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的银球 教学设计_第1页
舞动的银球 教学设计_第2页
舞动的银球 教学设计_第3页
舞动的银球 教学设计_第4页
舞动的银球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舞动的银球教学方案单元第一单元单元课时1课时主题分享课程纲要总课时1课时背景分析 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指出:要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指导学生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乒乓球运动是一项老少皆宜的体育运动,场地限制少,容纳学生多,学生喜欢,普及率高,参与广泛。适宜开展团队比赛和校际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为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学校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深入开展教育科研,以发展学校体育为特色项目,让乒乓球运动成为我校对外宣传,展示的平台与窗口,增强体育锻炼的兴趣。学习目标 学习课程目标、内容

2、和评定方式。评价设计互相说一说学与教活动设计1、 介绍课程目标1、认识乒乓球在体育中,特别是在中国体育中的重要性(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积极参加乒乓球运动,并逐步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具有一定的欣赏乒乓球比赛的能力。2、学会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科学地进行乒乓球技术练习,并达到健身的目的,不断提高乒乓球运动能力,提高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不断发展自己的运动才能。3、能通过乒乓球校本课程的练习,学生的乒乓球素质、身体素质均得到提高,养成勇于拼搏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4、能够在乒乓球的运动中享受的运动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感觉,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同时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介绍学习内容第

3、1周 分享课程纲要第2周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并介绍乒乓球比赛的规则第3周 学习基本准备姿势及握拍法第4周 学习平击发球第5周 学习乒乓球的基本步法第6-7周 学习反手推挡技术第8-9周 学习正手攻球技术第10-11周 学习发(转与不转)球第12周 学习接“转与不转”球第13周 学习正手弧圈球技术第14周 介绍削球技术第15周 讲解裁判法第16周 测试3、 评价介绍评价的内容1、教师所开发的课程资源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符合他们现有的水平,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2、学生是否对乒乓球产生浓厚的兴趣,能够自觉地参加乒乓球训练。3、学生是否了解了乒乓球的基本常识,掌握了乒乓球的基本技能和方法。4、 学

4、生掌握的乒乓球技能是否提高,能否评价乒乓球比赛。评价的方式(1)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即上课出勤情况,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等。(2)根据学生的身体差异进行评价。 (3)平时练习、比赛与考查相结合。备注单元第二单元单元课时1课时主题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并介绍乒乓球比赛的规则总课时1课时背景分析 要学习乒乓球,当然要对乒乓球的起源与发展及乒乓球的比赛规则有所了解。学习目标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乒乓球运动起源的时间及乒乓球比赛的规则。评价设计互相说一说学与教活动设计一、介绍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关于乒乓球运动的起源,有各种各样的传说。按多数人的看法,乒乓球运动创始于英国,并由网球运动派生而来的说法比较

5、可靠。大约在19世纪后半叶,由于受到网球运动的启示,在一些英国大学生中,流行着一种极类似现在乒乓球的室内游戏,叫做“戈西马”(Goossime)或“弗利姆弗拉姆”( Flim-Flam)。没有统一规则,有10分、20分为一局的,也有50分或100分为一局的,发球时,可将球直接发到对方台面,亦可把球先发到本方台面再跳至对方台面。所用器材也和今天的大不一样。球拍是空心的,用羊皮纸贴成,形状为长柄椭圆形。为了不损坏家具,在橡胶或软木实心球外,往往包一层轻而结实的毛线。有时,在饭桌上支起网来打;有时索性就在地板上用两个椅子当作支柱,中间挂起网来打。虽然打起来不十分激烈,但颇有一番乐趣。 大约在1890

6、年,有位名叫詹姆斯·吉布(James Gibb)的英格兰人到美国旅行时,偶然发现了一种用赛璐珞制成的空心玩具球,弹跳力很强。于是,他就将这种球稍加改进后,逐步在英国和世界各地推广起来。也许因为此球在桌上打来打去发出了“乒乒乓乓”声音的缘故,英国一家体育用品公司,首先用“乒乓”(PingPong)一词作了广告上的名称。就这样,乒乓球才开始得此绘声之名。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原已在欧洲得到了较好开展的乒乓球运动不得不停顿了一个时期。20世纪20年代后,在蒙塔古等人的推动下,曾一度被冷落的乒乓球运动才又重新在英国活跃起来,并组织了一些由各地选手参加的全英乒乓球赛。1926年,由于发现

