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1_第1页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1_第2页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1_第3页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1_第4页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养护主要讲解 一、概述 二.GMP附录中药制剂及附录中药饮片对中药材与 中药饮片的储护要求 三、中药在储存过程中的主要质变现象 四、引起中药质变的主要因素五、温、湿度对中药储存的影响 六、中药养护方法 七、新技术养护方法 八、变异中药的救治养护 九、包装对中药储存的影响 十、易变质中药材的在库检查 十一、易发霉、泛油品种的在库检查 十二、贵重药材的保管养护 十三、饮片与炮制品的养护技术 十四、养护操作及记录 十五.养护设施设备的清洁维护及记录十六.总结:爱岗敬业、重点还是责任心一、概述1.中药中药材中药饮片(1)中药:凡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拟定的处方中所应用的药物,无论是传统的

2、或是新引用的,均可视为中药。中药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2)中药材:是指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对天然来源的动、植、矿物(除人工制品和鲜品外)通过采捕收集、加工干燥、包装贮藏等工序制成一定规格的药材,通称为中药材。(3)中药饮片:是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将中药材通过净选、切制和炮制三大工序,制成一定规格的便于处方调配、成药调配以及中医临床诊疗的成品,通称为“中药饮片”。2.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目的(1)养护目的:是预防药物变化和对已发生变化药物的救治,防止污染和混淆,保证药物质量和使用价值,从而保证医疗用药的准确、安全、有效,为人民健康服务 .(2)中药养护的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3)中药材中药饮片的特点:中药材来源广泛,品种复杂。既有植物、又有动物、矿物、和加工品;既有野生、又有家种家养;既有当年生、又有多年生的;既有国内、又有国外;既有产于亚热带、温带,又有产于高寒地区;有的品种地区性和季节性很强,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中药材饮片炮制方法的多样性、复杂性,炮制用辅料的多样性、成分性质复杂性。形成中药材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品种繁多、规格多样、成分性质各不相同,在储存保管过程中如养护不当,容易受外界因素影响,而造成变质损失,这不仅代表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更主要的是药品的好坏关系着人民用药安全性、有效性,是关系人民身体健康的大事,因此做好中药材、中药饮片养护工作,采取相适应的有

4、效措施,对确保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保证药品的疗效,使其不发生虫、霉、变质等现象,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都具有重要意义。二.GMP附录中药制剂、附录中药饮片对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储护要求1.对操作人员的要求第十条 从事中药材炮制操作人员应具有中药炮制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从事毒性中药材等有特殊要求的生产操作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熟知相关的劳动保护要求。第十一条 负责中药材采购及验收的人员应具备鉴别中药材真伪优劣的能力。_熟悉中药材、中药饮片相关法规,具备企业生产所需品种真伪的能力;主要是性状鉴别。第十二条 从事养护,仓储保管人员应掌握中药材,中药饮片贮存养护知识与技能。应有知识、勤检查

5、、懂处理方法、会操作。第十三条 企业应有专人负责培训管理工作,培训的内容应包括中药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药品GMP相关法规知识等。2.GMP附录中药制剂对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养护管理的要求 第二十二条 贮存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定期养护管理,仓库应当保持空气流通,应当配备相应的设施或采取安全有效的养护方法,防止昆虫、鸟类或啮nie齿类动物等进入,防止任何动物随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带入仓储区而造成污染和交叉污染。 企业应根据药材特性建立中药材、中药饮片日常养护规程,并按照执行。 应具有养护场地或设施;如库房应通风、防潮湿,避免露天晾晒药材。 应设置防虫、防鼠等设施,如灭蝇灯、挡鼠板、电猫等;避免动物随中药

6、材和中药饮片进入仓储区或生产区。3.GMP附录中药饮片对中药材与中药饮片的储护要求 第二十二条 仓库应有足够空间,面积与生产规模相适应 。应分库存放;毒性中药材和饮片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应当设置专库存放,并有相应的防盗及监控设施。 仓库有足够的面积和空间,以便于布置设备、放置物料和人员操作活动,应与生产规模相适应。 仓库通常应根据物料和产品接收、贮存、发运的不同阶段划分接收区(库)、贮存区(库)、发运区(库)等。此外,不合格品、退货/召回的物料和产品一般设专库保存、隔离。 仓储区应据原辅料和产品的不同性质设置固体库液体库,或冷库、阴凉库、常温库,或危险品库、特殊药品库,或净料库、贵细

