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现状概述_第1页
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现状概述_第2页
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现状概述_第3页
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现状概述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现状概述    摘要:当前,政府和社会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评价集中在就业率、失业率、起薪水平、专业匹配度等量化指标上,但单一的评价指标显然已经无法正确反映大学生真实的就业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了有效研究,本文通过梳理已有成果,为研究人员提供有用参考。关键词:就业质量;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g647.38 文献识别码:a :1001-828x(2017)013-0-01通过文献检索方式,在中国知网和超星数字图书馆输入“就业质量”、“就业评价”等进行关键词查询,共检索到与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研究相关论文、著作共80

2、余篇。2002年,仅有1篇有关大学生就业质量研究,直到2008年,相关研究仍不多。2009年之后,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特别是2012之后,就业质量成为学者们的研究热点。早期对就业质量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是李金林的高校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初探(2002)以及构建高校就业质量科学评价体系的探索。尽管有关大学生就业质量量化评价体系的研究较少,但不同时期、不同维度对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的研究,为了解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分析原理,明确关键指标提供了宝贵参考,通过元分析方法,能够帮助课题组定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关键指标,使指标体系更加科学、严谨。国内研究人员从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集中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

3、主要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通过探索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及权重,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如刘素华(2005)认为决定大学生就业质量除了薪资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等物质条件外,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社会关系等精神条件同样非常重要。史淑桃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指标主要有薪酬福利、劳动关系和个人发展三个指标,并在文中建立了评价标准与评分方法。李全林(2005)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应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客观因素主要是指就业水平、主观因素是指大学毕业生的主体指标。李斌(2009)则将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进行了具体量化,此外还增加了就业满意度指标。他又继续对这些指

4、标进行细分,分解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并进行加权处理,形成评價指数。赖德胜(2011)则构建了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他的评价体系包括了工作能力、工作环境、社会保障水平、工资薪酬、工作状态、社会关系等6个一级指标,此外还包括20个二级指标,50个三级指。刘景峰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应从微观和宏观两个维度进行区分,微观层面应包括工作稳定性、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工作单位满意度、毕业生满意度、工资待遇、社会保障、工作创新性和职业发展前景等,宏观层面包括就业主观感受、就业水平、工作环境、就业方向等。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当前还没有对“大学生就业质量”有一个公认、明确的定义,但基本达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

5、一是认为大学生就业质量不能简单的以就业率、专业对口率、薪资待遇等单一指标作为就业质量的衡量标准;二是大学生就业质量应该是一个综合指标,通过单一指标进行数学建模或者指数合成方法建立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以此来客观反映大学生就业质量;三是应该要尽早建议一套全国统一、国际通用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标准,以取代当前的就业评价标准。近年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学者们发现定量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存在其局限性,因为定量研究是基于一个模型或者静态的数据分析,而模型总是有它的局限性,也无法动态反映就业质量,与个体体验存在一定差距。所以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变成为学者关注的一个焦点,周红霞

6、(2012)引入了就业信心和就业幸福分析,认为大学生就业的终极体验就是幸福。杨海波(2011)等人的研究表明,个体的自信水平将影响其职业选择,同时也影响其求职的主动性。通过文献比较,2010年及以前,专家和学者更加注重定量研究,主要集中于探索最能够客观反映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指标体系及其权重、数学模型等。2010年以后,对以往定量研究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引入就业幸福、就业信心等非量化因素对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进行校正。综上所述,学者们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视角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问题进行了有效探索,这为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研究打下了基础。但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从外部因素来衡量大学生就业质量,诸如薪资待遇、工作环

7、境、职业稳定度等,近年来还引入就业幸福、就业信心等因素对定量研究研究进行补充和调整。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日趋成熟,且针对细分市场和区域有了不同的评价体系。但仍然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得到的数据往往与大学毕业生的实际体验有较大出入,例如东部地区家政从业人员待遇要远远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公务员,仅这一项指标就有可能显示东部地区家政从业人员的就业质量要高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公务员,这显然与现实不相符。要解决这类问题,不能简单地将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纯数据化,而因考虑地区差距、大学毕业生个体体验等因素,进一步研究大学毕业生职业发展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参考文献:1严春红.大学生就业信心指数的设计与分析基于浙江省13所高职院校的实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楼世洲,严春红.浙江省高职生就业信心及其指数的研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07(10):80-83.2周红霞.大学生就业信心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11(3):214-217;楼世洲.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2.3黄蕊.高校应届毕业生生涯不确定的影响因素探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4宋丰景.劳动力市场景气指数研究与应用m.北京:华龄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