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央民族大学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学校201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报告书关于传统艺术相声在学生中受欢迎程度的调查报告领队姓名:李伟康 手机号践队员:海洋、覃颖、陈奕霏领队所在系:信息工程学院指导老师:李晓旭 手机号以北京各大学高中在读学生为例领队姓名:吴尧 手机号践队员:何潮舟,吴祖豪,李道格,盘会辉,佘睿,谭肸领队所在系:信息工程学院指导老师:刘瑜 手机号于传统艺术相声在学生中受欢迎程度的调查报告-以北京各大学高中在读学生为例摘 要: 相声是民间传统艺术,是百姓最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
2、之一,曾经通过“话匣子”为无数家庭带去欢乐。但随着一位位相声大师离开我们,如今相声的繁荣不复以往。此次寒假我们组在教育大区海淀区进行调研,以中学生和大学生为对象,探究相声在青年人中还具有多大的影响力。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了青年人眼中的相声是什么样的以及他们对于相声这门艺术的需求。从中我们想找到相声今后应该发展的道路。关键字: 相声;发展;青少年;影响力一、 相声的介绍:我国的相声艺术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过去它用诙谐的说话,尖酸、讥讽的嘲弄,以达到惹人“大笑捧腹”而娱人的目的。在这些笑料中,艺人们往往寄托了对统治者的嘲弄和鞭挞。如今,相声已成为一种遍及全国各地,独具风格、群众喜闻乐见的
3、艺术形式。相声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国各地。 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是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到了晚清年代,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讲,各地也有以当地方言说的“方言相声”。表演形式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相声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和它的艺术表现形式是比较独特的。作为喜剧艺术形式之一的相声,它既不象小说、评书等叙事艺术那样主要以叙述、描写等手法反映生活,也不象戏剧、电影等综合艺术那样主要以演员的形体动作形象地反映生活,而是主要通过对话议论、谈论生活。相声中的“情节”是若断若续、若有若无的。因此,相声的内容使人感到是不确定的。相声的包袱常常给观众提供假象,
4、而将真相隐藏起来。这样一来,就促使观众主动进行思考,因而加强了双方之间的思想交。在相声表演中,演员可以对事物发表各自不同的意见。这种来自多方面的不同意见,既构成了相声形式上的特点,又是相声中喜剧性矛盾的来源。在这里,演员的一切言谈话语都要接受另一个演员和广大观众的严格检验,他的种种故弄玄虚、自相矛盾、荒诞夸张、逻辑混乱的话语都逃不过观众的耳朵,他往往因“出乖露丑”受到哄堂大笑,处于“下不来台”的“尴尬”境地。观众则通过笑声感觉到自己在心理上的优势,并在笑声中受了潜移默化的教育。相声的欣赏过程能够更好地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因而相声艺术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在相声的欣赏过程 ,观众虽然一般不能直
5、接与演员进行对话 ,却可以通过笑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另外,在许多相声中,捧哏演员的话往往代表了观众的观点,捧哏演员往往是作为观众的代言人与逗哏演员进行对话。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相声的表演和欣赏过程中,演员与观众的交流是双向的,十分密切的。这一特点是与它特有的艺术形式对话的形式分不开的。这种形式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参与意识,由此产生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相声与观众结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它从群众中吸取智慧和幽默,表达了群众对真善美的追求和乐观精神,并对生活中的假恶丑进行揭露和讽刺。相声以其精湛的生活内容和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优秀的民族艺术之花。相声是语言的艺术。近几年来,为了改变相声创作、演出
