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1)_第1页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1)_第2页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1)_第3页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1)_第4页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安徽省宿州市萧县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共30分)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CaOBAl2O3CSiO2DFe3O4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地壳中各元素含量的排序及元素的分类确定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依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非金属元素是 O;在化合物中,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氧元素

2、的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这两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了解元素的分类、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 )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1:1:1B2:2:1C2:1:2D1:2:3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有2个A分子和2个B分子,反应后为1个B分子2个C分子,可判断反应前的2个B分子中有1个分

3、子未参加反应只有1个B分子参加了该反应,反应前的2个A分子全部参加了该反应,反应后生成了2个C分子解答:解:对比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的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后仍含有1个B分子,说明反应前的2个B分子中有1个分子未参加反应而只有1个B分子参加了该反应,反应前的2个A分子参加了该反应,反应后生成了2个C分子;因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2;故选C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3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 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 C和2g 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4、( )A18 gB8 gC28 gD30 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2g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解答:解:已知在化学反应A+B=C+D中,若12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8gC和2gD;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12g+x=28g+2g,则x=18g故选A点评: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意义: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

5、质的质量总和4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氢原子的是( )A2HB2H+C2H2DH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元素符号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意义:(1)宏观意义:表示一种(元素种类)元素表示物质(固体的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的单质)(2)微观意义:表示这种元素的(一种同位素)一个原子元素符号前加系数时,只表示原子个数解答:解:A、表示两个氢原子,不能表示氢元素,故错误;B、表示两个氢离子,不符合题意,故错误;C、表示两个氢分子,不能表示氢元素、氢原子,故错误;D、元素符号H可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故正确;故选D点

6、评:了解元素的符号和意义,知道其有宏观意义和微观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物质构成的奥秘告诉我们:元素的种类、化学性质分别与下列粒子数密切相关的是( )A质子数、中子数B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C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考点:元素的概念;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

7、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解题的能力6“乐百氏”矿泉水标签上印有水质成分如下(mg/L):硒:0.013;锶:0.0596;锌:0.00162;钠:18.4;钙:4.69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 )A元素B原子C单质D分子考点:元素的概念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解答: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硒、锶、锌、钠、钙是指元素,观察选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7以下对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分子B都含有2个氧原子C都含有氧元素

8、D都是氧化物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含有氧分子的物质为氧气或空气,化合物中都不含氧分子B、根据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O2、CO2、SO2、MnO2四种物质元素组成进行分析判断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解:A、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CO2、SO2、MnO2分别是由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二氧化锰分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它们的一个分子中均含有2个氧原

9、子,而不是四种物质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O2、CO2、SO2、MnO2四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四种物质中均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市售的某种含氟(F)牙膏中有一种化学药物的化学式为Na2FPO3,已知F为1价,则P元素的化合价为( )A+5B+3C+1D3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学药物的化学式Na2FPO3,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由化

10、合物中Na、F、O元素为+1、1、2价,计算化合物中P元素的化合价解答:解:设化合物Na2FPO3中P元素化合价为n价,依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有(+1)×2+(1)+n+(2)×3=0,解之得n=+5;故选A点评: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利用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计算其中未知的元素化合价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再分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实际原子质量的简称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构成物质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A、B

11、: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可以再分;C: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D;物质由微小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解答:解:A、B: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中子构成,故A、B的说法错误;C:由于原子的质量数值太小,书写使用都不方便,采用了相对质量,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他相比较所得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c),故C的说法错误;D: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纯净物有原子构成,例如O2;化合物由分子构成例如H2O;D的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

12、查原子的相关知识,注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它不是简单的不可分的,它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10葡萄糖(C6H12O6)是一种重要营养物质,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由6种碳元素、12种氢元素和6种氧元素组成B葡萄糖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C每个葡萄糖分子中所含原子个数为24D每个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1:8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分析:化学式的意义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表示该分子的原子构成,该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等解答:解:A、元素只讲种类,

