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图的基本原理实用教案_第1页
视图的基本原理实用教案_第2页
视图的基本原理实用教案_第3页
视图的基本原理实用教案_第4页
视图的基本原理实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视图(sht)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零件图的概念2562920.02AA18R6286.33.212.5其余(qy)压 块制图(zh t)审核比例材料3.2左图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图样。右图是压块的直观图。本章介绍零件图的概念、视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几何体三视的视读等内容。第1页/共84页第一页,共84页。 第二节第二节 识图的基本知识识图的基本知识 比例图样中机件要素(yo s)的线性尺寸实际机件相应要素(yo s)的线性尺寸之比。绘制图样时,应采用(ciyng)表1.2中规定的比例。图中所注尺寸数字必须(bx)为机件实际尺寸。 原值比例缩小比例放大比例1:12:1 2.5:1 4:1 5:

2、1 (10n):1表1.21:1.5 1:2 1:2.5 1:3 1:4 1:5 1:10n 1:1.510n 1:210n 1:2.510n 1:510n 第2页/共84页第二页,共84页。图线名称(mngchng)双折线(zhxin)图线型式(xn sh)代号图线宽度图线应用举例D虚 线Gk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表示线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约b/3表书上11 图线的名称、型式和应用举例(续)断裂线的边界线451不可见轮廓线不可见过渡线细点画线152023轴线对称中心线轨迹线节圆及节线粗点画线152023J双点画线152045约b/3 b极限位置的轮廓线假想投影的轮廓线实验或工艺结构的轮廓线中

3、断线 第3页/共84页第三页,共84页。图线名称(mngchng)粗实线图线型式(xn sh)代号(diho)图线宽度图线应用举例bA b(0.5mm2mm)可见轮廓线可见过渡线细实线B尺寸线及尺寸界线剖面符号重合断面的轮廓线螺纹的牙底线及齿轮的齿根线引出线分界线及范围线弯折线辅助线不连续的同一表面的连线成规律分布的相同要素的连线波浪线C断裂线的边界线视图和剖视的分界线约b/3表书上11 图线的名称、型式和应用举例第4页/共84页第四页,共84页。尺寸标注中常用尺寸标注中常用(chn yn)符号和缩写词符号和缩写词名名 称称符符 号号 或或缩缩 写写 词词名名 称称符符 号号 或或缩缩 写写

4、词词直直 径径 半半 径径R R圆球直径圆球直径 S S圆球半径圆球半径S SR R厚厚 度度t t4545倒角倒角C C第5页/共84页第五页,共84页。130移出断面轮廓线可见轮廓线用粗实线用粗实线尺寸线及尺寸界线用细实线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用细实线剖面符号用细实线不可见轮廓线用虚线轴心线用点画线断裂轮廓线用波浪线相邻辅助件轮廓用双点画线运动件位置线用双点画线断裂轮廓线用双折线第6页/共84页第六页,共84页。第三节 正投影的原理(yunl)和三视图一 投影(tuyng)法 投影法:指在一定的投影条件下求作空间(kngjin)点、线、面、体的投影方法。使用投影法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投影面投射中心

5、投射线物体投影s(2) 投影面:不通过S的投影面(1) 投影中心S和投射线(3) 表达对象:空间几何形体 一系列投射线与投影面交点的总和称为投影。第7页/共84页第七页,共84页。二 投影(tuyng)法的分类1 中心(zhngxn)投影法投影面投射中心投射线物体投影s第8页/共84页第八页,共84页。2 平行投影法正投影法斜投影法第9页/共84页第九页,共84页。 工程上多采用正投影法绘制投影图表达物体(wt)的形状,但不同的物体(wt)在同一投影面上可获得相同的投影。 一个投影不能唯一确定的表达物体的形状,必须建立一个投影体系,将物体同时(tngsh)向几个面投影,用多个投影图来确切的表达