6、不景气的局面,各种形式的相声改革应运而生。吉它相声、歌舞相声、乃至于男女相声,想了不少办法,花了不少力气却唯独忽视了“相声是语言的艺术”这个根本性的命题,因此也就必定不能取得成功。忽视了语言在相声艺术中的重要性,也就背离了相声艺术的审美特性。曾经演员们被称作艺人,艺人与演员是有区别的,当初的艺人因为生活无奈,所以并不能保证说的都是适合所有人的东西,而不是所有艺人都能称呼为演员的,所以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定位。侯宝林大师把相声这个形式从撂地,带回了剧场,让所有的相声艺人,升格到了演员,成为中国上个世纪所有艺术中,很光辉的一笔。而今天,人们貌似在把相声从剧场往外带,虽然还在剧场里演出,可是这
7、条轨道好像有点偏了。当初的人们好不容易把相声往干净了靠拢,通过不懈的努力,一代相声人成功把相声打造成中国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中有多少位大师的努力。可是现在的人们,根本不珍惜相声,把一段好好的相声给弄的乱七八糟,有很多人使活的时候基本放弃了活本身的包袱,全加一些外插花的东西,倒是很火爆,当然了,这也符合当今社会的节奏,快餐式的文化,但是放弃活身,你使的貌似也跟这块活没什么关系了吧。这也就使所谓的相声在慢慢的脱节。相声回暖,应该感谢,它带给一部分人更宽的路,但还需要警醒,在“二次繁荣”之下隐藏的发展方向的偏离。 总之,相声作为一种传统艺术,与京剧、花鼓戏、黄梅戏同属中华文化的精粹,应当得到现代人特
8、别是年轻人的重视与传承,而相声在所有传统艺术中算是在当代较受欢迎的一种艺术形式,本次调研将有助于相声的普及,并给其他传统艺术提供改良与发展的范本。二、调查报告: (一)高中版相声是北京市首批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调查了高中生对相声的看法和喜爱程度。 我们调查了48个高中,其中有30个男生和18个女生。48个人中,高一学生28个,高二学生20人,但是高三学生0个。相声是一种能传递正能量的娱乐节目,相声不仅能带给人快乐,还能指出社会中的不良现象,但是像相声这种节目,没有了观众和支持者,那么它所能传达的正能量也会变少。在我们的调查中,有3个人经常听相声,那么他们一定是常用网络
9、来看相声,甚至是常去剧场看相声,由于相声这种既能让人捧腹大笑又蕴含着深刻哲理的东西,一般都是成年人,尤其是年纪比较大的人特别喜欢,所以常看相声的年轻人比较少也很正常。然后再这48个人中,有28个人偶尔看相声,那么这部分人可能是在寒假时看的相声,毕竟相声很少在电视上出现,只有在寒假时,春节前后,才会有相声,而且都是过去的春晚相声,抑或是春晚中的相声。最后有17人很少看相声,那么他们即使是春节期间的相声也很少看。而相声这样的节目,各年龄阶层的支持者和观众少了,那么它所起的做用的会小一份。但是也不能全凭年龄来说事,毕竟相声本身可能也有很多问题导致它不能很好的吸引小年龄阶段的人群,比如相声所要表达的哲
10、理太深刻晦涩难懂,以及相声中的笑点不够或者笑点不贴近生活,笑点不明显,以及笑点无法贴近潮流和已经过时,让人觉得没有新鲜感。比如有的相声就是网络笑话的复制,这导致了人们的审美疲劳,而失去了对相声的喜爱。当然,相声的低俗化也可能成为人们对相声失去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什么黄赌毒,城市,见义勇为什么的,平时在学校,老师天天讲,在家,家长天天讲,报纸天天报,新闻天天说,那么这些东西,已经让人厌烦了,然后相声又来说这些东西,最后,内容低俗还让人审美疲劳,失去对相声的兴趣。而相声难以吸引年轻人,比如高中生的原因还可能是,他跟不上高中生的潮流,高中生都对新的东西接受快,喜欢的东西也总是不停的改变,话题里常
11、说的内容也会不停的变,那么如果相声演员对自己的相声的题材和内容的改变跟不上高中生对当下时髦流行的东西的改变的速度,那么相声表演出来,只能是让高中生觉得它无聊,导致失去兴趣。种种原因都会导致现在的年轻人失去对相声的兴趣 但是看得人还是有不少的,至少看得人在调查中超过的一半。那么他们是用什么途径来听相声的呢?用电视的人有22人,毕竟在高中生中相声铁杆粉丝的人数还是比较少的,所以电视上有,看看能让自己开心,就会去看看。用网络看相声的人有5人,虽然比较少,但是还是证明在高中生中还是有比较喜欢相声并愿意主动去看相声的人的。用广播的人有7人,毕竟相声相声,主要是说,所以用广播来听相声也是很不错的选择,但是
12、回去剧场看相声的人就是一个没有了。毕竟剧场门票不便宜,对于零用钱有限的而且时间都是用来准备高考的高中生来说,的确没有。其中有4个人会同时用电视,网络和广播来看相声,有7人用电视广播来接触相声,有1个人会在电视,网络,广播和剧场去看或者听相声,有1个会在电视和剧场中看相声,还有1个会用电视广播和剧场来欣赏相声。那么从途径来看,个人认为,相声在年轻人尤其是高中生中传播不开的原因可能就是途径不广泛,年轻人喜欢用电脑打游戏,那么看电视,会看有意思的相声,电视中的相声节目增多会增大小年龄阶段的人群对相声的看法和喜爱程度,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逐渐被淘汰,会用这种东西来听相声的人比较少,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
