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免疫调节-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专题提分攻略(原卷版)_第1页
专题14 免疫调节-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专题提分攻略(原卷版)_第2页
专题14 免疫调节-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专题提分攻略(原卷版)_第3页
专题14 免疫调节-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专题提分攻略(原卷版)_第4页
专题14 免疫调节-备战2022年高考生物专题提分攻略(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14免疫调节1、 基础知识必备 1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名称来源功能吞噬细胞造血干细胞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t细胞造血干细胞(胸腺中发育)识别、呈递抗原,分泌淋巴因子,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b细胞造血干细胞(骨髓中发育)识别抗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b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抗体效应t细胞t细胞或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记忆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相应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2免疫活性物质的来源与功能来源功能溶菌酶唾液与泪液中(腺体细胞)第一道防线,杀菌体液中(组织细胞)第二道防线,杀菌抗体浆细胞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淋巴

2、因子t细胞、效应t细胞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易错警示】解答免疫问题应规避的7个易错点(1)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2)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若t细胞缺失,细胞免疫功能全部丧失,体液免疫功能部分保留。(3)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具有分裂、分化能力,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不能再进行分裂、分化。(4)浆细胞(效应t细胞)并非只来自于b细胞(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的来源有两个,一是由b细胞(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二是由记忆细胞增殖分化而来。(5)抗原识别过程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靶细胞的裂解

3、死亡属于细胞凋亡。(6)每个浆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抗体是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7)免疫活性物质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如唾液腺、泪腺细胞都可产生溶菌酶。3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比较免疫类型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作用对象游离于体液中的抗原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免疫细胞主要是b细胞主要是t细胞作用方式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作用过程关系(1)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2)对于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播散,当寄生病原体进入细胞后,细

4、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3)若t细胞被破坏,则细胞免疫不存在,体液免疫也将大部分丧失【易错警示】注意特异性免疫中各细胞或物质的作用(1)吞噬细胞的作用:摄取、处理病原体,暴露其特定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吞噬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3)记忆细胞:长时间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该抗原再次入侵时,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抗体。(4)效应t细胞:与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之裂解,释放出病原体。4记忆细胞与二次免疫应答(1)记忆细胞特点: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2)二次免疫反应: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快

5、速产生大量抗体。(3)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更快、更高、更强,如下图:5抗原和抗体(1)成分:抗原并非都是蛋白质,但抗体都是蛋白质。(2)来源:抗原并非都是外来物质(异物性),体内衰老、癌变的细胞也是抗原;抗体是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也可通过免疫治疗输入。(3)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如乳汁)中。【易错警示】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3个易混易错点(1)免疫细胞中,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等受到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会缩短。(2)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或效应t细胞的来源不完全相同:初次免疫只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增殖分化,二次免疫不仅来自b细胞或t细胞的增殖分化,还来自记忆细

6、胞的增殖分化。(3)抗体本身不能清除抗原,只是与其特异性结合,最终还需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一、 选择题1研究者利用一种实验的小鼠模型进行研究,该小鼠缺失细胞免疫功能。研究发现,该小鼠的吞噬细胞可以支持hiv的繁殖,而hiv感染的吞噬细胞可以分布在机体多个组织中,比如脑组织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是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b该实验的小鼠模型中可能不含t细胞chiv最初侵入人体时,t细胞数量一直减少dhiv感染者的多种组织中都可能检测到hiv2某研究小组发现了胎盘生长因子抗体plgf抗体,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阻断了胎盘生长因子与毛细血管结合的通路,削减了对肿瘤的养分供给,癌细胞

7、分裂速度减缓,低于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的速度,使肿瘤明显缩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体内只有癌变的细胞内存在原癌基因bplgf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合成与分泌需多种细胞器的参与c癌细胞容易转移,是由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增多,细胞之间的润滑作用增强d该抗体与肿瘤内的胎盘生长因子结合属于细胞免疫3研究发现,人体内一类调节性t细胞能表达出转录调节因子。其中foxp3可以调控其他多种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foxp3可能在免疫细胞的细胞核内发挥作用bfoxp3基因突变可能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失调c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导致癌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免疫dfoxp3基因只存在于调节性t细胞和其他

8、免疫细胞中4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和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a、b、c三类细胞才能识别抗原b产生抗体的细胞只能由b细胞直接分化形成c和过程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发生dc、d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5为检验某种制剂对机体免疫机能的调节作用,用含不同剂量的该制剂的饲料饲喂健康小鼠,一段时间后再给小鼠注射绵羊红细胞,测定小鼠血清中针对绵羊红细胞的抗体含量,得到如图结果。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实验中用到的绵羊红细胞相当于抗原b抗体由浆细胞合成,其分泌过程有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c抗体能导致绵羊红细胞溶解,这个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9、d中剂量的该制剂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增强作用最大6当细胞癌变后,它会表达某种特殊的蛋白质于细胞表面而成为肿瘤表面抗原,但此时不能引发免疫反应。只有当部分抗原释放后,并与h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才可被“抗原提呈细胞”识别,从而引发免疫反应,将肿瘤细胞清除。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的“抗原提呈细胞”可能是吞噬细胞,该细胞可参与人体第二、三道防线的防护作用b除癌变细胞之外,图中具有增殖分化能力的细胞是甲细胞和乙细胞c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抗原蛋白复合物d癌变细胞在丙细胞的作用下裂解属于细胞坏死7(2020·黑龙江哈尔滨六中高三模拟)某人注射白喉毒素疫苗和感染白喉杆菌后,体内抗