7、了“乒乓”(Ping-pong)一词是商业注册名称,而且原英国乒乓球协会也缺乏代表性,因此便解散了原组织,重新成立了“桌上网球”(Table Tennis)协会。“桌上网球”这个名字一直沿用了数十年,国际乒联至今还采用着这个名字。汉语的乒乓球是从声音上得名的,但将其翻译成英文时,仍为“Table Tennis”。二、乒乓球比赛规则球台球台的上层表面叫做比赛台面,应为与水平面平行的长方形,长2.74米,宽1.525米,离地面高76厘米。比赛台面由一个与端线平行的垂直的球网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台区,各台区的整个面积应是一个整体。双打时,各台区应由一条3毫米宽的白色中线,划分为两个相等的“半区”。中线与

8、边线平行,并应视为右半区的一部分。比赛次序单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两者交替合法还击。在双打中,首先由发球员合法发球,再由接发球员合法还击,然后由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再由接发球员的同伴合法还击,此后,运动员按此次序轮流合法还击。 一局比赛和一场比赛在一局比赛中,先得11分的一方为胜方。10平后,先多得2分的一方为胜方。 一场比赛由单数局组成。一场比赛应连续进行,除非是经许可的间歇。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选择选择发球、接发球和这一方、那一方的权力应由抽签来决定。中签者可以选择先发球或先接发球,或选择先在某一方。在获得每两分之后,接发球方即成为发球方,依此类推,直至该

9、局比赛结束,或者直至双方比分都达到10分或实行轮换发球法,这时,发球和接发次序仍然不变,但每人只轮发一分球。在双打的第一局比赛中,先发球方确定第一发球员,再由先接发球方确定第一接发球员。在以后的各局比赛中,第一发球员确定后,第一接发球员应是前一局发球给他的运动员。在双打中,每次换发球时,前面的接发球员应成为发球员,前面的发球员的同伴应成为接发球员。一局中首先发球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首先接发球。在双打决胜局中,当一方先得5分时,接发球方应交换接发球次序。一局中,在某一方位比赛的一方,在该场下一局应换到另一方位。在决胜局中,一方先得5分时,双方应交换方位。备注单元第三单元单元课时1课时主题学习基

10、本准备姿势及握拍法总课时1课时背景分析学习打球的基础,要让学生根据个人的打法及身体特点,力使自己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姿势。学习目标1.学习12种乒乓球握拍方法、准备姿势和正反击球动作;2.培养学习自信心及互帮互助的精神;3.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评价设计操作练习。学与教活动设计一、课堂常规: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报告老师。师生互相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与任务。二、准备活动:徒手体操部分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 三、握拍法 握拍法即指单手持球拍的方法。世界上流行着直式和横式两种握拍方法,两种握法各有千秋 ,实践时应因人而异,扬长避短。

11、下面以右手为例讲解。1.直式握拍法:正面拇指第一指节和食指第二指节握拍,拍柄压住虎口(两指间距离适中),背面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斜形重叠,中指第一指节顶住球拍的后上部使球拍保持平稳。 2.横式握拍法: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正面轻贴在中指的旁边,食指自然伸直斜 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轻微贴拍,击球时拇指和食指帮助手腕调节拍形和加力挥拍作用。正手攻球时食指向上移动,反手攻球时拇指向球拍中部移动帮助手腕下压加大击球力量。 四、准备姿势  准备姿势非常重要但常常被忽视,请初学者重视它。动作要点:两脚开立约与肩宽,两膝微屈稍内扣以前脚掌内侧着地,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上

12、体微前倾 下颌微收,两眼注视来球,持拍手臂自然弯曲手腕放松,球拍自然后仰置于腹前,左手自然 弯曲抬起高于台面。 准备姿势的重点难点是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屈膝提踵放松微动。 五、集合队伍,进行放松练习 要求:(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总结本次课教与学的完成情况。师生再见。回收器材。备注单元第四单元单元课时1考课时主题学习发球总课时1课时背景分析学习了基本姿势和握拍方法后,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发球方法,也是掌握其它复杂发球的基础。学习目标学习八几种常用的发球方法,并学会基本的两种。评价设计实际操作,进行发球练习。学与教活动设计一、课堂常规: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报告老师。师生互相问好宣布

13、本次课内容与任务。二、准备活动:徒手体操部分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3、 发球方法(一)正手发奔球 1、 特点 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 2、 要点抛球不宜太高;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击球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 1、 特点 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 要点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注意手腕的抖动发力;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三)发短球 1、 特点 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

14、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2、 要点 抛球不宜太高;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发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中区,不要离网太近;发球动作尽可能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四)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1、 特点 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的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2、 要点抛球不宜太高;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的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五)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1、 特点 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

15、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2、 要点: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六)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1 特点 右侧上(下)旋球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发球落点以左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 2 要点 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发右侧上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发右侧下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 (七)正手

