教和智力资源丰富。长株潭城市群聚集了湖南省90 %以上的科硏人 员和80 %以上的科研成果,拥有10个国家级重点

6、实验室、5个国家级工程技 术硏究中心、29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49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是我国重要的 科技教育基地和文化产业基地。城市群集中了湖南省绝大部分高校,北有中南大 学、湖南大学、湖南师大三所211工程大学为龙头的岳麓山大学城,南有湘潭 大学、湖南科技大学为首的湘潭大学科技城。另外,经济圈中拥有长沙经济技 术开发区 1个国家级技术开发区,两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个国家 级大学科技园和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圈内有国家级的机电中心基地, 湖南唯一生产汽车的吉利汽车公司等。4、产业基础雄厚,具有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优势。长株潭城市群是我国 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7、,长沙的工程机械在全国乃至 全世界都处于领先水平,株洲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有色冶金等产业优势明显,而湘潭钢铁厂则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重要的钢铁企业。二、长株潭城市群劣势所在。虽然长株潭城市群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但 与部分发达地区相比较而言,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1.从综合实力来看,经济总量还不够大。2007年长株潭经济总量,仅为 杭州的52.3%,广州的46.6%,苏州的58.6%;从人均gdp来看 长株潭三市 为2.18万元分别为杭州、广州、苏州的41%、33.8%. 34.6%。和中部武汉 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比较,长株潭城市群的经济总量低于其他两城市群,经济 实力较其他两城市圈差。200

8、7年的gdp为3468.3亿元,分别比中原城市群和 武汉城市圈少5142.2亿元和2088.4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36.4亿元, 占湖南省的比重为39.0% ,在三个城市群中总量和占比均居最后一位(表1 l表1: 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及武汉城市圈各项主要指标土地面积(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万人)gdp(亿元)地均gdp(亿元/万平方公里)人均gdp(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长株潭城市群绝对值2.812983468.31238.726824236.4占全省比重(%)13.220.437.7-39.0中原城市群绝对值5.8739558610.51466.921778544.8

9、占全省比重()35.242.357.463.2武汉城市圈绝对值5.8129905556.7956.418639306.9占全省比重()31.352.560.2-52.0注:表屮地均gdp=gdp/±地面积,人口数为年末常住人口数2 .从中心城市所有制结构来看,经济外向度较低。据2007年统计数据显 示,在长沙港澳台商和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很小,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比重 为3.1% ,夕卜商投资企业为4.2% ,两者之和还不到8.0% ,而武汉接近16.0%。 内资企业中,也主要是其他类型的企业(包括: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股 份有限、私营企业等)比重最大,超过了内资企业的2/3 ,

10、而国有企业,集体企 业所占比重小。这明显反映了长株潭城市群地处内陆地区经济所有制结构的特 点:以内资为主,外资企业少。经济外向度极低、开放竞争力弱。此夕卜,2006 年,长株潭三市实现进出口总额只有48.9亿美元,仅为杭州市的12.6%,深目怖的 2.1%倒2007年也只有50多亿美元。招商引资、项目引进、承接所谓的产业 转移效果都不尽人意。3.从产业结构来看,三大产业层次偏低。一是传统型农业还占据较大比 重z 2006年三市农林牧渔总产值中,粮食和生猪所占比重高达59%, 粮猪型” 农业的基本格局尚未发生根本改变。二是工业产业层次也较低、新产品少。工 业产品以中低档为主,新产品开发较为滞后。

11、三是长株潭第三产业发展的层次还 普遍偏低,主要是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2006年,长株潭三市第三产业 实现增加值1272亿元 餐饮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高达40%左右,而较高层 次的为生产服务的金融、保险、信息、咨询、技术、风险投资、现代物流等新 兴服务业还不够发达,比重偏低,结构明显有待提升。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化程 度与发达地区有着较大差距,产业结构中钢铁、有色、化工等消耗资源、排污量 大的产业比重依然偏高。(二)加快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建议及措施:从前文论述中可以看到,长株潭城市群虽然目前的经济实力总体来讲和其 他城市群有一定差距,但是发展契机良好,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也有 突出的区