13、不讲个数,因此A选项错误;B、未指明在1个葡萄糖分子中,因此B选项错误;D、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2:1,不是6:1:8,因此D选项错误只有C选项是正确的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难度稍大11如图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D两种反应物均为化合物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反应的图示和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的原子可知,同种原子构成分子,则由该分子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该反应是两种单质反应生成一

14、种化合物,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A、因反应物中的分子都是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生成物中的分子是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反应生成化合物,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B、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B错误;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图示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发生变化,故C错误;D、因反应物中的分子都是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则两种反应物都是单质,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属于对化学反应微观过程的认识,学生应注意不同颜色小球代表的原子,明确分子的构成来判断物质的类别、反应类型及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12按氯元素化合价由低至高的排列顺序,在HCl、X、HClO、KClO3中,X代

15、表的是( )ANaClBKClOCCl2DClO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分别计算出HCl、HClO、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按照低至高的排列顺序,在计算出选项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看哪个选项符号条件,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HCl中Cl的化合价为:(+1)+a=0,则a=1,HClO中Cl的化合价为:(+1)+b+(2)=0,则b=+1,KClO3中Cl的化合价为:(+1)+c+(2)×3=0,则c=+5,选项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NaCl中Cl的化合价为:(+1)+e=0,则

16、e=1;KClO中Cl的化合价为:(+1)+f+(2)=0,则f=+1;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因此Cl2中Cl的化合价为0;ClO2中Cl的化合价为:g+(2)×2=0,则g=+4;在HCl、X、HClO、KClO3中,氯元素化合价由低至高的排列顺序,由计算可知X代表的是Cl2,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3“神舟七号”飞船的火箭所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组成偏二甲肼的碳元素、氢元素、氮元素的最简质量比是( )A1:4:1B12:1:14C6:2:7D12:1:28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偏二甲

17、肼中各元素(C、H、N)的质量比=(碳的相对原子质量×碳原子个数):(氢的相对原子质量×氢原子个数):(氮的相对原子质量×氮原子个数);解答:解:偏二甲肼中各元素(C、H、N)的质量比=(12×2):(1×8):(14×2)=24:8:28=6:2: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式进行计算的能力14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同是下面的哪一个化学符号 ( )AHClOBO3COHDCO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意义:

18、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A、HClO是由3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O3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OH是氢氧根离子的离子符号,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CO2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燃放爆竹产生一种污染物,其元素的质量比为1:1,该污染物是( )AH2SBCOCS02DN02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

19、断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解答:解:A、H2S中各元素质量比:(1×2):32=1:16;故A错误;B、CO中各元素质量比:12:16=3:4;故B错误;C、SO2中各元素质量比:32:(16×2)=32:321:1;故C正确;D、NO2中各元素质量比:14:(16×2)=7:16;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的知识理解与掌握,并灵活应用于解题中16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g A和8g B2充

20、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 )A9gB11gC12gD14g考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物质质量守恒分析:由A 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可知反应时两者的质量比是1:1,则可判断6g A和8g B2不能恰好反应,会在反应时剩余2gB2解答:解:由两者反应时的质量关系可知,两者的反应质量比是1:1,则可判断6g A和8g B2充分反应时 B2会剩余2g,跟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AB会是12g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物质反应时质量关系的探讨,解题的关键是结合图象对反应物的质量关系作出判断,再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求解即可17某可燃物4.6g

21、 在足量氧气充分燃烧,生成8.8g 二氧化碳和5.4g 水,则该可燃物的组成为( )A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元素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C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D所含元素大于三种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物质的元素组成 专题:元素质量守恒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由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量分别计算出可燃物中C和H元素质量然后比较所求C、H元素质量和与可燃物质量是否相等,若相等可燃物就只含C、H两种元素,若不等可燃物中还含有氧元素解答:解:生成的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中C、H元素质量分别为:C元素质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中碳的质量分数:8.