13、都是视觉动物,比较喜欢看。剧场由于有门票的限制,而本来年轻人喜欢相声的人就少,会喜欢到花钱去剧场看的人更少,那么就更不可能会有年轻人去剧场看相声了,但是手机和电视可以成为年轻人看相声的号地方。 主动看相声节目的人有4人,这类人就算是喜欢相声的人了,而遇见就听的人有42个,这部分人,主要是通过电视来获取信息,这也是途径不广泛的的原因。还有2人是不听相声的人。 相声是可以传递正能量的节目,它不仅可以带给人快乐,还能讽刺社会的丑陋现象,人性的缺陷等等,相声总是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那么相声有这么多的好作用,人们观看相声时会想到这些嘛?在调查中,有10个人会努力去理解并记住相声中所要传达的道理
14、,而又14个人听完这些就会忘记,而大多数人(24人)只是听笑点。那么相声实际要起得作用就变小了,因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都只是把它当做消遣的东西来看待,带给自己快乐就可以。虽然传递快乐也是相声的特点,但毕竟相声还是希望在带给人们快乐的同时还达到传递正能量的作用。 那么相声对人们的生活总会有些影响,在调查中,有2人还常用到相声里的段子,而又22人会想起来,就用,可以说是灵光一闪,而且可以用得恰到好处才会用,而有14人看完相声基本就忘记了,所以在生活中也不会用到。有很多相声里的话非常的经典,也一度成为红极一时的流行语,这些话在生活中的用处也很广泛,有时候它们能即帮你解决问题有显示你的幽默。同时还能为
15、人们之间的聊天增加乐趣。 相声中常拿现实中的人来调侃戏谑,对于这一点,被调查者们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有15个人认为这种调侃戏谑现实中的人的手段是相声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为了让相声更贴近生活,更有趣,而有33人认为只要被调侃戏谑的人物自己不建议,那么这就可以,如果建议,就应该不这样,这也考虑到被调侃戏谑的人的个人感受,而认为这样不合适应该取消的人却一个没有。也许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表现。但是相声虽然只是娱乐节目,还是不能破话别的公众人物的形象。 最后则是会影响到相声在各年龄阶层的人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程度的问题,那就是相声未来的发展方向。有18人认为相声应该以宣传教育为主,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传达社会正
16、能量,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这也是每一部相声的宗旨和最后要表达的意思。然而又28人认为相声是带给人欢笑和快乐的节目,所以未来应该以搞笑娱乐为主,这样虽然传递的正能量少了,但是却可以吸引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及社会上各个年龄阶层的人尤其是青少年喜欢上相声这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有2个人觉得作为相声,应该把这两方面都包含在内,这样才算得上是正真意义上的相声,不仅带给人欢笑和快乐,还能起到教育和讽刺社会不良现象的作用,这样不仅能吸引更多的人,使社会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爱上相声,还能把相声发扬光大,保护好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又不违背相声宗旨,达到教育和传达哲理的作用。但是要两者都兼顾,
17、还需要相声演员的努力和广大爱好者的支持。 相声不仅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一个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娱乐带来快乐的节目,同时还是把学习与娱乐结为一体的代表,虽然在调查中,高中生热爱相声的不多,但是都喜欢看,喜欢相声带给自己的快乐,这也是好的现象,喜欢看,才能去爱,才能让相声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二)大学版相声作为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艺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人们对相声的关注度持续走低、相声的商业化等因素也导致了包袱的重复使用、低俗化、以及质量下降等多种问题,同时在网络上也产生了对于某些相声艺人艺德的讨论,这不禁让我们开始担忧相声的影响力乃至传承的问题,由此我们发起了关于相声
18、文化在学生中的影响力的调查,望通过学生这个最有新生力量的群体来反映相声现状,同时窥斑见豹地来展望相声艺术的发展前景以及思考其传承手段。我们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随机抽取了76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男生占49人,女生占27人,男女比例约为6:4,以保证调查的随机性。由于环境等限制,76人中大一学生占46人,大二学生占27人,大三学生占2人,大四学生占1人,但由于大学生源广布,我们的调查消除了南北等地域性因素对于结果的影响,有利于得出更加准确的结论。对于“您听相声的频率”这个问题,A选项“经常”的频率为12%,频数为9;B选项“偶尔”的频率为34%,频数为26;C选项“很少”的频率为54%,频数为
