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音准、节奏训练对小学常态合唱教学的探究与实践_第1页
通过音准、节奏训练对小学常态合唱教学的探究与实践_第2页
通过音准、节奏训练对小学常态合唱教学的探究与实践_第3页
通过音准、节奏训练对小学常态合唱教学的探究与实践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通过音准、节奏训练对小学常态合唱教学的探究与实践    周颖g623.71 b 2095-3089(2017)09-0191-01通过梳理、分析人音版音乐教材,发现合唱内容从小学三、四年级已经开始涉及,合唱是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音乐教学中,重视合唱教学,不仅对提高学生音乐学科素养是最有效的途径,而且也是提高我国合唱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有益探索。在新课改要求下,合唱教学正在以全新的脚步迈进中小学音乐的课堂阵地。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推进素

2、质教育,在音乐课上加强合唱教学能够让学生体验音乐的快乐和成长的喜悦,培养合作意识,提高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那么,如何有效开展合唱教学呢,在这里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一、通过音准训练提高学生音乐学科素养三年级的孩子在一二年级音乐课的基础上对音高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加强学生音准的能力就显的特别重要。音乐正是因为有了“准”才有美。音准是进行歌唱的基础,更是进行合唱的基础,它就像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合唱的大门。音准在歌唱艺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合唱的队员必须形成较好的音高概念,才能在合唱中准确把握音准,从而进行正确的演唱。在合唱的过程中,无论是演唱者还是演奏者,都要严格把

3、握整个过程,而最需要大家重视的就是音准。良好的音准来源于很多方面,包括敏锐的听觉、优良的乐器、精湛的技巧,但更多的是有效的视唱练耳训练。在合唱教学中,虽然要教给学生的东西有很多,但音準绝对是第一位的,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是需要下苦功夫的。音准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形成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和形成学生对音乐的美感。它是与训练歌唱形成视唱练耳相关的能力同时进行的。对于初学合唱歌曲的孩子们来说,我要求学生从唱好一个音开始。就像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道德经中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理,音乐教学中,也必须先将一个音唱准,才能唱好第二、第三、第四、第

4、五个音。因此,在唱歌前,要求每个学生先听标准音6,然后集体唱标准音6,接着让每个学生依次唱标准音6。就这样每次上课都练一遍,经过几个月的练习,我发现孩子们的音准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即使没有钢琴的情况下,也能够完全唱准这个音。说明长期坚持的重要性。有了这个“一”,“二、三、四、五、六”其他的音的音准也能得到解决。因此,训练音准长期的坚持是有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二、通过节奏训练提高学生音乐学科素养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中,节奏这个音乐要素同样也是起到很重要作用的。音乐感觉的培养很关键的一步就是对学生节奏感的训练。德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认为:音乐构成

5、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存在,旋律则不可能脱离节奏而存在。所以,节奏是音乐的生命!他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1.语言节奏通过童谣、诗歌,让儿童从语言出发来掌握节奏。比如最简单的咏鹅,在学习歌曲前,先学会按节奏读歌词,这样首先学生就有了节奏的记忆。也可以将歌曲中的难点通过多次反复的读节奏来解决。当然也可以加上自创的节奏朗诵,这样学生感觉非常熟悉的东西一下子变得不一样了,很新奇,也必然会很感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编创的能力。再结合一定的动作和舞蹈去加强节奏,使学生在边朗诵、边跳、边拍手、边跺脚等过程中,去培养节奏的敏感性。2.声势练习这是一种不受条件、环境、时间制约的极其简

6、单易行又行之有效的培养学生节奏感的方法。通过有规律的拍手、拍腿、跺脚等形式可掌握各种多变的节奏型,并为学生自己创造节奏型为歌曲伴奏积累素材。3.轮说节奏练习在以节奏型为基础的说歌的过程当中,如果我们将学生分成两组或三组进行轮说,不仅能加强学生的节奏记忆能力,同时可为今后学习轮唱奠定深刻的感性认识。4.变奏节奏练习同一首歌曲可用不同的节奏分别说,也可用不同的节奏同时说。各种不同的节奏会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 例如:人音版三年级上册中的歌曲小酒窝,节奏欢快,可试在“呀子喂”处用不同的节奏型为之伴奏,更加体现歌曲的欢快情绪,学生也在这样的氛围中被感染了。拍手 2/4 ××

7、5;拍手加敲桌 2/4 ×× ×跺脚 2/4 × ×以上介绍的五种节奏练习的方法,不是沉闷地、一味地坐着伴奏、机械地奏乐,而是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三、选择适合班级合唱的作品应选择符合学生心理、生理和思想发展规律的乐曲。不同年龄的学生由于生理特点和学情的不同,过难过大的作品学生表现不出作品的内涵,而且高音过多的乐曲还会对学生的声带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因此教学中选择作品时,应尽量选择一些学生比较熟悉的,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的作品。1.首选教材中的合唱作品。通过对教材分析,教材中的大部分歌曲都是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的,三、四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合

8、唱,可以先选唱柳树姑娘土风舞等孩子们熟悉又简单的歌曲。或者选择学生比较熟悉的作品。像雪绒花铃儿响叮当等熟悉度高又简单的乐曲。如果班级中没有独唱出色的学生,就不能选择领唱较多的合唱作品。所以合唱曲目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2.选择作品时要注意学生男女声比例。在合唱的选曲中要重视男女声比例,合唱作品中有专门的童声合唱、女声小合唱等,如果不注意学生男女声比例,很难做好合唱排练。由于中小学生音乐素质、年龄、性别等各方面的限制,选择作品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生理年龄、嗓音,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程度、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的参与意识等因素,选曲一定要扬长避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可以实现合唱教学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然,除了音准和节奏外,要表现好合唱作品,还有很多像呼吸、律动、和声等其他音乐要素的训练,而这些都是建立在音准和节奏的基础上,音准和节奏就像盖楼房打地基,没有坚实的地基,楼房是盖不高的。对刚刚接触到合唱作品的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我认为首先要重视的是音准和培养他们稳定的节奏。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真正在音乐中体验美和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