7、药材库等。 仓库分区:按药材性状分:根及根茎类、花叶类、全草类、藤皮类 、果种类、动矿类、菌藻类、树脂类、加工类、其他类等。 中药饮片应当贮存在单独设置的库房中;贮存鲜活中药材应当有适当的设施(如冷藏设施)。 药材主要成分为脂肪、树脂、蛋白质、淀粉、多糖等应注意防蛀;如人参、桃仁、刺猬皮等。 药材主要成分为脂肪油、多糖、内脂、生物碱、挥发油应注意通风;如菊科药材当归、川芎,穿心莲等。 药材主要成分为挥发油、树脂、黄酮、蛋白质应注意阴凉,如松香、乳香、枸杞子、冰片等。 药材主要成分为无机盐、挥发油应注意密闭,如石膏、薄荷脑等。 中药材与中药饮片或净制后药材应分库储存。 应对生产中涉及的鲜活中药材

8、(如鲜芦根、鲜荷叶、鲜石斛等)在28摄氏度保存。 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贮存条件:干燥、防蛀、通风、防潮、防霉、防泛油、防压、避光、防热。 毒性中药材和饮片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材和 中药饮片应设专库存放,双人双锁保管,有QA监控称量发货。有防盗网、及监控摄像头。 28种毒性药材:砒石(红、白)、砒霜、水银、轻粉、红粉、白降丹、蟾酥、生南星、生半夏、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生白附子、生斑蝥、巴豆、千金子、洋金花、生闹羊花、雄黄、生狼毒、青娘子、红娘子、生甘遂、生藤黄、生天仙子、雪上一只蒿等。 特殊要求:易串味中药材或中药饮片是否设置专库(柜)存放;易串味中药材是指气味较大,并极易附着在别的物

9、质上的一类易挥发的药物如冰片、樟脑、麝香等。 第二十三条 仓库应当配备适当的设施,并采取有效措施,对温、湿度进行监控,保证中药材和中药饮片按照规定条件贮存,阴凉贮存的温度应不高于25摄氏度;贮存易串味、鲜活中药材应当有适当的专库或冷藏等设施。 仓储区应合理配置、安装排风扇、除湿机、加湿器、空调、照明灯(防爆)等设施、设备,以满足物料和产品贮存条件要求,保持清洁、干燥。 仓储区应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自动温湿度调控设备或自动温湿度监测系统(自动温湿度记录仪),实现自动调节、监控、记录功能。安装消火栓、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设施和器材,亦可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自动报警灭火系统,实动自动化控制。 根据实际情况

10、配置相应的数量电子秤、叉车、提升机、升降移载机、输送机、托盘、货架等贮存和运载设施、设备,以满足物料和产品接收、贮存和发运。 仓储区应配置一定数量的拖把、抹布、吸尘器、水池等清洁设施和清洁用具。 企业应建立仓储区管理的书面操作规程,内容包括仓储区域划分、定义、功能、贮存条件,仓储区状态标识、物料状态标识、库存记录以及日常管理(例如:门禁管理、物料或产品接收、贮存、发运、退回、清洁、巡检、监测、设施、设备维护)三、中药在储存过程中的主要质变现象 按照储存中出现的变异现象,把其分为 1、虫蛀 2、发霉 3、变色 4、泛糖/泛油 5、气味散失 6、特殊保管的1.虫 蛀 是指昆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

11、坏作用。药材经害虫危害虫蛀后,有的形成空洞、破碎,有的被毁成粉,有的被害虫排泄物污染,破坏性极强。严重影响中药疗效。危害药材的害虫习称“仓虫”,仓虫种类繁多、生命力极强,适宜仓虫繁殖的温度1535度,每年的58月是仓虫生长繁殖最旺盛的季节。多数仓虫耐热、耐寒、耐干、耐饥。10以下多数仓虫停止发育,0左右处于休眠状态。仓库的阴暗角落是仓虫的潜伏场所,中药从原药材采收、运输,包括包装、库内外清洁卫生到储存任意一个环节都会受到污染,做好以上每一个环节,是杜绝仓虫来源的重要措施。 粉性:中药材含淀粉多的通常叫做有“粉性”,有粉性或甜性的容易生虫。 2.发 霉 大气中存在大量的霉菌孢子,散落在药材表明,

