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浣溪沙苏轼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浣溪沙,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调音节明快,为婉约、豪放两派词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苏轼的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秦观的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浣溪沙苏轼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词的作者生平及相关的背景知识2、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3、反复读诵,体会古诗词的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4、背诵并默写古诗词5、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教学方法】自学、合作、探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朗
2、读课文,读准字音】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注释】徐门:即徐州。谢雨:雨后谢神。簌簌:花落貌,一作“蔌蔌”,音义皆同缫车:纺车。缫,一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汉书.食货志有“贫民常衣牛马之衣”的话漫思茶:想随便去哪儿找点茶喝。漫,随意,一作“谩”。【译文】枣花纷纷落在衣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音,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在叫卖黄瓜。路途遥远,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想随便去哪找点水喝。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
3、门,问:可否给碗茶?【文章鉴赏】这首浣溪沙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苏轼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共五首,这是第四首。作品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
4、断的影象。这首词是苏轼在徐州作官的时候写的。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一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龙王爷”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龙王爷”谢雨。这首词就是苏轼有一次途经农村去谢雨,记下的见闻之一。“簌簌衣巾落枣花”,按照文意本来应该是“枣花簌簌落衣巾”。古人写诗词,常常根据格律和修辞的需要,把句子成分的次序加以调动,这里就是如此。“簌簌sù”,是形容枣花纷纷落下的样子。“衣巾”,是衣服和头巾。古代服装,男人往往戴头巾。枣树在初夏开出黄绿色的小花。作者不是从旁边看到落枣花,而是行经枣树下,或是伫zhù立枣树下,这样枣花才能落到衣巾上。接下去,“村南村北响缫车”。“缫so车”,
5、一种抽取蚕丝的手摇工具。村子里从南头到北头缫丝的声音响成一片,原来蚕农们正在紧张地劳动。这里,有枣花散落,有缫车歌唱,在路边古老的柳树下,还有一个身披牛衣的农民在卖黄瓜。“牛衣”,是一种用麻或草编成的,用来覆盖牛身的织物,这里指蓑衣一类的东西。上片三句,每一句都写出了景色的一个方面。这一次苏轼偶然来到农村,很敏感地抓住了这些特点,特别是抓住了枣花、缫丝、黄瓜这些富有时令特色的事物,把它们勾画出来。简单几笔,就点染出了一幅初夏时节农村的风俗画。这首词,不仅是写景,还记了事。在下片,就转入了写作者自己的活动。这时他已是“酒困路长惟欲睡”。“酒困”,是酒后困倦,说明他上路前喝过酒了。“路长”,看来,
6、已走过很长的路程,而离目的地还很远。“惟”,只。这句词写出他旅途的困倦。“日高人渴漫思茶”。“日高”,太阳已升得很高。在初夏的太阳下赶路,感到燥热、口渴,不由得想喝杯茶润喉解渴。“漫”,这里是情不自禁的意思。口渴,需要喝茶;困倦,大概也想借茶解困。于是他“敲门试问野人家”。“野人家”,乡野的人家,即乡下老百姓。苏轼当时是一州的行政长官,笔下称当地农民为“野人家”,正出于他当官的口气。但是“试问”两字表明他并没有什么官气。他没有命令随从差役去索要,而是自己亲自去敲一家老百姓的门,客气地同人家商量:老乡,能不能给一点茶解解渴呀?就这样,用简单几句,既画出了一幅很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画图;又记下了一段向
7、老乡敲门讨茶的经历,这是他平常深居官衙中接触不到,因而感到新鲜有趣的。这首词似乎是随手写来,实际上文字生动传神,使一首记闻式的小词,获得了艺术的生命。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作者为何要“敲门试问”呢?1.他是一个体恤民情、爱民如子的好父母官,谦和有礼,不会贸然闯入农家;2刚刚在旱灾后求得雨,主人可能外出下田耕作,并不在家,所以他要试探一下家中是否有人在。浣溪沙词中“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
