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含铜矿物_第1页
常见含铜矿物_第2页
常见含铜矿物_第3页
常见含铜矿物_第4页
常见含铜矿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今天下午有位老乡拿过来了一块岩石样品,颜色很绿很漂亮,我们大家看后一致认为是砂岩型铜矿。可来到这个地区以后自己还没有发现过与砂岩有关的铜矿化,在自己的脑海里这附近好像也不曾有砂岩型铜矿产出,于是回到宿舍开始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这附近确实有砂岩型铜矿床(点)产出,它们是:土根曼苏铜矿东经75°2850;北纬38°4444克孜勒陶组(D2kz)砂岩中砂岩型小型七美干萨依铜矿点东经76°2150;北纬38°2310棋盘组(P2q)中的砂岩砂岩型矿化点赛拉因铜矿化点东经76°1020;北纬38°2830克孜勒陶组(D2kz)中的石英砂岩砂岩型矿

2、化点同由路克铜矿化点东经76°1512;北纬38°3150英吉莎群(K2E1Y)页岩中的砂岩夹层砂岩型矿化点那位老乡在那说了好多(柯语版普通话),可我听懂的却不太多。本想向他多询问一下相关信息,怎奈他也听不太懂我这北京版普通话(虽然有点不太标准),遂作罢不知道他说的那个地方是不是上面的哪个地方,只希望以后能有机会过去实地查看一下。岩石样品中的铜矿物为翠绿色,我们初步断定其物质成分应为铜绿。铜绿应是这一物质在地质学上的专有名词,在珠宝界它被称为孔雀石,而在化学界它又被称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想到这,我又联想起了铜的其它常见矿物,像黑铜矿、赤铜矿、辉铜矿、斑铜

3、矿、黄铜矿、铜蓝、蓝铜矿、黝铜矿、硅孔雀石、蓝矾等等。可很多都只停留在只记得这个名词的层次了,想想自己当初记这些矿物时的艰辛,不忍就此将它们彻底从自己的脑海里抹去,同时也是为了以后工作中不会再次遇到同样的尴尬,于是利用一晚上的时间从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并整理如下:自然界中含铜矿物有200多种,其中常见的并具有经济价值的只有十几种,可分为三大类自然铜、硫化物、氧化物。第一大类自然铜1、自然铜化学式Cu,理论含铜量100%,但常含银和金等。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但少见;一般呈树枝状、片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铜红色,表面易氧化成褐黑色;条痕呈光亮的铜红色;金属光泽;硬度2.53;具强延展性;断口呈锯齿

4、状;为电和热的良导体;密度8.58.9g/cm3(如图片1)。自然铜常见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内,一般是铜的硫化物转变为氧化物时的中间产物;热液成因的原生自然铜常呈浸染状见于一些热液矿床中;含铜砂岩中亦常有自然铜产出,大量积聚时可作铜矿石利用。 图片1第二大类铜的硫化物1黄铜矿化学式CuFeS2,理论含铜34.56%。四方晶系;晶体呈四方双锥或四方四面体,但很少见;经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黄铜色,表面常因氧化而呈暗黄或斑状锖色,条痕绿黑色;硬度34;密度4.14.3g/cm3(如图片2)。主要产于铜镍硫化物矿床、斑岩铜矿、矽卡岩铜矿以及某些沉积成因(包括火山沉积成因)的层状铜矿中。在风化作

5、用下,黄铜矿转变为易溶于水的硫酸铜,后者当与含碳酸根的溶液作用时便形成孔雀石、蓝铜矿。它是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图片22、斑铜矿化学式Cu5FeS4,理论含铜 63.33%。等轴晶系;通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新鲜断口呈铜红色,表面因氧化而呈蓝紫斑状的锖色,因而得名,条痕灰黑色;硬度3;密度4.95.0g/cm3(如图片3)。斑铜矿在许多铜矿床广泛分布。内生成因的斑铜矿常含有显微片状黄铜矿的包裹体,为固溶体离溶的产物;次生斑铜矿形成于铜矿床的次生富集带。是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  图片33辉铜矿化学式Cu2S,理论含铜79.86%。斜方晶系;晶体少见,通常呈烟灰状、粒状或致密块

6、状;铅灰色,条痕暗灰,金属光泽;硬度23;略具延展性,以小刀刻划留下光亮的沟痕;密度5.55.8g/cm3(如图片4)。可以是内生热液成因的,也可以是外生成因。是炼铜的主要矿石矿物之一。 图片44铜蓝化学式CuS,理论含铜66.5。六方晶系;通常呈薄片状、被膜状或烟灰状集合体;靛蓝色,条痕灰色至黑色,金属光泽;薄片稍具弹性;硬度1.52;密度4.591.67g/cm3(如图片5)。铜蓝主要是外生成因,是含铜硫化物矿床次生富集带中最为常见的矿物。由热液形成的铜蓝极其少见。是炼铜的矿石矿物之一。 图片55方黄铜矿化学式CuFe2S3,理论含铜量28.6%。斜方晶系,晶体常为拉长的扁平棱柱体,有时形

