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作 者 系 别 专 业 年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导师职称 教 授 内 容 提 要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内贸易正在逐渐替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本文对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展开了研究,首先从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规模、结构、流向三个角度叙述了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简单分析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发展状况。利用2008-2012年中巴两国农产品贸易数据,计算了中国与巴西农产品G-L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水平型以及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从产业内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对中巴农产品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针对中巴农产品产业
2、内贸易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指数 G-L指数 AbstractAfter the two World Wa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intra-industry trade is gradually to replace inter-industry trade has become the main for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is paper on China and Brazil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tra-industry
3、trade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first from intra-industry trade scale, structure, flow to the three aspects discusses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intra-industry trade of China, a simple analysis of China and Brazil agricultural product trade development condition. Using trade data of agricult
4、ural products trade index and the level of 2008-2012, G-L index, Brazil agricultural products of China and marginal intra-industry and vertical intra-industry trade index were calculated,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industry scale and structur
5、e. Finally,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bilateral intra-industry tra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problems.Key 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tra-industry trade index of intra-industry trade G-L index目 录一、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1(一)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1(二)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结构2(三)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流向3二、中国与巴西农
6、产品贸易3(一)巴西农产品贸易基本发展状况以及政策3(二)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4三、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实证研究基于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6(一)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6(二)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布鲁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7(三)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水平与垂直型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2四、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2(一)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以产业间贸易为主2(二)出口农产品种类单一且缺少竞争力2(三)贸易地位不平衡,我国在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中处于巨大的逆差地位3五、中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战略启示3(一)我国发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重要
7、性3(二)提升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几点建议3六、结论4参考文献6后 记7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研究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简称IIT)成宪 韦金鸾 应诚敏,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6月,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一国或地区同时进口和出口某种同类型的制成品的贸易现象。虽然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这些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才能进行产业内贸易,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投入。二战以后,这种贸易形式迅速在全世界发展开来。某种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可以表明这种产品在的贸易结构以及市场竞争力