22、8g×=2.4g;H元素质量=水的质量×水中氢的质量分数:5.4g×=0.6g;C、H元素质量和=2.4g+0.6g=3g;3g4.6g,可燃物中除C、H元素外还含氧元素;故选A点评:此类问题的变化就在于可燃物质量是否已知,不说明可燃物的质量时,只能得到可燃物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氧元素的结论;在可燃物质量明确时,是否含氧元素就可以得到确定的结论18A、B、C三种物质各15g,当它们相互反应完成时,生成30g新物质D若再增加10gC,它们又继续反应到完成时,A与C恰好消耗完毕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2:3B2:1C3:2D1:1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

23、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依据题目信息,首先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进而根据题目中数据确定两种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最后由质量守恒定律列式计算即可得出其他物质的质量关系解答:解:由题目中的描述容易看出,ABC为反应物,D为生成物由“若再增加10gC,A与C恰好消耗完毕”可得,A、C的反应质量比为:15g:(15g+10g)=3:5,即在第一次反应时C全部反应,设A反应的质量为X,则可得X:15=3:5,解得X=9g,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Y,由质量守恒定律可得,15g+9g+Y=30g,解得Y=6g,可得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9g:6g=3:2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的是质量守恒

24、定律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答时首先分析出反应物与生成物,找准“参加”或“生成”的物质质量,利用物质质量比或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即可19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涉及到四种原子B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D该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变化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A、根据构成分子的原子的种类分析;B、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C、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D、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

25、的类别,判断化合价的变化解答:解: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如下图:A、根据反应微观示意图中分子结构图可知,该反应中只涉及到三种原子而非四种原子故A不正确;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物质,该反应一定不属于分解反应故B不正确;C、由反应的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2:2=1:1故C正确;D、反应前各元素组成的都是化合物,而反应后有单质生成,根据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价,因此,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判断出微观示意图中有一个分子未参加反应,是正确解答此题的重要一点20

26、2011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实施,司机酒后驾车将受到严惩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X+2CO2+9H2O,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 )ACr2O3BCrSO3CCr2S3DCr2(SO4)3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压轴实验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此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分别统计出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比较分析就可以求出所的物质的化学式解答: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变,由方程式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

27、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2;H,18;Cr,4;O,37;S,6;已知生成物中含有的原子种类及原子个数为C,2;H,18;O,13;比较分析可知X中含有Cr,S,和O元素,其原子个数分别为2,3和12故X的化学式为Cr2(SO4)3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际运用,只有掌握了这一知识的内涵,才能自由驾御,正确解答二、填空题(每空2分,计60分)21某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A属非金属元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而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S2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元素的简

28、单分类 分析:粒子结构示意图中,圆表示原子核,圆内数值为质子数即核电荷数;距核最远的称为最外层,最外层上电子数大于等于4为非金属元素,易得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小于4为金属元素,易失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解答:解:圆内数值为16,表示原子中核电荷数为16,为硫元素,符号为S;核外电子分三层分布,最外层上数值为6即最外层有6个电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元素为非金属元素;最外层6个电子,易得2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得2个电子形成带2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写作S2;故答:16,6,非金属,S2点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原子可以通过得失电子形成具有稳定结构的阴阳离子22由我国著名科

29、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于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63,中子数=89,核外电子数=63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分析:在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解答:解:中子数为:15263=89;核电荷数为63,核电荷数和质子数相等,所以质子数为:63;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核外电子数为:63;故填:63;89;6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中的一些数量关系问题23Fe、H2O、H2、O2、KMnO

30、4五种物质,按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两个化合反应:3Fe+2O2Fe3O4、2H2+O22H2O(2)两个分解反应:2H2O2H2+O2、2KMnO4K2MnO4+MnO2+O2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首先明确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特点,把所给物质进行正确分类,然后按要求和反应规律书写化学方程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必须熟悉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必须依据客观事实、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解答:解:(1)化合反应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符合条件的反应是: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化

