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碳量子点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_第1页
生物质碳量子点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_第2页
生物质碳量子点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_第3页
生物质碳量子点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_第4页
生物质碳量子点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生物质碳量子点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金瑞摘 要:由于碳量子点(cqds)在生物成像、标记以及检测等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为此,开展对碳量子点的基础研究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本实验以高温碳化的胡萝卜为碳源合成出水溶性的碳量子点,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了cqds对不同浓度重金属离子的荧光传感,探讨了溶液ph值对胡萝卜生物质碳合成的cqds荧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qds对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以及不同溶液ph值的荧光传感响应不同,其中对低浓度的fe3+以及ph值为碱性时具有较好的荧光传感性能。关键词:碳量子点 荧光传感 fe3+:tq127.

2、1 :a :1672-3791(2018)01(a)-0076-02碳量子点又称碳点或者碳纳米点,是尺寸小于10nm的高分散纳米颗粒。碳量子点可分散于水中或者有机溶剂中形成胶体,是最主要的荧光碳材料之一。与金属纳米颗粒相比,碳量子点几乎是无毒的,对环境危害很小,易于合成且成本低廉。与传统的有机染料及半导体量子点相比,它表现出更好的化学惰性,更高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无毒性以及独特的光电性能等,有着非常大的应用潜力,并且受到了很大的关注1-3。通过对不同浓度的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对碳量子点表现出不同的荧光传感响应、不同的ph值、碳量子点的荧光响进行分析,以期进一步验证cqds在ph荧光传感器中的应

3、用。1 实验部分1.1 主要试剂与实验仪器(1)主要试剂:甲醇、无水乙二胺、六水合硝酸锌、乙醇、硝酸铜、硝酸铁、硝酸锌、硝酸、氢氧化钠、胡萝卜等。(2)主要实验仪器设备:荧光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超声波清洗器、ph计、干燥箱等。1.2 cqds的制备将新鲜胡萝卜切成丁块状,称取两份,每份大约9g的胡蘿卜原料,洗净,放入坩埚中,分别在180的烘箱中高温煅烧6h、12h,煅烧完毕,待冷却后将其研磨为粉末状,将磨碎的样品置于烧杯并用10ml的蒸馏水洗涤,用玻璃棒搅拌10min,并离心,留取上层清液用蒸馏水定容至20ml,得到原始的cqds溶液,留以备用。为了提高cqds的荧光性能,分

4、别加入1ml、2ml的乙二胺于煅烧6h的原始cqds溶液中,移至40ml的聚四氟乙烯反应釜中120高温反应12h,得到修饰后的cqds溶液,将所得溶液倒入碘量瓶中置于阴凉处留以备用。2 结果与讨论2.1 cqds的荧光性能2.1.1 cqds的荧光性质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cqds溶液的荧光强度,测得的结果可以看出碳化6h的cqds溶液的荧光激发波长为375nm,发射波长为471nm。并且在自然光与紫外光下,所制得的cqds在365nm紫外灯的激发下发出明亮的蓝光。实验中,碳化时间为6h的cqds的荧光强度明显比12h的高,且随着碳化时间的增加,发射波长发生了红移,且红移位移较大,这表明cqds的

5、粒径增大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随着碳化时间的增加,cqds的聚集作用加剧了cqds之间的猝灭,同时部分cqds之间发生了聚合,从而荧光强度降低,其粒径分布也越宽。后面的实验中均采用碳化时间为6h时所制备的cqds溶液。2.1.2 cqds的荧光机理探讨传统的cqds荧光特征是尺寸依赖光学吸收和荧光发射。cqds的光学性质中部分荧光机理是存在争议的。荧光机理目前并没有确定性的描述,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碳量子点的荧光性能主要来源于两种不同类型的发射:一种是其表面能的陷阱发射,另一种是其内在的状态发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量子点尺寸效应所导致的发射。2.2 cqds对金属离子的荧光传感性能2.2.1

