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轴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1页
三轴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2页
三轴连杆课程设计说明书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机电电及及自自动动化化学学院院专业课程综合设计专业课程综合设计设计题目:三轴连杆工艺流程设计设计题目:三轴连杆工艺流程设计专业: 机械电子工程机械电子工程届别: 08 级学号: 0811114046姓名:指导老师: 2011 年 7 月一、设计题目一、设计题目三轴连杆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二、原始资料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 1张(2) 生产类型:大批大量生产摘摘要要设计内容:设计“三轴连杆”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并绘制出三轴连杆零件图、三轴连杆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夹具体零件图。填写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机械加工工艺卡片。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意义:本课程设计是重

2、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之一。 是在完成生产实习,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和其它专业课程之后进行的。 通过该课程设计,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的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 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 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了一次适应性训练,从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关键词:三轴连杆关键词:三轴连杆;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工艺规程;工艺装备;工艺规程;工艺装备;目录目录1 1 三轴连杆零件工艺性分析三轴连杆零件工艺性分析.5 51.1 零件的工艺分析 . 51.2 零件的技术要求 .

3、 51.3 审核零件的工艺性 . 51.4 确定三轴连杆的生产类型 . 62 2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 . 6 62.1 选择毛坯. 62.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 . 62.2.1公差等级 .62.2.2锻件重量 .72.2.3锻件形状复杂系数 .72.2.4锻件材质系数 .72.2.5零件表面粗糙度 .72.3 绘制三轴连杆锻造毛坯简图 . 83 3 拟定零件工艺路线拟定零件工艺路线 .9 9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 93.1.1精基准的选择 .93.1.2粗基准的选择 .93.2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 93.3 加工阶段的

4、划分 . 93.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 103.5 工序顺序的安排 . 103.6 确定工艺路线 . 104 4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以及切削用量的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以及切削用量的确定 . 1 11 15 5 时间定额的计算时间定额的计算 .1 15 57 7 方案综合评价与分析方案综合评价与分析 .1 17 78 8 体会与展望体会与展望 .1 17 79 9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18 81 1 三三轴轴连连杆杆零零件件工工艺艺性性分分析析1.11.1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工艺分析分析零件图可知,该三轴连杆的侧面端面及上下端面精度要求并不太高,其粗糙度在ra6.3 以上,故

5、可用铣削加工。25h6mm 的孔的粗糙度为 ra1.6,所以采用钻-扩-粗铰-精铰的工艺过程在钻床上加工。35h6mm 的孔的粗糙度为 ra1.6,所以采用钻-扩-粗铰-精铰的工艺过程在钻床上加工。 90h6mm 的孔的粗糙度为 ra1.6, 所以采用粗镗-半精镗-精镗的工艺过程在钻床上加工。各个内孔对精度要求较高, 由于端面为平面,可防止钻头钻偏以保证加工精度。 该零件除了内孔之外,其他加工表面精度要求均不高,因此以铣床的粗加工就可达到要求。1.21.2 零件的技术要求零件的技术要求根据三轴连杆零件图纸将该三轴连杆的全部技术要求列于表中。见表1-1。表 1-1三轴连杆零件技术要求表加工表面三

6、轴连杆 r18 下表面三轴连杆 r18 上表面三轴连杆50下表面三轴连杆50上表面三轴连杆112下表面三轴连杆112上表面尺寸及偏差(mm)公差及精度等级it13it13it13it13it13it13it6it6it6表面粗糙度 ra(um)6.36.36.36.36.36.31.61.61.6形位公差200.2200.2350.2350.2500.2500.20.0132500.0163500.02290025孔35孔90孔1.31.3 审核零件的工艺性审核零件的工艺性分析零件图可知,三轴连杆的上下端面均要求切削加工, 该零件除主要工作表面 (三轴0.0130.0160.022253590

7、000连杆上下端面、孔、孔、孔)外其余加工表面加工精度较低,通过铣削粗加工就可以达到, 虽然主要工作表面加工精度相对较高,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保量的加工出来。由此可见,该零件的公艺性较好。1.41.4 确定三轴连杆的生产类型确定三轴连杆的生产类型该三轴连杆的生产为大批生产。2 2 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2.12.1 选择毛坯选择毛坯由零件要求可知,不但要有高的抗拉、 压强度和高的疲劳强度, 而且要有足够的刚性和韧性,选择材料为 45 钢。为增强三轴连杆的强度和冲击韧度,获得纤维组织,毛胚选用锻件。该零件轮廓尺寸不大,且生