8、。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浣溪沙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出了主人公县令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与弟苏辙同登进士,授福昌县主簿、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召直史馆。公元1079年知湖州时,以讪谤系御史台狱,次年贬黄州团练使,筑
9、室于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公元1086年还朝,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公元1094年,又被劾奏讥斥先朝,远贬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始被召北归,次年卒于常州。苏轼诗、词、文、书、画皆工,是继欧阳修之后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词存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将北宋诗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赏析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爪。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赏析】这首词是
10、苏轼在徐州(在今江苏省)作官的时候写的。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一个关心农事的地方官,天大旱,要向“龙王爷”求雨;下了雨,又要向“龙王爷”谢雨。这首词就是苏轼有一次途经农村去谢雨,记下的见闻之一。“簌簌衣巾落枣花”,按照文意本来应该是“枣花簌簌落衣巾”。古人写诗词,常常根据格律和修辞的需要,把句子成分的次序加以调动,这里就是如此。“簌簌sù”,是形容枣花纷纷落下的样子。“衣巾”,是衣服和头巾。古代服装,男人往往戴头巾。枣树在初夏开出黄绿色的小花。作者不是从旁边看到落枣花,而是行经枣树下,或是伫zhù立枣树下,这样枣花才能落到衣巾上。接下去,“村南村北响缫车”。“缫so车”,一种
11、抽取蚕丝的手摇工具。村子里从南头到北头缫丝的声音响成一片,原来蚕农们正在紧张地劳动。这里,有枣花散落,有缫车歌唱,在路边古老的柳树下,还有一个身披牛衣的农民在卖黄瓜。“牛衣”,是一种用麻或草编成的,用来覆盖牛身的织物,这里指蓑衣一类的东西。上片三句,每一句都写出了景色的一个方面。这一次苏轼偶然来到农村,很敏感地抓住了这些特点,特别是抓住了枣花、缫丝、黄瓜这些富有时令特色的事物,把它们勾画出来。简单几笔,就点染出了一幅初夏时节农村的风俗画。这首词,不仅是写景,还记了事。在下片,就转入了写作者自己的活动。这时他已是“酒困路长惟欲睡”。“酒困”,是酒后困倦,说明他上路前喝过酒了。“路长”,看来,已走
12、过很长的路程,而离目的地还很远。“惟”,只。这句词写出他旅途的困倦。“日高人渴漫思茶”。“日高”,太阳已升得很高。在初夏的太阳下赶路,感到燥热、口渴,不由得想喝杯茶润喉解渴。“漫”,这里是情不自禁的意思。口渴,需要喝茶;困倦,大概也想借茶解困。于是他“敲门试问野人家”。“野人家”,乡野的人家,即乡下老百姓。苏轼当时是一州的行政长官,笔下称当地农民为“野人家”,正出于他当官的口气。但是“试问”两字表明他并没有什么官气。他没有命令随从差役去索要,而是自己亲自去敲一家老百姓的门,客气地同人家商量:老乡,能不能给一点茶解解渴呀?就这样,用简单几句,既画出了一幅很有生活气息的农村画图;又记下了一段向老乡敲门讨茶的经历,这是他平常深居官衙中接触不到,因而感到新鲜有趣的。这首词似乎是随手写来,实际上文字生动传神,使一首记闻式的小词,获得了艺术的生命。苏轼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1.诗歌鉴赏。(4分)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三四校联考数学试卷
- 砌体工程的培训课件
- 高中英文数学试卷
- 耿庄桥中学初三数学试卷
- 井下行车培训课件
- 各地专升本数学试卷
- 广东高中新课标数学试卷
- 甘肃六年级数学试卷
- 冮苏省七下数学试卷
- 2025年04月佳木斯市汤原县乡镇卫生院公开招聘医学毕业生1人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历史第1课 一课一练同步训练(含答案)
- 机器学习周志华课件
- Welcome Unit 开学第一课(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资产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
- -小学英语人称代词与物主代词讲解课件(共58张课件).课件
- 钢筋内部比对作业指导书
- 幼儿园中班社会《美丽的黄山》课件
- 长鑫存储线上测试题
- 国家开放大学《园林树木学》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城镇燃气系统自动化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