8、。产业内贸易指数(IITR),是测量一个国家产业内贸易程度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一国在面临国际市场时快速调整自身生产的能力,由此可见,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外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研究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对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有很现实的意义。 一、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一)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规模中国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虽然中国很多资源总量排在世界前列,但是农业资源相对匮乏。中国农业以不足10%的耕地面养活了13亿中国人创造了奇迹。农业在中国发展历史悠久,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产业,因为在中国在未进入新时代之前一直是以农业为谋的国家。
9、农业是基础性产业,带动和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有力的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在加入WTO 之后,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也逐步提高,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中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既是农产品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中国农业的发展不仅受到世界市场的冲击,同样也对农产品贸易的国际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变革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日益在下降,农场品出口越来越难,在农产品贸易中中国进口依存度提高,往后农产品贸易逆差成为常态。加入WTO以来,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都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进口额的增长却比出口额的增长要快,使我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不断拉大。根据我国商务部统计,在2
10、008-2012五年之间,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额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8年361.78亿美元增加到2012年的4634.52亿美元,年平均增速达到18.53%。2011年,我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556.2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其中,出口607.5亿美元,同比增长23.0%;进口948.7亿美元,同比增长30.8%。贸易逆差为341.2亿美元,同比扩大47.4%。2012年1至12月,我国农产品出口632.9亿美元,进口1124.8亿美元,贸易逆差为491.9亿美元,同比扩大44.2%。四大类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额也呈上升趋势,其中第一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额由
11、2008年的60.98亿美元增加到1379.33亿美元,年平均增速达到19.11%。第二类和第四类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额也呈现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较大。第三类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变化不是很大,2008年产业内贸易额为56.97亿美元,2009年和2010年的贸易额有所下降,2011年开始有开始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2012年稳定发展。表1 2008-2012年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额 数据来源: /db/.经作者计算整理,下面表格数据来源相同 单位:亿美元20082009201020112012第一类60.98676.86927.431,245.791,3
12、79.33第二类184.351,232.641,586.801,876.921,763.00第三类56.9732.9936.9554.4156.74第四类59.48641.52960.811,279.621,435.46总体361.782,584.003,512.004,456.744,634.52随着农产品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各章农产品均发生了产业内贸易,表明我国农产品已经展开了多元化的发展。但是农产品总体产业内贸易指数不高,2008年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11,2009年的水平相对提高了一些,今后的几年的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一直也没超过0.2,徘徊在0.13-0.14左右。通过图1的数
13、据来看,中国各类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不高,第一类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2008时0.13,而从2009年开始超过0.5上升到0.83的高水平,说明第一类农产品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今后的三年,直至2012年,第一类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均在0.9左右,表明这类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当高。2008-2012年第二类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也保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第三类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波动较大,从2008年的0.98迅速下降,到2012年时不到0.1。第四类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也相对较高,一直保持在0.5以上。图1 2008-2012年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二)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结
