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科普传播新形态及对策_第1页
浅析科普传播新形态及对策_第2页
浅析科普传播新形态及对策_第3页
浅析科普传播新形态及对策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浅析“科普传播”新形态及对策    刘文婧【摘 要】本文探讨传播学与科普的关系,指出现有的科学普及工作走向“科普传播”的双向交流模式,传播学为科普转型提供了新视角。“互联网+”影响下科学传播从线性式转变为裂变式,公众作为科学传播的把关人,为科普交流平台提供了可能,本文从科普传播转型角度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传播学;科普新形态;科普交流;互联网+1 传播学、科普的关系1.1 科学传播是传播学研究之一传播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功能,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1 20世纪30年代,

2、传播学产生于跨学科研究中,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其不断积累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被应用于多种学科研究。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学科以及技术系统的发展改变着人类社会,从传播学角度研究科学传播方式具有重要意义。1.2 科学普及走向“科普传播”的双向交流模式科学普及与科学传播在专业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区别,从概念的定义上讲科学传播包含科学普及。科学传播包括科学信息的交流与传播,科学信息的交流主要发生在科学专业的研究领域(科学普及不涉及的范围),科学传播同时也面向公众,但是将科学知识简单化后普及给公众的任务由科普工作者完成,所以单从传播对象来说,科普是科学传播的分支。传

3、统的科学普及是科学知识由圈内(高等学院和科研机构等科学共同体)向圈外(公众)的传播,没有实现与公众交流。科学普及属于科学传播研究,自然离不开对于科学传播的讨论。我们提出“科学传播”(sciencecommunication)的概念,是把它看成科学普及的一个新的形态,是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一个扩展和继续。2“科学传播”是科普的新形态科普依旧是科学传播里的分支,但科普的模式向科学传播的交流方式转变,科普不再是单向的圈内到圈外,包围着科学知识的圈就像一张渗透膜一样,可以实现科学知识如分子一样选择性双向透过。科学不再小众,实现公众与科学对话,科学普及便走向了“科普传播”的交流模式。1.3 传播学为科普转

4、型提供新视角科学传播是传播的一部分,而科普是科学传播的分支,科普工作的转型向着“科普传播”的交流模式转变,推进科普工作打造更大的交流平台,而传播学是研究传播的学科,传播学为科普转型提供了研究视角。在“互联网+”时代下,传播方式开始转变,传统传播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新媒体与科普的深度融合是“互联网+”与科普的合作,同时“互联网+”也在促进科普的发展。本文探讨传播学与科普的关系,是为了在“互联网+”时代用新的传播学视角去分析互联网科普工作、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科普传播”。2 “互联网+”为科普交流平台提供可能2.1 科学传播从线性式转变为裂变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不再受地点、时间的限制,实

5、现了实时交互性,资源共享性,移动互联网经过多年发展,巳经成为海量信息的源头和集散地。移动的开放共享使得互联网成为新业务、新思维的集散地,搜索、博客、微博、微信、社区、手机视频、手机、手机社交等新的应用形式层出不穷。3在2016年中国科协科普工作要点中提到:推动传统科普渠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大力推广科普内容一次创作、多次开发、全媒体呈现的融合模式,实现科普的跨媒体、跨终端传播。为了进一步拓展科普信息传播渠道,需要进一步依托现有的互联网平台,使得科普工作与互联网更深度的融合,打造中国自己的科普品牌。互联网的出现为人类信息交流提供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而新的传播方式引发了新的传播问题和新的传播方法的研

6、究。4传统传播学的科学传播是一种线性式传播,圈内专家、科学人员是科学信息资源的来源,由科普人员或是权威的大众媒体进行“把关”筛选出部分科学信息,经过传统媒介单向普及给大众达到提高全民素质的目的。互联网的传播速度以及巨大数量的用户,改变了社会信息系统的线性式传播,新媒体(微博、微信、app)的传播方式既不是传统媒体的线性式传播,也不是网络媒体的网状式传播,它是一种裂变式传播。“互联网+”时代下,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科学传播也转变了模式,圈内专家、科学人员依旧是科学信息资源的来源,由科普新媒体以及互联网用户进行“把关”筛选出部分科学信息,经过新媒体传播给互联网用户达到提高全民素质的目的。2.2 公众

7、作为科学传播的把关人互联网用户在科学传播过程中不仅仅是受播者,更是参与决策传播什么科学信息的“把关人”,在这个过程中大众选择自己喜欢的角度去二次传播科学信息,公众自我创作为科学信息增加了呼吸感,科普传播效果达到了更深层次的目的,公众开始向科学圈内反馈,科学真正走进公众;互联网的用户数量巨大,每个用户成为了传播者,科学信息不断增加、更新,每一个新的科学信息都可以再次传播,所以一个科学信息经过了互联网用户筛选之后变为多个新的信息再次传播,科学传播开始不断循环且每一次循环会增加更多循环,科学传播变为裂变式的传播方式。3 推进科普传播转型的建议科普与新媒体技术的深度融合,公众作为“把关人”开始对科学信

8、息筛选,参与科学信息再加工,科学传播变为全民的乐趣,互联网促进了科学普及向“科普传播”的交流模式转变。为了推进科普工作向着科普传播的新形态转变,从科普工作圈内和传播交流平台的建设提出两点建议:3.1 注重打通互联网科学交流平台结合互联网技术建设科学交流平台,打造全民参与科学氛围,扩大科学由圈内像圈外的传播途径,利用网络的便捷传播最大程度发挥公众的“把关”思维,使科普内容走进公众的生活,更大程度增加科学信息的二次传播。3.2 培养科普工作者的互联网技能科普人员作为科普传播新形态转型的重要力量,必须具备一定的互联网知识储备,科普兼职人员、科普专业职员以及科技馆工作人员都应该加强互联网知识的学习,在工作和科普项目中加入互联网思维或者技术可以有效的推进我国科普的转型。【参考文献】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吴国盛.从科学普及到科学传播n.光明日报,2000-9-22(003).3吴玲.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