12、在适当的温度(25左右)、湿度(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在75%以上或药材含水率超过15%)、适宜的环境(如阴凉不通风的场所)、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为菌丝,分泌酵素,溶蚀药材的内部组织,促使腐败,失去药效。一般的霉变都是从药材表面开始,轻微的霉变及时处理,药材尚可应用。严重的霉变,会引起中药材失效,导致药材无法使用 。3.变 色 色素:有的药材含有某种或多种色素,故都具有不同的颜色。色泽是中药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有色药材的色泽非常鲜艳,特别是花类药材更为突出,但是它的色素一般都不稳定,储存过久或受温湿度及日光、空气的影响,使药材内部发生变化,容易褪色,吸潮后也容易变色或发霉。 变色的发生往往使不少

13、药材变质失效,不能再用。药材变色的主要原因是中药所含化学成分不稳定,与阳光照射、温湿度密切相关,故日晒变色的药材,宜置阴凉干燥处存放 。4.泛糖、泛油 油性:  一般把中药含脂肪多的叫做油性。 含油脂、挥发油、粘液质、糖类较多的药材,在温湿度较高时出现的油润、发软、发粘、颜色变鲜、产生“哈喇味”。泛糖、泛油的原因主要由药物本身性质、温湿度、储藏年限影响。5.气味散失 多数中药材各自含有用鼻子可以嗅到的香气、臭气、腥气、膻气、臊气等不同的气;和用口尝,辨别出来的酸、苦、甘(甜)、辛(辣)、咸等各种味。如:含芳香挥发油的就有香气、含苦味质和鞣质的就涩苦、植物或动物类药材的因有气味受空气和

14、温度等影响,久存或养护不当、容易挥发散失。6.特殊保管:贵细、毒性、鲜活中药材四、引起中药质变的主要因素1.内在因素: 容易产生中药虫蛀、霉变和各种质变的成分,主要有药材的水分、无机物、色素、蛋白质、糖类、油脂、蜡类、鞣质、挥发油、树脂、生物碱等。2.外在因素 空气成分的影响:中药中的某些成分易在空气成分的影响下发生氧化作用日光的影响:日光对中药材的某些成分有破坏作用。温度的影响:湿度的影响生物因素:微生物药材害虫鼠害人为因素:责任心不强;对中药性能不熟悉;保管养护方法不当.3.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成分、性质和保管养护的关系(1)植物、动物类药材主成分有:无机盐类、糖类、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色

15、素、叶绿素、生物碱、鞣质、挥发油、脂肪油、树胶、乳类、有机酸、甙类等,另外,每种药材还含有一定的水分。大多数药材都含有多种成分,有的多到十几种或几十种。(2)动矿类及加工品药材的主要成分多是无机化合物,有钙、磷、铁、碘、砒、汞、铜、铅、锌等元素,还有硫化物、氧化物。自然铜含硫化铁、炉甘石含碳酸锌等(3)因成分、性质的不同,适应的环境不一样,中药有的怕热、怕光、怕风、怕潮、怕冷、怕压,有的会发生多种变化,造成虫蛀、发霉、泛油、变色、腐烂、变质现象。这主要与药材本身的水分、成分、气味、色素、温度、保管的环境条件等有直接的关系。 含脂肪和木质纤维素的药材遇火容易燃烧;含淀粉、脂肪、糖类、蛋白质多的药