14、构中国人口众多,相对资源比较匮乏,密集使用这些自然资源的农产品上中国并没有优势。农产品贸易进出口结构中,我国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入世贸组织之后这种优势更加凸显出来,主要出口水产品及其制成品、水果蔬菜茶叶、棉花等。而进口的大多数是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大豆、小麦、玉米等。根据中国商务部资料统计,2012年中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中07章食用蔬菜、根及块茎的贸易额为931.2884亿美元,同比下降13.2%。08章 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或柑桔属水果的果皮的2012年贸易额为757.8904亿美元,同比上涨17.8%。根据相关资料计算的中国主要出口农产品产业内贸易额,见下表2。表2 2008-201
15、2年中国主要出口农产品产业内贸易额 单位:亿美元类 章2008200920102011201203章 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30.8811360.4804436.4353558.6387548.898405章 其他动物产品2.253127.551241.738242.853944.661907章 食用蔬菜、根及块茎3.9556105.2564151.5157182.3624240.686508章 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或柑桔属水果的果皮12.5437171.997213.8835303.4048377.161109章 咖啡、茶、马黛茶及调味香料1.29538.574214.9
16、99623.22630.632以上表2的数据看,中国主要出口的5章农产品产业内贸易额均在呈现增长趋势,而增长的幅度较大,其中03章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和07章食用蔬菜、根及块茎的产业内贸易额增长幅度较大,增速较快。利用Thom & McDowell的垂直型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计算公式计算得出,2008-2012年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结构变动情况。2008-2012年五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平均值来看,边际总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618,边际产业间贸易指数为0.389,其中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348,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270,表明中国农产品贸易变动趋势为产
17、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并存,产业内贸易略占优势。在产业内贸易内部,则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三)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流向中国农产品出口国别分布单一,主要集中在日、韩、美、香港、欧盟以及亚洲几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农产品贸易出口中上述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份额较大,而发展中国家的所占份额很少。具体来说亚洲为我国农产品贸易出口最大的市场,其次是欧洲,美国等。近几年来亚洲的出口份额有所下降的趋势,而欧美的份额有所上升。这说明我国农产品贸易出口市场集中程度有所下降,出口结构有合理化的倾向。我国农产品进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美、加拿大、南美洲、澳大利亚等国家。南美洲主要是巴西和阿根廷。目前美国是我国农产品最大的来源
18、国,但是南美洲的贸易额正在逐步上升当中。据我国商务部统计,在2012年,我国与南美洲发生的产业内贸易额已经超过亚洲,占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41.49%。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各大洲流向见下图。二、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一)巴西农产品贸易基本发展状况以及政策巴西是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利资源,南美洲45%以上的土地资源都在巴西。巴西拥有优质高产良田3.88亿公顷,其中的9000万公顷尚未被利用;2.2亿公顷的牧场。巴西自然条件优越,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很适合发展农牧业。巴西是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农产品贸易在巴西国民经济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2年,巴西农产品出口贸易额95
19、8亿美元,同比增长1%,进口农产品164亿美元,同比下降6.2%,794亿美元贸易盈余亿美元。巴西种植业也很发达,多种经济作物的产量和出口量就排在世界首位,其主要出口的经济作物有大豆、玉米、棉花、小麦、马铃薯、水稻等。其中大豆为巴西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出口量一直不断地在提高。在2012年的农产品贸易额中,大豆组合的出口额位居第一位,出口额达到174亿美元。2012巴西玉米出口也创下了辉煌,全年出口额从2011年的26.3亿美元增加到52.9亿美元,出口量从946万吨增长到1978万吨,无论是出口额还是出口量都比2011年翻了一番。巴西畜牧业也有很大的发展,巴西的牧场面积相当于耕地面积的3
20、倍,广阔无垠的牧场是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养牛的头数和牛肉的产量均占世界第2位,猪的头数名列世界第3位。在肉类出口方面,巴西的禽肉和猪肉产量都占拉美国家的首位。肉类出口每年为国家创汇约8亿美元,其中尤以禽肉的出口增长较快。2012年农产品贸易出口位居第二是肉类,主要以牛肉、猪肉、鸡肉为主。其中牛肉出口量增加9.8%,出口贸易额增加了5%;猪肉出口量和出口额增加了8.9%和1.8%; 鸡肉出口量增加1.2%,但出口额减少1.2%。 由于农业在巴西有很重要的地位,巴西政府一直都很重视扶持农牧业。制定了很多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政策。在国际竞争的大环境下,巴西农业能够占有一席之地,依然能