31、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2)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符合条件的反应是: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高锰酸钾加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答案为:(1)3Fe+2O2Fe3O4,2H2+O22H2O;(2)2H2O2H2+O2,2KMnO4K2MnO4+MnO2+O2点评: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24如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

32、化的微观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仔细观察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A物质属于单质(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3)若A、B、C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写出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4)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开放性简答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即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

33、化合物,即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即混合物中含有多种分子;(2)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特点,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结合化学变化的分数标准,判断该反应的反应类型;(3)根据微观图可发现反应是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单质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结合反应中分子的个数关系,推测符合该反应特点的反应,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对比反应前后各种原子及分子的变化情况,总结反应前后分子、原子或元素的变化情况解答:解:(1)物质A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即物质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故答案为:单质;(2)反应前A、B分子的构成不同,属于不同种单质的分子

34、,即反应前有两种物质参加反应;反应后生成的两个分子构成完全相同,属于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即反应后生成了一种物质;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故答案为:化合反应;(3)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表示,一种单质的一个分子与另一种单质的二个分子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化合物的两个分子;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与该反应的特点相符合,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水;故答案为:2H2+O22H2O;(4)对比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及个数,可发现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也可反映出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答案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点评: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有四种:化合反应,A+B=C

35、;分解反应,C=A+B;置换反应,A+BC=AC+B;复分解反应,AB+CD=AD+CB25氮分子(N2)中的氮原子和氨气分子(NH3)中的氮原子,其核电荷数都是7,即N2和NH3两种物质都含有氮元素考点:元素的概念 分析:可以根据元素的概念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氮分子(N2)中的氮原子和氨气分子(NH3)中的氮原子,其核电荷数都是7,说明具有相同的元素氮元素故填: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概念的含义问题26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氩元素Ar; 4个二氧化硫分子4SO2; 氮气N2;7个银原子7Ag; 3个硫酸根离子3SO42; 碳

36、酸钡BaCO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如7个银原子7Ag;(2)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如二氧化硫分子是多原子分子,可表示为:SO2,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4SO2;(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但硫酸根离子是由多个原子组成的离子,整体带2个单元位的负电荷,表示为SO42,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

37、应的数字,如3个硫酸根离子为3SO42解答:解:氩元素,书写元素符号Ar;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4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4SO2;氮气为由分子观察的物质,所以化学式为N2;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如7个银原子7Ag;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如3个硫酸根离子为3SO42;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检验碳酸钡的化学式BaCO3则(+2)+(2)=0故答为:Ar;4SO2;N2;7Ag;3SO42;BaCO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

38、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27有一种矿石称为“孔雀石”,它有孔雀羽毛般绿色斑纹,它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由4种元素组成,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10个原子,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21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欲正确解答本题,根据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的化学式,即可知道它由几种元素组成,共有几个原子和它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根据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铜、氧、氢和碳这四种元素组成;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的原子个数为:2+2+2+1+3=1

39、0;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3.5×2+(16+1)×2+12+16×3=221故答案为:4,10,22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式进行计算的能力28含磷洗涤剂因含Na5P3Ox大量使用会造成水污染,已知该化合物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则x的值10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解答:解:在Na5P3Ox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是+1,氧元素的化合价是2,根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以求出x为10故填:10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在单

40、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在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不为零,但是代数和为零29自来水消毒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如图表示:(表示氯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1)请写出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O+Cl2HCl+HClO;(2)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3)上述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有Cl2、O2(填化学式);(4)以甲图为例分析,你能总结出的一条结论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1)由反应的模型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图可知反应物是氯气和水,生成物是盐酸和次氯酸,再由各物质的微粒个数关系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2)由乙图模型图及物质的微观构成模型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3)由甲图和乙图中微观构成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