16、材容易生虫或虫蛀及受鼠害;含盐多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则容易融化。质地:指中药材、中药饮片的质地指软硬程度。如矿物类药材,一般都体重质硬、不易碎断、不易生虫、也不易发霉变质;植物类药材的质地,有的坚硬,有的松泡,有的脆嫩,有的柔软或油性,木质化了的就坚硬,不易折断,松泡的就容易吸潮,发霉;花类药材质地脆嫩,有的还含有挥发油,不仅容易变色,而且受压容易碎、怕潮湿、易发霉;动物类药材有的质脆易碎,怕压吸潮后,容易发霉变质,角质性的一般不易变质。 粘性:一般把中药含树脂多的叫做有“粘性”,有粘性的容易粘连。乳香、没药、松香等。 中药材、中药饮片性质与它的完整程度,也有密切关系。完整的中药材,一般外表都有

17、保护层组织。保护层组织不完整的,就容易生虫或发霉,带硬壳含脂肪多的药材,外壳碎裂就容易泛油。中药饮片因其特点与空气接触机会增大容易吸潮发霉、变色,复制的一般不易发霉、蜜炙的受潮后易发霉及生虫。五、温、湿度对中药储存的影响 中药质量变异的基本要素:温度、湿度、自身含水量、空气、日光等。 1.温度:在库温(15-20)以下,药材成分基本稳定,利于储存,温度过高、过低都会使中药发生变化;由于受热,使含糖较多的中药(如天冬、党参、玉竹、枸杞)等软化粘连成块状或溶化。多数霉菌繁殖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在0以下或30以上,不能繁殖或繁殖力减弱。如黄曲霉的最低繁殖温度范围是6-8,最高繁殖温度是4446,

18、最适生长温度37左右。但繁殖温度则不一样,略低于生长最适温度,如黄曲霉的最适产毒温度为28-32。温度过高,部分中药在紧实状态下,细胞代谢产生的热量不能散发,当温度达67时,热量便能从中心冒出垛外,轻者起烟,重则起火(红花、艾叶等)。 而温度在0以下时,某些鲜活中药(如鲜姜、鲜石斛等)所含水分就会结冰,引起局部细胞坏死。 高温将导致药材水分快速蒸发,特别是塑料袋密封的商品,如自身含水量超标,因水分不能散发出去,积累在袋内,又使霉菌在潮湿的环境里快速繁殖,从而导致商品霉变。包括施毒养护的塑料密封帐罩也是如此。2.湿度: (1)绝对湿度: 单位空气的体积内,实际所含的水蒸气量,称为空气的绝对湿度。

19、(2)相对湿度: 在一定温度中,空气中实际所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的空气最大水汽量之比的百分数称为相对湿度。即一定温度下的空气绝对湿度与同温度下饱和湿度之比的百分数。45 /75 (3)饱和湿度: 在一定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的最大含量,或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称为饱和湿度。3.水分(含水量) 中药含水率:是指中药中含水多少的物理量,一般称为水分(含水量)。药典规定:除特出规定外,中药饮片含水量不得过13。质量通则蜜炙品不得过15,烫醋淬品不得过10(醋山甲),其它制法不得过13。 中药材都会有一定的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出现问题,若超过或低于本身应有的含水量时,就容易发生变化。水分大,含淀粉、蛋白质

20、、糖类多的药材受热后,容易分解、细菌繁殖,以致发生变质;含盐多的容易潮解,出现泛潮流水现象;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水分低于其本身应有的含水量时,不仅失去它的应有重量、色泽、还会出现风化及酥脆、碎裂、干枯等现象。4.温度、湿度、自身含水量的关系 若空气相对湿度在70%以内时,中药的绝对含水量不会有较大的改变,但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超过70%时,大部分中药都能逐渐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本身水分增加。怕潮易霉的中药,受潮后由于适合霉菌的孳生,就容易发生霉烂变质现象,吸潮能力强的中药,如芒硝、银耳、虫草、盐制药物,以及各种花类药材大多吸潮,在潮湿的空气中溶解、溶化或霉变。 当空气相对湿度在60%以下时,中药