10、体产生情况如图所示。据图推测合理的是()a感染白喉杆菌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b抗体与白喉毒素结合后会产生沉淀c该免疫过程没有淋巴因子的参与d淋巴细胞上的载体能特异性识别该抗原8生物学家巴尔的摩认为,艾滋病病毒找到了“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目前科学家试图以抗体或加强人类免疫系统来防御艾滋病病毒的方法都以失败告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iv“愚弄”人类免疫系统的方法就是破坏所有特异性免疫bhiv是抗原,但人体不能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chiv不是抗原,不能引起人体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反应d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多种病原体的侵袭或恶性肿瘤9烧伤后的伤口容易化脓的主要原因是受绿脓杆菌的感染,

11、头孢菌素是临床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抗生素。用药前一般会对病人做过敏实验和细菌耐药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药前做耐药实验的原因是抗生素滥用诱导细菌发生耐药突变b吞噬细胞处理绿脓杆菌后会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其他免疫细胞cb淋巴细胞接受绿脓杆菌刺激后形成的浆细胞会使绿脓杆菌裂解死亡d对头孢菌素过敏的患者使用头孢菌素后机体不再发生免疫反应10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在第一次注射鸡群的基础上扩大注射范围,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已经失去了抗原性b第二次注射存活

12、的鸡中,绝大多数接受过第一次注射c如果继续对存活的鸡注射新鲜病原菌,结果是仅有少部分鸡存活d第一次注射时,鸡体内没有相应的记忆细胞,因此只能发生非特异性免疫11如图表示免疫异常引起的某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自身免疫病,细胞甲为b细胞b激素乙通过体液定向运到垂体发挥调节作用c细胞甲的分泌活动越旺盛,激素乙的分泌就越多d激素丙与抗体具有相同的受体,二者具有竞争性12如图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死的过程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抗体、淋巴因子都是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b图甲细胞为效应t细胞,其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可使靶细胞裂解c图乙细胞为浆细胞,它由b细胞或记忆细

13、胞分化而来,它不能识别抗原d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该种抗原的记忆,当记忆细胞再次接触这种抗原刺激时,能迅速产生抗体13如图为机体内发生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的流程图,图中甲丁代表不同物质,字母代表不同的细胞,数字代表不同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呈递抗原的过程是b据图示可知,第二次注射甲时,产生的浆细胞同样来源于cc与体液免疫相比,过敏反应特有的过程包括d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免疫的免疫细胞是上图中的a14h9n2 病毒能导致禽类患流感,为了研发 h9n2 病毒的疫苗,某研究机构将未接触过 h9n2病毒的家鸽随机均分为两组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

14、确的是( )甲组乙组注射是否换流感注射是否换流感第一次实验减毒处理的h9n2 病毒否等量的生理盐水否第二次实验h9n2 病毒否h9n2 病毒是a第一次实验中,甲组家鸽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b甲组家鸽经减毒处理的 h9n2 病毒诱导产生了抗性突变c第二次实验中,乙组家鸽体内相应的记忆细胞参与了免疫反应d乙组家鸽出现流感症状是因为体内没有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15 下图为人体内几种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机制的图解,其中表示抗原,表示某种物质,代表某种细胞。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与细胞具有相似作用的细胞还有吞噬细胞等b图中细胞分别代表t细胞和b细胞c是受体,其化学本质一定是

15、糖蛋白d初次感染病毒时,机体可同时产生和两种细胞二、 非选择题16如图表示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时机体产生抗体的特征。(igg:免疫球蛋白g,一种抗体;igm:免疫球蛋白m,一种抗体)。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初次应答主要产生 (填“igm”或“igg”)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该抗体主要分布在 中。(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两种抗体亲和力的大小不同,可能与 有关。(3)再次应答时,免疫反应快而强,原因是 。17研究发现hiv能识别t细胞表面的cd4和ccr5(本质为受体蛋白)从而实现入侵t细胞;如果给aids患者大量注射用cd4和ccr5修饰过的人成熟红细胞,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并入侵。因h

16、iv在红细胞内无法增殖,这为治疗aids提供了新的思路。请回答下列问题:(1)hiv能识别t细胞表面的cd4和ccr5 (填“能”或“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hiv在人的成熟红细胞内不能增殖,原因为 。(2)hiv侵入人体后,感染初期hiv的数量先增后减,其数量下降的原因是 。(3)在感染后期,多数hiv感染者直接死于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当人体感染细菌时,细菌脂多糖lps作为重要的抗原分子引起免疫应答。抗原激发的体液免疫应答有两类:第一类是大多数抗原必须在t细胞参与下才能完成;第二类是有少数抗原,单独刺激b细胞即可完成。为了探究细菌脂多糖lps属于哪一类免疫应答,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17、: 选择性别、年龄、生长发育状况一致的小鼠均分为甲、乙两组。 甲组小鼠 处理,乙组小鼠不做相应的处理。 对甲、乙两组小鼠进行lps接种处理。 一段时间后分别检测两组小鼠体内相应浆细胞和抗体含量。实验预测:若 ,则免疫应答属于第一类。若 ,则免疫应答属于第二类。18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请思考作答。(1)当一个人被疯狗咬伤时采用方法 进行免疫比较好。因为人被疯狗咬伤后,需要 尽快与抗原结合。(2)方法与方法相比,方法 具有更持久的免疫力,因为该方法是通过 刺激机体自身产生抗体和 ,获得更持久的免疫力。(3)抗体与抗原结合清除抗原的反应场所是 ,该过程体现了免疫系统的 功能。

18、将多肽加工成抗体的过程发生在细胞的 中。(4)当机体内抗体浓度达到峰值后,若无同种抗原再次刺激,动物体内相应抗体浓度会逐渐降低,这种变化与 数量减少和衰老有关,也与 有关。19(2018北京卷·29)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1)癌细胞具有无限_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_系统发挥清除作用。(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细胞与抗体的结合率(%)细胞ipscdb7mef血清免疫组77828空白组1089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_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_。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_。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