19、41。由此可见近半数以上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少接触到相声艺术的,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1.能接触到相声的途径过少总所周知,大学生在校能接触到的媒体传播途径一般是电脑和手机,而这两种途径的娱乐部分一般都会为游戏、电影、电视剧等占据。而大学生在假期回到家中所增加的电视这一途径也很少能出现相声,据笔者观察,出现过相声的电视频道仅有湖南国际、天津卫视以及CCTV11曲艺频道,而相声在电视上也基本只能在春晚等大型晚会上作为语言类节目的必要组成部分一年露脸一两次,这样看来,大学生听相声的频率很少也不足为奇了。2.相声的吸引力不够相声作为一种在扎根与北方的艺术形式,“明显干不过大众化的小品”(
20、黄宏原话),笔者对相声的印象在郭德纲将相声推过秦岭-淮河线之前甚至一直停留在马三立老先生的身上。而近年来春晚的相声节目毫不客气地说由于题材等限制都达不到“逗乐观众”这一目的,从而导致了大学生这一年轻群体未能产生对相声的兴趣。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剩下的46%的人群,这说明相声仍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我们可以引申到第四题“您听相声的途径”中。对于“您听相声的途径”这个问题,61人从电视这个途径来欣赏相声,20人从网络下载相声的音频,15人通过广播收听相声,1人会进入剧场来观看相声艺术。从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电视媒体还是大部分人接触相声的主要途径,而笔者本人也是在初二时天津卫视看到郭德纲的
21、节目后才对相声产生了兴趣,从而过渡到之后的两个阶段:从网络和广播中获取相声资源,而相声剧场由于其特殊性与地域性一般只有在京津两地的人群才有可能接触到。考虑到选项的重叠,B、C、D选项的频数总共为26,这与第一题A、B选项的总频数大致是符合的,这也说明只有对相声产生兴趣,才会自主地从从网络等途径来下载或是收听相声。接下来的第五题,在对相声的态度中,10人表示会主动去找相声听,56人属于“遇到了相声就听,没有也可以”,剩余10人属于“遇到相声也不听”,对于结果我们重点分析了频数较大的B选项,结合前两题我们可以来试着探讨“电视对于相声艺术的重要性”。在前文中,笔者也提到过自己是因为在电视上看到了郭德
22、纲的相声节目才对其产生了兴趣,而在相声的几种传播途径中,电视介于网络与广播之间其带有的信息量与网络相比可以说低了几个数量级,但这又从另一个方面保证了其与广播类似的收听(看)强制性,信息也更易被发掘,电视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又远远高于广播,这就使电视成为了相声推广的最佳途径事实也证明在电视播放到诸如打扑克等优秀相声作品时,笔者的父母或笔者自己都会放下遥控器来重新欣赏一次但也经此而已了,在近年来春晚等超主流媒体上表演的相声节目的质量也一直不高,就连党报自己也评价“反腐相声一点也不好笑”。所以作为相声推广的最重要途径之一,电视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相反由于相声质量的下降,电视在某些时候甚至产生了反作
23、用,让大学生群体对相声产生了不好的印象。涉及到相声内容,我们设置了第六题。24%的大学生能够理解并记住相声中的内容,29% 的大学生能理解其中的道理,但并不能记住,47%的大学生属于主要听笑点,不注意其他。可以看到。对于相声内容的理解,调查结果基本呈1:1分布,可见对于大部分大学生来说,相声只相当于一种娱乐手段,这无可厚非,但好的相声作品其实是可以把所要宣扬、讲述的道理藏在包袱中而不是类似于喊口号一样无力地甩出(圈子我不是故意黑你),像虎口遐想、五官争功等作品就是很好的例子。之后的第七题涉及到对相声内容的理解以及运用,大部分人属于会“偶尔,灵光一闪”地使用相声中的段子,28人属于“很少,想不起
24、来”,只有少部分会经常、主动地使用。相声段子的使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相声本声的质量的,最典型的莫过于马三立老先生的“逗你玩”。对于笔者个人来说,听郭德纲最痴迷的时候尝试过可以默写下他的我是黑社会、你压力大吗等作品,由此可见对相声段子的使用还要取决于对相声作品本身的熟悉程度,但从之前的问卷结果我们可以得知,大学生对于相声的接触并不多,更不用提去熟悉某个相声作品或是某个演员的风格,在这种前提下段子的使用就变得比较困难了。而关于对相声捧哏与逗哏之间关系的理解54%的大学生认为这是相声中正常的表演手段,不应被指责,而43%的大学生立场为“被砸挂的人没意见就可以”。但就近年来相声行业的发展来看,这还是涉
25、及到一个“度”的问题,前德云社成员徐德亮就因为无法接受“我是你爸爸”这种桥段而退出德云社,而伦理梗的过度使用也导致了观众的抵触情绪以及相声的低俗化。但这种一捧一逗之间的交互也是相声不可或缺的部分,讽刺而不侮辱、逗乐而不低俗,是每个相声作品都需要追求的结果。在问卷的最后一题中,对相声的发展的见解,选项A“以宣传教育为主”占37%,选项B以“娱乐搞笑为主”占61%,可见大部分大学生将相声定义为一种娱乐、放松的方式,这也与相声的初衷相同相声演员最希望的,无非是观众会心的一笑,但如果能高明地将宣传教育融入包袱中,自然是再好不过了最后对于实践调查所呈现的结果,我们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1.从大学生这个群体