21、够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巴西政府适当的调整农业政策。巴西农业的整体目标是促进农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为宗旨,但是在不同时期也有不用的特点。以1994年乌拉圭农业协议为标志,巴西农业政策分为两个阶段。在1995年以前,巴西的农业政策经历了由补贴向价格支持的转变,目的是支持和保护农民收入。1965到1985年间,巴西政府一直采取财政补贴政策。1985年开始,限于财政压力,巴西政府取消对农业的补贴,转为以农产品价格支持为主的政策。实行价格支持政策的目的是确保农民有稳定的收入。价格支持政策一直持续到与WTO成立农业协议的签署。从1995年开始巴西政府就取消了价格支持政策,一方面是为了减轻财政压力,另一方
22、面也是为了适应WTO的游戏规则。1995年开始,农业市场更加开放更加市场化了。随后提出了两个新的政策措施来逐步取代旧的价格支持政策,即产品售空计划(PEP)和期权合约补贴(option contracts)。(二)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1. 中巴农产品贸易规模分析我国从巴西进口一些初级的农产品, 2012年巴西农产品出口又创历史纪录,全年出口农产品958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了1%。进口农产品164亿美元,同比下降6.2%。农产品对外贸易顺差794亿美元 中国商务部,中国农业信息网。中国是巴西农产品最大的出口市场,2012年中国占在巴西农产品出口的比重比原来2011年的17.4%提高到
23、18.8%,已经超过美国、德国、日本、荷兰成为巴西农产品最大的买家。我国向巴西出口水果蔬菜和一些少量的肉质产品。巴西虽然是我国在南美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但不是我农产品产品主要的出口目的国。所以中巴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是以中国巨大的逆差巴西巨大的顺差为特点的。表3 2008-2012年度中国从巴西进出口的农产品贸易发展情况 单位:亿美元年份出口进口贸易差额进出口进口比重出口比重200825.065 874.636 -849.571 899.701 97.21%2.79%200920.647 836.587 -815.939 857.234 97.59%2.41%201050.086 1054.449
24、-1004.363 1104.535 95.47%4.53%201161.630 1498.245 -1436.615 1559.875 96.05%3.95%201266.837 1785.983 -1719.146 1852.819 96.39%3.61%从表3中可以看出2008-2012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农产品贸易额占中巴全部农产品贸易的95%以上,而中国出口巴西的农产品贸易额比重一直徘徊在2%到5%之间。两国的农产品贸易总额是一直是上升的,在2009年由于受到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有所下降,2010又开始迅速恢复并快速增长,达到了1104.535亿美元,2012年更是达到了1852.8
25、19亿美元,比2008年时增长了48.55%。同时中国对巴西农产品贸易的逆差也在不断的扩大当中,2008年的贸易逆差849.571亿美元,直至2012年贸易逆差已经扩大到了1719.146亿美元。据此趋势,中国与巴西的农产品贸易逆差将不断扩大。这种逆差状况在个别产品上尤为明显。如大豆,下面用中国与巴西之间的大豆贸易为例说明中巴两国之间的逆差状况。中国是大豆的进口大国,近几年大豆的进口量也在不断的上升当中。2008年中国大豆进口额为218.14亿美元,在后来的几年里不断激增,2012年大豆进口额达到了历史高峰为349.88亿美元,创下纪录新高,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打斗进口国。我国大豆进口第一来源国
26、为美国,进口量为2597.1万吨,比2011年增加16.6%。而巴西为第二大进口来源国,中国从巴西进口大豆2389.1万吨,比2011年增加15.9%。中国进口大豆的国别分布,如图所示:图3 2011-2012年中国分国别大豆进口量大都变化趋势而巴西是个生产大豆的大国,同样也是出口大豆的大国。在巴西农产品贸易中大豆贸易占的比重很大,巴西大豆的主要出口国有中国、德国、荷兰、西班牙等地,其中销往中国的大豆占总大豆贸易的一班以上。中巴双方都是大豆贸易的大国,中国是消费大国,巴西是供给大国。基于这样的现实,在大豆贸易中,中巴以中国巨大的逆差巴西绝对的顺差为特点的。2.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结构分析中国与
27、巴西同为“金砖五国”的成员,其双边的贸易来往也越来越密切 。与此同时中国与巴西也同为发展中农业大国,在中巴对外贸易中农产品贸易占很重要的地位。中国主要向巴西出口农产品为:在HS分类的农产品的24章中,排在前五的分别是:03、05、07、11、23章。07、05和23章为主要出口巴西的农产品。表4 中国出口巴西的主要农产品占总农产品的份额 单位:%类 章2008200920102011201203章 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15.6818.7213.486.315.6905章 其他动物产品4.063.533.013.433.3907章
28、0;食用蔬菜、根及块茎19.9418.3823.9824.8625.2611章 制粉工业产品;麦芽;淀粉等;面筋0.320.740.430.667.1623章 食品工业的残渣及废料;配制的饲料2.572.742.835.152.34总 计42.5744.1143.7340.4143.84从表4中可以看出,这五类农产品的出口总额占出口巴西农产品总额的40%的份额,出口巴西的主要的章类为:07章 食用蔬菜、根及块茎。从2008-2012年数据来看这类农产品的份额都在20%以上,而且所占比例一直都在增加,在2012年时候更是达到25.26%,其贸
29、易额达到26.6516亿美元。鱼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这类占的份额也较大,但是在2010以后,此类占得份额一直在下降,在2012年时已经从最高时期2009年的18.72降到5.69。而 制粉工业产品;麦芽;淀粉等;面筋这类的份额一直很稳定,保持在0.3%-0.8%之间,2012这类农产品的快速发展,达到了出口巴西总农产品的7.16%。其他动物产品05类农产品所占份额也一直很稳定,保持在3%-4%左右。中国进口与巴西的主要农产品为:02、12、15、20、24、17章的农产品。表5 中国进口巴西的主要农产品占总农产品的份额 单位:%类 章20082009201020112012
30、; 02章 肉及食用杂碎0.00230.272.662.021.66 12章 油籽;子仁;工业或药用植物;饲料41.6343.9338.6339.3639.92 15章 动、植物油、脂、蜡;精制食用油脂5.342.443.982.203.39 17章 糖及糖食0.00130.392.394.233.17 20章 蔬菜、水果等或植物
