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中记者感性和理性的平衡性探讨_第1页
新闻写作中记者感性和理性的平衡性探讨_第2页
新闻写作中记者感性和理性的平衡性探讨_第3页
新闻写作中记者感性和理性的平衡性探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新闻写作中记者感性和理性的平衡性探讨    张冠男【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把媒体行业也带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同时,竞争也随之而来。作为新闻记者在如此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如何获得关注,是从业人员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写作是新闻的载体,是传递新闻的重要途径,写作水平的高低,成稿的新闻是否能够让读者接受,获得读者的喜爱和推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媒体的竞争力水平。本文从新闻写作的意义入手,分析了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新闻写作的重要途径是要把握好感性和理性的平衡。【关键词】新闻写作   记者  

2、0;感性   理性   平衡“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人们将网络变成了工作、生活、学习的必需品。在媒体行业竞争激烈的今天,媒体平台发布的新闻消息的关注度就决定着该媒体的行业竞争力,由此可见,记者的新闻写作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影响媒体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一、新闻写作的意义新闻写作是新闻表达最基本的形式,也是传递信息的基础途径。虽然今天我们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但新闻写作依然是新闻记者的基本功,新闻写作的意义依然十分重大。首先,新闻写作仍是大众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径。无论是以前的纸质媒体还是现在的网络平台,人们都需要通过浏览和阅读信息来完成信息的传播。所以

3、,只有稿件质量优良,才能吸引大众来阅读和转发,增加点击量。其次,新闻写作的题材和体裁都在发生变化,由以前的“5w+h”的模式转变为形式灵活的文体,寻求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最后,新闻写作被时代和大众赋予了全新的使命,它不仅是发布、传递消息的路径,也是记者写作功力的体现,更能够帮助媒体平台抢占受众资源,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二、记者在新闻写作中常出现的问题虽然新闻记者多为受过高等教育以及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的人士,但在新闻写作的过程中,也常会出现一些习惯性问题,严重影响了读者的阅读流畅性,给读者留下了不好的阅读体验。1. 词语错用,规范性差。在新闻写作过程中,记者要运用恰当的新闻语言对问题或事实进行阐

4、述。在表达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语言运用的准确和严谨,避免产生歧义和词语错用的情况发生。近日,新华社规定了媒体报道中的禁用词,其中就包括网络上广泛使用的“一带一路战略”,规范用法为“一带一路倡议”,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写作中要对用词用语多加关注,理性思考,切勿乱用。2.夸大事实,逻辑性差。在新闻写作中还有一个问题比较容易出现,那就是夸大事实。有些记者为了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博关注,在描述事实的过程中进行了不符合逻辑的夸大,造成事情的真相被扭曲。多年前,有篇反映军民共建文明街的报道,文中写道:“4年来,部队官兵坚持义务扫街,每逢星期天和节假日,就自觉上街捡果皮、扫纸屑,仅3月5日这天,就清除垃圾十余吨

5、。”记者的本意是要夸赞官兵的做法,但仔细想来,既然天天打扫,为何还会一天清扫出十余吨垃圾?明显与事实逻辑不符,可见是记者对官兵的行为在语言上进行了夸大,导致事件的逻辑性出了问题。三、记者在新闻写作中把握好理性与感性的途径身为记者,其本职就是将事件真实、准确地进行报道。因此,在新闻写作中,必须把握好语言的使用,将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有机结合,并根据不同的新闻体裁随机应变。1. 提升自身的新闻素养。新闻稿件的写作质量是由记者本身的语言功底和写作能力所决定的。因此,必须尽可能提升新闻记者自身的新闻素养,提高语言文字的把控能力和新闻内容的洞察力。在工作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注意积累,多用理性思维看待问题,

6、勤于思考。同时,要注重在接受专业理论培训与继续教育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素养,在思想上谋求进步,深入审视问题,提升大局意识、全局意识。2.尊重客观事实,理性对待。做好新闻内容的查证工作。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保证报道内容的真实性,记者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对报道内容的真实性进行考证,再进行新闻写作。北京电视台纸做的包子的报道最后被判定为造假,该记者在最初得知线索的时候就没有对整个事件进行真实性的考证,就以此为题材在总编会上提出了报道该事件的想法,最终导致了报道播出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因此,新闻记者必须在新闻报道之初就要进行相关调研,并对整个事件进行多角度审视,用理性的思

7、维深入分析,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理性报道。深入基层,注意素材的积累。理性思维是认识活动,认识活动不能脱离实际,认识从实践开始。作为新闻记者必须多下基层,时刻关注民生民意,关注热点话题,倾听百姓心声。思考问题要有群众视角,新闻报道的语言要朴素、平实,适当使用一些描写手法,投入感情因素,反映的问题要与群众息息相关。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就要注重积累,收集身边的问题线索,进行理性分析,锻炼理性思维。理性思考中融入感性思维。在进行新闻写作时,首先是对报道题目的拟写。题目是一个稿件的题眼和关键,读者在阅读时第一印象就是标题,因此标题必须要有一定的感性色彩,才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同时需要全方位考虑稿件内

8、容,选择最佳的题目拟写方案,并在不断的练习中积累经验。而在内容的写作上,要注重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有机结合,在文字中表现出感性色彩的同时又不失理性思考。比如,在汶川大地震的相关报道中,央视记者在汶川·向世界报道一文中写道:“那不是一条安静地等你踏上去的路,不断地余震危险无处不在我们没有停下脚步,边走边拍。”这样的描述表达了记者的真实感受,也让人们在认识到情况有多么嚴重的同时感受到救援人员与记者所处的危险。这是感性与理性完美结合的报道。事实证明,感性与理性思维是互相扶持的关系,只有两者和谐共处,写出的新闻报道才能真正打动人、感染人。(作者单位:锦州广播电视台)【参考文献】1 杨凯虹. 新闻写作中记者感性和理性的把握j. 新闻研究导刊,2015(08):95;2 赵晓丹. 浅析新闻写作中记者感性和理性的平衡与控制j. 新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