6、 cqds对cu2+的传感移取3ml碳化时间为6h时制备的cqds溶液于四面透光的比色皿中,依次加入2l、4l等1mol/l的cu2(no3)溶液,从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在375nm激发波长下所测得的荧光发射谱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加入的cu2+离子浓度不断增加,cqds溶液的荧光强度不断降低,直至加入的量为1536ppm时,cqds溶液的荧光强度几乎不再下降,而此时的峰值在319nm,数据表明在加入的cu2+的量为128ppm时峰值下降的速度最为剧烈。此外,还可以看出的是随着cu2+浓度不断增加,cqds的发射波长逐渐发生了蓝移,且半峰宽也逐渐增加,说明粒子分布半径也越来越宽。此种合成cqds的方法

7、有望作为荧光探针应用于对生活中cu2+的检测。2.2.2 cqds对fe3+的传感采用如上面cu2+类似的实验操作,随着fe3+浓度的不断增大,cqds溶液的荧光强度不断降低,荧光强度下降百分比也依次递减,由一开始的27.27%递减到最终的0.97%,直到加入的fe3+的量为896ppm时,溶液的荧光强度基本不再下降,此时的峰值为205nm。同时,随着加入的fe3+浓度不断增大,cqds溶液的发射波长同样发生了蓝移,且半峰宽也逐渐增加,同样说明随着fe3+的浓度逐渐增大,粒子分布半径越来越宽,这点与加入cu2+时所得的结论相似。此实验结论说明以生物质碳合成的cqds溶液在用于检测fe3+方面具

8、有很高的灵敏性和选择性。2.2.3 cqds对zn2+的传感随着加入的zn2+的浓度不断增大,cqds溶液的荧光强度逐渐增强,加入的体积为56l时荧光强度最高,且最高峰值达到了646nm,比原始cqds溶液增加了145nm,峰值总体上升了28.94%,且还可以更直观地看出随着zn2+的浓度不断增大荧光强度逐渐增强这一趋势,这种结果表明zn2+对cqds的荧光性能具有促进作用,同样可以应用于对金属离子zn的检测。2.3 ph值对cqds的荧光性能影响随着ph值的增加,cqds荧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ph为9.15时荧光强度最小,在ph为4时最大,且在46这个范围内变化不明显,ph值在79的范围内

9、基本呈直线下降,下降速率为10.22%。此现象表明用此种方法所制得的cqds溶液在弱酸性时荧光强度最高,在碱性时荧光强度最弱,这与丁玲等采用葡萄糖为碳源用水热法测得关于ph值的影响所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添加naoh超声合成的cqds的影响所得出的结论类似,说明了ph值对不同碳源,不同合成方法所制得的cqds的荧光强度的影响也各有不同。此种方法制得的cqds溶液在ph值为碱性区间内的荧光传感较灵敏,而人体的ph值基本上也是在中性范围,此种合成cqds的方法也有望应用于生物细胞检测领域,cqds有望成为ph荧光传感器。3 结论(1)随着碳量子点的越来越多的优异性能被发现后,合成碳量子点的方法以及原

10、材料也各不相同,本实验以生物质胡萝卜为碳源制备出的水溶性碳量子点具有成本低、绿色环保的特点,这为碳量子点的制备又提供了另一途径。(2)实验结果表明,碳化时间为6h时的cqds的荧光性能较好,对于不同浓度不同种类的金属离子,cqds表现出的荧光传感响应有所不同,其中对于低浓度的fe3+的荧光传感响应更灵敏,此种制备cqds的方法有望应用于金属离子的识别和检测领域。(3)对于不同的ph值溶液,cqds的荧光响应也有所不同,且溶液ph值在46之间的荧光量子产率最高,在溶液为碱性时的荧光传感响应更灵敏,这个发现有望应用于生物细胞标记领域,即验证了cqds有望可以成为ph荧光传感器。参考文献1 王珊珊.碳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13.2 wang x.photo 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s with carbon dotsj.chem.common,2009(7).3 丁玲,金玲,刘茂兰,等.荧光碳量子点的水热制备及光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