21、水分会逐渐减少,中药水分的减少会导致花类、叶类、胶类中药因失水而干裂发脆。含结晶水较多的矿物药,如胆矾(CuSO4.5H2O)芒硝(NaSO4.10H2O)等失去结晶水而风化(风化后叫玄明粉)。 高湿使较干燥的中药逐渐吸取空气中的水分,增加了自身含水量,特别是堆垛的外表,靠近门、窗堆放的中药更容易吸潮,时间长使中药材、中药饮片水分增加、质地变软从而引起发霉。在高湿的条件下,裸露的中药较有包装的更容易发生霉变。高温高湿为霉菌和仓虫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又是霉菌和仓虫繁殖的最佳季节,仓虫的繁殖越活跃、越旺盛,对中药材、中药饮片的危害也越大。但其他因素控制得当,霉菌和害虫的危害亦可得到有效的克服。

22、5.空气     空气中含多种成分,其中有的成分最易与中药材、中药饮片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而影响其质量。有的中药材、中药饮片长期与空气接触,如大黄、丹皮、黄精等颜色变深,就是因为它们所含的鞣质、油质及糖分等,与空气中氧的成分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再如薄荷、苏叶变色,气味散失,活磁石失掉磁性等,都是氧化作用的结果。某些中药材、中药饮片接触氧越多,发生的氧化作用越大,变异的也越快,一般说风能吹败中药材的颜色,并能把某些药材吹化,主要是由于氧化作用。6.日光        日光的紫外线能破坏某些中药的

23、色素、叶绿素,从而使它变色。所以一般红色或绿色的药材,在阳光下不宜久晒,否则颜色变淡。日光还具有大量的热能,能使中药的温度增高而发生变异,蜂蜜、糖、膏制剂的发酵泛泡,某些中药的气味散失以及泛油、粘连、溶化、干枯、药酒的混浊等都和日光温度等有直接关。此外日光中紫外线与热能,又能杀灭霉菌及使中药的过多水分蒸发,起到防止发霉和散潮作用。 六、中药养护方法 (一)GMP附录中药饮片要求 三十三条 中药材中药饮片应按质量要求贮存、养护、贮存期间各种养护操作应当建立有记录;养护方法应当安全有效,以免造成污染和交叉污染。 单品种养护方法(翻垛、换包装、通风、除湿、遮阳、晾晒、干燥、熏药等)。 第三十四条 中

24、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运输应不影响其质量,并采取有效可靠的措施,防止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发生变质。 _防雨雪、防晒(冷藏)、防尘、防挤压、防遗失,不得与其它物品混装。(二)化学方法:硫磺熏蒸、生石灰吸潮、乙醇养护、磷化铝施毒、对抗养护法等。 1.硫磺熏蒸:规定中药饮片中亚硫酸盐(以二氧化硫计)不得超过150ml/kg;其中山药、天麻、天冬、天花粉、白芨、白术、白芍、党参、牛膝、粉葛不得超过400ml/kg.超10-30倍二氧化硫残留,药材水分可达30-40。 2.磷化铝施毒:磷化铝产生的磷化氢是一种剧毒的气体,毒性极高,有大蒜臭味,施药点10米以内不能住人和养家畜。磷化铝药剂投放后吸收空间水气,产生磷化

25、氢气体,使有限的空间中增大了有效浓度,从而使仓虫死亡或受到抑制,以此达到防治仓虫之目的。施药方法:A、对储存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应用塑料薄膜进行全面密封。 B、施药方法:(1)将药片装入小布袋(每袋一片),将袋口扎紧,在袋口拴一有色绳子;(2)药包埋入中药堆中,药袋在中药堆中应分布均匀,绳子另一头露出面:(3)迅速做好密封工作,熏蒸7天以上;(4)启封,开包散气1天以上;(5)取出药包,将药包残渣埋在室外土中。   C、用药剂量:按生产磷化铝片剂厂方的说明书规定,一般每片磷化铝(重约3.3克),可处理中药200公斤左右或0103gm3. D、注意事项: (1)严禁药片与水直接接

26、触; (2)施药薰蒸过程中严禁吸烟,饮水和吃食物; (3)施药人员要戴手套; (4)施药后要用水和肥皂洗涤手、脸及可能被药剂污染处的皮肤; (5)磷化铝吸收空气后会立即释放出有毒气体,在施放完成后,人、畜必须立即离开现场,并要在48小时后,打开仓库、大棚、塑料袋等进行通风,才能彻底散发有毒气体,确保人员安全。 3.对抗养护法: 对抗同贮养护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材中药饮片存放在一起,以防止虫蛀,霉变的一种养护方法。它是利用一些中药的特殊气味来抑制另一种中药的虫蛀、霉变。对抗同贮法是经过长期经验积累的传统养护方法,简便易行,有防霉、防蛀的作用。但存在污染、混淆的风险。 泽泻、山药与牡丹皮同储存防