6、物体的形状。第10页/共84页第十页,共84页。1 两面投影(tuyng)体系的建立 处于正立(zhn l)位置的投影面称为正立(zhn l)投影面(简称V面)。 处于(chy)水平位置的投影面称为水平投影面(简称H面)。 两投影面的交线称为投影轴(OX)。 VHX正立投影面水平投影面正立投影面正立投影面水平投影面水平投影面 在空间建立两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一 两投影面体系和两面投影第11页/共84页第十一页,共84页。VHXO(a)(b)第12页/共84页第十二页,共84页。 有些物体仅用两面投影任不能清楚表达形体,必须(bx)画出它的第三投影才能唯一确定它的形状。第13页/共84页第十三页

7、,共84页。二 三投影面体系和三面(sn min)投影1 三面投影体系(tx)的建立 正立(zhn l)投影面(简称V面) 水平投影面(简称H面) 侧立投影面(简称W面) VHWVXZYHW侧立投影面侧立投影面侧立投影面2 三面投影 正面投影 水平投影侧面投影侧面投影侧面投影侧面投影3 投影面展开方法V面不动,将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W面绕OZ轴向右旋转90,使三投影面共面。第14页/共84页第十四页,共84页。三 三面投影(tuyng)的位置和对应关系1. 三面投影(tuyng)之间的位置关系 水平投影在正面(zhngmin)投影的正下方,侧面投影在正面(zhngmin)投影的右方。2.

8、 三面投影之间的对应关系长(X)宽(Y)Y1高(Z)Y1宽(Y)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长对正;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高平齐;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宽相等。第15页/共84页第十五页,共84页。第16页/共84页第十六页,共84页。第17页/共84页第十七页,共84页。四 画物体三面(sn min)投影的方法和步骤(1) 选择(xunz)正面投影图 (2) 布 图(3) 按投影(tuyng)规律画出物体的三面投影(tuyng)(4) 检查、加粗图线 一般以能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特征的那一面投影作为正面投影图。 画出各投影图的作图基准线。 先画物体的主体部分,再逐个画出物体中的细节部分。第18页/共84页第

9、十八页,共84页。四 画物体三面(sn min)投影的方法和步骤(1) 选择(xunz)正面投影图 一般(ybn)以能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特征的那一面投影作为正面投影图。第19页/共84页第十九页,共84页。S第20页/共84页第二十页,共84页。四 画物体三面投影的方法(fngf)和步骤(1) 选择(xunz)正面投影图 (2) 布 图 一般以能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xngzhun)特征的那一面投影作为正面投影图。 画出各投影图的作图基准线。第21页/共84页第二十一页,共84页。第22页/共84页第二十二页,共84页。四 画物体(wt)三面投影的方法和步骤(1) 选择(xunz)正面投

10、影图 (2) 布 图(3) 按投影(tuyng)规律画出物体的三面投影(tuyng) 一般以能较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形状特征的那一面投影作为正面投影图。 画出各投影图的作图基准线。 先画物体的主体部分,再逐个画出物体中的细节部分。第23页/共84页第二十三页,共84页。第24页/共84页第二十四页,共84页。例 画出下列各模型的三面(sn min)投影作图方法(fngf)和步骤1. 选择(xunz)正面投影图2. 布图3. 画出各组成部分的投影4. 检查、加粗图线模型一模型二模型三模型四第25页/共84页第二十五页,共84页。正立板水平(shupng)板侧立板第26页/共84页第二十六页,共84页

11、。第27页/共84页第二十七页,共84页。第28页/共84页第二十八页,共84页。第29页/共84页第二十九页,共84页。第30页/共84页第三十页,共84页。第31页/共84页第三十一页,共84页。底板支承(zh chn)板钟形块第32页/共84页第三十二页,共84页。第33页/共84页第三十三页,共84页。第34页/共84页第三十四页,共84页。第35页/共84页第三十五页,共84页。第36页/共84页第三十六页,共84页。第37页/共84页第三十七页,共84页。第38页/共84页第三十八页,共84页。第39页/共84页第三十九页,共84页。平齐无交线无交线平齐平齐平齐无交线无交线第40页