16、高抛发球 1、 特点 最显著的特点是抛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发出的球速度快,冲力大,旋转变化多,着台后拐弯飞行。但高抛发球动作复杂,有一定的难度。 2、 要点:抛球勿离台及身体太远。击球点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在近腰的中右处(15厘米)为好尽量加大向内摆动的幅度和弧线。发左侧上、下旋球与低抛发球同。触球后,附加一个向右前方的回收动作,可增加对方的判断(结合发右侧旋球,更有威力)。四、集合队伍,进行放松练习 要求:(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总结本次课教与学的完成情况。师生再见。回收器材。备注单元第五单元单元课时1课时主题学习乒乓球的基本步法总课时1课时背景分析学习步法,使学生及时确

17、地使用并将各项技术动作更好的衔接起来。学习目标学会乒乓球的基本步法。评价设计实地练习。学与教活动设计一、课堂常规: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报告老师。师生互相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与任务。二、准备活动:徒手体操部分头部运动 肩部运动 扩胸运动 腰部运动 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三、基本步法1. 单步:以一只脚为轴,另一只脚向前、后、左、右不同方向移动,身体 重心随之落在移动脚上。2.跨步: 一脚蹬地,另一脚向移动方向跨一大步,蹬地脚随后跟上半步或 一小步,身体重心即移到跨步脚上。3.并步:一脚先向另一脚并半步或一小步,另一脚在并步脚落地后随即向 来球方向移动一步。4.跳步:以来球异侧脚用力蹬地,

18、两脚同时离地向来球方向跳动。5.交叉步:以靠近来球方向的脚作为支撑脚,该脚的脚尖调整指向移动方 向,远离来球方向的脚在体前交叉,向来球方向跨出一大步,身体随之向来球 方向转动,支撑脚跟着向来球方向再迈一步,这是前交叉步。后交叉步是在体 后完成交叉动作。四、集合队伍,进行放松练习 要求:(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总结本次课教与学的完成情况。师生再见。回收器材。备注单元第六单元单元课时2课时主题学习反手推挡技术总课时2课时背景分析乒乓球推挡球技术具有球速慢,力量轻,旋转变化小等特点。动作简单,容易 掌握,是初学者的入门技术。学习目标通过本次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乒乓球反手推挡技术动作结构及要领。

19、评价设计操作练习。学与教活动设计一、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二、师生问好三、教师介绍本堂课的内容和要求四、慢跑两分钟五、徒手操1头部运动2扩胸运动3体转运动4腰部运动5弓步压腿6仆步压腿 7活动踝腕关节六、球感球性练习掂球要求:1学生一人一球原地胸前掂球,用球拍正面掂球,高度控制在30cm。教师示范、讲解。2 原地用球拍反面掂球,高度控制在30cm。3 原地用球拍正、反面轮流掂球,高度控制在30cm。4原地胸前掂球,用球拍正面掂球,高度控制在30cm,当听到哨音时掂球高度超过头顶,随后,再将掂球高度控制在30cm。七、学习反手推挡技术要求:以右手执拍为例,两脚平行站立手臂自然弯曲,前

20、臂几乎与台平行,将球拍引于身体前方,拍面垂直稍前倾。来球跳至上升期,前臂手腕向前迎击,击球中偏上部。击球后,手臂、手腕继续向前随势挥动,迅速还原。八、放松活动九、小结十、整理器材,师生再见备注单元第七单元单元课时2课时主题学习正手攻球技术总课时2课时背景分析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动作简单,容易 掌握,是初学者的入门技术。学习目标通过本次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动作结构及要领。评价设计操作练习。学与教活动设计一、课堂常规: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报告老师。师生互相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与任务。二、准备活动: 徒手体操部分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3、 乒乓

21、球正手攻球动作要领左脚稍前,右脚稍后,身体离台约50厘米,手臂自然放松,保持一定弯度,不要小于90度大于120度,拍面稍前倾(约80度),随着身体向右移动,手臂向身体右后侧方引拍,在来球跳到高点期时,手臂迅速向左前上方挥动(肘部不要夹得太紧,手臂要呈半圆形挥动),击球的中上部,同时身体重心由右脚移至左脚,击完球后,迅速还原,准备下一板击球。四、集合队伍,进行放松练习 要求:(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总结本次课教与学的完成情况。师生再见。回收器材。备注单元第八单元单元课时2课时主题学习发(转与不转)球总课时2课时背景分析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动作简单,容易 掌握,是初学者的入门技术。学习目标通过

22、本次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动作结构及要领。评价设计操作练习。学与教活动设计一、课堂常规: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报告老师。师生互相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与任务。二、准备活动:徒手体操部分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三、正手发转与不转球动作要领1、 特点: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2、 要点:抛球不宜太高;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四、集合队伍,进行放松练习。 要求:(1)手臂放