27、虫保色,藏红花防冬虫夏草生虫,细辛、花椒护鹿茸等。方法:(1)花椒同贮:利用花椒与蕲蛇、金钱白花蛇、鹿茸、乌梢蛇、海马、海龙、蛤蚧等共同贮存,防虫。(2)丹皮与泽泻、山药同贮:防丹皮变色,泽泻、山药虫蛀。(3)丹皮防冬虫夏草虫生虫:丹皮与冬虫夏草同贮于低温干燥的地方,可使冬虫夏草久贮不坏。并于每一堆层之间撒上一薄层石灰粉,直至箱满,最顶一层同样覆撒石灰粉盖严密封,其防潮防虫的效果更好。(4)人参与细辛同贮,防虫。(5)大蒜与土鳖虫、斑蝥同贮,防虫。(6)荜澄茄同贮:利用荜澄茄与人参、党参、三七、蕲蛇、白花蛇、鹿茸、乌梢蛇、海马、海龙、蛤蚧等同贮,防虫、防霉。 (7)明矾与柏子仁同贮,防虫霉、走

28、油。(8)其他:冰片与灯心草同贮;吴茱萸与荜澄茄同贮;滑石粉、米糠与鹿角胶、阿胶等动物胶类同贮。另外白酒和药用乙醇是良好的杀菌剂,将易发霉、虫蛀的中药饮片与高浓度的白酒或乙醇一起密封贮存,如动物类的蕲蛇、金钱白花蛇、鹿茸、乌梢蛇、海马、海龙、蛤蚧、蛤蟆油、九香虫 等。 注意:两种中药贮存在一起,其中一种有浓烈的气味,容易引起串味,对另一种中药产生的影响如何,无法知道。另外,两种药在一起贮存,容易产生混药。4.常用养护方法: 暴晒、摊晒晒房。 高温烘燥烘箱、带干。 翻跺通风“八距” 仓库内物料码放通常应符合如下规定: ¢ 垛与墙之间不少于 50cm ¢ 垛与柱之间不少于 30

29、cm ¢ 垛与地面之间不少于 15cm ¢ 垛与垛之间不少于 30cm ¢ 库内主要通道宽度不少于 120cm ¢ 仓库内设备、设施与货物堆垛之间不少于 50cm ¢ 消防过道不少于 100cm ¢ 电器设施、架定线路及其它设施与贮存物料垂直及水平间距不少于 50cm 干燥剂木炭 密封吸湿等七、新技术养护方法: 1.气调养护法:在密闭条件下,人为调节空气的成分,造成一种低氧的环境,抑制害虫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药材自身的氧化反应,以保持中药品质。该方法可杀虫、防霉,还可在高湿季节里,有效防止走油、变色、变味等现象的发生,无残毒、无公害,

30、是一项科学而经济的养护技术。方法:在密闭条件下 (1)充氮降氧 (2)充二氧化碳 (3).自然降氧2.低温养护法:采用低温(0以上、15度以下)储存中药,可以有效的防止不宜烘、晒药材的生虫、发霉、变色等变质现象的发生。特别适宜贵重中药材的储存。-冷库3.远红外干燥法:原理是电能转变为远红外线辐射中药,中药内在组织吸收后产生共振,引起分子、原子的振动和转动,导致物体变热,经过热扩散、蒸发或化学变化,最终达到干燥之目的,并具有较强的杀虫、杀菌、灭卵的能力。4.微波干燥杀虫是一种感应加热灭虫和介质加热灭虫,中药的水和脂肪等能不同程度地吸收微波能量,并把它转变为热量。仓虫经微波加热处理,体内水分子发生