12、/共84页第四十页,共84页。第41页/共84页第四十一页,共84页。第四节 物体的平面和直线的投影(tuyng)特性物体上的平面和直线对于V,H,及W三个投影面可以 倾斜,垂直,平行三种不同(b tn)的空间位置 。 物体上的平面的投影(tuyng)特性:物体上的直线的投影(tuyng)特性:收缩性积聚性真实性第42页/共84页第四十二页,共84页。第五节第五节 基本基本(jbn)几何体三视图几何体三视图的识读的识读圆 锥圆 柱圆 锥圆 柱基本体基本体按一定规律按一定规律(gul)形成的简形成的简单几何体。单几何体。 组合体由多个基本(jbn)体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物体。第43页/共84页第

13、四十三页,共84页。一一 平面立体平面立体(lt) 平面立体平面立体(lt):各表面均为平面的几何体,如棱柱、棱锥等。:各表面均为平面的几何体,如棱柱、棱锥等。二二 曲面曲面(qmin)立体立体 曲面曲面(qmin)立体:各表面均为曲面立体:各表面均为曲面(qmin)或由平面与曲面或由平面与曲面(qmin)共共同围成的几何体,如圆柱、圆锥、圆同围成的几何体,如圆柱、圆锥、圆球等。球等。第44页/共84页第四十四页,共84页。VWH一一 平面立体平面立体1. 棱棱 柱柱 (1) 棱柱棱柱(lngzh)的投影的投影空间(kngjin)分析 作图时,先画反映特征的水平投影(tuyng),再按投影(t

14、uyng)规律完成其它两个投影(tuyng)。YHYW第45页/共84页第四十五页,共84页。1. 棱 柱 (1) 棱柱(lngzh)的投影 (2) 棱柱(lngzh)表面上的点YH 如图所示,已知前棱面上的点A的正面投影(tuyng)a,左前棱面上的点B的正面投影(tuyng)b,求它们的水平投影(tuyng)和侧面投影(tuyng)。ab作图分析作图分析:(1) 由于前棱面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均具有积聚性,故可直接求出a和a。 (2) 由于左前棱面只有水平投影有积聚性,故只能利用积聚性求出b,再根据YH=YW,由b和b求出b。baaYWb( )b第46页/共84页第四十六页,共84页。 2

15、. 棱 锥(1) 棱锥(lngzhu)的投影SABCa (c)bscbsascba分析分析(fnx): 锥底面ABC为水平面,棱面SAC为侧垂面,另外两棱面为一般(ybn)位置平面。作图作图: 一般先画出底面的各个顶点的投影,再定出锥顶S的投影,并将锥顶与底面各顶点的同面投影相连即可。第47页/共84页第四十七页,共84页。 二二 曲面曲面(qmin)立体立体 工程上常用的曲面立体一般(ybn)为回转体。回转体由回转面或回转面与平面围成。 一条动线(直线或曲线)绕一条固定的直线作回转(huzhun)运动所形成的曲面称为回转(huzhun)面。 形成回转面的动线称为母线母线,定直线称为回转轴回转

16、轴,母线在回转面上的任一位置称为素线素线,母线上任一点的运动轨迹都是圆,称为纬圆纬圆。第48页/共84页第四十八页,共84页。母线 素线回转轴回转轴母线 素线圆 柱 面圆 锥 面圆 球 面 见书表见书表13回转轴母线 素线第49页/共84页第四十九页,共84页。 1. 圆 柱 (1) 圆柱(yunzh)的投影 二二 曲面曲面(qmin)立体立体AA1a(a1)aa1aa1最左素线最左素线的正面投影aa1aa1a (a1)空间(kngjin)分析1. 圆柱各表面的投影特性2. 圆柱的投影3. 圆柱表面上的四根特殊位置素线第50页/共84页第五十页,共84页。(1) 圆锥(yunzhu)的投影 2

17、. 圆 锥 最左素线 sA aSs aMm s asa sa投影投影(tuyng)分析:分析:(1) 圆锥各表面的投影(tuyng)特性(2) 圆锥的投影(3) 圆锥表面上的四根特殊位置素线第51页/共84页第五十一页,共84页。 第六节第六节 组合体的三视图及尺寸组合体的三视图及尺寸(ch cun)表达表达一. 组合体的形体分析 组合体由若干基本体按一定的方式组合而成的形状(xngzhun)比较复杂的立体。 形体分析法假想把组合体分解成若干个基本体 或组成部分 , 通过(tnggu)分析各基本体或各组成分的形状相对位置、组合方式及连接关系 , 从而达到了解整体的目的 , 这种分析方法称为形体

