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改造设计方法_第1页
民宿改造设计方法_第2页
民宿改造设计方法_第3页
民宿改造设计方法_第4页
民宿改造设计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民宿改造设计方法    李宪英+任思敏摘 要:随着旅游形式的发展和转变,民宿作为一种与城市酒店不同的住宿模式,开始大范围兴起。民宿在国外及台湾地区已较为成熟,但在国内尚处于发展阶段。在大规模兴建的同时,民宿也产生了很多设计方面的问题,需要符合一定的地域条件和设计要素。本文以七家院森林系列民宿设计为例,初步探究和总结民宿的设计手法,用以指导实践。关键词:民宿;设计理念;七家院一、民宿的概述追溯民宿一词的起源,更多来自于英国。广义的民宿除一般可见的旅馆之外,还包括许多可以为游客提供休憩的场所,如空置的民宅、农舍、农庄、牧场和旅游休闲中心等,均可以统称

2、为民宿。民宿区别于传统的饭店旅馆,大部分没有类似于城市中高级奢华水平的住宿设施和餐饮服务,侧重于让游客体验旅行当地与众不同的风光文化,更为接近自然山水,注重体验式的居住形式,且一般规模较小,具个性化,不同于酒店的单一化和标准化。按地理位置划分,民宿可以分为城市民宿和乡村民宿两大类。城市民宿:在城市中多以公寓楼的形式出现,经营模式类似短租公寓,以现代设计手法为主。乡村民宿:以自然乡村为背景,多依托风景名胜区或地域特色旅游资源为发展方向,具有浓郁的乡土氛围。按功能可划分,民宿可以分为纯粹提供游客住宿的小型民宿和功能性特色服务民宿两大类型。纯住宿型民宿:一般紧靠风景旅游区,依托周边景色吸引游客入住,

3、特点是价格低廉,以农家乐的形式为主。特色服务型:民宿本身也是一种旅游资源,通常这种民宿会成为游客的目的地,结合周围自然资源,打造类似于度假区式的集合多功能住宿模式。按所有权的归属方式划分,民宿又可概括为传统型民宿和社会型民宿两大类。传统型民宿:利用自有住宅,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经营,规模较小,管理较为粗放。社会型民宿:外来投资者租赁当地居民住房,并对此进行彻底设计改造。在品质、服务、管理上都具有自身的品牌特色,以酒店等现代商业模式进行运营和管理,价格相对较昂貴。二、民宿的设计趋势民宿与传统酒店有很大的不同,它最显著的特色就是与自然紧密沟通与联系。现如今,很多民宿选址在自然环境相对较优越的景区附近,

4、建筑本身的设计和改造具有自身特色,着重体现了其在功能性、服务性等方面的优势。当代民宿设计大致可分为两种模式:一是在原有房屋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设计,这种设计受先天基地建筑条件的限制较大;二是在基地上新建,这种设计相对有更大的随意性。但在建造过程中,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大部分民宿采用第一种模式。随着人们对旅游行为的定义越来越细化,一个设计新颖的民宿往往能成为旅游热点,参观景区景点已不再是旅游的全部,居住也成为了旅游本身。为了体验居住而进行旅游,这种形式甚至能带动整个区域旅游品质的提升。而通过对当地地域文化元素的浓缩和提炼,反映在建筑和景观空间中,也能满足游客对目的地文化和环境的探

5、寻。与台湾等民宿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相比,大陆地区在民宿的设计和管理上仍需细致化,并逐渐摆脱农家乐的粗放模式。因此,需要转换视角,引入多种民宿设计形式,逐渐丰富民宿设计类型。就设计而言,民宿设计已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设计领域,包括建筑、空间装饰、景观的设计集合。这需要在设计时把握总体,提高每个部分的设计品质,同时又能将三者高度融合,使每个部分都能发挥大于三者相加的效果。三、民宿设计的多元化手法(一)民宿的地域性设计民宿设计在满足居住功能和个性化设计外,最重要的是尊重所在区域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成功的民宿设计,应在最大限度上呈现当地特色,并与自然环境的进行良好地沟通交流。民宿是地区文化与体验式旅游结合

6、最为紧密的焦点,很多民宿选址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山区和自然风景区。但是在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优势的同时,民宿设计必须注意与周围环境相契合,以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为最基本条件,尽量将人的建设行为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地域风格明显的民宿,在设计上能够充分利用先天资源作为民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引导周边环境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体现地区文化。反过来,这些传承的地域文化和独有的建筑形态材质,又能吸引更多的体验式居住旅游。大多数民宿属于小规模居住场地,在设计中,对细节的把握和多种手法的运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细节的设计有利于氛围的营造,依据地域化的原则却不全盘照搬,在方寸空间中打造具有融合度的居住体验。(二)设