31、其他部分的制品0.500.430.520.570.34 24章 烟草、烟草及烟草代用品的制品2.322.341.581.461.38总 计49.7949.8049.7649.8349.86从表5中可以看出这几类农产品占中国从巴西总进口农产品的大约50%的份额,其中最重要的进口农产品为油籽;子仁;工业或药用植物;饲料;其所占份额一直很高,但是从这五年的数据来看,近两年所占比重一直在下降,从最高时期2009年的43.93%降到2012年39.92%。其次是动、植物油、脂、蜡;精制食用油脂,所占份额也是很高,浮动不是很大保持在2%到5%之间。其
32、他农产品的份额也一直很稳定,没有较大的变化。三、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实证研究基于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一)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格鲁贝尔-劳埃德指数格鲁贝尔-劳埃德产业内贸易指数,简称G-L指数,是一种传统的衡量一国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指数。下面通过几组数据和表格的分析来计算中巴农产品贸易的G-L指数。表6-1 2008-2012年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表 (中国) 单位:亿美元年份20082009201020112012类章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出口进口总 值25.06 874.64 21.25 836.00 50.09 1054.45 61.6
33、3 1498.24 66.84 1785.98 第 1类 4.56 0.23 4.03 4.67 16.52 56.37 27.42 60.84 26.39 60.11 第 2类 16.97 729.18 11.19 736.55 25.35 816.55 25.02 1180.78 28.69 1427.61 第 3类 0.10 93.45 0.19 40.80 0.09 83.91 0.09 65.90 0.34 121.12 第 4类&
34、#160; 3.44 51.78 5.24 54.57 8.13 97.62 9.10 190.73 11.41 177.15 从表6-1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表来看,中巴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农产品总额逐年在增加,从2008年的874.64亿美元达到2012年的1785.98亿美元,主要进口2类和雷的农产品。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了巴西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家,成为巴西重要的贸易伙伴。再从中国出口巴西的产品结构来看,中国出口到巴西的农产品总量很少,不过近几年也在不断的增长,但是发展速度不快,主要出口到巴西的农产品是1类活动物;动物产品和二类的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在
35、中巴农产品贸易中巴西以绝对的顺差控制着中巴农产品贸易的主动权。表 6-2 中国与巴西各类农产品贸易占全部农产品贸易的权重(2008-2012)9类章20082009201020112012第 1类 w10.005 0.010 0.066 0.057 0.047 第 2类 w20.829 0.872 0.762 0.773 0.786 第 3类 w30.104 0.048 0.076 0.042 0.066 第 4类 w4
36、0.061 0.070 0.096 0.128 0.102 表6-32008-2012年中巴两国农产品贸易G-L指数类 章20082009201020112012第 1类 B10.094 0.926 0.453 0.621 0.610 第 2类 B20.045 0.030 0.060 0.041 0.039 第 3类 B30.002 0.009 0.002 0.003 0.006 第 4类 B40.125 0.175 0
37、.154 0.091 0.121 总 体 B0.046 0.048 0.091 0.079 0.072 从中巴两国农产品贸易总体来看,两国之间的G-L指数非常低,从2008-2012年的数据在看没有超过0.1。2008年的两国农产品贸易G-L指数为0.046,在随后的两年里有所提高,在2010年是达到0.091接近0.1,2011年及2012年一直在0.07左右,相对于0.5还相差很远,这一段时间的中巴农产品贸易产业内贸易水平很低,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贸易结构呈现很强的互补性。从各类农产品的数据来看,第一类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高,尤其是在2009时达到0.926,随后的几年也一直保持在相
38、对较高的水平,远远高于0.5的水平,说明在第一类农产品贸易中产业内贸易占优势。其他三类农产品的G-L指数数值很低,都相对比较稳定,没有较大的浮动。 (二)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布鲁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G-L指数是从静态出发来解释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变化的,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动态变化。所以1994年布鲁哈特提出了布鲁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即Brue hart指数。表 7 2008-2012年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Brue hart指数类章2008-20092009-20102010-20112011-2012第一类A10.213 0.389 0.582 0.829 第二类A20.879 0.30
39、1 0.000 0.029 第三类A30.003 0.000 0.000 0.009 第四类A40.0000.1260.0210.000总 体 A0.3010.085 0.024 0.032 从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整体来分析,2008-2009的布鲁哈特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301,之后的几年并没有超过这个水平,而且在2012时的A指数下降到0.032.说明在2008-2012期间的两国农产品贸易额的增加主要是产业间贸易引起的,产业内贸易引起的增加量很少。再从中国与巴西各类农产品来分析,第一类农产品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的变动较大,最低位2008-2009年度的0.213,最高值为2011-2