23、松 (2)腿部放松总结本次课教与学的完成情况。师生再见。回收器材。备注单元第九单元单元课时1课时主题学习接“转与不转”球总课时1课时背景分析学会发球,自然得学习接球技术,也是初学者的入门技术。学习目标通过本次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接“转与不转”球技术动作及要领。评价设计操作练习。学与教活动设计一、课堂常规: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报告老师。师生互相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与任务。二、准备活动:徒手体操部分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3、 接“转与不转”球动作要领1、 搓接。所谓搓接,一般多用于接短球,不提倡长球用搓接,这是中国运动员技术打法的独到之处。搓球的动作小,出手

24、快,隐蔽性强。其技术动作:就是拍面后倾,根据球的旋转强度,向前、向下击球。2、 托接。所谓托接,就是在搓球的基础上,拍子不仅向前用力,而是在触球时向上抬一下,为了避免球过高,拍子不能太后倾,比搓球要立一些。有种用拍子在球的底部向前、向上包一下的感觉。这种包球动作,是用拍子在球的底部画一个下弧(小半圆),用前弧(靠身体一侧)触球,向前、下用力,是弱下旋;用弧底触球,向前平动用力,是强下旋;用后弧触球,向上用点力,是不旋球,这后一种动作就明显是托球。四、集合队伍进行放松练习 要求:(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总结本次课教与学的完成情况。师生再见。回收器材。备注单元第十单元单元课时1课时主题学习正

25、手弧圈球技术总课时1课时背景分析弧圈球具有强烈的上旋,是一种攻击力强、威力大的进攻技术。第一弧线运行较慢,第二弧线下坠快,球反弹冲力大,以弧圈球为核心技术形成了直拍、横拍多种弧圈球打法。学习目标通过本次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正手弧圈球技术动作及要领。评价设计操作练习。学与教活动设计一、课堂常规: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报告老师。师生互相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与任务。二、准备活动:徒手体操部分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三、正手弧圈球动作要领动作要领:两脚分开,两膝内收微曲,重心置前脚内侧,左脚在前,略提脚后跟,身体略右转,手腕外展,向后拉,拍形成横立状。引拍至右后方,

26、当来球跳至高点期或下降前期时,触球中上部或中部,腰髋带动上臂、前臂由后向前挥动,击球瞬间立即向前上方发力,右脚掌内侧用力蹬地,梢伸膝,前臂要迅速旋内收缩,协同摩擦,重心由右脚转向左脚。整个动作类似于掷铁饼。四、集合队伍进行放松练习 要求:(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总结本次课教与学的完成情况。师生再见。回收器材。备注单元第十一单元单元课时1课时主题介绍削球技术总课时1课时背景分析削球是乒乓球传统手法之一,也是乒乓球防守技术之一,削球技术正在向转,稳、低、攻方向发展。具有球 速慢、弧线长、球下旋等特点。是一种防守技术,以其旋转和落点变化威胁对方。有近削、远削、加转削、不转削、削逼角球和削弧圈球

27、等。学习目标通过本次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削球球技术动作及要领。评价设计操作练习。学与教活动设计一、课堂常规: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报告老师。师生互相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与任务。二、准备活动:徒手体操部分头部运动肩部运动扩胸运动腰部运动膝关节运动手腕踝关节运动三、削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击球动作大、球速慢、弧线长,有利于削转与不转球和以落点变化来牵制对方。常适用于对付对方的扣杀球、弧圈球和提拉球。它是以削为主打法的选手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动作要领:向上引拍,是为了增大削击球的用力距离。在下降期击球,但不能过于低于台面。要保持足够的撞击力,否则球不会过网。(上图为正手削球,下图为反手削球)四、集

28、合队伍进行放松练习 要求:(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总结本次课教与学的完成情况。师生再见。回收器材。备注单元第十二单元单元课时2课时主题讲解裁判法总课时2课时背景分析学会打球,也要了解比赛的规则。学习目标通过本次的学习,使同学们掌握乒乓球比赛规则,计分方法。评价设计互相说一说。学与教活动设计一、课堂常规: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报告老师。师生互相问好宣布本次课内容与任务。2、 讲解裁判法计分: 乒乓球比赛包括男女单打、男女双打和混合双打。双打比赛以两名运动员为一方,单打比赛以一名运动员为一方。有发球权的一方叫发球方,对方叫接发球方。 1.1一分 除被判重发球的回合,下列情况运动员得一分: (1)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发球; (2)对方运动员未能合法还击; (3)运动员在发球或还击后,对方运动员在击球前,球触及了除球网装置以外的任何东西; (4)对方击球后,该球越过本方端线而没有触及本方台区; (5)对方阻挡; (6)对方连击; (7)对方运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