8、产类型数大批生产,为提高生产率和锻件精度,采用模锻方法制造毛胚,毛胚拔模斜度为7。2.22.2 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要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应先确定如下的因素2.2.12.2.1 公差等级公差等级由三轴连杆的技术要求,确定该零件的的公差等级为普通级。2.2.22.2.2 锻件重量锻件重量已知机械加工后的三轴连杆为 45 钢,密度为 7.8 克每立方厘米,估算体积为,506 立方厘米,算得重量约为 4kg,由此可初步估计机械加工前的锻件的重量为4.5kg2.2.32.2.3 锻件形状复杂系数锻件形状复杂系数对三轴连杆进行分析计算,可大致确定

9、锻件的包容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即350mm,150mm。 (详见毛坯图)4.5s50mms ,4.5;由公式( 2-3)和( 2-5)可以计算出锻件的复杂系数 0.225mmt(lbh)350150507.8103级6所以锻件形状复杂系数为s2.2.42.2.4 锻件材质系数锻件材质系数由于该材料为 45 号钢,是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65%的碳素钢,故该锻件的材质系数属m1级。2.2.52.2.5 零件表面粗糙度零件表面粗糙度由零件图可知,该三轴连杆的各加工表面的粗糙度ra 大于或等于 1.6um根据上述因素,可查表确定该锻件的尺寸公差和机械加工余量,所得结果列于下表表三轴连杆锻造毛坯尺寸公

10、差及机械加工余量锻件重量/kg4.5项目/mm包容体重量/kg20形状复杂系数材质系数公差等级普通级备注表 2-11表 2-13表 2-11表 2-13表 2-11表 2-13表 2-11表 2-14表 2-11表 2-14s3m2.02.22.22.22.21机械加工余量/mm尺寸公差/mm1.50.5厚度 202.02.2取 2厚度 352.02.2取 2厚度 502.02.2取 2孔径35孔2.0孔径90孔2.51.70.51.70.51.70.51.70.5孔径25孔孔径小于最小冲孔孔径,所以该孔为实体中心距 270中心距 951.01.0表 2-12表 2-122.32.3 绘制三轴

11、连杆锻造毛坯简图绘制三轴连杆锻造毛坯简图3 3 拟定零件工艺路线拟定零件工艺路线3.13.1 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之分,通常先确定精基准,然后再确定粗基准。3.1.13.1.1 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选择零件主视图中的112下表面和90孔中心线作为精基准。3.1.23.1.2 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对于零件而言,尽可能选择不加工表面为粗基准。 而对有若干个不加工表面的工件, 则应以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粗基准。 根据这个基准选择原则, 选取零件孔90的外圆面

12、为粗基准。3.23.2 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连杆零件各表面加工方案加工表面粗铣112 圆盘两端面粗铣50 圆盘两端面粗铣 r18 圆盘两端面90 孔35 孔25 孔尺寸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 ra/umit13it13it13it6it6it66.36.36.31.61.61.6加工方案粗铣粗铣粗铣粗镗-半精镗-精镗钻-扩-粗铰-精铰钻-扩-粗铰-精铰3.33.3 加工阶段的划分加工阶段的划分该三轴连杆上下表面加工质量要不高, 可将对上下表面加工阶段划只分为粗加工一个阶段。该三轴连杆各个内孔加工质量要较高,需要分为粗加工,精加工两个阶段在粗加工阶段。首先将精基准(112下表面和90

13、孔)准备好,使后续工序都可以采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保证其他加工表面的精度要求;然后粗铣三轴连杆底面以及上表面,然后粗铣连杆上的槽的内侧面和底面;由于三个孔的精度较高,需要按照要求钻-扩-粗铰-精铰25孔和35孔以及粗镗-半精镗-精镗90孔;3.43.4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工序的集中与分散选用工序集中原则安排三轴连杆的加工工序。 该三轴连杆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可以采用万能型机床配以专用工、 夹具,以提高生产率;而且运用工序集中原则使工件的装夹次数少,不但可以缩短辅助时间, 而且由于一次装夹中加工了许多表面, 有利于保证各种加工表面之间的相对位置精度要求。3.53.5 工序顺序的安排工序顺序的安排