12、位优势和密集的科教资源。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把实现中部崛起作 为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提了出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也明确提出:支持中部地 区发挥优势,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七大之后,长株潭城市群又被国家确定为 两型社会试验区并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权,这更是国家加速中部崛 起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把握发展机遇,发挥长株潭城市群的龙头作用,提岀几 点建议:充分发挥长株潭城市群的优势,紧紧抓住两型社会改革的历史性 机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突出重大项目建设,提高经济外向度水平。湖南 省委书记张春贤强调,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全国资源节约型、环 境友好型社会示范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引领区,湖南

13、经济发展核心增 长极,以及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城市群。具体措施如下:抓住历史机遇,加快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 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 潘岳认为,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一种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 准则,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文化政策为手段,致力于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和 谐的社会形态。"2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 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长株潭优势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具体

14、来说:l促 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三大转变,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 保护的经济增长。目前长株潭地区传统的化工、冶炼、机械、电力和建材等高 消耗、高污染产业居多,如何改造升级,把其建成两型产业,这里有许多关键技 术和高技术问题要解决,没有系统的技术创新是根本不可能搞好两型社会建 设的。如株洲化工集团公司目前形成了环境友好型的循环产业链条,据说已无任 何废弃物排放到大气和湘江了。可见把"两型社会建设的目标内化为企业的 目标,建立起”两型产业的技术体系十分必要。建立一套完好的科技政策体系 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需要。2.突出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在 交通同网、能源同体

15、、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建设上要有实质性的明 显进展。进一步加强长株潭城市群内的交通、通讯信息等重大基础设施方面的 合作与协调,制定长株潭一体化交通网络规划,尽快启动长株潭三市城际轻轨 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节约投资,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要紧抓 国家扩大内需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强与国家、省的沟通联系,力争多上一些重 大基础设施项目。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在湖南比照 实施的有利条件,积极争取国家一批重大优质工业项目落户长株潭城市群,并 围绕这些重大项目,建设成一批相应的配套项目。大力拓展资本市场,推进更 多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进一步加快信用体系建设z积极搭建

16、银企合作平 台,在全国信贷总规模中争取更多的建设资金。二、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只有做到布局合理,结构优化, 才能提升产业的规模和效益,从而提升区域竞争能力,实现区域发展目标。根 据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并结合长株潭三市产业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困难,就如何 实现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一战略目标提出如下对策建议:1.充分发 挥产业的比较优势,做大做强经济总量。长株潭城市群要结合区域规划和自身 优势特点,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制定有利于优势产业的发展,符合 未来发展的产业政策,提高长株潭城市群经济互补性。突出发展工程机械、汽 车制造、钢铁、

17、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集群,引导城市群内的企业围绕骨干企业 进行配套服务”延伸产业链。要充分发挥长株潭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作为6大 国家级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之一的优势,率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 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环保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不断促进产业结 构的调整、升级和优化。2.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从提高 农业生产效率和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出发,不断改变传统的经营 模式,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新兴农业。3.大力推进区域合作,加快产业集 群发展,三市要打破地区、行业界限,发挥优势,进一步拉长支柱产业、特色 产业的产业链,加强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形成产业集团

18、优势,促进产业结构 优化。4.全面提升第三产业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发展旅游业,将丰富的旅游资 源转化为现实经济带动优势资源。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岀发育良好、机制 灵活、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提高长株潭城市群的文化含量。三. 以长株潭一体化为突破口 .加强三市联合。具体来说:1.形成长株潭经济协作区。在保持长沙株洲湘潭三座城市的独 立行政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规划实现三市的五同即交通同管、 电力同网、金融同城、信息同享、环保同治。2.建设好三市结合部。长株潭结 合部空间范围约1500平方公里,包括三市的10个乡镇。三市结合部农田、水 面、森林、丘陵较多,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原生态,营造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