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对比_第1页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对比_第2页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对比_第3页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对比_第4页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对比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对比    王韦吉 马骏【摘 要】 目的:讨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本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及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对比两组术后1年的复发情况,对比两组术后1d、3d及1年时的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

2、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d、3d的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腹腔镜疝修补术相比传统的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来说,可有效减轻腹股沟疝患者的术后疼痛、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 传统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疝修补术;腹股沟疝;术后疼痛;复发率:whr2020064009腹股沟疝是一种外科多发病及常见病,可分为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主要是由于腹内压力过大及腹部强度不足,传统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使得腹股沟疝容易复发1。随着临床微创技术的广泛应用,腹腔镜下疝修补术也已逐渐流行2,因此本文选择本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腹股沟疝患者,回顾性分

3、析了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以为腹股沟疝患者选择更合适的手术方式提供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本院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40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股沟疝的诊断标准3,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等。40例患者中男34例,女6例,年龄为4576岁,平均年龄为(57.92±4.31)岁。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18例)及对照组(22例),观察组中男16例,女2例,年龄为4676岁,平均年龄为(57.87±4.29)岁;对照组中男18例,女4例,年龄

4、为4575岁,平均年龄为(57.99±4.44)岁。两组一般资料可比较,p>0.05。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采取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先将患者的疝囊高位游离出来,直至腹膜外脂肪层,再将小疝囊回纳到患者的腹腔内,回纳后再将患者的大疝囊横断结扎,之后再将锥形疝囊填充物置入疝环内,将锥形填充物于疝环内口周围组织缝合、固定,防止脱出,然后将腹股沟韧带、联合肌腱和耻骨结节这三部分用成型的补片进行缝合固定,留一指尖宽空隙够精索穿出孔。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取仰卧位,行全麻麻醉方式,在脐下缘做一12mm切口,暴露至腹直肌前鞘后做1.2cm横切

5、口,向腹直肌牵开,将trocar插入10mm,在腹腔镜直视下推剥分离腹膜前间隙,再于脐与耻骨连线处置入5mm trocar,将bogros间隙与retzius间隙逐步分离出腹膜前间隙,分离疝囊,将疝内容物还纳,利用腹压固定补片。1.3 观察指标1)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进行对比;2)对比两组术后1年的复发情况;3)采用vas评分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d、3d及1年时的疼痛评分,vas评分为010分,分值越高,患者的疼痛程度越重。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软件,计数资料用频数或百分比表示,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s

6、)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2.2 对比两组术后1年的复发情况术后1年,观察组中无复发者,对照组中2例复发,复发率为9.09%,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3 对比两组术后1d、3d、1年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d、3d的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2。3 讨论因老年人多有便秘、咳喘、前列腺增生等引起的排尿困

7、难,同时其肌肉萎缩,使得腹股沟区薄弱,均会增加腹压,因此腹股沟疝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多发,多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不同手术方法疗效不一4,本文分析了腹腔镜疝修补与传统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疗效。本文结果表明,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手术伤口较小,使得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较轻,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住院时间较短,观察组术后1d、3d的va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术后1年的vas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表明腹腔镜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患者的损伤程度较小,术后恢复较快,这也是腹腔镜手术的优点。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主要是由于传统的腹股沟疝修复术因

8、腹股沟韧带及联合肌腱缝合不是传统意义的简单缝合,同时其强行缝合会使得张力过大;在腹股沟原有缺损邻近组织上修补,其修补组织抗压力很差,同时腹股沟疝随着患者年龄增加,不能抵抗腹腔压力,因此手术不能提高腹股沟疝的抗压能力,导致疝复发5,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病例样本量较少,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分析。综上所述,与传统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相比,腹腔镜疝修补术能有效减轻腹股沟疝患者的术后疼痛,缩短术后恢复时間,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参考文献1 鞠雷,魏士博,尚海.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对照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9,47(07):693-694.2 赵洁,吴团结,李辉.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与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疗效对比j.徐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39(01):1011-1012.3 涂道府,赵继革,刘全新.腹腔镜下疝无张力修补术与开腹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对比与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5):90-91.4 樊弘毅.对比研究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术(otf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