14、1)遵循“先基准后其他”原则,首先加工基准下端面和90孔。2)遵循“先粗后精”原则,先安排粗加工工序,后安排精加工工序。3)遵循“先主后次”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次要表面。4)遵循“先面后孔”原则,先加工主要表面,后加工孔;先加工上下端面,然后加工三个孔。3.63.6 确定工艺路线确定工艺路线在综合考虑上述工序顺序安排原则的基础上,表列出了三轴连杆的工艺路线。三轴连杆工艺路线及设备、工装的选用工序号12345678工序名称粗铣112 圆盘两端面粗铣50 圆盘两端面粗铣 r18 圆盘两端面粗镗-半精镗-精镗90孔钻-扩-粗铰-精铰35孔钻-扩-粗铰-精铰25孔清洗终检机床装备立式铣床 x5

15、1立式铣床 x51立式铣床 x51镗床 t612立式钻床 z550立式钻床 z550清洗机刀具高速钢套式面铣刀高速钢套式面铣刀高速钢套式面铣刀硬质合金镗刀麻花钻、铰刀麻花钻、铰刀量具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游标卡尺卡尺、塞规卡尺、塞规卡尺、塞规塞规、百分表、卡尺等4 4 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以以及及切削用量的确定切削用量的确定第 5 道工序的加工过程:查表得粗铣余量为 2mm112 圆盘两端面的加工过程为先铣下表面,以下表面为精基准加工其他表面,112圆盘毛坯厚度为 54mm,选取铣刀直径为 80mm查表可知;背吃刀量为 2mmf=0.4查表得切削速度 v=15-20m/s

16、.n=1000*18/*80=71.65r/min,查表选取 n=80r/min,实际 v=n*80*=20.1m/min第 6 道工序的加工过程:查表得粗铣余量为 2mm50 圆盘两端面的加工过程为先铣上表面,50 圆盘毛坯厚度为 39mm,选取铣刀直径为 80mm查表可知;背吃刀量为 2mmf=0.4查表得切削速度 v=15-20m/s.n=1000*18/*80=71.65r/min,查表选取 n=80r/min,实际 v=n*80*=20.1m/min第 7 道工序的加工过程:查表得粗铣余量为 2mmr18 圆盘两端面的加工过程为先铣上表面,r18 圆盘毛坯厚度为 24mm,选取铣刀直

17、径为80mm查表可知;背吃刀量为 2mmf=0.4查表得切削速度 v=15-20m/s.n=1000*18/*80=71.65r/min,查表选取 n=80r/min,实际 v=n*80*=20.1m/min第 8 道工序的加工过程:查表得,精镗余量为 0.18mm,半精镗余量为 1.75mm,粗镗余量为 2mm,所以毛坯内径为 86.1mm1)粗镗工步查表知,背吃刀量为 2mmf=0.41查表得切削速度为 v=50-70m/min,取 v=60m/min,n=1000*88/60*=286r/min,取 n=245r/m,实际 v=n*88*=66.9m/min2)半精镗工步查表知,背吃刀量

18、为 1.75mmf=0.2查表得切削速度为 v=95-135m/min,取 v=100m/min,n=1000*89/100*=283.4r/min,取 n=245r/m,实际 v=n*89*=68.5m/min3)精镗工步查表知,背吃刀量为 0.18mmf=0.1查表得切削速度为 v=100-150m/min,取 v=125m/min,n=1000*125/90*=442.3r/min,取 n=370r/m,实际 v=n*90*=104.6m/min第 8 道工序的加工过程:查表 2-28,则精铣余量 z 精铣=0.07,粗铰余量 z 粗铰=0.18,扩孔余量 z 扩孔=1.75,钻孔余量

19、z 钻孔=2。查表 1-20 可依次确定各工序尺寸的加工精度为,0.110.1800所以,该工序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分别为粗铣(8mm) ;精铣(10 mm)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 1-2 所示。 钻孔为 it12=0.25mm, 扩孔为 it11=0.16mm, 粗铰为 it11,精铰为 it6=0.016mm。工序尺寸偏差按“如体原则”标注,则总结为下表35 的加工过程基本尺寸公差等级加工后尺寸所以,该工序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钻孔33it120.25330扩孔钻34.75it11粗铰34.93it11精铰35it60.0163500.160.1634.750