40、012年度的0.829。表明在这段期间的第一类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很高且增加的贸易额主要是贸易形式为产业内贸易。第二类农产品的边际产业内指数数值变动也较大,2008-2009年度的最高值为0.879,而在2009-2010年度中迅速降到0.301,此后第二类农产品的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一直没太大变化数值都很低。(三)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水平与垂直型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为了能做到全面的评价,需要对中巴农产品贸易进行水平与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利用上面几个用Thom McDowell 指数公式计算的中巴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结构变动情况。其计算结果显示如下:表 8 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产业内贸易结构
41、变动情况时期边际总产业内贸易(AJ)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指数(AW)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AJ-AW)边际产业间贸易(1-AJ)2008-20090.437 0.301 0.136 0.563 2009-20100.304 0.085 0.219 0.696 2010-20110.234 0.024 0.210 0.766 2011-20120.101 0.032 0.069 0.899 2008-20120.088 0.000 0.088 0.912 如上表所示,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整体来看,2008-2012年,总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为0.88、水平型产业内衣贸易指数为0.88、垂直型产业内贸易
42、指数为0.00、边际产业间贸易指数为0.912。上述数据表明中国与巴西农产品贸易的变动主要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小部分的产业内贸易也是有垂直型型产业内贸易引起的。四、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规模以及结构发现,中巴两国农产品贸易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以产业间贸易为主通过计算分析中国与巴西2008-2012年产业内贸易指数,发现中国与巴西两国之间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主要是以产也间贸易为主,而在产业内贸易内部也是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水平相对较低。进几年中国与巴西贸易额不断在增加,
43、其贸易往来也越来越密切,尤其是在农产品领域的贸易更加发展迅速。但是实现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仍然没超过0.5,这表明中巴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的发展中产业间贸易占较大的优势。(二)出口农产品种类单一且缺少竞争力由于我国的农业科技技术与巴西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所以巴西能够生产具有很高的产业内贸易指数的高技术或高技术密集度产品,而我国却处于很低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上,其中最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且差异产品特征显著的也只有汽车、机床等,但是它们所占的比重也很有限。而我国主要向巴西出口的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如:水产品,食用蔬菜、棉花等。出口的农产品种类比较单一,而且在同类产品的产异性上没有明显的特点且技术含量低,这就使得
44、在两国农产品贸易中我国农产品没有竞争力。(三)贸易地位不平衡,我国在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中处于巨大的逆差地位2012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农产品大买家。就2012一年的数据来看,中巴两国农产品贸易额为1852.8191亿美元,其产业内贸易业达到66.836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了巴西农产品主要的出口市场。但是巴西却不是中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家,虽然近几年的贸易额有所提高,但是幅度不大。中国在两国农产品贸易中处于巨额的逆差,而且这种逆差越来越明显。到2012年事逆差已经扩大到了1719.1459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是人口大国且土地面积较少,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很难满足国内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必
45、须用进口来满足需求缺口。而另一方面,我国出口的都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质量差且技术含量低,在国际市场上在价格上自然没有什么竞争优势,而由于收到出口地国家的高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使我国农产品出口现状更加严峻。巴西主要出口的是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质量好技术含量高的农产品,在两国贸易中处于价格优势。所以在两国贸易中巴西一直处于顺差的地位。五、中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战略启示(一)我国发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性产业内贸易已经逐渐替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贸易形式。各个发展中国家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立足,发展本国经济提升本国综合国力、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更大的贸易利益的话,发展
46、产业内贸易调整产业结构是必经之路。中国也不例外,而且发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更有重要的意义。而农业也恰恰是基础产业,要想发展其他产业首先基础就得搞好。但目前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按照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我国农产品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有比较优势。而我国土地面积少、人口数量大,土地密集型农产品优势基本丧失。所以我国出口的农产品大多数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虽然这种贸易也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如果依然坚持这种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强调贸易伙伴之间的互补性,我国农,产品会在以后的贸易中受到更大的限制并且也于农产品贸易的长远发展不利。随着贸易方式的多样化,相对于产业间贸易