7、成V型双晶或放射状六连晶或片状集合体, 块状少见;铜黄色,条痕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解理不完全,断口贝壳状,具纵向条纹;摩氏硬度3.5 4,比重4.1g/cm3(如图片6)。常与黄铜矿、石英、自然金、菱铁矿、方解石、黄铁矿、磁黄铁矿、及其他铜硫化物共生。为次要的少见铜矿物。 图片66黝铜矿化学式Cu12Sb4S13,理论含铜Cu45.77%。与砷黝铜矿Cu12As4S13构成类质同象系列。一般所见的黝铜矿均含有一定数量的砷黝铜矿分子。等轴晶系,晶体呈四面体,但通常呈粒状或致密块状集合体;钢灰至铁黑色,新鲜断口呈黝黑色,条痕与颜色相同;半金属光泽;硬度34,密度4.45.1g/cm3(如图片7

8、)。见于各种成因的含铜热液矿床中,常与其他含铜矿物一起作为铜矿石利用。 图片77硫砷铜矿化学式Cu3AsS4,理论含铜48.3%。斜方晶系,晶体常呈柱体,但通常呈块状或致密粒状集合体;钢灰至铁黑色,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硬度3.5,密度4.44.5g/cm3(如图片8)。主要见于中温热液铜矿床中,与黄铜矿、黝铜矿等共生。富集时可作炼铜的矿石。 图片8第三大类铜的氧化物1赤铜矿化学式Cu2O,理论含铜88.82。等轴晶系;晶体呈细小八面体,有时呈针状或毛发状称为针赤铜矿,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或土状;暗红色,条痕褐红色;金刚光泽或半金属光泽;硬度3.54,密度6g/cm3(如图片9)。形成于外生

9、条件下,主要见于铜矿床的氧化带,是含铜硫化物氧化后的产物。可作为铜矿石利用。图片9 2黑铜矿化学式CuO,理论含铜Cu79.9%。单斜晶系,黑或灰黑色。条痕灰黑色;半金属光泽;性脆,硬度3.5,密度5.86.4g/cm3(如图片10)。主要见于铜矿床的氧化带,是含铜硫化物氧化后的产物。图片103孔雀石化学式Cu2CO3(OH)2,理论含铜57.4%。单斜晶系,晶体呈针状,通常呈放射状或钟乳状集合体;绿色,玻璃光泽;遇盐酸起泡;硬度3.54,密度3.94.0g/cm3(如图片11)。是原生含铜硫化物氧化后所形成的次生矿物,产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经常与蓝铜矿共生。它们的出现可作为寻

10、找原生铜矿床的标志。块大色美的孔雀石是工艺雕刻品的材料,粉末用制颜料,称石绿;亦可作中药药用,称绿青;大量聚积时可作为铜矿石利用。 图片114蓝铜矿化学式Cu3CO32(OH)2,理论含铜Cu55.2%。单斜晶系,晶体呈短柱状或厚板状,集合体通常呈粒状、块状或放射状,以及土状或皮壳状;深蓝色,土状或皮壳状者淡蓝色;玻璃光泽;遇盐酸起泡;硬度3.54,密度3.73.9g/cm3(如图片12)。是原生含铜硫化物氧化后所形成的次生矿物,产于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经常与孔雀石共生。它们的出现可作为寻找原生铜矿床的标志。粉末用制蓝色颜料,称石青。药用,称扁青。大量聚积时可作为铜矿石利用。  

11、图片125硅孔雀石化学式( Cu ,Al ) 2 H 2 Si 2 O 5 (OH) 4 · nH 2 O 。隐晶质或胶状集合体,呈钟乳状、皮壳状、土状;绿色、浅蓝绿色,含杂质时可变成褐色、黑色;蜡状光泽,具陶瓷状外观者呈玻璃光泽,土状者则呈土状光泽。硬度24,密度2.0 2.4g/cm3(如图片13)。硅孔雀石为一种次生的含铜矿物,主要产在含铜矿床的氧化带中,常与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自然铜共生,此外,也常和玉髓相伴一起出现,为部分蓝色或绿色玉髓的重要内含物。可提炼铜,但更多的被用作宝石。图片136水胆矾化学式 Cu4SO4(OH)6。晶体属单斜晶系;单晶为短柱至针状、透明至半透

12、明晶体,有时亦呈板状、肾状或纤维状集合体;颜色为翠绿色、黑绿色甚至为全黑,淡绿色条痕;具有玻璃至珍珠光泽;硬度3.54,有一个方向的良好解理,属于易脆矿物,断口多呈参差状,比重3.54g/cm3(如图片14)。水胆矾是一种次生矿物,常生于铜矿床上部的氧化带中。  图片147氯铜矿化学式Cu2Cl(OH)3。三方晶系,晶体呈短柱状;绿至蓝绿色,条痕绿色;玻璃光泽;解理平行鞭面体完全,硬度5,密度3.283.35g/cm3(如图片15)。是铜硫化物的氧化产物,见于铜矿床的氧化带,又称透视石。 图片158. 五水硫酸铜化学式CuSO·5HO,含水量36%。三斜晶系;晶体作板状或短柱状,通常为致密块状、钟乳状、被膜状、肾状,有时具纤维状;颜色为天蓝、蓝色,有时微带浅绿;条痕无色或带浅蓝;玻璃光泽,半透明至透明;性极脆,断口贝壳状,硬度2.5,密度2.12.3g/cm3(如图片16)。常产于铜矿的次生氧化带中。图片169.绿松石化学式Cu(Al,Fe)6(PO4)4(OH)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