20、34.930(1)钻孔工步1)背吃刀量ap=2mm2)进给量由表 5-22,选取每转进给量 f=0.30.6mm/r,再根据立式钻床 z550 的技术参数表 4-9,取 f=0.4mm/r。3)切削速度由表 5-22 查得,因为工件为 45 号钢,v=1825m/min,取 v=20 m/min,带入1000v100020参照表 4-9 所列 z550 型立式钻床的主轴转速193rmind3.1433nd1853.1433取 n=185r/min。实际转速为v 19.17mmin10001000公式得n (2)扩孔工步1)背吃刀量ap=1.75mm2)进给量由表 5-23,选取每转进给量 f=

21、0.60mm/r,再根据立式钻床z550 的技术参数表4-9,取 f=0.62mm/r。3)切削速度由表 5-24 查得,因为工件为 45 号钢,v=53.4m/min,取 v=53.4m/min,带入1000v100053.4参照表 4-9 所列 z550型立式钻床的主轴转 489rmind3.1434.75nd5003.1434.75速取 n=500r/min。实际转速为v 54.56mmin10001000公式得n (3)粗铰工步1)背吃刀量ap=0.18mm2)进给量由表 5-31,选取每转进给量 f=0.40.6mm/r,再根据立式钻床 z550 的技术参数表 4-9,取 f=0.4

22、mm/r。3) 切 削 速 度由 表 5-31 查 得 ,v=1.25m/min , 取 v=5m/min , 带 入 公 式 得1000v10005参照表 4-9 所列 z550 型立式钻床的主轴转速取 45.59rmind3.1434.93nd473.1434.93n=47r/min。实际转速为v 5.2mmin10001000n (4)精铰工步1)背吃刀量ap=0.07mm2)进给量由表 5-31,选取每转进给量 f=0.40.6mm/r,再根据立式钻床 z550 的技术参数表 4-9,取 f=0.4mm/r。3) 切 削 速 度由 表 5-31 查 得 ,v=1.25m/min , 取

23、 v=5m/min , 带 入 公 式 得1000v10005 45.49r参照表 4-9 所列 z550 型立式钻床的主轴转速取mind3.1435nd473.1435 5.2mn=47r/min。实际转速为v min10001000n 5 5 时间定额的计算时间定额的计算第 5 道工序l=200mm,f=0.4mm/r,n=80t1=l/n*f=375st 总=2*t1*1.2=900s第 6 道工序l=130mm,f=0.4mm/r,n=80t1=l/n*f=243.8st 总=2*t1*1.2=584.6s第 7 道工序l=130mm,f=0.4mm/r,n=80t1=2l/n*f=2

24、43.8st 总=2*t1*1.2=584.6s第 8 道工序1)粗镗l=55mm,f=0.41mm,n=245r/mint1=l/n*f=31.3s2)半精镗l=55mm,f=0.2mm,n=245r/mint2=l/n*f=63.2s3)精镗l=55mm,f=0.1mm,n=370r/mint3=l/n*f=81.1st=(t1+t2+t3)*1.2=210.8第 9 道工序1)钻孔l=35 mm f=0.4 mm/r, n=185 r/min带入 t1=28.4s2)扩孔 ,l=35 mm, f=0.62 mm/r, n=500 r/min带入3)粗铰l=35 mm, f=0.4 mm/

25、r, n=47 r/min带入4)精铰l=35 mm, f=0.4 mm/r, n=47 r/min带入tjlfn 7.8stjlfn126.6stjlfn122st=(t1+t2+t3+t4)=341.8s第 10 道工序1)钻孔l=20 mm f=0.4 mm/r, n=351r/min带入 t1=8.6s2)扩孔l=20mm f=0.62 mm/r, n=735 r/min带入 t2=2.7s3)粗铰l=20mm f=0.4 mm/r, n=63 r/min带入 t3=47.6s4)精铰l=20mm f=0.4 mm/r, n=63 r/min带入 t4=47.6st=(t1+t2+t3

26、+t4)*1.2=127.8s7 7 方案综合评价与分析方案综合评价与分析此套方案,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是在分析零件的功能与工艺性的基础上展开的。 工艺规程制定合理、规范,有很强的实用性。总之,这套方案合理、规范,使用性强。8 8 体体会会与与展展望望两周的课程设计就快结束, 本作品也接近尾声, 回想整个设计过程感觉收获满满的, 我们终于走出了课本能够真正的自己动手设计充分的实现了理论与现实相结合, 感觉很不容易但还是成功的完成了任务。 本次设计要非常感谢老师大力支持和热心的帮助, 您的帮助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此对老师说声您辛苦了。机械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是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辅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