18、分析法。第52页/共84页第五十二页,共84页。不画分界线画出分界线第53页/共84页第五十三页,共84页。 2. 切割(qig)式切割(qig) 是指把物体用平面或曲面切割(qig)去若干部分.第54页/共84页第五十四页,共84页。平面与平面与 圆柱相交所得圆柱相交所得(su d)(su d)截交线形状截交线形状一对平行一对平行(pngxng)直线直线椭圆椭圆(tuyun)圆圆第55页/共84页第五十五页,共84页。 带切口带切口(qi ku)的圆球的圆球 圆球被任何位置平面圆球被任何位置平面(pngmin)切割时切割时, 其交线均为圆。其交线均为圆。切割平面切割平面(pngmin)离球心

19、愈近离球心愈近,交线圆的直径愈大。交线圆的直径愈大。 当切割平面与某投影当切割平面与某投影(tuyng)面平行时面平行时, 则交线在该投则交线在该投影影(tuyng)面上的投影面上的投影(tuyng)反映圆的实形。反映圆的实形。第56页/共84页第五十六页,共84页。 圆球表面圆球表面(biomin)(biomin)的截交线的截交线 平面与圆球相交,截交线的形状都是圆,但根据截平面与圆球相交,截交线的形状都是圆,但根据截平面与投影平面与投影(tuyng)(tuyng)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其截交线的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其截交线的投影投影(tuyng)(tuyng)可能为圆、椭圆或积聚成一条直线。可能

20、为圆、椭圆或积聚成一条直线。水平面与圆球面的交线的水平面与圆球面的交线的投影投影(tuyng)(tuyng),在俯视图,在俯视图上为部分圆弧,在侧视图上为部分圆弧,在侧视图上积聚为直线。上积聚为直线。 两个侧平面与圆球两个侧平面与圆球面的交线的投影,在侧面的交线的投影,在侧视图上为部分圆弧,在视图上为部分圆弧,在俯视图上积聚为直线。俯视图上积聚为直线。例:求半球体截切后的俯视图和左视图。例:求半球体截切后的俯视图和左视图。第57页/共84页第五十七页,共84页。交线 交线无交线无交线第58页/共84页第五十八页,共84页。求左视图求左视图(sht)(sht)空间空间(kngjin)(kngji

21、n)及投及投影分析影分析求截交线求截交线分析分析(fnx)(fnx)圆柱体轮廓素线的投圆柱体轮廓素线的投影影截交线的形状截交线的形状截交线的投影特性截交线的投影特性解题步骤:解题步骤:第59页/共84页第五十九页,共84页。求左视图求左视图(sht)(sht)第60页/共84页第六十页,共84页。求左视图求左视图(sht)(sht)第61页/共84页第六十一页,共84页。分析(fnx)(fnx)、比较第62页/共84页第六十二页,共84页。求俯视图求俯视图第63页/共84页第六十三页,共84页。求俯视图求俯视图第64页/共84页第六十四页,共84页。求俯视图求俯视图第65页/共84页第六十五页

22、,共84页。求俯视图求俯视图第66页/共84页第六十六页,共84页。分析(fnx)(fnx)、比较第67页/共84页第六十七页,共84页。 两立体两立体(lt)(lt)相交相交相贯。相贯。 两立体两立体(lt)(lt)相交表面产生的交线相交表面产生的交线相贯线。相贯线。立体立体(lt)(lt)表面的相贯线表面的相贯线第68页/共84页第六十八页,共84页。相贯线的主要相贯线的主要(zhyo)(zhyo)性质:性质: 求相贯线的作图实质是找出相贯的两立体求相贯线的作图实质是找出相贯的两立体表面表面(biomin)(biomin)的若干共有点的投影。的若干共有点的投影。 共有共有(n yu)(n

