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透镜及其应用、选择题此题共 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 .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当物体距凸透镜10 cm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当物体距凸透镜20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距凸透镜35 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当物体从距凸透镜 20 cm处远离凸透镜时,在凸透镜另一侧所成的像逐渐变大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下图,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等大的实 像,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20 cmB. 将蜡烛移动到20 cm刻度处,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C. 将蜡烛移动到35 cm刻度处,为使
2、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D. 将蜡烛移动到45 cm刻度处,为使烛焰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应向右移动光屏3 如下图的重庆网红图片,相关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BCDA. 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虚像B. 游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平面镜成的像C. 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D. 用 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M处发散开来的,那么该凸透镜的4. 如下图,把一个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D. 0.1 mA. 0.4 m焦距是C. 0.2 m5. 林雨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进
3、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 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桶里。这其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6 如下图,小明同学拿一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发现在某个位置时,白纸上将会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那么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 此透镜可能是凹透镜B. 该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C. 最小、最亮的点到此透镜中心的距离可近似认为是它的焦距D. 如
4、果时间较长,将会看到最小、最亮光斑处的纸变焦糊7在探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下图,此时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像图中未 画出,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凸透镜焦距是15 cmB. 照相机利用了此成像规律C. 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也会向下移动D. 保持蜡烛不动把凸透镜移动到35 cm处,光屏向右移动,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8.如图,是在一些交通道路口、银行等公共场所安装的两种电子监控器。它们主要是由两局部组成,一局部为光学系统,一局部为光电转换系统,光学系统收集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光电转换系统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实现间接监控的目的。其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
5、于A. 平面镜成像B. 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 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 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9 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选项是A. 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 人眼观察到虚像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C.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D. 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10 如下图,是九3班同学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的图象,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10 cmB. 当u=1
6、5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当u=16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 10 cm处移动到30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二、填空题每空 2分,共36分11 .某同学在中午把凸透镜正对阳光不能直接看太阳或隔凸透镜看太阳,上下左右移动凸透镜,在桌面上得到一个最小、最明亮的点。他用刻度尺进行测量,数据如下图,那么:1 这个亮点的位置是凸透镜的 。2 凸透镜的焦距是厘米。12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上。当蜡烛距凸透镜 30.0 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那么凸透镜的焦距是cm ;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动到适
7、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就将光屏向 选填 远离 靠近透镜方向移动。13 .在 探究凸透镜 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先将蜡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水平线上,然后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 cm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 30 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再将 蜡烛向凸透镜移近几厘米,应向 选填 靠近或 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才有可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又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3 cm处,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由此可以推断该凸透镜焦距的范围,该范围的最大值小于cm。14 兰州中川机场和西客站的进站通道采用了人脸识别系统如下图,识别系
8、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1 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照片传递给设备识别。此系统的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透镜,它的焦距应小于cm。15 在观看音乐会时,小明同学因为近视眼无法看清是哪位艺术家在演奏,但他能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要想矫正近视眼,应戴一副由 透镜片做的眼镜。16 为了研究眼的成像原理,小科自主研制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的晶状体,通过注水或抽水可 改变水透镜凸度大小。光屏和水透镜固定在光具座如下图的位置。点燃蜡烛后,调节水透镜凸度,直至光屏 上成一个清晰倒立、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假设将点燃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对水
9、透镜 填注水或抽水。17 人的眼睛是一架精密的照相机。如下图,是描述人眼看物体的成像图,其中看远处景物的是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 像选填 实或 虚。18 .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目镜和物镜两组凸透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镜头填 幻灯机、照相机。无论是望远镜还是显微镜, 它们的目镜的作用都是形成 像从像的大小虚实两方面作答。三、作图题每题 2分,共4分19 完成光路图,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20 如下图,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射向凹透镜,请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四、实验探究题共 30
10、分9分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 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下图,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刻度尺上标记的点,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为10 cm(1)实验前,将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其中凸透镜对光有的作用。选填会(2)聚或发散当凸透镜放在 D点,蜡烛放在 A点左侧,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缩小的实像。(3)生活中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当蜡烛与凸透镜距离小于cm时,无论怎么移动光屏,屏上都得不到蜡烛的像。10分小明在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那么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 如图乙所示,
11、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3 当烛焰距离凸透镜 12cm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4 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 填变大或变小。23 . 11分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2实验前, 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同时注意将 填 “凸透镜、“蜡烛或“光屏 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3如图乙所示,假设想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烛焰清晰放大的实像,那么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 b、c、d 四个位置中的 位置。4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照毕
