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文学批评ppt第三章精神分析批评_第1页
金华文学批评ppt第三章精神分析批评_第2页
金华文学批评ppt第三章精神分析批评_第3页
金华文学批评ppt第三章精神分析批评_第4页
金华文学批评ppt第三章精神分析批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第三章 精神分析批评精神分析批评 一、教学内容: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要素、精神一、教学内容: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要素、精神分析批评的主要内容、精神分析批评的渊源与影、分析批评的主要内容、精神分析批评的渊源与影、精神分析批评案例分析精神分析批评案例分析 二、教学重点: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要素、精神二、教学重点: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要素、精神分析批评的主要内容分析批评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难点: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要素、精神三、教学难点: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要素、精神分析批评的主要内容分析批评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 五、课时:五、课时:4第一节 精神分

2、析理论的核心要素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一、心理结构理论:意识与潜意识冰山理论:1意识概念:2潜意识概念:分为前意识和无意识3三者相互联系无意识冰山理论 人的人格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露出来的仅仅只是一部分,即有意识的层面;剩下的绝大部分是处于无意识的,而这绝大部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人的发展和行为。二、本我、自我、超我:人格系统理论1本我概念:无意识结构,由性冲动构成遵循快乐原则、寻求欢乐、躲避痛苦2自我概念:社会的产物,是本我与外部世界、欲望与满足之间的居中间者。 其功能是控制和指导本我与超越、促进人格的协调发展。遵循唯实原则:现实原则 3超我概念:是人格道义方面的表现,是理

3、想东西,分为自我理想和良心,是禁忌、道德、伦理规范和标准以及宗教戒律的体现者。 超我从自我中发展而来,是人的“自我理想” 超我如同一监督者、警戒者,设法引导自我走向更高的途径 会惩罚和奖赏自我 4本我、自我、超我的联系区别: 举例分析:杀人冲动、杀人游戏、性冲动性犯罪婚姻 STOP 、STOP、STOPMV第二节 精神分析批评的主要内容一、文学本质与特点:被压抑欲望的满足和无意识的升华文学本质是被压抑欲望的满足和无意识的升华 1西方文学理论“文学乃痛苦使然” 厨川白村“文学是苦闷的象征” 中国“发愤著书”说 弗洛伊德发挥了这一思想 2被压抑的欲望、不能满足的欲望:动物性本能,分为野心的愿望和性

4、的愿望。 3文学是文艺家性冲动的结果,但文艺并不等于赤裸表现文艺家的性欲, 而是通过其自我活动和升华而得到塑造。 升华:有提升和转化之意 强调艺术人格的升华能力二、创作心理与创作过程:精神病的同道和艺术家的白日梦文学是一种与现实对立的幻象,其功能是麻醉剂作用1.作家和神经病人相似:脱离现实、喜欢幻想,如顾城、海子作家的创作心理与神经病心理相似2.文艺创作过程中的想象与梦相似作家与白日梦游戏、幻想、创作的关系3释梦精神病和梦的共同心理机制:妄想三、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分享作家的幻想三、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分享作家的幻想和揭示和揭示“俄狄浦斯情结俄狄浦斯情结”(一)观点:文学欣赏、文学批评与性的本

5、能欲望(一)观点:文学欣赏、文学批评与性的本能欲望相关相关1.文学欣赏,是分享作家的本能欲望幻想,得到欲文学欣赏,是分享作家的本能欲望幻想,得到欲望的满足。望的满足。 2.文学欣赏中美的享受,来自性欲的满足。文学欣赏中美的享受,来自性欲的满足。(二)文学批评是揭示、描写作品人物的本能欲望:俄狄浦斯情结及概念 “俄狄浦斯情结”体现俄狄浦斯王与哈姆莱特卡拉玛佐夫兄弟第三节 精神分析批评的渊源与影响一、精神分析批评的理论渊源(一)弗氏是科学遗产的继承人1.是无意识理论的发扬者无意识观念的悠久历史2.弗氏与欧洲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关系无意识理论直接理论来源:欧洲无意识哲学、心理学理论传统;浪漫主义对无意

6、识心理的探索,还有其他理论来源和影响二、精神分析文论的世界性影响(一)影响世界文学创作1.西方:卡夫卡、托马斯曼、詹姆斯乔伊斯2.东方文学:中国郭沫若,郁达夫,张爱玲、李碧华等。3.日本文学、电影:感官世界(二)影响世界文学批评拉康、萨特、琼斯、杰姆逊郭沫若三、精神分析的贡献与局限(一)精神分析的贡献(一)精神分析的贡献:强调无意识心理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重要地位,把文艺产生归结为性欲本能(二)局限:把复杂文学现象简单化(二)局限:把复杂文学现象简单化 第四节 精神分析批评案例分析一、俄狄浦斯王与哈姆莱特文本分析:1提出阐述“俄狄浦斯情结”,开始了以文学释梦和以梦释文学的批评实践2关于哈姆莱特哈姆莱特犹豫不决的原因的文学论争该文的贡献,分析了“俄狄浦斯情结”、提出了“哈姆莱特犹豫不决的原因”新的见解二、陀思妥耶夫斯基与轼父者 文本分析: 1文章精神分析的重点由作品转向了作者 2文章精神分析的重点由“俄狄浦斯情结”冲动转向“俄狄浦斯情结”压抑 3文章分析的重点由哲学式推理转向病理式的诊断。 两性同体、施虐狂、受虐狂、癫痫病、好赌博、罪恶感三、张爱玲的创作与恋父情结三、张爱玲的创作与恋父情结四、朱自清背影的创作四、朱自清背影的创作总结:精神分析批评的欣赏步骤 1.发掘文本中独特的人物形象 2.指a关的文本细节描写(包括言行) 4.情结、人格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