26、相较于中学生,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娱乐时间,但同时也拥有了更多的娱乐选择。从以上的结果分析中我们可以得知,相声对于大学生拥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影响力并不大,这其中有一种“惯性”使然即原本喜欢相声的大学生将会拥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相声,而原本对相声不感兴趣的同学,相声在没有得到推广、他们所看到的相声质量又不高的情况下,相声是不可能成为他们新兴趣的首选的。2.从相声作品本身前文中已经提到,在相声的最佳推广途径之一的电视中,相声的老旧以及质量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而高度的商业化也让很多相声艺人在高强度的演出中被榨干了灵感,同时网络迅猛的发展也形成了“相声艺人拼不过段子手”的局面。相声需要的是一种继往开来,只有
27、提高了相声的质量,才能扩大相声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喜欢相声,同时也形成一种反馈,让相声能越来越好。相声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是经典文化的传承,我们期待着老相声艺人能迸发出新的活力,也期待着能出现更多的新生力量,希望相声能作为中国文化的精华,长盛不衰地走下去!三、总结及建议:经过数日的走访调研,分别对高中生和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按照之前预定的调研方案逐个进行,有序的完成了工作。在整个过程中,遭受到许多阻力:放寒假后大部分大学生迅速返乡回家过年,能采访到的学生减少,这种流失速度这是我们事先没有想到的,也由此暴露出制定的计划有漏洞,事先功课没有做到位,致使调查人群比例失衡;虽然想到
28、中学生放假不在学校,所以直奔面向高中生的教育机构,但是却被工作人员拒之门外,致使我们只能在门外做问卷调查,北京冬天的寒冷让同学们也吃了不少苦。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坚持下来,顶着寒风奔走在北理工,北交大等高校的校园中。相声作为一种引人开怀大笑的艺术形式,一直深受基层老百姓的喜爱,也经涌现出一批本领深厚的老艺术家,如:相声大师侯宝林,单口大王刘宝瑞等。因其强大的影响力,在随后的数十年,相声不但是群众娱乐的方式,也是政府宣传政策的平台,姜昆的祖爷爷的烦恼就是众多作品之一,对于相声中宣传的“晚婚晚育”“只剩一胎”现在还印象深刻。这类作品兼备了娱乐和教育意义,堪称一代经典。但随着这一代人老去,相声变得不是那么好笑了,也渐渐的失去了影响力。直到2000年以后,凭借网络快速的传播,郭德纲进入大部分人们的生活,带出了一批80后相声演员,为相声注入了新的动力。但是同时也能发现,此时相声大多讲述的是小市民的喜怒哀乐,包袱难免有低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生保健AI智能设备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化纤织造加工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锆矿石企业ESG实践与创新战略研究报告
- 基于中医证候的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评价方法研究
- Al-Cu-Fe-Si(Cr)四元准晶粉末制备及涂层性能研究
- 家用智能康复设备租赁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中职英语教师的课堂反馈语研究
- A公司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研究
- 多剂量药盒个性化定制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分级阅读对初中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影响研究
-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考试题及答案
- 《地史学》第01章-绪论
- 《高级计量经济学》-上课讲义课件
- 中国文化概论(第三版)全套课件
- 门窗安装技术标投标书
- 新版手机开发项目流程图
- 折彩粽的手工制作ppt公开课
- 主要工业产品统计指南
- 发证机关所在地区代码表
-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统计台账
- 《不一样的你我他》(完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