12、业像时,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 填“靠近 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参考答案1 .【答案】B【解析】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分析解答。A.当物体距凸透镜10 cm时,即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 A错误;B.当物体距凸透镜 20 cm时,即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 的实像,故B正确;C.当物体距凸透镜 35 cm时,即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 当物体从距凸透镜 20 cm处远离凸透镜时,即物距大于焦距,且逐渐变大时,像距会变小,像也变小,故D错误;应选B。2 【答案】C
13、【解析】A、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为 20 cm,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那么 u=2f,故f=10 cm,故A错误;B、将蜡烛移动到20 cm刻度处时,物距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C将蜡烛移动到35 cm刻度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应大于二倍焦距,故应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故C正确;D、将蜡烛移动到 45 cm刻度处,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光屏上接收不到像,故D错误。应选C。3 .【答案】A【解析】A.洪崖洞在平静江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平面镜成像而形成的等大的虚像,故A正确;B.游客看到穿楼而过的轻轨列车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故B错误;C
14、.朝天门夜空中璀璨梦幻的光柱是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C错误;D.用 拍摄过江索道的照片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故答案为A。4 【答案】D【解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时, 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凸透镜的焦点是 F,如下图: 焦距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f =0.4m-0.3m=0.1m。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5.【答案】A【解析】盛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将射来的太阳光会聚在一点上,会聚点的温度比拟高,可 能会引起火灾。应选 A。6 【答案】A【解析】AB.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此现象是光发生了会聚,
15、不可能是凹透镜,故A错误,符合题意,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最小、最亮的光斑是透镜的焦点位置,因此可认为光斑与透 镜中心的距离是该透镜的焦距,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太阳光具有能量,如果时间较长,将会看到光斑处的纸变焦,故 D 正确,不符合题意。7【答案】 B【解析】AB.由图可知,u>v时,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是照相机的工作原理,由图可知,物距 u=50 cm -20 cm=30 cm,像距 v=65cm 50cm=15cm,贝U 30cm>2f, f<15cm<2f,解得 7.5c m<f<15cm,故A错误,B正确
16、;C.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故C错误;D.假设将蜡烛放置在光具座 35cm刻度线处,那么u=50cm -5cm=15cm,因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所以此时 的像距是30cm,那么不需要移动光屏,光屏上就会出现清晰的像,故D错误。8. 【答案】 C【解析】电子监控器的光学系统类似于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符合题意。9. 【答案】 B【解析】AC实像可以呈现在光屏上,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故AC正确。B.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得到的,所以人眼观察到虚像时,也是有光线进入人眼,故B错误;D.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实像有放大的、缩小的、等大
17、的,故 D正确。应选Bo10 .【答案】 ACD【解析】A. u=v=2f,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图,u=v=2f=20 cm,所以f=10 cm,符合题意。B.当u=15 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 C.当u=16 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 用于投影仪或幻灯机,符合题意。 D.物体从距凸透镜10 cm处移动到30 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 焦距,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符合题意。应选ACD。11. 【答案】 1焦点 214.1【解析】 1 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
18、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图 中这个亮点的位置是凸透镜的焦点;2 焦点的位置,光心在凸透镜的中心上。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焦距,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14.1cmo12. 【答案】主光轴15.0 靠近【解析】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调节烛焰和光屏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当蜡烛距凸透镜30.0 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那么物距u=v=2f,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 f=1/2u=15 cm ;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大 ,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13 .【答案】远离 20 【解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与像移动方
19、向相同,故蜡烛向凸透镜移近几厘米,应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才有可能再次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43 cm处,此时物距等于 7厘米,无论怎么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即7厘米小于焦距;而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0 cm处,此时物距等于 20 cm,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那么20 cm大于焦距;故凸透镜焦距大于20 cmo14 .【答案】凸50【解析】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u=1 m,因为u>2f,所以它的焦距 fv-u=-x 1m=0.5 m,即小于50 cm。15 【答案】音色凹【
20、解析】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区分乐器的种类。所 以我们分辨出钢琴和二胡的声音,是根据音色来区分的。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 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前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故假设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 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16 .【答案】缩小抽水【解析】由图可知,物距大于像距,并且能在光屏上成实像,所以物距一定是在二倍焦距之外,所以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向左移动蜡烛,即此时的物距变大,像距应该变小,即光屏应该向左移动, 才能使得像清晰,
21、 但假设保持光屏和透镜不变,仍使得像成在光屏上,即需要让凸透镜的会聚能力减弱,即需要让凸透镜变薄,故 应该向外抽水。17 .【答案】甲实【解析】人的眼睛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都是利用u>2f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的原理。 题中图甲是描述人眼看远处景物的成像图,景物在视网膜上成的是倒立的、缩小的实像。18 【答案】幻灯机照相机放大的虚【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的镜头,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 当于一个放大镜,它们的目镜的作用都是形成放大的虚像。19 . 2分【答案】【解析】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过二倍焦距处的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另一侧二倍焦距处,如下图:2分【答案】60度,所以反射角为 30【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和凹透镜的特殊光线作图。如图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度,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30度,如图;女口图入射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焦点,那么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据此画出折射光线,如图:9分,每空3分【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洛阳理工学院《中国当代文学(上)》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遂宁市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二模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湖南大学《大学英语中级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富阳区重点名校2025届中考总复习单元滚动测试卷初三生物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第一中学2025年高三最后一卷数学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畜牧微生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2025届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郑州亚欧交通职业学院《统计专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广益实验中学2025年下学期高三数学试题1月阶段测试考试试卷含解析
- 怎样收集有效的客户资料
- 胃肠镜检查健康宣教
- 老年人谵妄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 2020年度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
- 期中句型转换练习专项过关卷(试题)-2023-2024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下册
-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动申报表
- 《安全教育骑车安全》
- 申请判决书纸质版
-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 主题活动12:小班语言活动《狼和七只小羊》
- 眼科护理中的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策略
- 【气流粉碎机的设计及计算88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