7、计手法与环境的契合民宿的设计不仅是对建筑内部空间的改造更新,而是结合本土的地域文化,对整个内外部空间进行重新定位和设计,使空间布局在符合住宿功能的同时,提升品质,从细节中呈现温暖和质朴的感官体验。区别于入住高档酒店独立而单一的空间,更能融入当地生活的环境氛围,体验其生活情趣。由原生建筑改造的民宿,如何在融入环境场域的同时具有其特点和辨识性,是设计的重要内容。(三)多种空间设计手法结合在民宿改造的设计中,建筑原有的内部空间并不适应经营模式的改变,必须进行空间的重新整合,增加新的功能分区。除住宿和餐饮空间外,打造个性的公共空间、院落空间、体验空间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并在改造设计过程中合理布局各

8、个空间。改造前的民宿建筑大多是旧民居,其空间形式为单一的居住空间。改造为民宿主要是更新空间功能,并在功能更新过程中适度地加建和改建,利用需求大致相同的建筑空间设计转换功能,尽量不对建筑外貌和整体结构做过大的改动,从而使内部空间和功能适合商业经营。改造后的乡村民宿,最重要的功能空间有住宿空间、餐饮空间。除此之外,茶歇空间、咖啡空间、冥想空间等休闲空间也提升了民宿的品质。庭院空间也是体现民宿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自然的衔接和过渡多依赖于此。使用空间限定手法,并结合水体、植物等景观要素,与建筑本体和自然环境发生联系。endprint(四)空间的重新组织确定了新的功能分区后,就需要进行新空间的划分和搭

9、建。民宿更新改造过程中,会拆分或整合现有建筑局部,对空间进行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分割。水平方向将墙体按照新的功能分区进行拆砌,垂直上则根据现有建筑的层高进行楼层的搭建。很多旧民居的层高较高,全部或局部搭建能增加垂直方向空间的利用率和使用面积,形成个性化的新空间形式。(五)旧物利用改造乡土建筑越来越多被改造成民宿,利用部分旧结构是常见的应用方式,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而且还能保留原有建筑原生的生存状态,最能体现其地域性和时间性。建筑材料优先选用地域材质,就地取材,既经济又与当地环境相融合,不丧失原生建筑本身的美感。在改造过程中,老木料、石材、竹材、砖和瓦等传统材料,通过现代手法进行解构,并结合各种新型材

10、料,根据不同的建筑和空间需求进行合理重构设计,修旧如旧、新旧对比,进而打造出不同材料间的差异美。四、七家院系列民宿设计七家院森林系列民宿,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秦岭朱雀国家森林公园旁,景区为国家4a级景区,山水环抱,林木葱郁,夏季温度适宜。民宿外部自然环境清新幽静。村民新建的房屋散落周边,设计师将现有的房屋进行设计改造,以求建筑能与周边环境融合。营造过程中,大量收集了当地村民房屋废弃后保留下的老木料、旧砖瓦等材料,并对这些材料进行重构,在遵循传统营建功法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语言。老木料通过榫卯、麻绳、五金件重新连接,在连接之处通过油漆处理形成鲜明的新旧视觉对比。同时,搭建的结构和错落的排列,形成了

11、一种意象化的“森林”形象。这些虚拟的“森林”与房屋相连,并加以结构处理。作为建筑的一部分,也是富含传统设计语言的景观构筑物,使用简单的手法、低廉的成本,营造出与环境和谐的视觉效果,模糊了建筑与景观的界限。木构廊架围绕在原有的核桃树和紫槐间,两树之间自然形成了摆放桌椅的位置。对于旧砖、旧瓦和施工遗留下的木块来说,砌成具有变化穿插结构的景观墙,也是意象化的山水。不仅加强了外部景观环境的引导性,也丰富了建筑、廊架与院落的空间层次。在七家院森林的建造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旧材料的地域性特点,减少城市材料的运用,以此构建出有序的空间形式。在内部空间的设计上,整和原有民居的空间形式,以适应民宿的接待功能,

12、减少现代装饰的堆砌,使用简洁的家具,使整个民宿富有岁月的质感和肌理。物质的循环利用,也契合了当今绿色生态的设计思潮。七家院森林系列民宿,隐藏在朱雀森林公园大片的绿色生态中,不过度干涉周围环境和原生生态,保持自然景观的连续性,并与其和谐共生。著名建筑师赖特认为:“将建筑作为所在地段的一部分。”对于七家院森林系列民宿来说,其原则就是与周围真正的原始森林共生、共融,绿色不仅是环境的主色调,也是建筑的背景色。整个院落呈现出一种地域性的色彩构成,柔和不突兀,同时还呈现出具有本地原生生活的情境。五、结语以旧民居为载体的民宿设计在改造时,需要依据其地域和建筑本身,将设计融入到当地生活中,不过分拆建,尽量保留原生生活的印记。七家院森林系列民宿着重打造以体验式居住为主的旅游方式,关注生态,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