47、产业内贸易更能为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创造福利并且能很好的调整产业结构进而改善整个经济结构,有利于一国经济的长远发展。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发展产业内贸易使两国既进口又出口,不易于受到贸易壁垒的限制。发展产业内贸易不仅可以弱化农业发展的要素禀赋约束,(这所说的要素是资源要素)有利于刺激厂商进行研究开发促进农业技术的进步和促进产业升级。(二)提升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的几点建议根据上两个部分的分析,得知中国与巴西农产品量在逐年增加,贸易额也越来越大。中国已经成为了巴西农产品最大的买家,尤其是在采购巴西粮食上中国已经是巴西最大的出口国了。但是中国出口到巴西的农产品量却并不大,巴
48、西不是中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国,两国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非常低,中国在两国农产品贸易当中一直处于巨额逆差中。增加中国农产品对巴西市场的出口,提高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在双方的贸易当中使中国获得更大的贸易利益,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1. 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实现农业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对于发展促进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很重要的作用。巴西在这方面比我国做的较好,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我国不像巴西那样有先进的农业生产条件,由于农业生产条件落后等不利影响的限制,中国农业生产还不能够达到规模经济的程度。这就使得规模不经济严重影响了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而提高农产品规模经济效益重要的途径就是使
49、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可以加强农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使得在市场上降低农产品市场风险,发挥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用和规模经济的最大效益。目前我国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的主要活动单位以小家庭为主,这就使得农业的生产具有很大的分散性,所以不能很好的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和先进技术,阻碍了农业的先进化个机械化进程。从而对于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有不利的影响,制约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所以要想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实现农业规模经济效益。首先,国家应该鼓励农民兴办农业生产基地,把分散的家庭型生产单位向土地专项性农户集中,形成较大规模的专业农户,联合经营的农户通过合理的专业分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效率,从中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其次,可以发挥农产品加工公司的龙头带动作用,在加工销售环节进行合作,企业和农户共同承担风险共享利润,这样可以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农户也有所保障。而我国的农业逐步实现的规模经济会加快与巴西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高两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有重大的作用。2. 实行农产品差异化品牌战略,促进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发展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主要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而与巴西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更是如此。中国与巴西农产品产业贸易的增量主要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贡献的,这说明在我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单一,多样性欠缺。而实行产品产异化品牌战略,可以更好的发挥差异化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三季度报-装修建材行业A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TOP20排行榜
- 零售连锁行业连锁门店管理与品牌推广策略方案
- 移动支付技术规范与操作手册
- 智能穿戴设备使用技巧与维护指南
- 游戏活动组织与推广的方案及策略
- 宝丰县电梯安全管理人员职称评定考题合集以及答案
- 幼儿园小中班常规培训手册打造有序幼儿园课件
- 2025年区块链工程师职业能力测试卷: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试题
- 2025年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乡村医生考试专业知识测试试卷
- 2025年高压电工考试题库:高压试验技术操作电气设备安全操作规程试题汇编
- 质量手册前言部分201007
- 电力设备生产项目技术方案
- 2023年上海嘉定工业区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村居hao优质获奖课件
- 丹东鑫源供热有限责任公司扩建一台64MWh热水锅炉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 矿井瓦斯防治课件版 第13章 煤与瓦斯突出分类、特点、机理及规律
- 2023年中科院生态学考博真题题汇总
- 药剂科主任岗位权责目录及廉政风险防控措施登记表
- 2023年鞍钢集团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沼气工程安全培训讲学
- YS/T 555.1-2009钼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钼量的测定钼酸铅重量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