23、yu)性性 表面性表面性相贯线位于两立体的表面上。相贯线位于两立体的表面上。相贯线是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 封闭性封闭性 相贯线一般是相贯线一般是封闭的空间折线封闭的空间折线(通常由直线和曲线组成)(通常由直线和曲线组成)或空间曲或空间曲线线。第69页/共84页第六十九页,共84页。 相贯线是由若干段平面曲相贯线是由若干段平面曲 线或直线线或直线(zhxin)(zhxin)组成的空组成的空间折线,间折线, 每一段是平面体的棱面与每一段是平面体的棱面与 回转体表面的交线。回转体表面的交线。一、平面一、平面(pngmin)体与回转体与回转体相贯体相贯 求相贯线的步骤求相贯线

24、的步骤(bzhu)(bzhu): 分析各棱面与回转体表面的相对分析各棱面与回转体表面的相对 位置,从而确定交线的形状。位置,从而确定交线的形状。 求出各棱面与回转体表面的截交线。求出各棱面与回转体表面的截交线。 连接各段交线,并判断可见性。连接各段交线,并判断可见性。 求交线的实质是求交线的实质是求各棱面求各棱面 与回转面的截交线。与回转面的截交线。第70页/共84页第七十页,共84页。 相贯线一般为光滑封闭相贯线一般为光滑封闭(fngb)(fngb)的空的空 间曲线,它是两回转体表面间曲线,它是两回转体表面 的共有线。的共有线。二、回转二、回转(huzhun)(huzhun)体与回体与回转转

25、(huzhun)(huzhun)体相贯体相贯 作图方法作图方法(fngf)(fngf) 表面取点法表面取点法 辅助平面法辅助平面法 先找特殊点。先找特殊点。 作图过程作图过程 补充中间点。补充中间点。确定交线的弯曲趋势确定交线的范围第71页/共84页第七十一页,共84页。圆柱圆柱(yunzh)(yunzh)与圆柱与圆柱(yunzh)(yunzh)相贯,求相贯,求其相贯线。其相贯线。 空间空间(kngjin)及投影分析:及投影分析: 小圆柱轴线垂直于小圆柱轴线垂直于H面,水平投影面,水平投影积聚为圆,根据相贯线的共有性,相积聚为圆,根据相贯线的共有性,相贯线的水平投影积聚在该圆上。大圆贯线的水平

26、投影积聚在该圆上。大圆柱轴线垂直于柱轴线垂直于W面,侧面投影积聚为面,侧面投影积聚为圆,相贯线的侧面投影应积聚在该圆圆,相贯线的侧面投影应积聚在该圆上,为两圆柱面共有的一段圆弧。上,为两圆柱面共有的一段圆弧。求相贯线的投影求相贯线的投影(tuyng)(tuyng): 利用积聚性,采用表利用积聚性,采用表面取点法。面取点法。 找特殊点找特殊点 补充中间点补充中间点 光滑连接光滑连接第72页/共84页第七十二页,共84页。讨论讨论(toln): 相贯线的产生相贯线的产生(chnshng)(chnshng):两外表两外表(wibio)(wibio) 面相交面相交一外表面与一外表面与 一内表面相交一内

27、表面相交两内表两内表 面相交面相交第73页/共84页第七十三页,共84页。两圆柱直径两圆柱直径(zhjng)(zhjng)的变化对相贯线的影响的变化对相贯线的影响交线为两条平面(pngmin)曲线(椭圆)交线向大圆柱一侧弯交线向大圆柱一侧弯第74页/共84页第七十四页,共84页。补全主视图补全主视图 无轮是两外表面相贯,无轮是两外表面相贯,还是还是(hi shi)(hi shi)一内表面和一内表面和一外表面相贯,或者两内表一外表面相贯,或者两内表面相贯,求相贯线的方法和面相贯,求相贯线的方法和思路是相同的。思路是相同的。小小 结:结:第75页/共84页第七十五页,共84页。 组合体视图(sht)中的尺寸标注一一 基本基本(jbn)规则规则1.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2. 与图形(txng)的大小及绘图的精确度无关;2. 图样中的尺寸均以毫米为单位,且不需要注明其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它单位,这应注明代号或名称;3. 图样中所注的尺寸数值为所示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4. 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第76页/共84页第七十六页,共84页。二二 尺寸尺寸(ch cun)的组成的组成 1. 尺寸(ch cun)界线2. 尺寸(ch cun)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