31、振动摩擦产热,微波被水吸收转变为热能,使虫体内蛋白质遇热凝固,虫体内水分被气化而排出体外,促使仓虫迅速死亡。具有杀虫时间短,杀虫效力高,无残毒,无药害的特征,但操作人员要采取有效防护措施。5. 气幕防潮养护 气幕亦称气帘或气闸,是装在仓库房门上,配合自动门以防止库内冷空气排出库外、库外热空气侵入库内的装置。减少湿热空气对库内的影响,达到防潮的目的。6. 除氧剂封存养护技术 除氧剂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活性铁粉制得的化学物质,它和空气中的O2起化学反应,从而达到除O2的目的。7. 低氧低药量防治法 基本原理:在密闭条件下,由于库房内中药材、中药饮片、仓虫、微生物的呼吸耗氧,而使密闭库房内氧的含量减少,

32、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从而恶化了仓虫的生态条件。同时,又因磷化铝药剂投放后吸收空间水气,产生磷化氢气体,使有限的空间中增大了有效浓度,从而使仓虫死亡或受到抑制,以此达到防治仓虫之目的。八、变异中药的救治养护 对已生霉的中药进行及时处理,可以减少或避免损失。对霉变品种可以进行以下处理:淘洗法 、抢水洗法、沸水喷淋法、醋洗法、酒喷洗法、油擦法、吹霉法、热蒸法例如:山茱萸、五味子出现生霉,可用醋洗,红参生霉可用啤酒洗或水洗,白芍、赤芍生霉可水洗,川芎、当归发霉可用酒洗。对已生虫商品应先进行筛选,去掉虫屎灰渣,再进行杀虫处理,如量大品种可先杀虫再清理。九、包装对中药储存的影响 例如:用细密麻袋、布袋等装粉

33、末状的蒲黄、海金沙,颗粒小的青葙子、车前子等,不易散失。用各种木箱盛装怕光、怕潮、怕热、怕碎、怕鼠咬的细贵药材,则能维护药物的安全。但包装的选用还应根据季节的需要,如高温高湿季节易生虫品种不宜用塑料袋包装,以免生虫后不方便杀虫养护等 十、易质变中药材的在库检查 中药养护的重点是要勤检查,要保证质量,一定要重视在库检查:(一)易虫蛀的主要有:人参、党参、当归、南沙参、独活、泽泻、白芷、防风、板蓝根、前胡、川乌、草乌、桔梗、藕节、甘草、半夏、何首乌、北沙参、山药、全瓜蒌、瓜蒌皮、大枣、枸杞子、桑椹、龙眼肉、白果仁、预知子、佛手、香橼、山楂、浮小麦、莲子、薏苡仁、火麻仁、柏子仁、桃仁、苦杏仁、赤小豆

34、、冬瓜子、菊花、金银花、款冬花、红花、鸡血藤、肉苁蓉、锁阳、蛤蚧、鹿茸、蕲蛇、乌梢蛇、刺猬皮、羌活鱼、地龙、冬虫夏草。 检查可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一般夏秋季气温高,湿度大,有利于害虫生长发育,需5-7天检查一次;冬春季,温湿度低,不利于害虫生长,可每10-15天检查一次。要根据品种、季节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检查要依次对品种逐堆逐垛地进行,根据仓虫的生活习性,首先要注意观察药垛表面有无害虫的丝茧、幼虫及飞蛾,对包件也必须抽样查看。十一、易发霉、泛油品种的在库检查 该类药材主要有:党参、当归、人参、毛知母、紫菀、天门冬、牛膝、独活、玉竹、黄精、白果、柏子仁、火麻仁、全瓜蒌、山茱萸、桑椹、菊花、红花、大蓟、小蓟、车前草、蛤蚧、蛤蟆油、乌梢蛇等。在库中药应经常进行检查,检查时间可依据季节而定,也可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冬季每月检查一次,梅雨季节对易虫中药应5-7天检查一次,检查应以各类易霉中药为重点,分批分类检查。检查时,应注意药材本身有无潮湿、柔软、发霉、泛油以及生虫现象。重点药材,必须拆包或开箱检查。 十二、贵重药材的保管养护 贵重药材主要有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麝香、燕窝、西红花、海狗肾等应储存于干燥、阴凉的地方,一般温度不超过20,相对湿度不超过70%比较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